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学结合是当前备受职业教育界关注的一种培养模式,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到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都体现了国家对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重视。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工学结合的探索中,尝试构建“工学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根据实践分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说明“工学互动”是高职院校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探讨实施“工学互动”的具体举措,提出深化“工学互动”改革的进一步思路。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1)从教学主体上看,工学结合的“学”指高职院校的教师,“工”指工厂企业的工程师,即教书育人的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承担。
(2)从学习主体看,工学结合意味着学生身份的双重性,“学”是他们的第一身份即学校的学生,“工”说明学生在企业期间又有企业员工的身份,以确保学生较早地熟悉职业岗位和迎接职业挑战。
(3)从教学环境来看,“学”是在学校主要让学生接受理论学习,“工”是在企业或企业模拟环境中让学生接受实习和实训,“工”、“学”场地交替、学习过程交替。
因此,工学结合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纸上谈兵”的传统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工学互动的定义及特征
“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是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新的有效形式,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以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为基础,将理论学习和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途径。其特征有:
(1)学校与合作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条件,安排学生的生产实习,解决学校在实践教学中的困难;学校在培养符合企业要求人才的同时,也帮助企业培训员工,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等。
(2)实践和教学过程互动,采用“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模式完成人才培养。理论学习和实践两个过程的优势互补、交替进行,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有实际的职业能力。
(3)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形成企业与学校的师资互动。企业在学校担任部分实践课的教学工作,学校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
二、“工学互动”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工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结合与互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基于工作过程整合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突出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一特点体现在实施的整个过程:
1.确定实施目标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依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职业能力。
2.调整课程体系
由学校主干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企业专家组成“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的课程体系设计小组。课程体系的调整以培养目标为主线,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学要求、企业的岗位设置、职业岗位标准、社会人才评价标准等,实行“1.5 0.5 0.5 0.5 A B”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1)四大课程主模块。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包括职业基础、职业技术、职业技能、职业拓展等四大课程主模块。职业基础课程主模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保证学生掌握通用的基本职业能力,主要包含思想政治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子模块。职业技术课程主模块是在学生获得基本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侧重对某一专项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课程主模块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子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职业规划自主选择,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职业技能课程主模块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借助实验室、校内实训车间、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等教学环境,通过课程设计、实训、实习等环节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水平。职业拓展课程主模块主要设立本专业和跨专业的选修课、教授和企业专家的专题讲座、参与企业的项目等环节,使学生接触学科前沿知识,拓宽专业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拓展学习的可延续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增加学生社会接触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2)“1.5 0.5 0.5 0.5 A B”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的 “1.5”指一至三学期在校完成职业基础课程主模块,在校内实训室进行职业技能课程主模块的基本技能实训;第一个“0.5”指第四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职业技术课程主模块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并且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专业技能实训;第二个“0.5”指第五学期在校内学习职业拓展能力主模块;第三个“0.5”指第六学期在企业内开展的岗位技能实训;“A”指开展的职业技能考证等培训;“B”指在寒暑假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3.更新教学方法
建立仿真实验室、多功能教室、情景教室等,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实践教学中运用仿真技术、虚拟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仿真或模拟的环境中强化技能训练。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的项目式实验、课程设计、实训课题,以“全真”或“仿真”的职业任务作为学生的实践学习项目,强化学生的职业实践训练,提高其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5S管理方式,更接近企业技术发展的水平和实际职业环境。企业和学校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室,通过师生双边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加强校企互动,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机会,由模拟职业环境转化为真实职业环境,使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互动。
4.完善考核制度
“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改变了学校对学生考核的单一性考核方式,改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这也是为了统一学校和社会的人才标准,实现学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岗位需求的衔接。
考核要求首先是内容拓展化,考核不再只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注重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的态度、品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考核方法的过程化,即考核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嵌入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工作任务的整个过程,实现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再次,考核执行的多元化,把自评、互评、企业评价、教师评价结合起来;最后,采用岗位竞争、述职报告、圆桌讨论、主题答辩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三、深化“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的思考
“工学互动”是一种新的培养途径,我校对其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四个维度进行了改革,并尝试进行“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为了使该培养途径有效地进行,笔者认为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笔者认为“工学互动”人才培养涉及到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降低企业参与成本、企业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等手段吸引企业的参与;企业可以解决技术力量不足、员工培训成本降低等现实问题,双方可以通过签署协议、合同建立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鼓励政策,通过政策法规明确培训者和受训者的权利和义务,并规范校企双方的行为。
2.建设一支双师型队伍
为了培养出“实用型”而非“学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必须既有扎实而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既要能讲课、又要懂技术,能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缺少实践,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一个开放互动的教师团队:一是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或直接担任企业兼职工程师,这样教师可以亲临现场和职场,发挥其“工学互动”的带动作用;二是使学校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的生产项目相结合,教师在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过程中深入企业,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三是从企业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或聘任企业工程师、企业老员工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3.编制一套实战特征的教材
传统教材缺少与实际的直接联系,主要用于呈现和传授显性知识,对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帮助十分有限。“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作为一种新的培养形式,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所以需要一套具备实战特征的教材。该教材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坚持“必需、够用和求新”的原则,鼓励由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或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编写讲义、工作页等。既要有校内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又要有企业生产实践的指导性内容;教材内容的编写可采用多种方式,如项目驱动式编写教材,有助于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教材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及时吸纳本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吸纳企业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保证学生知识学习和岗位需求的一致性。
4.实行规范化的教学管理
