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高课堂可谓“色彩纷呈”,有的学生任凭教师把课讲得天花乱坠,也能睡得四平八稳,或玩得旁若无人。面对这些身经百战的“斗士”,笔者认识到,教学方法及内容只有适合学生的发展、适应企业的需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当前社会经济观、价值观、文化观的多元化形态和学生现状,笔者整合了教材内容,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在学期初,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构科学的时间观
许多新生不知如何规划职高三年的时间,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开学伊始就引导他们科学地规划高中三年的学习时间。
在开学第一节课上,笔者先以一篇散文《个人投资首先是时间的投入》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最基本、最原始的资源是时间”。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学知识、练技能、交朋友,重视挖掘个人潜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接着,笔者又讲解了计划的格式,引导学生先做好一周的学习计划。学生的初步计划详略不一、优劣参差,笔者及时做了点评,并介绍了李小龙《写下自己的梦想》的故事:他在一张小纸条上写到:“我要成为世界级的明星。”然后,他无视世人轻蔑的眼光,一直执著地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经过笔者的引导,学生第二次交上来的“计划”就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在学期中,引导学生巩固基础,建构良好的学习观
1.在阅读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笔者经常在教学中增加课外内容,例如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穿插原著中有趣的情节及诗词,使学生整堂课都保持新鲜感。之后,笔者再趁热打铁,推荐一些经典的阅读书目给学生,无形中在班内形成了一个个阅读小团体。学生们还不时地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使得语文课因阅读而精彩。
除此之外,笔者还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励志文章,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潜力,树立自信心。比如用《撬起世界的支点在哪里》告诉学生,撬起世界的支点就在自己心里;用《我们是懦夫》让学生明白,把失败的原因推给别人和社会是懦夫的行为;用《两种母爱》告诉学生,教师严格对待每位学生的目的是督促他们进步……这些文学的基础积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发展,为他们将来遇到挫折时调整心态做了一定的铺垫。
2.在个别辅导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一次,2009级汽修班的学生姚佳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首打油诗:“作业太多!有何用处?既不能用,更不明意。写到最后,身心疲惫!物极必反,万事一样!”
笔者在班上及时点评了他的诗,他很高兴能得到教师肯定的评价,以后在课堂上表现得也更加积极了。在他的带动下,好几位学生都参加了第七届全国职业学生“文明风采”作文比赛,最后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这种以点带面的做法使学生认识到了个人优点,树立了自信心,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三、在学期末,提醒学生计划人生,建构合理的择业观
很多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标准是:工资优厚、职位清闲、奖金多多。为了纠正他们这种错误的择业观,笔者给学生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本校学生刘长军的经历。他因不满意工资待遇和环境,“这山望着那山高”,上班没多久就辞职了,但后来的工作一次不如一次,还错过了许多升职的机会;第二个是一个送水工人的故事,他在单位一干就是5年,工作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经营经验,认真的服务态度也赢得了客户的好评。之后,他开了一个送水公司。通过这两个人物的鲜明对比,使学生明白了在实习期间应把积累经验、提高沟通技能、调整个人心态作为重点,认真、踏实地做好工作,为今后的择业积累丰富的经验。
通过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笔者引导学生逐步建构了合理的时间观、学习观和择业观。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学会计划、学会选择、学会调整,不断积累经验,做好短期与长期的工作计划,才能使他们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第一职业学校)
针对当前社会经济观、价值观、文化观的多元化形态和学生现状,笔者整合了教材内容,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在学期初,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构科学的时间观
许多新生不知如何规划职高三年的时间,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开学伊始就引导他们科学地规划高中三年的学习时间。
在开学第一节课上,笔者先以一篇散文《个人投资首先是时间的投入》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最基本、最原始的资源是时间”。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学知识、练技能、交朋友,重视挖掘个人潜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接着,笔者又讲解了计划的格式,引导学生先做好一周的学习计划。学生的初步计划详略不一、优劣参差,笔者及时做了点评,并介绍了李小龙《写下自己的梦想》的故事:他在一张小纸条上写到:“我要成为世界级的明星。”然后,他无视世人轻蔑的眼光,一直执著地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经过笔者的引导,学生第二次交上来的“计划”就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在学期中,引导学生巩固基础,建构良好的学习观
1.在阅读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笔者经常在教学中增加课外内容,例如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穿插原著中有趣的情节及诗词,使学生整堂课都保持新鲜感。之后,笔者再趁热打铁,推荐一些经典的阅读书目给学生,无形中在班内形成了一个个阅读小团体。学生们还不时地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使得语文课因阅读而精彩。
除此之外,笔者还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励志文章,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潜力,树立自信心。比如用《撬起世界的支点在哪里》告诉学生,撬起世界的支点就在自己心里;用《我们是懦夫》让学生明白,把失败的原因推给别人和社会是懦夫的行为;用《两种母爱》告诉学生,教师严格对待每位学生的目的是督促他们进步……这些文学的基础积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发展,为他们将来遇到挫折时调整心态做了一定的铺垫。
2.在个别辅导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一次,2009级汽修班的学生姚佳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首打油诗:“作业太多!有何用处?既不能用,更不明意。写到最后,身心疲惫!物极必反,万事一样!”
笔者在班上及时点评了他的诗,他很高兴能得到教师肯定的评价,以后在课堂上表现得也更加积极了。在他的带动下,好几位学生都参加了第七届全国职业学生“文明风采”作文比赛,最后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这种以点带面的做法使学生认识到了个人优点,树立了自信心,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三、在学期末,提醒学生计划人生,建构合理的择业观
很多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标准是:工资优厚、职位清闲、奖金多多。为了纠正他们这种错误的择业观,笔者给学生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本校学生刘长军的经历。他因不满意工资待遇和环境,“这山望着那山高”,上班没多久就辞职了,但后来的工作一次不如一次,还错过了许多升职的机会;第二个是一个送水工人的故事,他在单位一干就是5年,工作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经营经验,认真的服务态度也赢得了客户的好评。之后,他开了一个送水公司。通过这两个人物的鲜明对比,使学生明白了在实习期间应把积累经验、提高沟通技能、调整个人心态作为重点,认真、踏实地做好工作,为今后的择业积累丰富的经验。
通过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笔者引导学生逐步建构了合理的时间观、学习观和择业观。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学会计划、学会选择、学会调整,不断积累经验,做好短期与长期的工作计划,才能使他们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第一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