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遗大多是源于传统农业社会,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演进,许多非遗因为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濒危。尤其在超大城市,人口承载量大且构成复杂,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丰富,一方面非遗保护的难度相对更大,另一方面也给予非遗传承以沃土。广州作为一个超大城市,在非遗保护10余年的历程中,形成了以活化利用、社会共建、重视创意等为特色的“广州经验”,这一模式,为超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超大城市 广州经验 保护模式
一、超大城市非遗保护的难点与机遇
非遗多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不论从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组织方式、表现形式还是文化内涵,都有着农业社会的鲜明特征。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非遗失去原有的生存土壤而濒临消亡,在大城市中已很难看到传统岁时节庆、人生礼仪、民谣民谚、山歌渔歌的踪迹。
但是,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人类从先民群居,到聚落,到村庄,到城镇,再到城市,呈明显的城市化轨迹,乃至有专家预测,超大城市是21世城市发展的一种方式,代表21世纪经济和区域扩张的方式[1]。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可逆,若欲保护非遗,就必须使其传承和传播适应城市化演进规律,尤其是适应超大城市的发展。
那么,相比农村和中小城镇,超大城市的特征是怎样的?它在非遗保护上面临哪些难点?又对非遗保护有着怎样的优势?超大城市该拥有怎样的非遗保护模式?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规定:“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2]按此标准,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和武汉等7个超大城市。
超大城市相对中小城市和农村而言,其特点除了常住人口多之外,还包括:人口构成复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产业发展较成熟;对外开放程度高,从概念上几乎等同国际大都市;城市软实力强,有极强的周边辐射能力[3];交通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供给问题复杂;城市治理难度大;特大城市之间同质性较明显。
我们可以看到非遗在超大城市的传承和保护面临诸多窘境:首先,外来人口涌入导致的复杂人口构成冲击了原有乡土社会的地缘关系,许多非遗的原有组织方式已难以维系。其次,高度的对外开放程度使得文化更新加快,尤其是西方强势文化的传播力度更强,对本土非遗构成了危机。最后,超大城市在对旧城、城中村等的治理进程中,这些区域所承载的非遗如不妥善保护,也将不复存在。
当然,超大城市有许多特质也为非遗保护带来机遇。首先,超大城市对人们具有相当强的吸引力,由此催生出外来人口对这一城市的强烈文化身份认同感,使得城市固有的非遗作为文化身份资源而变得弥足珍贵,当前许多外地人来广州后,自发学粤语、饮早茶、拜黄大仙、听粤剧,就显示出其融入广府文化的积极性。其次,超大城市社会经济资源极其丰富,各大企事业单位出于或公益或商业的目的,成为政府之外“看不见的手”,推动非遗的保护。第三,超大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剧院等,这些都会成为非遗展示、展演的良好载体。另外,超大城市的城市病相对明显,即呈现“特大城市象皮病”,因而近年来在规划中较多提及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宜居城市等理念,而这类理念的践行,则很大程度上要依托非遗资源来实施,高小康教授即据此提出“非遗保护是都市生态文明的人文根系”的论断[4]。
超大城市作为21世纪的一个发展趋势,对非遗的影响是深刻而多面的。探究非遗保护模式,也必须直面这一现实,改善窘境,把握机遇,使超大城市的非遗保护工作有的放矢。
二、超大城市背景下非遗保护“广州经验”的形成
