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开篇写道,“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在他看来艺术这个名称应用于不同时期和地方,所指的事物会大不相同,这一切都取决于所谓艺术家的作为。当参观第二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时,我们不得不再次回味大师对何谓艺术的见解。抛开成见,这些展品虽有些缺憾,即太拘泥于现实,而缺乏艺术的抽象、想象和艺术空灵的美,也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审美距离的“陌生”,给人的感觉是一切都太熟悉,都在意料之中。但也不乏可圈可点可玩味之处,有些雕塑的造型非常雅致唯美有韵味(如巧笑倩兮的《紫禁魂》 天津美术学院 李晓君),有些形象刻画得真实有力度、富有情趣(如造型夸张漫画化的《一百单八将》 中央美术学院 胡根华),有些雕塑的技艺很圆润(如《九个梦》《蜕变》《花漾》《空、悟、境、禅系列》等)。可以说,这些展品从普遍意义上都切近了这个时代。雕刻家罗伯特·斯密森说过:“任何作品都带有奔腾流逝着的时间。它既沉浸在亘古洪荒之内,又蕴含于最为遥远的未来之中。”承载时间记忆的一块骨头、一块玻璃、一截木料,甚至就是普通的石头,抑或一处凸凹不平的岩石,都会经艺术家的技艺变成生动的艺术品。展馆内外,在各种艺术风格共同构成的多元文化时空中,各种意味的作品同时出场,各种“主义”“观念”相互碰撞交汇,各种错置的艺术品似乎竞相“说话”,诉说着以敏锐的感觉、艺术的方式触及的当下境遇和复杂的文化现实。
首先,日常生活艺术化现象印象颇深。很多展品都把关注的目光锁定在大众日常生活层面,从中可以感觉流行的消费文化——大众传媒如何主导当下的文化现实。大众文化对当代艺术实践的影响,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讲究休闲舒适和享受)思潮已侵蚀了学生的思维,并影响到创作。如作品《幸福时光》(鲁迅美术学院 刘金龙)表现的是一家三口幸福地卧在沙发上,一种慵懒、休闲和无聊的状态,这也许就是当下消费文化下的幸福观,一种价值平面化的滑动,雕塑真实地再现了日常生活中的所谓的幸福景象。与之相近的《流行文化下的启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祝贺)对当下的时尚文化是一种肯定和张扬的态度,一种倾心认同的情感指向通过这个造型符号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一个时尚的、摩登的波希米亚式的文化符号显现在展台上。群雕可能更容易引入“叙述”手法,引发更进一步的文化思考,《对当代世界文化格局的讨论》(中央美术学院 郝君):在西方世界文化阵营出现的是十字架、大卫、机器人造型、巨大的可乐杯、西装等符号,而在东方文化阵营出现的则是孔子、俑的造型、大碗茶、摇着扇子穿着长袍马褂、唐装等符号,从中透露出的意识表现了创作者的一些想法,但问题是这样截然对立的两个世界还存在吗?我们看到的是东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北京的街头不仅可以看见洋人洋装和高科技及后现代景观,在罗马的街头看到的不仅是北美和非洲人,还有黄皮肤黑眼睛的亚洲人,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可能还要更深入一些,特别是全球化的今天。这样当进入视野的是披着洋装,身上涂满了象征着西方世界的商标和品牌的汉代说唱俑时,我们就不会震惊于当下的“中西合璧”了。这已经不止于中西文化元素的交融,甚至本土景观已经西方化了。不论这组雕塑的艺术成绩如何,单就文化观念而言,它显示了创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以艺术思考现实的能力。
