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天镇安家皂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man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同的许多村子的名称叫“皂”,名为皂的村子多为古代为军队养马的地方。如云州区孟家皂、利仁皂、倍加皂;阳高县马家皂、东李家皂等。天镇县的安家皂是我去过的最有文化气息的一个古村落。
  安家皂是一座典型明式古堡,古人信天圆地方,故方形,堡子不大,只有连接南北两个堡门的一条街,东西各五条巷子,但极具文化气息。从空中鸟瞰,虽然现存的老宅子多残破,基本上是四合院的砖瓦房,区别于其它古堡土窑洞居多,说明这个村子以前很富有。最让我留下深刻印记的是一座座即将逝去的门楼,虽残破亦能感到昔日的奢华,能在一个村中见到如此精美,散发着浓浓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的门楼,简直是惊讶!它代表着一个古堡的文化积淀,传递着乡村文明的密码,是当时经济发展的注脚,是中国文化的缩影,一座门楼,一段文脉。


  安家皂的建筑饱含着中国人的吉祥文化。集中体现在门楼上,千金门楼四两屋,门楼绝对是中国人的好面子工程,作为一户人家财富和修养的象征,所谓"门第等次"即为此意,生人到此,在门楼前一站,上下左右一瞧,对这家主人就能知道个大概。安家皂的门楼建筑精致规整,装饰彰显文人情怀。门台、门墩、户对、照壁一一对应,石雕、木雕、砖雕各种雕刻手法并用,内容从“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到“福寿康宁”,印象最深的的两处,一是门墩尺寸大。一座睢姓的老宅门中,两个门墩形大而精美,左右门墩石面各浮雕一对幼獅耍绣球,一上一下,憨态可掬,足有八十公分之大。门墩尺寸大小,显示主人和财富与地位,我曾考察过大同市四合院门墩,虽然有很多尚在,但尺寸都不大,特别是作为一个古村,可想而知当时的富庶。二是门楼富丽堂皇。一家不知名姓的宅子,门楼的门头两侧长方形木雕寓意美好,内容各一。左面的一幅为松竹梅岁寒三友图,右下方一头昂首向上的梅花鹿,正望着左上方一只站在梅花枝头展翅的喜鹊。鹿与禄和,配以喜鹊登梅,表达了主人福禄寿喜的愿望。左方一幅为松猴图,一只猴子坐在松树干上,手拿树枝,去捅马蜂窝,松寓意长寿,十二生肖中,申猴位列第九,有长久长寿之意,蜂寓意封,猴寓意侯,成为封侯加官进爵的象征,总的寓意是身体健康,升官发财,一对户对上平铺直叙雕刻康、宁二字。从门楼建筑规模和人文内涵我认为远胜大同的四合院,完全不输于老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何况这只是一个历史上为军队养马的村子,更显安家皂的不凡了。
  安家皂历史悠久,村境内有十万年前的“许家窑人遗址”,是北京人文化和峙峪人文化之间重要过渡环节,也是世界人类发源地之一。这里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古城堡汉墓群,分布在安家皂周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五十余座冢的古汉墓。《大同府志》记载,明正德八年,为天成卫安家皂堡,这也是我知道的最早记载安家皂地名的文献了。老人们讲,以前这里有三十多处古庙,集儒,释,道于一村,目前仅在村南口尚存一座普渡寺,香火尚可。解放后受到国家级多次表彰,其中一张“国务院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状,是一九五八年十二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颁发的。近代以来,安家皂更以钟灵毓秀之地、储贤涌才之乡为党和国家贡献了不少精英级人才,最高者已位居副国级,是安家皂人的骄傲,成为近年编撰《安家皂村志》最耀眼的一笔。2019年1月,安家皂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山西北部的長城边塞文化之所以得以薪火相传,支撑它的载体就是长城边上现在还住着人的古堡、屯、皂,它们就象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颗珍贝串起了以明长城为主的璀璨长城边塞文化。但也有令我忧虑的,现在当地正在投巨资对古堡进行开发改造,目前,道路改造已经全部完工了,房屋改造尚未开始,我也去过几个改造后的古堡,由于受开发者文化层次的限制,早已失去原汁原味,仿佛断了魂,使观者味如嚼蜡,反而游者减少。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讲过,“古城已完蛋,别再祸害古村”。我衷心希望安家皂重修改造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脉得以遗存,古堡古村风韵不减,长城文化之魂永存,并传承存序。

其他文献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9年度中国闪小说十大新锐作家评选揭晓。左云县张叶平获得“2019年度中国闪小说十大新锐作家”称号和左云作家刘亚宁获得“新锐作家提名奖”。  闪小说是近十年来兴起的一种小说文体,篇幅在600字内,在写作上追求微型、新颖、巧妙、精粹。因为适应当代生活节奏、传播方式和阅读需求,在文坛“旋风式”崛起,成为引领阅读新潮流的小说家族新成员。左云县作
