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辈相处的八个“一点”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zaizhao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家是三代同堂,在多年的相处中,可说和谐美满,老爱小,小敬老,充满亲情的温馨。报上很多文章都谈了如何敬老的问题,这都是对的,但作为老人如何正确地对待小辈谈得较少,其实这也是大有学问。我以此文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与小辈相处的八个一点。
  谦虚一点。老人,特别是工作几十年退休的老人,总以为自己过的桥比小辈走的路还多,人生经验丰富,对小辈动不动教训道:“我当年……”还有就是书上说的如何,报上电视上说的如何。现在时代不同了,旧时的经验未必都是正确的,报上、电视上说的也不见得没有错。应该充分听取小辈的意见,往往小辈的信息渠道比我们老人多得多,不要事事好为人师,其实在今天,即使活到老,不懂的事还多着呢。谦虚一点,多听听小辈的意见没有坏处。
  糊涂一点。对家中的事,有时很难说绝对的错与对,如果硬钻牛角尖,非要争个明白,觉得自己没争赢好没面子。这样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越没有面子,久而久之便造成隔阂。其实家里非原则性的事情说过就算了,不必太较真。孩子们有自己的事,也有隐私。他们不愿讲给你听,你就不一定非要“横插一杠”。免得惹儿女嫌,也省得自己吃力不讨好。糊涂一点于己于人都有好处。
  客气一点。儿女赡养老人当然是义务。可也要想到他们还要抚养自己的儿女。特别是现在这个竞争的时代,他们生活压力也并不小。固然儿女对长辈要有感恩的心,但儿女们对老人关心照料,特别是对老人病难时的伺候,老人也要有感谢之情,多说句感谢的话,有何不可?这只会加深感情,不会有什么不妥。对待亲家,不能斤斤计较,不管怎么说,结亲如结义,即使“门不当,户不对”,既已结成了亲家,就要友善待之,否则小辈就成了“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
  称赞多一点。小辈工作中取得成绩,得到单位的奖励,老人要多讲些称赞的话,小辈们会很受鼓舞和有成就感。不要心不在焉,更不要说些诸如“这是应该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想我当年比你风光得多呢……”此类的话会让人听了扫兴。小辈们买来的东西,如衣服、食品、保健品等不要一味地挑剔:这个贵了,那个不合用;这个菜咸了,那个菜淡了……要珍惜小辈们的孝心,在多称赞他们孝心的同时,适当地点一点不妥的地方,这样才能钱也花了,高兴也来了。
  包容一点。小辈们有的工作很不顺心,有的下岗很沮丧,有的失恋很伤心……烦心的事常有,因而有时会对老人有些失敬,如:讲话声音大了,眉头皱了,甚至对老人不理不睬……若老人们此时唠叨、埋怨,那只会给小辈们“火上烧油”,甚至引发家庭冲突。这时老人不妨站在小辈的角度替他们着想,对他们的态度包容一点,原谅一点,如果只顾自己一时的感受,觉得非得把气撒出来,那只会加深家庭矛盾。
  整洁一点。老人虽老,但要有年轻的心态。有的老人总觉得人已老矣,又不天天出门,还讲究什么?穿着邋里邋遢。头发少理胡子不刮,越这样就越显老,如再加上不勤洗澡、换衣,走到哪儿都是一股“老人味”,不光是外人,而且小辈们也会觉得难以接受,即使他们嘴上不说,但心里早就反感了。为了引起小辈的关注(重病除外),有的老人爱把小病小痛挂在嘴上,唠叨不断只会令人厌烦。所以爱整洁、少唠叨,也能促进家庭的和谐。
  溺爱少一点。“隔代亲”这似乎是个普遍的现象。老人们对孙辈的宠爱,有时胜过孙儿的父母,这也无可非议。但有的老人对孙辈是百依百顺,吃穿住玩惯着,连一些坏习惯,如逃学、偷窃、打架、骂人等不文明行为也护着,连孙儿的爸妈也说不得一句,老人对孙辈的爱就成了溺爱,这对孙辈有害无益。所以老人对孙辈的关怀应在教育引导上多一些,溺爱少一些,才能使孙辈真正成才。
  节制一点。作为老人,退休后锻炼锻炼身体、打打牌、跳跳舞、炒炒股或上上老年大学这都是正常的,也是有意义的。但有的老人没日没夜地沉湎于牌桌上、舞厅里,对家里百事不管,有的甚至参与赌博或是过度炒股,养老金全赔了不说,还摧残了身体,于己于家人都不利。花点心思在小辈们身上,对自己的爱好节制一点,才能增添家庭的和谐,加深浓浓的亲情。
  责编/海燕
其他文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近一段时期以来,两岸关系形势喜人。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举行会谈。这是国共两党领导人在新形势下的首次会谈,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了广泛共识;6月12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会晤,标志着中断9年的两会协商谈判重新开启,并就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达成了重要协议。      两岸交流结硕果      3年前
期刊
