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目的:运用功能性的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的运动功能障碍,观察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4年3月收治的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的方法是常规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性电刺激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8%,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于治疗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进行临床治疗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效果分析
脑瘫指的是新生儿在出生之前到出生后的一个月之内,在婴儿的大脑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婴儿的大脑发育受损,表现为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1]。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智力障碍、听觉异常、语言异常等多方面的运动型障碍,脑瘫对于婴儿的正常生活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现阶段的临床治疗中对于患儿的脑瘫治疗并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大都是采用综合性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中,我们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了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I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拾的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患儿的纳入标准:患者均患有脑瘫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的表现为运动功能的障碍。患儿的年龄在6个月~3岁之间,其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24例。本次研究均获得患儿家属的同意,并且能够配合治疗。患儿的患病原因、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不纳入本次调查研究的数据统计中,并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对于其病情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对于患儿的分型进行相关的分析,按照患儿的病情康复需要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治疗[2]。在康复训练中要按照婴儿正常的运动规律进行,从抬头、翻身、爬、坐、走等方面进行,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婴儿的头部、四肢等,对于婴儿的肢体承重能力进行控制。康复训练每天进行一次,一次为40分钟,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实验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引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采用的治疗仪器是ZDL-401型谢氏牌导平治疗仪,根据患儿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电刺激,电流的强度要能引起患儿的肌肉收缩为准。电刺激每天进行一次,每次30分钟,三个月天为一个疗程[3]。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一个疗程后的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接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一个疗程以后进行效果的功能检测,主要包括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反射状态、外界反应等各项指数的测定,功能测定主要有:抬头、翻身、跪、爬、走这五项。如果患儿的参数与正常婴儿的参数相近,则判定为治疗显著,患儿的各项表现均有进步则判定为治疗有效,若患者的各项参数没有明显的变化,则判定为治疗无效[4]。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实验的统计数据发展,实验组患儿的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详细的统计数据详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统计(n,%)
注:实验组和对照组,P<0.05.
3.讨论
脑瘫是婴儿患有的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的综合征,婴儿的脑部发育受到损害,表现为运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吸吮困难、痉挛,姿势异常等。一般都是在婴儿出生几个月之后被发现。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对于婴儿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当发现婴儿患有脑瘫症状时,要进行及时的诊治,减少病情地患儿发育的影响,现阶段常见的治疗是采用康复治疗[5]。
康复训练中主要是通过刺激肢体神经和器官,促进神经系统肌肉的兴奋性,改善患儿的肌力,从而使的患儿肢体不协调的症状得以改善。实验组采用的电刺激治疗主要通过对神经系统施加外界电流,促使肢体器官产生相应的运用,并且通过激活大脑皮层的神经兴奋性,使得部分神经能够代替受损部位的功能,建立起一个新的神经控制通道,使得患儿的肢体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6]。考虑到婴儿时期治疗的难点,电刺激不需要婴儿的过多配合即可完成治疗。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的是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进行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患儿的恢复有效率为92%,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的有效率为68%,并且实验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于治疗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进行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何连华,刑晓红.谈脑卒中的辩证施护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10):148-149.
[2]李宏.脑性瘫痪病因及其修复机制的系列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3]吴宗蔚,李铁浪,唐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3,02:224-227.
[4]徐雪娇.基于功能电刺激的针康法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5]蓝群,刘敏,奚颖,何成奇.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干预手段[J].中国临床康复,2004,33:7494-7496.
[6]甄君,欧建英,张雷,杨艳杰,范建中.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04:370-372.
【摘要】目的:运用功能性的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的运动功能障碍,观察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4年3月收治的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的方法是常规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性电刺激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8%,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于治疗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进行临床治疗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效果分析
脑瘫指的是新生儿在出生之前到出生后的一个月之内,在婴儿的大脑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婴儿的大脑发育受损,表现为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1]。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智力障碍、听觉异常、语言异常等多方面的运动型障碍,脑瘫对于婴儿的正常生活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现阶段的临床治疗中对于患儿的脑瘫治疗并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大都是采用综合性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中,我们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了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I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拾的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患儿的纳入标准:患者均患有脑瘫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的表现为运动功能的障碍。患儿的年龄在6个月~3岁之间,其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24例。本次研究均获得患儿家属的同意,并且能够配合治疗。患儿的患病原因、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不纳入本次调查研究的数据统计中,并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对于其病情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对于患儿的分型进行相关的分析,按照患儿的病情康复需要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治疗[2]。在康复训练中要按照婴儿正常的运动规律进行,从抬头、翻身、爬、坐、走等方面进行,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婴儿的头部、四肢等,对于婴儿的肢体承重能力进行控制。康复训练每天进行一次,一次为40分钟,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实验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引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采用的治疗仪器是ZDL-401型谢氏牌导平治疗仪,根据患儿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电刺激,电流的强度要能引起患儿的肌肉收缩为准。电刺激每天进行一次,每次30分钟,三个月天为一个疗程[3]。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一个疗程后的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接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一个疗程以后进行效果的功能检测,主要包括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反射状态、外界反应等各项指数的测定,功能测定主要有:抬头、翻身、跪、爬、走这五项。如果患儿的参数与正常婴儿的参数相近,则判定为治疗显著,患儿的各项表现均有进步则判定为治疗有效,若患者的各项参数没有明显的变化,则判定为治疗无效[4]。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实验的统计数据发展,实验组患儿的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详细的统计数据详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统计(n,%)
注:实验组和对照组,P<0.05.
3.讨论
脑瘫是婴儿患有的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的综合征,婴儿的脑部发育受到损害,表现为运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吸吮困难、痉挛,姿势异常等。一般都是在婴儿出生几个月之后被发现。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对于婴儿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当发现婴儿患有脑瘫症状时,要进行及时的诊治,减少病情地患儿发育的影响,现阶段常见的治疗是采用康复治疗[5]。
康复训练中主要是通过刺激肢体神经和器官,促进神经系统肌肉的兴奋性,改善患儿的肌力,从而使的患儿肢体不协调的症状得以改善。实验组采用的电刺激治疗主要通过对神经系统施加外界电流,促使肢体器官产生相应的运用,并且通过激活大脑皮层的神经兴奋性,使得部分神经能够代替受损部位的功能,建立起一个新的神经控制通道,使得患儿的肢体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6]。考虑到婴儿时期治疗的难点,电刺激不需要婴儿的过多配合即可完成治疗。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的是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进行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患儿的恢复有效率为92%,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的有效率为68%,并且实验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于治疗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进行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何连华,刑晓红.谈脑卒中的辩证施护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10):148-149.
[2]李宏.脑性瘫痪病因及其修复机制的系列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3]吴宗蔚,李铁浪,唐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3,02:224-227.
[4]徐雪娇.基于功能电刺激的针康法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5]蓝群,刘敏,奚颖,何成奇.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干预手段[J].中国临床康复,2004,33:7494-7496.
[6]甄君,欧建英,张雷,杨艳杰,范建中.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04:37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