期刊
首先此段长城可先称为“东梁村段”,至于什么时期所建,目前还没有查询到资料,几次考察在当地都没有看到文保碑其它保护标牌,长城资源调查及认定结果也没有这段长城的信息,现在想求证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说的不对的地方望批评指正,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信息资料,此先谢谢。  此段长城具体位置在:大同新荣区上深涧乡东梁村至黄土坡村段,南北走向稍微偏东北方向,长城墙体有痕迹迹象大约3.6公里左右,所建时期不详,根据
期刊
裴文中(1904—1982),中国著名古人类研究学家。  七十年前的暑期(1950年7、8月间),由时任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的裴文中先生担任团长的“雁北文物勘查团”一行16人,工作了40天,先后踏勘了大同、朔县、应县、五台、太原等地的古建筑,以及云冈、高山、阳高、浑源、广武镇等地的古遗址和古墓葬,加以测绘、摄影、记录,并做些小规模的发掘工作。其中,以裴文中先生为主的雁北文物勘查团考古组的重要发现
期刊
清代近300年间,山西没有中过一个状元,只出了一个榜眼和三个探花。光绪二年(1876年),他参加丙子科会试和殿试,夺得一甲进士第二名(榜眼),名噪京华。  在任监察御史时,他因不畏权贵、仗义执言而为当世人所推重;出任地方官时,他勇于革除恶俗陈习,图强致治,以清正不苟而取信于民。  晚年孜孜授业,诗书为伴,垂范后世。  王赓荣(1840-1895年),字向甫,号春舫,亦号午樵,朔州城内人。  王赓荣
期刊
谷雨,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气。她总能勾起人们对春天的留恋,也更能萌发农民播种在心田的希望。在我年幼的记忆画册中,时时闪现着老家谷雨前后的场景;村里的大婶们,把用心挑选出的籽种,放在箩筐里,跟在前面耕作的大叔们后面,点一窝籽种,撒一把粪。一时间,沉寂了许久的田野热闹了起来,孩子们在地里打闹,大人们则忙碌着播种一年的希望……  蓬勃而肥沃的土地翻滚着农民们一冬的辛劳,铆足了劲,抱紧那刚进家门的“宠儿”,生
期刊
婆婆离开我已经三十七年了,可她那慈眉善目的形象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  六十年前,我在读中学。夏天里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爱人约我去南街露天剧场看电影,婆婆一家人也去看,当时我们还没有结婚,实际上是婆婆公公要借此机会看看我。我们俩走进了剧场,他选择了边远处两块大石头坐了下来,正对着婆婆一家人坐的位置,离得很近。我俩只顾悄悄地说话儿了,根本没看电影。电影演完了,他突然把我介绍给他的父亲母亲,我愣怔一下,
期刊
古话:粉坊豆腐坊,各管另一行。  是说有些人和事没有啥瓜葛,也不必要让它们之间有瓜葛。各自操各自的心,各干好各的事就行了。豆腐坊磨豆腐用的是豆子,做出来的是清香的豆腐。粉坊磨粉子,用的是豆子或土豆,做出来的是清香的青粉或山药粉,除此之外再没有啥交集。  我们村子里一直就没有过豆腐房,记忆中只吃过段村人磨的豆腐,后八里和北六里的豆腐。本村有过一处粉坊,以磨豆粉为主。磨山药粉相对简单,量小的话,自己家
期刊
我单位所在的机关办公楼,经常见到值班的大爷。大爷其实姓李,我见了他,便叫他“老李”。  老李,个头不高,不苟言笑,今年将近六十五、六岁了。起初,我们之间也仅仅是打个照面,问一声而已,并无更多的了解。说心里话,在我的心中,老李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门房”而已。  但,在全民抗击冠状病毒的那些日子里,老李在我心目中的分量,一下子提升了。我逢同事就说,门房值班的老李,不简单呐!  在单位轮值的那些天,
期刊
人生难免遇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形,需要做出选择……  鸟与鱼  在夜幕撒网之前,惶急的雀儿在家门前一片柳林间快速地来回穿梭,还发出焦急的叫声。让人心惊,不知道鸟儿是何缘故,如此惊慌?是害怕夜色来临,找不见回家的路急于归巢?还是呼唤日里出游的妻儿老小,以声传情?鸟有鸟的语言。  第二天清晨,院子里杏树上停了许多小麻雀,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声音里多了几分从容,悠闲自得。这可爱的小生灵,沐浴着秋日的
期刊
我不止一次走进高山,高山谜一样地吸引着我,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感悟那山、那寺、那堡。  大多数的山是横卧着的,而高山是挺立着的。  高山并不高,海拔只有1400米,可是每次看到它,总感觉它很高大、神圣。  从不远处看,高山山峦突起,恰似一只耸立的鹰鹫。不由人想到,古印度佛教山名便是灵鹫山。  高山上的焦山寺是北魏寺庙,到了辽代,焦山又辟了辽景宗的行宫。神也乐得居住,人也乐得居住,人神共居,高山,真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