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具体加以实现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探究学习
   1.利用直观教具
   小学语文课特定的教学内容严肃、枯燥,抽象,如果只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很难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如果运用音乐,挂图等穿插在课堂教学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就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课堂实效。如在分析《背影》主题思想时,一首满文军的《懂你》悄然响起:“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的怀里,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音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为之动容,教师一片静默,有几个凄然泪下,歌声中学生也很容易就读懂文章中浓浓的父子之情。
   2. 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儿童大都处于六岁到十三岁这个年龄段,思想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要借于形象。因此,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上应注意电化教学的直观演示来激发学生情感。因此,运用电教手段导入新课,深受同学们的喜爱。通过直观演示,学生耳闻目睹,犹如身临其境,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受到教育。如在讲解《挺进大别山》一课时,由于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不了解,对课文的学习有很大难度,我就给学生放了大别山的电视录像,让学生看,帮助理解,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学生对学习新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纷纷举手,争先恐后的发言。由于我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为学习课文内容铺平了道路。还有在讲解《海上日出》一课时,学生因为没有见过大海,也不知道海上日出的景观是什么样子,我就给学生放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观录像让他们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破除了学生没有亲眼看见“海上日出”的陌生感,从而认识到“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由于我采用了“声画并茂,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三幅日出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目观其形,心通其义,”在观赏中体味,对日出产生感叹之情,对光明的向往油然而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3. 运用音乐教学
   优美动听的音乐,能舒缓学生紧张的大脑,放松学生的心情,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疲劳,营造活泼欢快的气氛,非常适合低段学生。比如:我参加作文赛课执教的《编童话故事》,上课伊始,我和孩子们一起演唱《小鲤鱼》这个动画片的主题歌,这是孩子们最喜欢、最熟悉的,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舒缓了学生当时紧张的心情,营造了欢乐的氛围,并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在执教《胖乎乎的小手》这课时,我设计了“夸夸我的小手”这样一个环节,为了引出这个环节,我巧妙地利用《我有一双小小手》这首歌。孩子们边唱边伸出手做动作。唱完后,我拉着一个孩子的小手说:“我看到了,这是一双能干的手,这也是一双能干的手。请举起你们的小手,(孩子们都举起了小手)我看到了你们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们来夸夸自己的小手吧!”孩子们说话的激情被激发了。又如,我在执教《欢庆》这课时,为了营造欢乐的气氛,我说:“孩子们,祖国妈妈60岁生日到了,我们送给妈妈一份什么礼物呢?”许多孩子说:“送个生日蛋糕吧!”我说:“好。我们来做个生日蛋糕吧。”我用彩色的粉笔,按孩子们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蛋糕,上面有:五星红旗、祝词、60、鲜花、六根蠟烛。接下来,我和孩子们为祖国献上《祖国生日快乐》这首歌。这歌声使孩子们激情高涨,后面的朗讀自然声情并茂。
   4. 进行成功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果他们经常处于困难重重、一筹莫展之时而得不到兴趣的激发,长期下去他们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信心,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了。困难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畏难,大多数都是不能正确运用词语,在课文理解上有困难,因此,我在教学中鼓励他们多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课外读物,并且经常组织学生写读书笔记,交流阅读心得;同时课堂内外时时注意发现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鼓励和表扬,逐步帮助他们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一步步建立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5.开展探究学习
   新课程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举例、辩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重视教学探究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习的成就感。比如学习《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特点时,有一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如果这样写“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不也能把漓江水的特点写明白吗?在对比中引导学生质疑:“这与原句到底哪一句更好呢?”然后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运用现代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可通过光、影、像、色、动等多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直观性很强,极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集中其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例如,一年级识字课,老师可以编制识字测试课件,让学生在微机室自己测试前几天学过的生字,测试的形式有听音选字、部件搭配、判别笔画、选字填空、正误比较等。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可得到计算机奖励:大红花并伴有一首优美的乐曲;“还不错,要更加努力!”的评语;“前面的内容没学好,请复习!”的要求,使以往枯燥乏味的识字课变得津津有味,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能不断得到计算机的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都能充分地调动起来。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理念的创新,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此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其他文献
针对读者找书难、找书慢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ASP技术和SQL Server数据库的图形显示定位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功能研究和系统设计方案,通过本系统的使用减少读者找书时间,提高图书馆利用效率。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一名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他认为,人类至少拥有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等在内的八种基本智能,因此,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英语教学中可以借助这一理论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并开发学生的智力等。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小学英语;英语教学  借助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智能,不仅能够促
文章就DAM中波发射机故障电路进行了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顾定倩教授在2004年7月7日《人民政协报》撰文指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的含义现在已经扩大,既包括原来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也包括普通学校从事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故事、游戏、操作、谈话等方式,以榜样、典型为目标,小组竞赛,设置悬念,利用激将法,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实物等多种教学方法、手段,
孩子是一记清清的泉水,真爱能让他静静地流淌,孩子是一朵朵未开的花朵,温暖的爱能给他潜在的能量,待来年能够结出硕果。要教育好孩子,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需要在
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保持兴趣更加重要。兴趣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格塑造的过程。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的基础能力发展和思维扩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则可以让学生的能力获得快速提高。分层异步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让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对学生的后天能力培养将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分层异步教学;小学数学;实践应用  小学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是所有与数学相关的课程的基础。学好数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并
师曙光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中,介绍了教师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价的四把标尺。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盲校阅读教学也应重视发展视障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地认识语言和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