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小学生都怕写作文,感到作文难,主要原因是缺乏习作兴趣。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件礼物来领取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从兴趣入手,使之达到作文乐写的境界。
一、树立写作信心
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写道:“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很多学生都有害怕写作的心理,教师不失时机地真诚鼓励与表扬,可以消除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树立写作的信心。
在作文的批改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的评语,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对写作能力暂时较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采取高分政策,不打不及格分数,切忌吹毛求疵、面面俱到。例:我批阅《爸爸夸我能干》一文时写道:“你的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有趣,老师看出了你有着特别勤劳,能干家务事的优点,真是个了不起的姑娘!”在讲评课上,要对优秀作文进行表扬,在同学中树立榜样形象,从而激起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力量。此外,为鼓励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可采用“加星制”的作文评分方法。
二、捕捉生活积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之所以提笔发怵,原因之一就是素材枯竭。我们应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让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用心灵去感悟生活的真善美,做生活的有心人,将自己的情感融注其中。例:学校举办拔河或跳高比赛,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要领,写出说明文《如何拔河》或《跳高要注意什么》,或提醒学生注意捕捉那精彩的瞬间,写出记叙性的片断作文《难忘的拔河》、《校园“飞人”》,也可让学生感悟事件的意义,写出诸如《众志成城拔河的启示》、《苦干与巧干拔河顿悟》、《敢于向生活的高度挑战跳高偶感》等议论性文章。此外,阅读也是积累写素材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我们只有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学会迁移,尝试运用,学生在写作时才能达到内容应笔而生,思路如泉之涌。
三、提高写作兴趣
创设情境是进行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创设情境的途径有: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模拟情境、
例:在教学《给卡通人物编故事》这篇习作时,我首先要求孩子们谈谈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并给他们展示卡通人物的图像,然后再让他们边画人物形象,边想象故事情节。畅所欲言时,有的故事富有童趣,有的故事富有哲理,有的故事情节曲折……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内容自然丰富起来了。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学生愉快地将自己所说的写下来编成了一篇篇小故事,甚至还有同学问我:“老师,我还能在作文本上给人物配上插图吗?”可见在寓教于乐的情境创设中,学生的作文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四、在模仿中培养文风
作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范文的分析、指导,从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是一面镜子,对照它,学生会感到自己作文的不足。选入教材的篇什大多是从思想内容到技法章法上的经典之作。让学生对这些名家名篇反复咀嚼品味定会大有收获。“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品评范文的目的是模仿写法。关于模仿,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即使是机械模仿也应加以肯定。值得注意的是,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 新,以培养好文风。
五、捕捉发表机遇
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在作文教学中,除鼓励学生勤练笔,还应捕捉发表的机遇,以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学生成功的心理,使他们进入作文“乐”的境界。
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语言生动、感情充沛、具有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时,可借助于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内心的想象,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从而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读畅、读情、读境。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学生热爱写作,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才能让学生达到乐学,乐写的境界,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树立写作信心
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写道:“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很多学生都有害怕写作的心理,教师不失时机地真诚鼓励与表扬,可以消除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树立写作的信心。
在作文的批改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的评语,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对写作能力暂时较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采取高分政策,不打不及格分数,切忌吹毛求疵、面面俱到。例:我批阅《爸爸夸我能干》一文时写道:“你的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有趣,老师看出了你有着特别勤劳,能干家务事的优点,真是个了不起的姑娘!”在讲评课上,要对优秀作文进行表扬,在同学中树立榜样形象,从而激起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力量。此外,为鼓励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可采用“加星制”的作文评分方法。
二、捕捉生活积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之所以提笔发怵,原因之一就是素材枯竭。我们应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让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用心灵去感悟生活的真善美,做生活的有心人,将自己的情感融注其中。例:学校举办拔河或跳高比赛,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要领,写出说明文《如何拔河》或《跳高要注意什么》,或提醒学生注意捕捉那精彩的瞬间,写出记叙性的片断作文《难忘的拔河》、《校园“飞人”》,也可让学生感悟事件的意义,写出诸如《众志成城拔河的启示》、《苦干与巧干拔河顿悟》、《敢于向生活的高度挑战跳高偶感》等议论性文章。此外,阅读也是积累写素材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我们只有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学会迁移,尝试运用,学生在写作时才能达到内容应笔而生,思路如泉之涌。
三、提高写作兴趣
创设情境是进行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创设情境的途径有: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模拟情境、
例:在教学《给卡通人物编故事》这篇习作时,我首先要求孩子们谈谈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并给他们展示卡通人物的图像,然后再让他们边画人物形象,边想象故事情节。畅所欲言时,有的故事富有童趣,有的故事富有哲理,有的故事情节曲折……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内容自然丰富起来了。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学生愉快地将自己所说的写下来编成了一篇篇小故事,甚至还有同学问我:“老师,我还能在作文本上给人物配上插图吗?”可见在寓教于乐的情境创设中,学生的作文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四、在模仿中培养文风
作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范文的分析、指导,从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是一面镜子,对照它,学生会感到自己作文的不足。选入教材的篇什大多是从思想内容到技法章法上的经典之作。让学生对这些名家名篇反复咀嚼品味定会大有收获。“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品评范文的目的是模仿写法。关于模仿,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即使是机械模仿也应加以肯定。值得注意的是,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 新,以培养好文风。
五、捕捉发表机遇
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在作文教学中,除鼓励学生勤练笔,还应捕捉发表的机遇,以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学生成功的心理,使他们进入作文“乐”的境界。
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语言生动、感情充沛、具有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时,可借助于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内心的想象,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从而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读畅、读情、读境。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学生热爱写作,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才能让学生达到乐学,乐写的境界,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