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423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准确把握大学生艺术教育当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科学内涵,因应大学生艺术教育当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关注艺术教育当中的民族情感,重视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形式,进一步提升艺术学的学科地位与层次,提高大学艺术教育选修课师资水平与课程设置质量,对于大学生艺术教育当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教育;民族文化
  作者简介:陈翔(1979-),男,河南固始人,南京财经大学校团委,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路艳娥(1979-),女,湖北钟祥人,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江苏 南京 21004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南京财经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课题(课题编号:DJ201021)的研究成果。
  
  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大学生艺术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实效性不理想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艺术教育必须探求哲学和科学间的新秩序。”[1]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当他们的思想诉求与艺术教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时,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艺术的独特功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但是,艺术教育实践当中民族文化内涵的缺失是不能用大学生活跃的直觉想象力来弥补的,在现实中会面临理论与实践的困境。
  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所处的困境
  1.大学生民族文化的底蕴与艺术教育的创造性
  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小学教育和以学以致用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导致当代大学生缺乏良好的民族文化底蕴,对于民族文化精粹了解较少导致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选择不成熟,自我辨别与分析能力较差。虽然他们当中很多人希望了解音乐的基本常识,认识五线谱,学习书法或绘画,但是由于他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感知较低,这使得大学艺术教育弥补的可能性、视野的开阔性受到极大制约。同时,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各种各样新信息的冲击中,难以把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素养有机结合,难以把艺术知识同自身对于历史、文学、哲学等领域的知识最广泛地结合起来,难以使自己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开拓性地进行艺术创新。
  2.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知与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
  在大学生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下,对于如何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如何不断提高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尚未得到重视。我们知道,不管是大一的新生,还是研究生,其说、唱、舞、画等艺术冲动力都会自然地与自身文化素养融为一体。但是,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高校在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上却千篇一律,大多只是开展了我国传统的乐舞、戏曲的赏析课或西方的歌剧、舞剧的赏析课,并无实际操练的艺术实践形式,更说不上很好地把民族文化与多种艺术形式有效地相互渗透,使艺术学习变得轻松、活泼、多样。其根源在于部分高校对于民族文化在大学生艺术教育当中重要性的漠视,使得大学生艺术教育不能遵循其在大学应有的规律,从而不能为学生营造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与民族文化很好融汇的艺术学习环境。
  3.艺术学习的个性化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许多民族特性的表现,歌唱、舞蹈、乐器、美术、书法、棋艺等都闪烁着中国民族文化的智慧。大学生当中,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艺术特长生,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和享有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但是,每一个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是不同的,大学艺术教育无法有效激发每个学生的个体意识。对于大学生个性化的艺术实践形式,不能创造符合其独特审美价值趣味的体验式活动,帮助他们主动探索、挖掘自身对于民族文化的独特感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与学生艺术学习的个性化发展中,得到了舞台与境界的有机延伸,若结合不当,则不能使有艺术潜力的大学生迅速脱颖而出,且抑制了学生的特性。
  4.民族情感培育与艺术教育的人文张力
  情感是生理学的,也是心理学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艺术的本质在于对感情的体验与反映。无论从艺术表现、艺术感知、艺术创作,还是艺术鉴赏,艺术都与情感体验交织在一起,情感是开展艺术活动的动力与中介。而在艺术教育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只注重教育的实践目标,强调把艺术探索能力、艺术创作设计和艺术表演实践先入为主地强加给学生,常常忽视教育中民族情感目标的完成。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发现:在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时,尽管非常注重艺术技巧的训练,但往往在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愉悦精神、激励情感、陶冶情操方面显得冷漠、苍白、毫无表现力。具体表现为在艺术教育当中或没有同情心、正义感、幻想与浪漫,或缺乏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精神渗透,这些都是民族情感的退化,使之成为艺术教育人文张力空虚的层面和纬度。
  二、民族文化与艺术教育的功能
  中国的民族文化形态比较丰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教育始终要努力维持民族文化与教育目标之间非常好的平衡关系,但是这种平衡关系很容易会被打破。这就是因为中华民族自古都是非常强调自身文化传统的民族,而艺术教育非常强调艺术的功能性目标。两者之间,必须有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资源分配,来维持本来就很脆弱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艺术教育的功能要凭借艺术教育的感染力、诱发力和震撼力来发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艺术教育媒介的陶养功能。”[2]但这并不能代表艺术教育特别注重功能性目标。传统的艺术教育承担着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任务,但是这种功能并非是艺术教育最根本和最突出的功能,它只是艺术教育体验性的、附属的功能,它的实现必须满足一个起码的条件,即艺术教育首先应该发挥出自身特有的民族文化功能。
  在艺术教育中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叫“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艺术教育应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别太想着其他方面的功能,就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上。但艺术教育就完全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么?事实上,艺术教育需要对民族文化的科学内涵进行系统的梳理,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文化提高了大学生艺术创作能力,获得了艺术欣赏与体验,以艺术独有的魅力存在于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内涵问题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特别是有些人将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割裂开来。但是艺术作为文化的存在方式,必须以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作为文化的一般形态而存在。艺术的特殊存在形态代表着它的特殊文化底蕴,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能够将民族文化的被动接纳状态提升到发扬与推广状态。艺术教育将大学生对整个民族的历史情感积淀通过合理的渠道予以宣泄。可以这样说,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民族情感的延伸,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丰富深刻的民族文化底蕴也必然赋予艺术教育新的创新力和创造力。