其次,某些雕塑对技术文明的反思和环保理念的张扬,显现了学生运用艺术语言思考的深度。《发动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揭示了技术时代人的异化状态,是人变成了机器(机器具有了人的肤色和毛发),还是机器变成了人?(一种新型的机器人或新人?)未来的世界是机器统治人还是人控制世界?答案未必乐观。社会的这一发展趋势更为《第七世界》所表征,一只只硕大坚硬强有力的昆虫可能会统治地球。人类如果不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其后果难以想象。其实,远在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之前,艺术家们就以自己的思考,艺术地触及了社会要付出沉重代价和牺牲才能悔悟的绿色环保主题。技术未能如人所愿给人带来福音,其负面效应已经侵蚀到自然的肌理。《侵袭》使人惊心地看到从树里生长出的竟是金属,技术不仅算计自然,而且还侵蚀到自然本身,树的本质成为技术的,自然的本质不再是“自然”,而成为技术(受控制的),树还是树吗?海德格尔说玫瑰开花是因为它要开花。现在,技术不仅掠夺自然,还要“制造”自然,反季节蔬菜、转基因食品、克隆生命等;于是我们看到了另一组装置艺术《“生”命》,一条趴在河里的鳄鱼,竟然披上铁甲金属爪,甚至发动机的心脏,轮胎、铁罐都成为其身体的组成部分,世界何等的触目惊心!在这种技术思维模式下,斑驳的城市建设(《城》)便呈现为川流不息的车辆、耸入云端的摩天大楼的组合,整个城市就是钢筋水泥的森林,物的堆积,在这个展示技术成就的偌大空间里,只见物不见人。当艺术家以艺术方式揭示技术本性时,是艺术对技术的遏制还是对技术的依附?
在众多展品中,《为了忘却的……》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它却最切近了这个时代,它的生成触及了艺术史的某些观念和惯例。就生成性而言它会使人想起杜尚和沃霍尔的作品。在这里,电视机里的“电视”、正在播放着“易中天讲《三国演义》”的电视节目,这在这件作品的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多媒体装置艺术的生成中,现实中综合材料的使用制作提供的仅是一个艺术半成品,在这个普通的日常空间呈现中,铭刻于内展示于外的是一段抹不掉“为了忘却”的记忆,正是这种多解的意绪(文化意味)作为意象决定它成为艺术品。电视机外壳界定了艺术的边界,它的“间隔”作用在艺术品生成中处于显著位置。“易中天”的电视节目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大众传媒对当下日常生活的主导,看到媒介文化对当下艺术实践的影响,易中天作为学术明星本身就是一个流行的大众文化符号,这一符号作为艺术品的组成部分与观看艺术品的观众构成一种互动,而且它的效果还延伸到艺术品之外,从而建构了一个开放的艺术观。这一点也许是创作者未能意识到的,但恰恰在这一点上它生成了迥异于安迪·沃霍尔的意义而成为本土的文化符号,这种坚持本土文化意识的探索和些许突破值得肯定。
自20世纪60年代始,美国就在全球输出商业娱乐文化和推销其浅薄的艺术,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地道的美国式艺术就是其显著表征。因其掌控技术时代艺术生产的标准,从而掌握了艺术话语权,使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艺术家惟其马首是瞻,于是,我们看到在其影响下的艺术仿制品和在其后充当爬虫的艺术人。在艺术史上,杜尚、沃霍尔自有其意义,当杜尚在展览馆展出他的《泉》时,他是对艺术观念和艺术边界的挑战,尚有着艺术的冲动和积极意义;而当沃霍尔的工作室成为明星梦工场时,他的作品像镜子一样准确无误又毫不留情平面化地反映了美国现实,他既颠覆了创作主体(有些作品是他的助手完成的,有些签名是他的母亲代劳的),又颠覆了“原作”(大量的机械式的复制无所谓原作)的观念。他的作品只是机器生产的复制品的堆砌,消解了艺术的庄严和崇高而成为流行的时尚符号,在商业化的流行符号中诠释着大众的偶像。沃霍尔以其带有浓厚美国气息的当代波普艺术一举成名,他的成功与其说是艺术的,不如说是商业的,同所有美国文化一样,成就的是娱乐,而非文化。那么,他在当下的中国意义何在?当我们追逐效仿时,哪里是目标瞄准的“中心”点?它的艺术价值何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这类艺术的肯定是有限度的,尽管它切近了时代。当下大众化取代了精英意识,《超级女声》的成功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明星,“一夜暴富”的“幻象”似乎也非遥不可及,这一切都显现在艺术作品中。事实上,艺术的这种浅表化、商业化倾向是令人担忧的,当798毫不掩饰其商业准则时,当艺术家聚在一起大谈汽车、房子、金钱、美女时,当我们带着欲望感官的满足端详着手工劳作如剪纸艺术时,我们是在什么意义上谈论艺术?在到处都是艺术的时代还有艺术吗?这么大而沉重的话题不是此次毕业展所能承担的,但它透露出来的一些迹象值得深思。
