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元文化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提供了精神的基础,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开放、包容与法治等多元文化理念,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多元文化也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应对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并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成为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从多元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本概念界定入手,阐明了多元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以及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本含义,着重分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理想信念;多元文化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飞速发展以及交通和通讯工具的现代化,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由原来的封闭和半封闭的隔阂状态逐渐转变为开放和半开放的交融状态。由此,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也由传统的差异与对立向相互接近、相互交融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最终使得当前世界各地的文化出现了一种多元化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正在不断的加强。全球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这一潮流对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就文化领域而言,每个国家都将面临文化多元化的考验,多元文化将逐渐成为全球文化的主题,以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融入到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类型之中。作为一个子文化系统,我国校园文化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文化的交融、碰撞对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工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概括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在高等学校中,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当代大学生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定性力量,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政治思想观念状态,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多元文化趋势对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冲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多次提出必须引导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促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邓小平说:“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江泽民同志强调,“为了挑起振兴中华的重担,青年人应该有崇高的理想,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献身精神,有丰富的知识和真才实学,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有高度的纪律修养和高尚的道德风尚,有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体魄。他要求大学生要有理想,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前进动力”。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国际和民族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从当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看,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有较高的认同度。当代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能够密切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理解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结合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巨大变化,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在做好思想和行动准备的情况下,当代大学生能够主动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大学生党员在高校中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学生党员特有的年龄特征和对校园文化的影响,给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影响力量。但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也逐渐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一部分大学生,甚至包括大学生群体中的学生党员树立健康理想信念的意识逐渐淡薄,没有形成和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存在认识模糊的问题,某些消极、腐朽的价值观念和错误思潮在当代大学生之中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严重干扰了当代大学生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元文化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提供了精神的基础,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开放、包容与法治等多元文化理念,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同时,多元文化也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构成了的挑战,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应对各种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冲击,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成为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多元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重视多元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根据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必须面对多元文化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挑战,同时也应该明确并抓住多元文化为高校大学生新型理想信念的确立提供的机遇。
一、多元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开放的视野
文化交流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网络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逐渐摆脱地域和时空的限制,能够全方位、多渠道的获取各方面的文化信息。这种文化交流的状态也必然带给当代大学生全方位的文化感受,从而影响到当代大学生全新文化观念的形成。
多元文化首先拓宽了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文化视野。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在冷战结束以后的现实世界上,民族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已经不是意识形态或者政治经济之间的区别,更多的将表现为文化方面的差异”。对大学校园而言,文化信息的直接冲击通过网络以迅捷的方式和纷繁复杂的形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得到了空前的开阔,对文化信息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有所增强,文化品鉴能力在众多文化信息的冲突与融合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
多元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维方式的转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因其多样性和包容性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多元文化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提供了全新的文化平台,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较大的选择余地,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为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交流提供了全新而广阔的平台,网络时代所形成的特有沟通方式已经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可或缺的媒介。
二、多元文化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化境界
多元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包容性文化形态,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更广阔的选择余地。在文化交流与文化包容的理念指引下,大学生能够更好提升自身的文化境界。人类文化理念的交流与融合是自然而然的,而非强迫、整合实现的,人类文化理念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自然而然地实现多元共存局面的过程。用生态学的观点看,冰雪融化成水滴、水滴形成小溪、小溪汇入江河、江河流入大海,这一切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就是这样一种文化状态,逐渐由各民族自己的文化不断融入到世界共享的文化理念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敌对和相互排斥逐渐减少,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都是人类共同文化的形成主体,都是人类文化理念形成的亲历者和创造者。
多元文化理念能够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会贯通并体现在各个层级的学校教育中,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必然会受到这种文化理念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不同的理想信念形成的共同要素提炼出来,充分利用这种关联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就会避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仰误解。这种多元文化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如果能够得到保持,必然能够丰富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有利于大学生文化境界的提高,进而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只有这样,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才能更好地得到实施,当代大学生才能更好的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境界,促进自身全面的发展,承担起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重任。
三、多元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现象。如语言上的差异,即使是实行双语教育也无法减轻这种差异。毕竟从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符号所代表的实物信息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即使进行了比较准确的翻译,仍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各种文化形态下所产生的生活习俗、生产活动、社会经验、居住环境不同都为大学生统一理想信念的形成构成了冲击。加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融合,有利于打破不同文化之间的思维定势,丰富人们的思维视野,促进科学包容文化理念的形成,最终促进大学生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
从多元文化背景的角度认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人民文化认同的心理和感受,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真正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的建立首先要真正做到尊重文化差异,从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上改变过去的单一模式,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评估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促使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与多元文化背景的多样性相适应,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过程中更为重要作用。当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理念被呈现的时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必须重新思考、重新审视、重新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观念,为当代大学生吸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观念树立典范,营造发散式思维的培养模式,全面促进大学生思维方式的丰富和发展。