广州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截至2015年末,常住人口已达到1667万[5]。而同时,广州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区,有粤剧、岭南古琴艺术、广彩、广绣等一批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非遗项目。这使得广州兼具传统文化核心地与超大城市的双重身份。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2006年广州正式启动了非遗保护工作。在过去10余年里,广州的非遗保护在其工作机制、名录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普查、宣传推广、传承、教育、研究和数字化保护等方面都取得建树,一系列“广州经验”正在形成,其中最足以引人注目的,是依托超大城市背景而形成的经验。
据笔者总结,超大城市背景下所形成的非遗保护“广州经验”,以下几点较有代表性:
第一,活化利用。广州1991年即成为全国“第三城”,因而交通拥堵、建筑密集、人际交流紧张等“特大城市皮相病”也较早存在,这激发了广州市民对城市文化共享、认同感和传统社群关系回归的追求。因而近年来,广州非遗正逐步活化利用,不断满足着市民的各类文化诉求:全市40多所学校竞相展开“非遗进校园”活动,以让小朋友乐于接受的形式传播非遗,如海珠区前进路幼儿园挖掘适合幼儿刺绣的材料与方法,番禺区沙涌小学自编鳌鱼操在全校推广鳌鱼舞,诸如此类,既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也有效传承了当地的文化记忆与个性。同时,非遗旅游在广州方兴未艾,如在《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6]里面就提出打造荔灣区和花都区两条旅游线路;而且,在沙湾古镇、黄埔古村、岭南印象园等较成熟的古村旅游点,非遗都已成为重要旅游资源。此外,每年数以百计的非遗体验课、培训班丰富着市民的周末生活,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和新媒体宣传的非遗资讯日益成为热点话题,显示出广州非遗在超大城市背景下活化利用成热潮。
第二,社会共建。广州是千年商都,民间资本丰饶,在历史上商行、富裕知识分子、华侨等自发保护非遗的事例并不鲜见,至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以超大城市的经济体量,更是成为各大企事业单位的孵化之地,因而广州非遗的社会共建,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现实的地域优势。近年来,广州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如广州地铁集团从2014年开始在“搭地铁·赏国学”系列活动中推广非遗,已举办数十场“周末非遗课堂”与多场地铁站厅专题展;作为广州地标的广州塔,连续于2015年、2016年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并成立“广州市非遗文化传承及展示传播中心”;万国通衢的白云机场举办岭南艺术文化展等活动;广州少儿图书馆在“立体阅读”积极开展非遗亲子活动,从2013年起举办共多达20期38场;商业发达的天河区首创“非遗进商圈”模式,遍布各式企业的白云区推行“非遗进企业”……广州市充分利用超大城市广泛的社会资源,推动其成为非遗保护重要力量,成效明显。 第三,重视创意。超大城市,往往是创新人才的汇聚地和创意产业的孵化地。广州市就曾在《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7]中提出到2015年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因而,在非遗保护中重视创新创意,敢为人先,亦成为广州非遗保护工作在近年来的着力点。2016年,广州举办《绣美花城——广州非遗创意赛·广绣风》,旗帜鲜明地提出“创意化保护”,将广绣这一非遗资源作为文化创意的基因宝库,并收获了绣画、服饰、箱包、首饰、书签、手机套、耳机、餐具、文化空间设计方案等诸多创意佳作,受到各界好评,堪称迈出了创意化保护的成功一步。再如越秀区举办的广府庙会,包括“水上庙会”与现代广州的“珠江夜游”相结合,通过构建独特的文化场域,实现传统广府文化创意化保护[8]。此外,根据广州非遗元素创意制成的明信片、旅游纪念品、卡通形象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都在非遗的创新创意中实现了与市场、与民众文化需求的接轨。
三、“广州经验”的推广:非遗将给超大城市带来怎样的未来?
透过上文对“广州经验”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理想图景:在超大城市,传统的非遗在妥善继承的基础上,变得充满创意、多元而有活力,以适应当代文化需求的面貌重新回到民众生活中。那么,我们姑且设想下,这种超大城市背景下的非遗生态,将给城市本身带来怎样的未来呢?