打印好的材料连同草稿堆起来,恐怕有几寸厚。这些材料的打印,绝大部分出自一个清清秀秀的小姑娘的双手。   说起和她的相识相交,还真有点戏剧性。   退休后,学校聘我搞“校史”,上班头一天,我就直奔信息处,求助老搭档信息处主任罗振海。小罗听后笑了笑,指着坐在门边电脑桌前的一位白白净净的小姑娘说:“就她吧!肯定没错。”   我定睛一看,这位小姑娘实在是太小了,若往高中学生中一站,你一定不会认为她竟是“老
期刊
我退休前有记日记的习惯,退休后虽不再记日记了,但有时会把过去的日记找出来翻翻,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1994年4月12日至8月10日,我与厅机关一位处长、一位主任科员,响应省委关于抓基层的号召,到永丰县鹿冈乡蹲点调研。期间,我总共记下蹲点日记92篇。重读这些日记,使我对当时、当地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又记忆犹新。   鹿冈乡有耕地2.9万亩,人口1.2万人,11个行政村,93个自然村,散落在
期刊
祖母在世的时候,没有问过那把木甑置于何年何月。如今询问母亲,母亲说不晓得。在她解放初期嫁到陈家做媳妇的时候,那木甑就已经是旧木甑了。如此推来,现在闲散在废物筐里的木甑,起码也有70年以上的岁月了。   我家废物筐中的“废物”,其实都是一些有纪念意义或是能够教育后代的物件。就那把木甑而言,虽然已经散架了,但甑梆、甑担、甑筛、篾箍和草盖等零部件一样也没有少。我敬佩长辈们的心计,我相信他们把木甑之类的物
期刊
1964年下半年,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安福县24个公社都开展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吉安地区13个县(市)都以县(市)为单位集中在安福县帮助公社开展“社教”运动,我被安排在平都公社参加“社教”。   当时平都公社共8个生产大队、52个生产队,有农业户1064户、农业人口4700人。参加平都公社开展“社教”工作的干部共70余人,公社“社教”工作队负责人为万安县委副书记耿芝茂,是一位年
期刊
在赣州市章贡区洪城巷社区,有一位义务居民小组长,同时又担任该社区的书画小组和诗词小组组长。他虽已逾古稀之年,却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了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在协助社区干部做好居委会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发动书画小组和诗词小组成员写诗作画,每年都在社区举办1至2次诗词、书法、绘画和根雕艺术展,每逢重大节日或纪念日,都在宣传橱窗展出会员们创作的新诗词作品。他就是戴启海老人。近日,笔者慕名对他进行了采
期刊
永修县委老干部局有个“董老”,年纪不大,今年才43岁,可从事老干部工作的时间却长得很,从毕业分配至今,在老干部工作战线上默默无闻地耕耘了廿二个春秋,这在全省老干部工作者队伍中也是不多见的。她叫董菊莲,凡是与她接触过的人,无不被她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及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折服。她多次受到省、市老干部局的表彰,更受到全县老同志的爱戴。      愿当跑腿人      众所周知,
期刊
退休后,我在新浪网开通了自己的博客,每天早上我就像上班一样准时打开自己的电脑,撰写博客日志,阅读博友的最新评论,也积极参与到对博友文章的个人评论中来,既交了朋友,又开阔了视野,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心情愉快而充实。  博客给志趣相投的博友们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你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发表自己的言论;通过这个平台,你甚至可能认识许多过去你心仪已久的名人大家、社会名流等,链接上彼此的
期刊
我们的摄影要起到这样一个作用,让全人类都知道,江西的生态环境无限美;人人都有保护共同家园的责任。   ——摘自《叶学龄谈生态摄影》   1997年9月,北京展览馆,“辉煌五年成就展”江西厅。   江泽民总书记站在一张巨幅摄影图片《百鸟朝阳》前凝视许久,赞赏地说:“这不是鄱阳湖的候鸟么?保护得真好呵!”     这是一幅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百鸟翱翔图:在水天连接处,初升的太阳透过薄云照射在波光粼粼的水面
期刊
前不久,我的一位退休在家的朋友向我讲了他的一件十分伤脑筋的事:他孙子方方(化名)是四代单传的一根独苗,他和老伴都十分宠爱,经常背着儿子、儿媳给方方塞零用钱,而且交代孙子“不要告诉爸爸妈妈”。久而久之,方方不仅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而且还学会了撒谎。上大学的第二个学期,方方给家里来了一个电话,说自己是班干部,代全班保管的1000元班费被小偷偷了。方方父亲生怕方方出事,赶快汇去1000元钱。后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