本文从多元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本概念界定入手,阐明了多元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以及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本含义,着重分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理想信念;多元文化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飞速发展以及交通和通讯工具的现代化,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由原来的封闭和半封闭的隔阂状态逐渐转变为开放和半开放的交融状态。由此,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也由传统的差异与对立向相互接近、相互交融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最终使得当前世界各地的文化出现了一种多元化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正在不断的加强。全球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这一潮流对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就文化领域而言,每个国家都将面临文化多元化的考验,多元文化将逐渐成为全球文化的主题,以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融入到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类型之中。作为一个子文化系统,我国校园文化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文化的交融、碰撞对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工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概括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在高等学校中,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当代大学生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定性力量,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政治思想观念状态,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多元文化趋势对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冲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多次提出必须引导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促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邓小平说:“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江泽民同志强调,“为了挑起振兴中华的重担,青年人应该有崇高的理想,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献身精神,有丰富的知识和真才实学,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有高度的纪律修养和高尚的道德风尚,有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体魄。他要求大学生要有理想,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前进动力”。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国际和民族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从当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看,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有较高的认同度。当代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能够密切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理解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结合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巨大变化,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在做好思想和行动准备的情况下,当代大学生能够主动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大学生党员在高校中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学生党员特有的年龄特征和对校园文化的影响,给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影响力量。但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也逐渐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一部分大学生,甚至包括大学生群体中的学生党员树立健康理想信念的意识逐渐淡薄,没有形成和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存在认识模糊的问题,某些消极、腐朽的价值观念和错误思潮在当代大学生之中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严重干扰了当代大学生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元文化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提供了精神的基础,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开放、包容与法治等多元文化理念,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同时,多元文化也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构成了的挑战,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应对各种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冲击,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成为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多元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重视多元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根据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必须面对多元文化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挑战,同时也应该明确并抓住多元文化为高校大学生新型理想信念的确立提供的机遇。
一、多元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开放的视野
文化交流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网络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逐渐摆脱地域和时空的限制,能够全方位、多渠道的获取各方面的文化信息。这种文化交流的状态也必然带给当代大学生全方位的文化感受,从而影响到当代大学生全新文化观念的形成。
多元文化首先拓宽了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文化视野。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在冷战结束以后的现实世界上,民族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已经不是意识形态或者政治经济之间的区别,更多的将表现为文化方面的差异”。对大学校园而言,文化信息的直接冲击通过网络以迅捷的方式和纷繁复杂的形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得到了空前的开阔,对文化信息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有所增强,文化品鉴能力在众多文化信息的冲突与融合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
多元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维方式的转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因其多样性和包容性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多元文化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提供了全新的文化平台,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较大的选择余地,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为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交流提供了全新而广阔的平台,网络时代所形成的特有沟通方式已经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可或缺的媒介。
二、多元文化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化境界
多元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包容性文化形态,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更广阔的选择余地。在文化交流与文化包容的理念指引下,大学生能够更好提升自身的文化境界。人类文化理念的交流与融合是自然而然的,而非强迫、整合实现的,人类文化理念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自然而然地实现多元共存局面的过程。用生态学的观点看,冰雪融化成水滴、水滴形成小溪、小溪汇入江河、江河流入大海,这一切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就是这样一种文化状态,逐渐由各民族自己的文化不断融入到世界共享的文化理念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敌对和相互排斥逐渐减少,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都是人类共同文化的形成主体,都是人类文化理念形成的亲历者和创造者。
多元文化理念能够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会贯通并体现在各个层级的学校教育中,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必然会受到这种文化理念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不同的理想信念形成的共同要素提炼出来,充分利用这种关联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就会避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仰误解。这种多元文化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如果能够得到保持,必然能够丰富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有利于大学生文化境界的提高,进而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只有这样,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才能更好地得到实施,当代大学生才能更好的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境界,促进自身全面的发展,承担起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重任。
三、多元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现象。如语言上的差异,即使是实行双语教育也无法减轻这种差异。毕竟从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符号所代表的实物信息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即使进行了比较准确的翻译,仍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各种文化形态下所产生的生活习俗、生产活动、社会经验、居住环境不同都为大学生统一理想信念的形成构成了冲击。加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融合,有利于打破不同文化之间的思维定势,丰富人们的思维视野,促进科学包容文化理念的形成,最终促进大学生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
从多元文化背景的角度认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人民文化认同的心理和感受,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真正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的建立首先要真正做到尊重文化差异,从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上改变过去的单一模式,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评估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促使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与多元文化背景的多样性相适应,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过程中更为重要作用。当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理念被呈现的时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必须重新思考、重新审视、重新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观念,为当代大学生吸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观念树立典范,营造发散式思维的培养模式,全面促进大学生思维方式的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