首先,有利于构建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包含了生态文化在公众中的普及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9]。非遗是先辈与自然和社会相处的智慧结晶;保护非遗,很大程度上是保护非遗所需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这与构建生态城市的理念不谋而合。如广州扒龙舟需要河涌和两岸环境的生态良好,天灸疗法需要树立三伏三九的节气生态,广州榄雕则强调对乌榄树的保护。引导民众喜爱非遗,就可引导其自觉保护非遗的文化和生态环境,正是对构建生态城市的深化和补充。
其次,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即摒弃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做法,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为中心[10]。通过对非遗资源的活化利用,城市也将变得更有韵味。如广州天河区珠村民间的乞巧节,在天河区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不仅没有衰微,反而打造成“一区一品”中的广州乞巧文化节,既保留拜七娘、摆七娘等传统习俗,又开展“七夕情”商贸活动、举办“遇见七夕·遇见爱”单身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等,提高了天河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文气息,改善着人居环境。
再次,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城市。当前,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城市,都通过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构建成了文化创新型城市。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有独特的非遗资源,若人们对传统智慧予以吸收、对传统元素予以借鉴、对传统技能予以拓展,就能激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源泉。
此外,在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和谐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城市目标上,非遗保护的“广州经验”也大有可为,兹不赘述。
结语
需要阐明的是,“广州经验”并非预先建构而成,而是在10余年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广州市逐步摸索出的一系列尚未体系化的经验集合,因而也会不断随着实践而变化调整,并不能作为一套固定的模式套用。关于超大城市与非遗保护关系的研究,从目前已有的论著看,几乎完全空白,期冀学界和业界能将更多目光投向这一领域,指导超大城市非遗保护工作的有序前行。
参考文献:
〔1〕哈佛大学教授:超大城市肩负着更多责任.长江日报,2016年9月26日;
〔2〕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发〔2014〕51号,2014年10月29日;
〔3〕庄陶.我国特大及超大城市可持续城市更新影響因素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4〕高小康.后增长时代:生态城市建设与非遗保护.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2期;
〔5〕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14届188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2015年;
〔6〕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穗字〔2008〕1号,2008年;
〔7〕宋俊华主编.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2016年12月出版;
〔8〕李勇.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经济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9〕依靠内涵式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人民日报》,2013年5月31日。
作者简介:王平(1968--),女,大学,副研究馆员,现任广州市文化馆馆长。
[关键词]超大城市 广州经验 保护模式
一、超大城市非遗保护的难点与机遇
非遗多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不论从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组织方式、表现形式还是文化内涵,都有着农业社会的鲜明特征。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非遗失去原有的生存土壤而濒临消亡,在大城市中已很难看到传统岁时节庆、人生礼仪、民谣民谚、山歌渔歌的踪迹。
但是,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人类从先民群居,到聚落,到村庄,到城镇,再到城市,呈明显的城市化轨迹,乃至有专家预测,超大城市是21世城市发展的一种方式,代表21世纪经济和区域扩张的方式[1]。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可逆,若欲保护非遗,就必须使其传承和传播适应城市化演进规律,尤其是适应超大城市的发展。
