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自编家庭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和错觉合取实验材料,选取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共116名进行测试,通过2×2×2的三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社会比较对不同自尊留守儿童行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留守的主效应显著,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比较前后成绩提高,留守儿童的成绩则下降。在上行社会比较中,高自尊的非留守儿童成绩提高,高自尊的留守儿童成绩下降;而在下行社会比较中,低自尊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成绩均有提高。
关键词:留守儿童;高自尊;低自尊;上行社会比较;下行社会比较
作者简介:瞿斌(1973-),女,四川宜宾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陈旭(1966-),男,重庆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建构研究(2008-2011)”(项目编号:08BSH05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8-0174-02
一、问题提出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1]研究认为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亲子关系疏离,这一群体存在不少心理和行为问题,并且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使之与环境和谐。目前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家庭功能缺失导致的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及交往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问题,而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比较几乎没有触及。社会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人类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留守儿童仍然会把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获得关于自己的较为准确和稳定的评价,并进行自我完善,获得自我满足。这一过程可以帮助留守儿童达到一个协调的社会适应状态,有助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自尊作为调节变量之一对人们的自我评价起着重要作用。Aspinwall和Taylor的研究发现,高自尊者在上行比较中倾向于产生同化效应,其自我评价得到提升;而低自尊者则在下行比较中会提升其自我评价,产生对比效应。[2]Campbell则认为高自尊个体在进行上行比较的时候,自我评价会更低。[3]Baumerster等人也认为高自尊个体往往容易被本我带来的威胁所困扰。[4]
个体自我评价的需要会对注意产生影响,Baron等人认为从事相同任务的其他个体的存在是社会比较产生的原因,因为个体有评价自身行为表现的倾向。分心冲突理论认为,个体会对从事相同任务的另一个体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导致注意聚焦,即中心线索得到了更多的注意,而边缘线索却被忽视。社会促进和抑制效应认为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当中心线索促进了信息加工而边缘线索抑制了这个过程时,注意聚焦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行为水平。如果边缘线索同样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则另一个体的出现会降低其行为水平。Huguet等人认为当在情景中呈现一个观察者或当从事相同任务的另一个体的表现优于个体本身时,个体会产生注意聚焦,从而提高自身的行为水平。[5]Muller等人通过Treisman的目标探测任务证实个体在上行比较中由于自我评价受到威胁,导致注意聚焦于中心特征,与控制组相比减少了错觉合取效应的产生,而在下行比较中由于个体对自我的评价较好,其成绩与控制组相同。[6]
以上分析表明,虽然自我评价的威胁会导致个体产生注意聚焦,提高其行为水平,但自尊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探讨不同自尊水平的留守儿童在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过程中的行为水平的变化,了解其自我评价,为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研究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以往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多使用问卷、心理量表、心理测验进行定量调查研究,也有一部分研究者使用观察、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进行定性调查研究,而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则是众多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引进了准实验设计探讨社会比较对不同自尊留守儿童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随机从重庆市北碚区某农村中学选取初一、初二、初三留守和非留守学生共392名,除去基本信息填写不全和没通过操作性检验的学生,最后选出被试116名,其中非留守56名,留守60名,初一36名,初二38名,初三42名,男58名,女58名。
2.实验材料
采用陈旭、谢玉兰自编家庭情况调查问卷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年级。在问卷中设置题项“是否父母长期外出(指爸爸或妈妈半年以上不在家,在外地工作或学习)”和教师推荐来鉴别是否为留守儿童。
自尊量表为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国内研究认为第8道题目不符合中国人的实际情况,因此删去第8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为0.785。量表包含10道题目,4级评定,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分数越高,表示自尊程度越高。根据中数把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各自划分为高、低自尊两部分。
采用Treisman和Paterson研究“错觉合取效应”的实验材料,材料为9×9cm的正方形图片,合取项目图上包括5个“S”、5个斜线和5个直角图形,对该图片的错误判断为:没有$,但判断有$,即出现错觉合取效应;非合取项目图片上包括4个“S”、5个斜线、5个直角图形和一个$,错误判断为:有$,但判断没有$。共160个项目,其中包括80个“合取项目”和80个“非合取项目”。