  三、深刻认识在艺术教育当中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民族文化对于提升艺术教育的意义已经不言自明,艺术教育工作者对此须有较深刻的认识。艺术教育适时地对大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无疑体现了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对教育发展的全面把握。“对艺术的爱,必定是对真、善、美的爱,必定是一种终极的和纯粹的爱。”[3]但是综观我们的大学艺术教育,大学生对艺术的喜爱,大多集中在如何提高技能上。教育部门正式颁发的指导高校艺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出台很多,但是,我们可以断言,能够将民族文化与大学生艺术教育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尚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与规定。“民族文化在本民族内部有巨大的凝聚作用,对别的民族又具有特殊魅力”,[4]民族文化深厚的内涵,为大学生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艺术是最美的,而艺术教育又是一种实践化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经过美化的素质教育。大学生通过接受包含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其气质、情感、形貌、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会更加高雅,内心充实的民族情感都在艺术的世界中得到充分体验,这才是艺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不以科学的态度、反复追问的方式来对待艺术教育当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那么,完美的艺术教育就很难发生改变。在这里,艺术教育必须警惕那种技术理性,必须从根本上坚守民族文化的系统性,并在这个前提之下,努力以艺术表现功能,在文化相互理解的意义上进行艺术教育实践。在实践中,笔者认为艺术教育中民族文化内涵的培育应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完善能使民族文化有正确导向的逻辑思维模式,在教育结构上规范艺术教育,使感性和理性达到统一。第二,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有文化。这种多民族、多风格的民族文化在艺术教育中需要教师有更专业化的了解与把握,不仅要掌握艺术,更要明白如何传授艺术。第三,大学生会因为各类民族文化形式不同而感到无所适从,难以用一种统一的标准来表达多种不同的情感和文化。因此,一个具有专业水准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选择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教育方式,这就是艺术教育中的个性化原则。
  四、结语
  总之,大学生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互为基础,相互促进。日常意义上的艺术教育与抽象意义上的民族文化在其长期的共存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结构、活动习惯。它既是大学校园精神的发轫,又是整个社会系统和谐、自强、诚信、改革的精神动力。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参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艺术教育当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挥中华民族文化在艺术教育当中对人的培养作用。
  
  参考文献:
  [1]辛华泉.形态构成学[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3,
  [2]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12.
  [3]滕守尧.艺术与创生——生态式艺术教育概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99.
  [4]张文勋.民族文化学论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15.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摘要:采用自编家庭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和错觉合取实验材料,选取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共116名进行测试,通过2×2×2的三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社会比较对不同自尊留守儿童行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留守的主效应显著,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比较前后成绩提高,留守儿童的成绩则下降。在上行社会比较中,高自尊的非留守儿童成绩提高,高自尊的留守儿童成绩下降;而在下行社会比较中,低自尊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成绩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对服务外包人才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归纳,提出了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理念及创新实践。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普星(1981-),女,江苏太仓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讲师,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 镇江 212003)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开发技术及应用、网络安全技术、平面设计;
期刊
摘要:外经贸类院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两个方面的保障。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应从创业教育观念、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创业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对于创业培养机制建设问题,则应从组织与制度、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教育评估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外经贸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培养机制  作者简介:苟建华(19
期刊
摘要:本文回顾了远程教育质量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对远程教育质量、影响远程教育质量的因素、远程教育质量观进行了梳理,对远程教育质量标准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质量意识、人才培养定位、通识性、远程教育分类等进行了探讨,对远程教育质量标准建立的迫切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远程教育;质量标准;质量观  作者简介:王敏(197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教务管理部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
期刊
摘要:本文从情感和教育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浙江海洋学院学生感动教育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揭示了感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开展感动教育、营造和谐的教育情境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感动;感动教育;情感教育  作者简介:刘明(1987-),男,浙江丽水人,浙江海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通信;李舟燕(1982-),女,浙江舟山人,浙江海洋学院机
期刊
摘要:研究了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及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及趋势,分析了三峡大学在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中的基本思路和建设现状,提出了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应围绕培养目标,体现基础IE和现代IE并存、可重构性与可扩展性、系统性与阶段性的特点。  关键词:近机类;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  作者简介:李浩平(1971-),女,广东台山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方子帆(1963-),男,湖北黄冈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培养科研创新人才的实际经验,首先论述了“基于兴趣导向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特点及实施成效,通过实践证明采用兴趣导向的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潜能,同时在所建立的模式下,对学生参与的科研课题全程进行引导和支持,有利于学生迅速适应科研环境,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深入研究,并实现科研创新与课程学习的相互促进。最后,根据笔者的经验对“基于兴趣导向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几点建
期刊
摘要:在通过论述当前国家学位授权工作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学位政策的有关特点,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导,针对河北省当前学位授权工作存在的重点问题,提出今后工作应从适度扩大研究生学位授权点规模、调整学位授权体系结构、大力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等方面着手,促进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区域需求。  关键词:经济社会需求;省属高校;学位授权审核  作者简介:王扬(1979-),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总结工作,分析地方院校在“质量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改进“质量工程”建设工作提出了新思路。  关键词:地方院校;质量工程;问题与出路  作者简介:李焱斌(1981-),男,湖北黄冈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冯志刚(1969-),男,辽宁葫芦岛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务处,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
期刊
摘要:“两票”是指电力生产中所使用的工作票和操作票,本文试图从“两票”的处理、填写和执行等要求出发,通过对部分电力企业调研,分析“两票”制度对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要求,探讨电力高校的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进一步加强电力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操作票;工作票;电力高校;语言文字  作者简介:程涓(1978-),女,山东济南人,上海电力学院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