那么,相比农村和中小城镇,超大城市的特征是怎样的?它在非遗保护上面临哪些难点?又对非遗保护有着怎样的优势?超大城市该拥有怎样的非遗保护模式?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规定:“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2]按此标准,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和武汉等7个超大城市。
超大城市相对中小城市和农村而言,其特点除了常住人口多之外,还包括:人口构成复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产业发展较成熟;对外开放程度高,从概念上几乎等同国际大都市;城市软实力强,有极强的周边辐射能力[3];交通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供给问题复杂;城市治理难度大;特大城市之间同质性较明显。
我们可以看到非遗在超大城市的传承和保护面临诸多窘境:首先,外来人口涌入导致的复杂人口构成冲击了原有乡土社会的地缘关系,许多非遗的原有组织方式已难以维系。其次,高度的对外开放程度使得文化更新加快,尤其是西方强势文化的传播力度更强,对本土非遗构成了危机。最后,超大城市在对旧城、城中村等的治理进程中,这些区域所承载的非遗如不妥善保护,也将不复存在。
当然,超大城市有许多特质也为非遗保护带来机遇。首先,超大城市对人们具有相当强的吸引力,由此催生出外来人口对这一城市的强烈文化身份认同感,使得城市固有的非遗作为文化身份资源而变得弥足珍贵,当前许多外地人来广州后,自发学粤语、饮早茶、拜黄大仙、听粤剧,就显示出其融入广府文化的积极性。其次,超大城市社会经济资源极其丰富,各大企事业单位出于或公益或商业的目的,成为政府之外“看不见的手”,推动非遗的保护。第三,超大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剧院等,这些都会成为非遗展示、展演的良好载体。另外,超大城市的城市病相对明显,即呈现“特大城市象皮病”,因而近年来在规划中较多提及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宜居城市等理念,而这类理念的践行,则很大程度上要依托非遗资源来实施,高小康教授即据此提出“非遗保护是都市生态文明的人文根系”的论断[4]。
超大城市作为21世纪的一个发展趋势,对非遗的影响是深刻而多面的。探究非遗保护模式,也必须直面这一现实,改善窘境,把握机遇,使超大城市的非遗保护工作有的放矢。
二、超大城市背景下非遗保护“广州经验”的形成
广州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截至2015年末,常住人口已达到1667万[5]。而同时,广州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区,有粤剧、岭南古琴艺术、广彩、广绣等一批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非遗项目。这使得广州兼具传统文化核心地与超大城市的双重身份。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2006年广州正式启动了非遗保护工作。在过去10余年里,广州的非遗保护在其工作机制、名录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普查、宣传推广、传承、教育、研究和数字化保护等方面都取得建树,一系列“广州经验”正在形成,其中最足以引人注目的,是依托超大城市背景而形成的经验。
据笔者总结,超大城市背景下所形成的非遗保护“广州经验”,以下几点较有代表性:
第一,活化利用。广州1991年即成为全国“第三城”,因而交通拥堵、建筑密集、人际交流紧张等“特大城市皮相病”也较早存在,这激发了广州市民对城市文化共享、认同感和传统社群关系回归的追求。因而近年来,广州非遗正逐步活化利用,不断满足着市民的各类文化诉求:全市40多所学校竞相展开“非遗进校园”活动,以让小朋友乐于接受的形式传播非遗,如海珠区前进路幼儿园挖掘适合幼儿刺绣的材料与方法,番禺区沙涌小学自编鳌鱼操在全校推广鳌鱼舞,诸如此类,既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也有效传承了当地的文化记忆与个性。同时,非遗旅游在广州方兴未艾,如在《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6]里面就提出打造荔灣区和花都区两条旅游线路;而且,在沙湾古镇、黄埔古村、岭南印象园等较成熟的古村旅游点,非遗都已成为重要旅游资源。此外,每年数以百计的非遗体验课、培训班丰富着市民的周末生活,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和新媒体宣传的非遗资讯日益成为热点话题,显示出广州非遗在超大城市背景下活化利用成热潮。
第二,社会共建。广州是千年商都,民间资本丰饶,在历史上商行、富裕知识分子、华侨等自发保护非遗的事例并不鲜见,至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以超大城市的经济体量,更是成为各大企事业单位的孵化之地,因而广州非遗的社会共建,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现实的地域优势。近年来,广州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如广州地铁集团从2014年开始在“搭地铁·赏国学”系列活动中推广非遗,已举办数十场“周末非遗课堂”与多场地铁站厅专题展;作为广州地标的广州塔,连续于2015年、2016年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并成立“广州市非遗文化传承及展示传播中心”;万国通衢的白云机场举办岭南艺术文化展等活动;广州少儿图书馆在“立体阅读”积极开展非遗亲子活动,从2013年起举办共多达20期38场;商业发达的天河区首创“非遗进商圈”模式,遍布各式企业的白云区推行“非遗进企业”……广州市充分利用超大城市广泛的社会资源,推动其成为非遗保护重要力量,成效明显。 第三,重视创意。超大城市,往往是创新人才的汇聚地和创意产业的孵化地。广州市就曾在《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7]中提出到2015年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因而,在非遗保护中重视创新创意,敢为人先,亦成为广州非遗保护工作在近年来的着力点。2016年,广州举办《绣美花城——广州非遗创意赛·广绣风》,旗帜鲜明地提出“创意化保护”,将广绣这一非遗资源作为文化创意的基因宝库,并收获了绣画、服饰、箱包、首饰、书签、手机套、耳机、餐具、文化空间设计方案等诸多创意佳作,受到各界好评,堪称迈出了创意化保护的成功一步。再如越秀区举办的广府庙会,包括“水上庙会”与现代广州的“珠江夜游”相结合,通过构建独特的文化场域,实现传统广府文化创意化保护[8]。此外,根据广州非遗元素创意制成的明信片、旅游纪念品、卡通形象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都在非遗的创新创意中实现了与市场、与民众文化需求的接轨。
