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有光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中《项脊轩志》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情并茂的佳作。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将自己真挚的情感融入质朴的语言中,读来让人感动不已。
作为一篇抒情散文,情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项脊轩志》中有一句话是理解文章情感的重要依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有些教参中提到由“喜”到“悲”是全文的情感脉络,甚至有人认为全文是“悲”多于“喜”。再次细读这个句子:“多可喜,亦多可悲”,我认为在文中作者的情感是“多喜亦多悲”,悲喜交加,悲亦有喜。
第一段写项脊轩被修缮之后的变化,作者倾注在其中的“喜”是较为明显的。“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南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曾经尘泥渗漉的百年老屋,此时已变得光线明亮,兰桂齐芳,书香弥漫,寂静优美,是作者的心灵港湾,精神家园。归有光在这些文字中表现的“喜”是怡然自得的欣喜。
有人认为,作者的情感从第二段开始转喜为悲,但有些细节之处并不能单以一个“悲”字来形容。归有光将他那淡淡的“喜”隐藏在浓浓的“悲”之后,我们可从以下句子进行一番品读:
1.“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这句话是说在叔伯分家之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我们可以想象出在分家之前,归有光的家族团结而又热闹的场景,此为家庭和睦之喜。但这种“喜”是短暂的,“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门墙隔散了亲人,也隔离了亲人的感情。曾经热闹团结的大家庭面临着分崩离析的结果,家庭的败落,让作者悲从中来。这个大家庭曾经有过的种种欢乐,如同寒夜里的璀璨灯火,给了此后不常回旧居的归有光许多关于家的温暖回忆。
2.“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在这些句子中,老妪动情地回忆起作者的母亲,那位慈爱的母亲如在眼前,让人动容。归有光在前面交代了这位老妪是他祖母的婢女,她曾经居住在这老屋中。少年时期的归有光,能有一位熟悉这个家庭的过往的老婆婆相伴,未尝不是一种温暖。他们在这个老屋里相依相伴,共同回忆逝去的亲人。老妪能带给少年归有光许多关于母亲的记忆。“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此时,作者已情不自禁地流泪,让读者读之亦泣。往事历历在目,有太多悲伤,也有那主仆相知相照的温馨。母亲的关爱和老妪的陪伴安慰了少年时期的他那颗孤单的心。
3.“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持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归有光用他那质朴而细致的语言再现了祖母的音容举止,从这些感人的场面中,我们可以读到祖母对孙儿的关爱和殷切的期待。“儿之成,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祖母的勉励带着一种指日可待的信念。这些话语如同一束阳光,照亮了归有光步入仕途的道路。一位终日苦读的书生,有了长辈的关爱和鼓励,内心该有多大的希望和力量。这难道不是一种被关爱、被期待的喜悦?只是当时的归有光未能改变“吾家读书久不效”的现状,所以“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此时作者内心涌动的伤感、悲痛、惭愧如决堤的江水,他发出的长号久久回荡在项脊轩的寸砖片瓦之间。祖母的话语鼓励了青年时期的他那片折桂蟾宫的心。
4.“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这些句子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作者与妻子婚后的生活趣事。归有光23岁时与魏氏成婚,感情甚笃。“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不但表现了魏氏的好学,也表现了夫妇二人的相亲相爱。写她归宁回来转述小妹的问话,不但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夫妻俩兴致盎然地聊天的场面。这些难道不是一种伉俪情深、夫唱妇随的喜悦?“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妻子早亡,空余那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归有光将内心的悲痛融入这棵树中,寄托对亡妻的缅怀。那些从枇杷树上滚落的雨珠,一叶叶,一声声,仿佛穿透时空,穿越生死,滴在归有光的思念里。
明人王锡爵曾评归有光“所为书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项脊轩志》一文语言清新质朴,感情真挚自然。归有光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的琐事,抒发或喜或悲的感情。作者对母亲、祖母、妻子的挚爱真情,无论如何也不会被岁月冲淡。此情可待成追忆,就让那些或喜或悲的回忆化作项脊轩上空的明月,照在归有光的心中,也穿越时空,洒落在我们内心那柔软的角落。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平川中学)