首先,日常生活艺术化现象印象颇深。很多展品都把关注的目光锁定在大众日常生活层面,从中可以感觉流行的消费文化——大众传媒如何主导当下的文化现实。大众文化对当代艺术实践的影响,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讲究休闲舒适和享受)思潮已侵蚀了学生的思维,并影响到创作。如作品《幸福时光》(鲁迅美术学院 刘金龙)表现的是一家三口幸福地卧在沙发上,一种慵懒、休闲和无聊的状态,这也许就是当下消费文化下的幸福观,一种价值平面化的滑动,雕塑真实地再现了日常生活中的所谓的幸福景象。与之相近的《流行文化下的启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祝贺)对当下的时尚文化是一种肯定和张扬的态度,一种倾心认同的情感指向通过这个造型符号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一个时尚的、摩登的波希米亚式的文化符号显现在展台上。群雕可能更容易引入“叙述”手法,引发更进一步的文化思考,《对当代世界文化格局的讨论》(中央美术学院 郝君):在西方世界文化阵营出现的是十字架、大卫、机器人造型、巨大的可乐杯、西装等符号,而在东方文化阵营出现的则是孔子、俑的造型、大碗茶、摇着扇子穿着长袍马褂、唐装等符号,从中透露出的意识表现了创作者的一些想法,但问题是这样截然对立的两个世界还存在吗?我们看到的是东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北京的街头不仅可以看见洋人洋装和高科技及后现代景观,在罗马的街头看到的不仅是北美和非洲人,还有黄皮肤黑眼睛的亚洲人,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可能还要更深入一些,特别是全球化的今天。这样当进入视野的是披着洋装,身上涂满了象征着西方世界的商标和品牌的汉代说唱俑时,我们就不会震惊于当下的“中西合璧”了。这已经不止于中西文化元素的交融,甚至本土景观已经西方化了。不论这组雕塑的艺术成绩如何,单就文化观念而言,它显示了创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以艺术思考现实的能力。
其次,某些雕塑对技术文明的反思和环保理念的张扬,显现了学生运用艺术语言思考的深度。《发动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揭示了技术时代人的异化状态,是人变成了机器(机器具有了人的肤色和毛发),还是机器变成了人?(一种新型的机器人或新人?)未来的世界是机器统治人还是人控制世界?答案未必乐观。社会的这一发展趋势更为《第七世界》所表征,一只只硕大坚硬强有力的昆虫可能会统治地球。人类如果不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其后果难以想象。其实,远在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之前,艺术家们就以自己的思考,艺术地触及了社会要付出沉重代价和牺牲才能悔悟的绿色环保主题。技术未能如人所愿给人带来福音,其负面效应已经侵蚀到自然的肌理。《侵袭》使人惊心地看到从树里生长出的竟是金属,技术不仅算计自然,而且还侵蚀到自然本身,树的本质成为技术的,自然的本质不再是“自然”,而成为技术(受控制的),树还是树吗?海德格尔说玫瑰开花是因为它要开花。现在,技术不仅掠夺自然,还要“制造”自然,反季节蔬菜、转基因食品、克隆生命等;于是我们看到了另一组装置艺术《“生”命》,一条趴在河里的鳄鱼,竟然披上铁甲金属爪,甚至发动机的心脏,轮胎、铁罐都成为其身体的组成部分,世界何等的触目惊心!在这种技术思维模式下,斑驳的城市建设(《城》)便呈现为川流不息的车辆、耸入云端的摩天大楼的组合,整个城市就是钢筋水泥的森林,物的堆积,在这个展示技术成就的偌大空间里,只见物不见人。当艺术家以艺术方式揭示技术本性时,是艺术对技术的遏制还是对技术的依附?