两种项目图片随机呈现,先在屏幕上呈现1000ms的“+”,再呈现70ms的图片,之后呈现一幅由随机字母组成的图片1700ms,并要求被试在此期间判断是否出现了“$”。
3.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儿童类型: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2(自尊水平:高自尊,低自尊)×2(比較方向:上行比较,下行比较)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儿童、自尊和社会比较方向。因变量行为水平以被试反应的正确率、反应时作为指标。
经测试,该实验材料第一部分合取项目的正确率(M=0.36,SD=0.25)低于非合取项目的正确率(M=0.51,SD=0.36),并且差异极其显著,t(115)=3.395,p=0.001,说明工具有效。
4.实验程序
(1)完成自编问卷,鉴别留守儿童。
(2)完成Rosenberg自尊量表,区分高、低自尊。
(3)实验前测:完成32个错觉合取项目测试。指导语:请注视屏幕中央,当出现“+”后,请注意,屏幕上将呈现一张图片,请迅速判断图片上是否出现了“$”并按键选择,出现请按“p”键,没有出现请按“q”键。计算机记录被试的正确率和反应时。
(4)反馈成绩:在上行比较中告诉被试其正确率为50%,另一被试的正确率为70%。在下行比较中告诉被试其正确率为70%,另一被试的正确率为50%。
(5)正式实验:各被试完成160个错觉合取项目测试,其中80个为错觉合取项目,80个为非错觉合取项目。计算机记录被试的正确率和反应时。
(6)操作性检验:被试完成实验后,被试需要写出实验前测中自己和另一被试的成绩。
(7)实验全部结束并告诉被试实验的真实目的。
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1.正确率分析
方差分析表明,三个自变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是否留守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分析平均数,发现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比较前后成绩提高,留守儿童的成绩则下降。在上行社会比较中,高自尊的非留守儿童成绩提高,高自尊的留守儿童成绩下降;而在下行社会比较中,低自尊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成绩均有提高。
2.反应时分析
方差分析表明,是否留守的主效应不显著(F=2.707,P>0.05),这说明留守和非留守儿童之间正确率的差异是由注意聚焦而不是反应时的差异产生的。
四、讨论
结果表明,非留守儿童成绩上升,留守儿童成绩下降,并且二者存在显著差异。以往研究认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自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自尊是指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评价性的情感体验,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反应,说明了他们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评价是不同的。非留守儿童对自我的评价显然比留守儿童更积极,因此他们面对社会比较时的表现也不同。对平均数的进一步分析也支持了这一观点,在上行比较中高自尊的非留守儿童成绩提高,而高自尊的留守儿童成绩下降。
结果同时表明,低自尊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下行社会比较中成绩均有提高。Aspinwall和Taylor 的研究发现低自尊者在下行社会比较中会提升其自我评价。[2]虽然低自尊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评价性情感体验较高自尊个体低,但他们有一种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自我形象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使他们选择性地注意目标与标准之间所存在的不一致的信息内容,并达到维护自尊的目的。
本研究仅仅是把留守儿童的自尊划分为高、低两个不同的水平,但是研究者发现高自尊者内部也有质的差异,因此高自尊异质性为我们研究社会比较对高自尊留守儿童行为水平的影响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所谓高自尊异质性假设是指高自尊的性质不是单一的,存在多种类型,高自尊者的行为比低自尊者的要复杂得多。Kernis把高自尊划分为脆弱的高自尊和安全的高自尊,并认为脆弱高自尊的个体对自我威胁难以防守。[7]本实验的研究也表明高自尊的留守儿童在上行比较中成绩下降。未来我们可以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等方法进一步把高自尊留守儿童划分为安全的高自尊和脆弱的高自尊类型并探讨社会比较对不同类型高自尊留守儿童行为水平的影响。
五、结论
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成绩提高,留守儿童的成绩则下降。在上行社会比较中,高自尊的非留守儿童成绩提高,高自尊的留守儿童成绩下降;而在下行社会比较中,低自尊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成绩均有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明兰,陈旭.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10):65-68.
[2]Aspinwall L G,Taylor S E.Effects of social comparison direction,threat,and self-esteem on affect,self-evaluation,and expected succ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3,64(5):708-722.
[3]Campbell,J.D.Self-esteem and clarity of the self-concep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0,59(3):538-549.
[4]Baumerster,R.F.,Smart,L.,Boden,J.M.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J].Psychological Review,1996,103(1):5-33.
[5]Huguet,P.,Galvaing,M.P.,Monteil,J.M.,Dumas,F.Social presence effects in the stroop task:Further evidence for an attentional view of social facilit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9,77(5):1011-1025.
[6]Muller D,Atzeni T,Butera F.Coaction and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Reduce the Illusory Conjunction Effect:Support for distraction-conflict-theory[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4,(40):659-665.