三、“广州经验”的推广:非遗将给超大城市带来怎样的未来?
透过上文对“广州经验”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理想图景:在超大城市,传统的非遗在妥善继承的基础上,变得充满创意、多元而有活力,以适应当代文化需求的面貌重新回到民众生活中。那么,我们姑且设想下,这种超大城市背景下的非遗生态,将给城市本身带来怎样的未来呢?
首先,有利于构建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包含了生态文化在公众中的普及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9]。非遗是先辈与自然和社会相处的智慧结晶;保护非遗,很大程度上是保护非遗所需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这与构建生态城市的理念不谋而合。如广州扒龙舟需要河涌和两岸环境的生态良好,天灸疗法需要树立三伏三九的节气生态,广州榄雕则强调对乌榄树的保护。引导民众喜爱非遗,就可引导其自觉保护非遗的文化和生态环境,正是对构建生态城市的深化和补充。
其次,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即摒弃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做法,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为中心[10]。通过对非遗资源的活化利用,城市也将变得更有韵味。如广州天河区珠村民间的乞巧节,在天河区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不仅没有衰微,反而打造成“一区一品”中的广州乞巧文化节,既保留拜七娘、摆七娘等传统习俗,又开展“七夕情”商贸活动、举办“遇见七夕·遇见爱”单身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等,提高了天河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文气息,改善着人居环境。
再次,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城市。当前,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城市,都通过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构建成了文化创新型城市。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有独特的非遗资源,若人们对传统智慧予以吸收、对传统元素予以借鉴、对传统技能予以拓展,就能激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源泉。
此外,在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和谐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城市目标上,非遗保护的“广州经验”也大有可为,兹不赘述。
结语
需要阐明的是,“广州经验”并非预先建构而成,而是在10余年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广州市逐步摸索出的一系列尚未体系化的经验集合,因而也会不断随着实践而变化调整,并不能作为一套固定的模式套用。关于超大城市与非遗保护关系的研究,从目前已有的论著看,几乎完全空白,期冀学界和业界能将更多目光投向这一领域,指导超大城市非遗保护工作的有序前行。
参考文献:
〔1〕哈佛大学教授:超大城市肩负着更多责任.长江日报,2016年9月26日;
〔2〕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发〔2014〕51号,2014年10月29日;
〔3〕庄陶.我国特大及超大城市可持续城市更新影響因素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4〕高小康.后增长时代:生态城市建设与非遗保护.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2期;
〔5〕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14届188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2015年;
〔6〕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穗字〔2008〕1号,2008年;
〔7〕宋俊华主编.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2016年12月出版;
〔8〕李勇.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经济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9〕依靠内涵式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人民日报》,2013年5月31日。
作者简介:王平(1968--),女,大学,副研究馆员,现任广州市文化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