在众多展品中,《为了忘却的……》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它却最切近了这个时代,它的生成触及了艺术史的某些观念和惯例。就生成性而言它会使人想起杜尚和沃霍尔的作品。在这里,电视机里的“电视”、正在播放着“易中天讲《三国演义》”的电视节目,这在这件作品的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多媒体装置艺术的生成中,现实中综合材料的使用制作提供的仅是一个艺术半成品,在这个普通的日常空间呈现中,铭刻于内展示于外的是一段抹不掉“为了忘却”的记忆,正是这种多解的意绪(文化意味)作为意象决定它成为艺术品。电视机外壳界定了艺术的边界,它的“间隔”作用在艺术品生成中处于显著位置。“易中天”的电视节目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大众传媒对当下日常生活的主导,看到媒介文化对当下艺术实践的影响,易中天作为学术明星本身就是一个流行的大众文化符号,这一符号作为艺术品的组成部分与观看艺术品的观众构成一种互动,而且它的效果还延伸到艺术品之外,从而建构了一个开放的艺术观。这一点也许是创作者未能意识到的,但恰恰在这一点上它生成了迥异于安迪·沃霍尔的意义而成为本土的文化符号,这种坚持本土文化意识的探索和些许突破值得肯定。
自20世纪60年代始,美国就在全球输出商业娱乐文化和推销其浅薄的艺术,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地道的美国式艺术就是其显著表征。因其掌控技术时代艺术生产的标准,从而掌握了艺术话语权,使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艺术家惟其马首是瞻,于是,我们看到在其影响下的艺术仿制品和在其后充当爬虫的艺术人。在艺术史上,杜尚、沃霍尔自有其意义,当杜尚在展览馆展出他的《泉》时,他是对艺术观念和艺术边界的挑战,尚有着艺术的冲动和积极意义;而当沃霍尔的工作室成为明星梦工场时,他的作品像镜子一样准确无误又毫不留情平面化地反映了美国现实,他既颠覆了创作主体(有些作品是他的助手完成的,有些签名是他的母亲代劳的),又颠覆了“原作”(大量的机械式的复制无所谓原作)的观念。他的作品只是机器生产的复制品的堆砌,消解了艺术的庄严和崇高而成为流行的时尚符号,在商业化的流行符号中诠释着大众的偶像。沃霍尔以其带有浓厚美国气息的当代波普艺术一举成名,他的成功与其说是艺术的,不如说是商业的,同所有美国文化一样,成就的是娱乐,而非文化。那么,他在当下的中国意义何在?当我们追逐效仿时,哪里是目标瞄准的“中心”点?它的艺术价值何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这类艺术的肯定是有限度的,尽管它切近了时代。当下大众化取代了精英意识,《超级女声》的成功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明星,“一夜暴富”的“幻象”似乎也非遥不可及,这一切都显现在艺术作品中。事实上,艺术的这种浅表化、商业化倾向是令人担忧的,当798毫不掩饰其商业准则时,当艺术家聚在一起大谈汽车、房子、金钱、美女时,当我们带着欲望感官的满足端详着手工劳作如剪纸艺术时,我们是在什么意义上谈论艺术?在到处都是艺术的时代还有艺术吗?这么大而沉重的话题不是此次毕业展所能承担的,但它透露出来的一些迹象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