[7]Kernis M H.Towar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optimal self-esteem[J].Psychological Inquiry,2003,14(1).
(責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留守儿童;高自尊;低自尊;上行社会比较;下行社会比较
作者简介:瞿斌(1973-),女,四川宜宾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陈旭(1966-),男,重庆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建构研究(2008-2011)”(项目编号:08BSH05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8-0174-02
一、问题提出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1]研究认为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亲子关系疏离,这一群体存在不少心理和行为问题,并且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使之与环境和谐。目前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家庭功能缺失导致的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及交往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问题,而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比较几乎没有触及。社会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人类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留守儿童仍然会把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获得关于自己的较为准确和稳定的评价,并进行自我完善,获得自我满足。这一过程可以帮助留守儿童达到一个协调的社会适应状态,有助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自尊作为调节变量之一对人们的自我评价起着重要作用。Aspinwall和Taylor的研究发现,高自尊者在上行比较中倾向于产生同化效应,其自我评价得到提升;而低自尊者则在下行比较中会提升其自我评价,产生对比效应。[2]Campbell则认为高自尊个体在进行上行比较的时候,自我评价会更低。[3]Baumerster等人也认为高自尊个体往往容易被本我带来的威胁所困扰。[4]
个体自我评价的需要会对注意产生影响,Baron等人认为从事相同任务的其他个体的存在是社会比较产生的原因,因为个体有评价自身行为表现的倾向。分心冲突理论认为,个体会对从事相同任务的另一个体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导致注意聚焦,即中心线索得到了更多的注意,而边缘线索却被忽视。社会促进和抑制效应认为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当中心线索促进了信息加工而边缘线索抑制了这个过程时,注意聚焦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行为水平。如果边缘线索同样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则另一个体的出现会降低其行为水平。Huguet等人认为当在情景中呈现一个观察者或当从事相同任务的另一个体的表现优于个体本身时,个体会产生注意聚焦,从而提高自身的行为水平。[5]Muller等人通过Treisman的目标探测任务证实个体在上行比较中由于自我评价受到威胁,导致注意聚焦于中心特征,与控制组相比减少了错觉合取效应的产生,而在下行比较中由于个体对自我的评价较好,其成绩与控制组相同。[6]
以上分析表明,虽然自我评价的威胁会导致个体产生注意聚焦,提高其行为水平,但自尊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探讨不同自尊水平的留守儿童在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过程中的行为水平的变化,了解其自我评价,为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研究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以往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多使用问卷、心理量表、心理测验进行定量调查研究,也有一部分研究者使用观察、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进行定性调查研究,而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则是众多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引进了准实验设计探讨社会比较对不同自尊留守儿童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随机从重庆市北碚区某农村中学选取初一、初二、初三留守和非留守学生共392名,除去基本信息填写不全和没通过操作性检验的学生,最后选出被试116名,其中非留守56名,留守60名,初一36名,初二38名,初三42名,男58名,女58名。
2.实验材料
采用陈旭、谢玉兰自编家庭情况调查问卷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年级。在问卷中设置题项“是否父母长期外出(指爸爸或妈妈半年以上不在家,在外地工作或学习)”和教师推荐来鉴别是否为留守儿童。
自尊量表为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国内研究认为第8道题目不符合中国人的实际情况,因此删去第8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为0.785。量表包含10道题目,4级评定,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分数越高,表示自尊程度越高。根据中数把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各自划分为高、低自尊两部分。
采用Treisman和Paterson研究“错觉合取效应”的实验材料,材料为9×9cm的正方形图片,合取项目图上包括5个“S”、5个斜线和5个直角图形,对该图片的错误判断为:没有$,但判断有$,即出现错觉合取效应;非合取项目图片上包括4个“S”、5个斜线、5个直角图形和一个$,错误判断为:有$,但判断没有$。共160个项目,其中包括80个“合取项目”和80个“非合取项目”。
两种项目图片随机呈现,先在屏幕上呈现1000ms的“+”,再呈现70ms的图片,之后呈现一幅由随机字母组成的图片1700ms,并要求被试在此期间判断是否出现了“$”。
3.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儿童类型: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2(自尊水平:高自尊,低自尊)×2(比較方向:上行比较,下行比较)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儿童、自尊和社会比较方向。因变量行为水平以被试反应的正确率、反应时作为指标。