“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要求学生走出学校进入企业,因而学生的管理方式由面对班级管理变为面对学生个体管理,由过去的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三导师制”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管理,即一名导师由学校专业骨干教师担任,主要负责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一名导师来自于企业,由企业的工程师、技术员担任,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的训练与指导;另一名为职业规划导师,由学校的辅导员担任,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引导学生的成才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1)从教学主体上看,工学结合的“学”指高职院校的教师,“工”指工厂企业的工程师,即教书育人的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承担。
(2)从学习主体看,工学结合意味着学生身份的双重性,“学”是他们的第一身份即学校的学生,“工”说明学生在企业期间又有企业员工的身份,以确保学生较早地熟悉职业岗位和迎接职业挑战。
(3)从教学环境来看,“学”是在学校主要让学生接受理论学习,“工”是在企业或企业模拟环境中让学生接受实习和实训,“工”、“学”场地交替、学习过程交替。
因此,工学结合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纸上谈兵”的传统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工学互动的定义及特征
“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是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新的有效形式,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以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为基础,将理论学习和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途径。其特征有:
(1)学校与合作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条件,安排学生的生产实习,解决学校在实践教学中的困难;学校在培养符合企业要求人才的同时,也帮助企业培训员工,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等。
(2)实践和教学过程互动,采用“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模式完成人才培养。理论学习和实践两个过程的优势互补、交替进行,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有实际的职业能力。
(3)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形成企业与学校的师资互动。企业在学校担任部分实践课的教学工作,学校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
二、“工学互动”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工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结合与互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基于工作过程整合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突出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一特点体现在实施的整个过程:
1.确定实施目标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依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职业能力。
2.调整课程体系
由学校主干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企业专家组成“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的课程体系设计小组。课程体系的调整以培养目标为主线,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学要求、企业的岗位设置、职业岗位标准、社会人才评价标准等,实行“1.5 0.5 0.5 0.5 A B”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1)四大课程主模块。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包括职业基础、职业技术、职业技能、职业拓展等四大课程主模块。职业基础课程主模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保证学生掌握通用的基本职业能力,主要包含思想政治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子模块。职业技术课程主模块是在学生获得基本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侧重对某一专项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课程主模块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子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职业规划自主选择,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职业技能课程主模块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借助实验室、校内实训车间、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等教学环境,通过课程设计、实训、实习等环节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水平。职业拓展课程主模块主要设立本专业和跨专业的选修课、教授和企业专家的专题讲座、参与企业的项目等环节,使学生接触学科前沿知识,拓宽专业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拓展学习的可延续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增加学生社会接触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2)“1.5 0.5 0.5 0.5 A B”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的 “1.5”指一至三学期在校完成职业基础课程主模块,在校内实训室进行职业技能课程主模块的基本技能实训;第一个“0.5”指第四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职业技术课程主模块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并且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专业技能实训;第二个“0.5”指第五学期在校内学习职业拓展能力主模块;第三个“0.5”指第六学期在企业内开展的岗位技能实训;“A”指开展的职业技能考证等培训;“B”指在寒暑假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3.更新教学方法
建立仿真实验室、多功能教室、情景教室等,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实践教学中运用仿真技术、虚拟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仿真或模拟的环境中强化技能训练。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的项目式实验、课程设计、实训课题,以“全真”或“仿真”的职业任务作为学生的实践学习项目,强化学生的职业实践训练,提高其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5S管理方式,更接近企业技术发展的水平和实际职业环境。企业和学校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室,通过师生双边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加强校企互动,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机会,由模拟职业环境转化为真实职业环境,使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互动。
4.完善考核制度
“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改变了学校对学生考核的单一性考核方式,改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这也是为了统一学校和社会的人才标准,实现学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岗位需求的衔接。
考核要求首先是内容拓展化,考核不再只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注重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的态度、品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考核方法的过程化,即考核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嵌入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工作任务的整个过程,实现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再次,考核执行的多元化,把自评、互评、企业评价、教师评价结合起来;最后,采用岗位竞争、述职报告、圆桌讨论、主题答辩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三、深化“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的思考
“工学互动”是一种新的培养途径,我校对其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四个维度进行了改革,并尝试进行“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为了使该培养途径有效地进行,笔者认为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笔者认为“工学互动”人才培养涉及到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降低企业参与成本、企业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等手段吸引企业的参与;企业可以解决技术力量不足、员工培训成本降低等现实问题,双方可以通过签署协议、合同建立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鼓励政策,通过政策法规明确培训者和受训者的权利和义务,并规范校企双方的行为。
2.建设一支双师型队伍
为了培养出“实用型”而非“学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必须既有扎实而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既要能讲课、又要懂技术,能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缺少实践,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一个开放互动的教师团队:一是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或直接担任企业兼职工程师,这样教师可以亲临现场和职场,发挥其“工学互动”的带动作用;二是使学校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的生产项目相结合,教师在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过程中深入企业,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三是从企业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或聘任企业工程师、企业老员工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3.编制一套实战特征的教材
传统教材缺少与实际的直接联系,主要用于呈现和传授显性知识,对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帮助十分有限。“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作为一种新的培养形式,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所以需要一套具备实战特征的教材。该教材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坚持“必需、够用和求新”的原则,鼓励由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或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编写讲义、工作页等。既要有校内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又要有企业生产实践的指导性内容;教材内容的编写可采用多种方式,如项目驱动式编写教材,有助于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教材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及时吸纳本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吸纳企业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保证学生知识学习和岗位需求的一致性。
4.实行规范化的教学管理
“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要求学生走出学校进入企业,因而学生的管理方式由面对班级管理变为面对学生个体管理,由过去的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三导师制”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管理,即一名导师由学校专业骨干教师担任,主要负责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一名导师来自于企业,由企业的工程师、技术员担任,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的训练与指导;另一名为职业规划导师,由学校的辅导员担任,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引导学生的成才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