编辑 王旭平
作为一篇抒情散文,情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项脊轩志》中有一句话是理解文章情感的重要依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有些教参中提到由“喜”到“悲”是全文的情感脉络,甚至有人认为全文是“悲”多于“喜”。再次细读这个句子:“多可喜,亦多可悲”,我认为在文中作者的情感是“多喜亦多悲”,悲喜交加,悲亦有喜。
第一段写项脊轩被修缮之后的变化,作者倾注在其中的“喜”是较为明显的。“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南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曾经尘泥渗漉的百年老屋,此时已变得光线明亮,兰桂齐芳,书香弥漫,寂静优美,是作者的心灵港湾,精神家园。归有光在这些文字中表现的“喜”是怡然自得的欣喜。
有人认为,作者的情感从第二段开始转喜为悲,但有些细节之处并不能单以一个“悲”字来形容。归有光将他那淡淡的“喜”隐藏在浓浓的“悲”之后,我们可从以下句子进行一番品读:
1.“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这句话是说在叔伯分家之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我们可以想象出在分家之前,归有光的家族团结而又热闹的场景,此为家庭和睦之喜。但这种“喜”是短暂的,“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门墙隔散了亲人,也隔离了亲人的感情。曾经热闹团结的大家庭面临着分崩离析的结果,家庭的败落,让作者悲从中来。这个大家庭曾经有过的种种欢乐,如同寒夜里的璀璨灯火,给了此后不常回旧居的归有光许多关于家的温暖回忆。
2.“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在这些句子中,老妪动情地回忆起作者的母亲,那位慈爱的母亲如在眼前,让人动容。归有光在前面交代了这位老妪是他祖母的婢女,她曾经居住在这老屋中。少年时期的归有光,能有一位熟悉这个家庭的过往的老婆婆相伴,未尝不是一种温暖。他们在这个老屋里相依相伴,共同回忆逝去的亲人。老妪能带给少年归有光许多关于母亲的记忆。“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此时,作者已情不自禁地流泪,让读者读之亦泣。往事历历在目,有太多悲伤,也有那主仆相知相照的温馨。母亲的关爱和老妪的陪伴安慰了少年时期的他那颗孤单的心。
3.“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持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归有光用他那质朴而细致的语言再现了祖母的音容举止,从这些感人的场面中,我们可以读到祖母对孙儿的关爱和殷切的期待。“儿之成,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祖母的勉励带着一种指日可待的信念。这些话语如同一束阳光,照亮了归有光步入仕途的道路。一位终日苦读的书生,有了长辈的关爱和鼓励,内心该有多大的希望和力量。这难道不是一种被关爱、被期待的喜悦?只是当时的归有光未能改变“吾家读书久不效”的现状,所以“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此时作者内心涌动的伤感、悲痛、惭愧如决堤的江水,他发出的长号久久回荡在项脊轩的寸砖片瓦之间。祖母的话语鼓励了青年时期的他那片折桂蟾宫的心。
4.“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这些句子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作者与妻子婚后的生活趣事。归有光23岁时与魏氏成婚,感情甚笃。“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不但表现了魏氏的好学,也表现了夫妇二人的相亲相爱。写她归宁回来转述小妹的问话,不但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夫妻俩兴致盎然地聊天的场面。这些难道不是一种伉俪情深、夫唱妇随的喜悦?“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妻子早亡,空余那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归有光将内心的悲痛融入这棵树中,寄托对亡妻的缅怀。那些从枇杷树上滚落的雨珠,一叶叶,一声声,仿佛穿透时空,穿越生死,滴在归有光的思念里。
明人王锡爵曾评归有光“所为书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项脊轩志》一文语言清新质朴,感情真挚自然。归有光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的琐事,抒发或喜或悲的感情。作者对母亲、祖母、妻子的挚爱真情,无论如何也不会被岁月冲淡。此情可待成追忆,就让那些或喜或悲的回忆化作项脊轩上空的明月,照在归有光的心中,也穿越时空,洒落在我们内心那柔软的角落。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平川中学)
编辑 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