经测试,该实验材料第一部分合取项目的正确率(M=0.36,SD=0.25)低于非合取项目的正确率(M=0.51,SD=0.36),并且差异极其显著,t(115)=3.395,p=0.001,说明工具有效。
4.实验程序
(1)完成自编问卷,鉴别留守儿童。
(2)完成Rosenberg自尊量表,区分高、低自尊。
(3)实验前测:完成32个错觉合取项目测试。指导语:请注视屏幕中央,当出现“+”后,请注意,屏幕上将呈现一张图片,请迅速判断图片上是否出现了“$”并按键选择,出现请按“p”键,没有出现请按“q”键。计算机记录被试的正确率和反应时。
(4)反馈成绩:在上行比较中告诉被试其正确率为50%,另一被试的正确率为70%。在下行比较中告诉被试其正确率为70%,另一被试的正确率为50%。
(5)正式实验:各被试完成160个错觉合取项目测试,其中80个为错觉合取项目,80个为非错觉合取项目。计算机记录被试的正确率和反应时。
(6)操作性检验:被试完成实验后,被试需要写出实验前测中自己和另一被试的成绩。
(7)实验全部结束并告诉被试实验的真实目的。
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1.正确率分析
方差分析表明,三个自变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是否留守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分析平均数,发现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比较前后成绩提高,留守儿童的成绩则下降。在上行社会比较中,高自尊的非留守儿童成绩提高,高自尊的留守儿童成绩下降;而在下行社会比较中,低自尊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成绩均有提高。
2.反应时分析
方差分析表明,是否留守的主效应不显著(F=2.707,P>0.05),这说明留守和非留守儿童之间正确率的差异是由注意聚焦而不是反应时的差异产生的。
四、讨论
结果表明,非留守儿童成绩上升,留守儿童成绩下降,并且二者存在显著差异。以往研究认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自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自尊是指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评价性的情感体验,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反应,说明了他们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评价是不同的。非留守儿童对自我的评价显然比留守儿童更积极,因此他们面对社会比较时的表现也不同。对平均数的进一步分析也支持了这一观点,在上行比较中高自尊的非留守儿童成绩提高,而高自尊的留守儿童成绩下降。
结果同时表明,低自尊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下行社会比较中成绩均有提高。Aspinwall和Taylor 的研究发现低自尊者在下行社会比较中会提升其自我评价。[2]虽然低自尊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评价性情感体验较高自尊个体低,但他们有一种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自我形象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使他们选择性地注意目标与标准之间所存在的不一致的信息内容,并达到维护自尊的目的。
本研究仅仅是把留守儿童的自尊划分为高、低两个不同的水平,但是研究者发现高自尊者内部也有质的差异,因此高自尊异质性为我们研究社会比较对高自尊留守儿童行为水平的影响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所谓高自尊异质性假设是指高自尊的性质不是单一的,存在多种类型,高自尊者的行为比低自尊者的要复杂得多。Kernis把高自尊划分为脆弱的高自尊和安全的高自尊,并认为脆弱高自尊的个体对自我威胁难以防守。[7]本实验的研究也表明高自尊的留守儿童在上行比较中成绩下降。未来我们可以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等方法进一步把高自尊留守儿童划分为安全的高自尊和脆弱的高自尊类型并探讨社会比较对不同类型高自尊留守儿童行为水平的影响。
五、结论
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成绩提高,留守儿童的成绩则下降。在上行社会比较中,高自尊的非留守儿童成绩提高,高自尊的留守儿童成绩下降;而在下行社会比较中,低自尊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成绩均有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明兰,陈旭.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10):65-68.
[2]Aspinwall L G,Taylor S E.Effects of social comparison direction,threat,and self-esteem on affect,self-evaluation,and expected succ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3,64(5):708-722.
[3]Campbell,J.D.Self-esteem and clarity of the self-concep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0,59(3):538-549.
[4]Baumerster,R.F.,Smart,L.,Boden,J.M.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J].Psychological Review,1996,103(1):5-33.
[5]Huguet,P.,Galvaing,M.P.,Monteil,J.M.,Dumas,F.Social presence effects in the stroop task:Further evidence for an attentional view of social facilit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9,77(5):1011-1025.
[6]Muller D,Atzeni T,Butera F.Coaction and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Reduce the Illusory Conjunction Effect:Support for distraction-conflict-theory[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4,(40):659-665.
[7]Kernis M H.Towar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optimal self-esteem[J].Psychological Inquiry,2003,14(1).
(責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