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足于我国进入激烈社会转型时期的宏伟时代背景,对《风险社会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一书进行客观评价,认为该书研究视角新颖、研究视野比较开阔、对策具有现实针对性,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风险社会;和谐社会;构建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5-0197-02
当前阶段,在全球化蓬勃发展和我国激烈的社会转型双重因素叠合的宏伟时代背景下,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和深水区,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矛盾冲击和风险挑战,需要我们党和政府塑造风险防范意识,补足治理风险的各种短板,增强驾驭风险的本领,推进风险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风险治理体系,解决风险难题,实现和谐社会,这日益成为具有现实必要性和未来前瞻性的重要时代课题。从既有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风险社会、和谐社会的研究成果蔚然可观,但把风险社会理论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风险社会视角观照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相对较少,其成果难以适应理论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崔德华教授的专著《风险社会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正是在这一深刻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对源自西方国家的风险社会理论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探究,分析这一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契合点,进行诸多有益的探索,极大地丰富了既有研究内容,拓展了研究领域。
从框架结构来看,该书除导论、参考文献和后记外,一共分为六章。其主要内容分别为:第一章“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兴起”。这一部分奠定了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石,主要探索了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兴起的时代背景,厘清了这一理论发展演变的主要脉络。第二章“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历史探源与时代解读”。本章主要阐释了风险、风险社会的含义、时代特征,分析了贝克、吉登斯、拉什等风险社会理论者对风险社会的研究视角。第三章“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评析”。本章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分析了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时代价值,指出了这一理论所具有的局限性。第四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转型时期面临的严峻风险挑战”。本章着重梳理了当前阶段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文化风险、生态风险等风险问题,深入分析了我国进入到风险高发频发阶段的深层原因,深入分析了我国面临的风险与西方国家面临的风险内源性的差异。第五章“防范风险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本章分析西方发达国家治理风险的成功探索与缺憾,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面临的风险挑战,积极探讨如何超越风险困境,实现和谐社会的实施路径。第六章“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探析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章分析了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启示,认为风险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风险社会的积极回应和必然超越。作者认为,唯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才能逐步化解风险困境,超越风险社会阶段,走向更加和谐、幸福的未来。
通读全书,深感这是一部视野开阔、主题鲜明、内容全面系统、逻辑结构清晰、文笔流畅的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研究视角新颖。任何对时代问题的积极回应都离不开生动的现实生活。该书主张要深化研究源自西方国家的风险社会理论,因为它触及了当今社会最敏感、最突出、最难解决的时代性课题。作者以独特而新颖的视角对全球化进程带来的后果、弊端及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作了深刻的分析。该书强调,研究风险社会理论既可以使人类辩证地审视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也可以使人类深刻认识和谐与风险、发展与风险之间的张力失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我们增强风险意识,积极有为,提高规避、化解、治理风险的能力,切实有效地规避和化解风险,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研究视野比较开阔。该书将研究视域放置于宏伟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认为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风险挑战,经济风险、生态风险、人口爆炸、基因风险、核战争威胁等一系列风险日益凸显,这些风险彼此交织、协同冲刺、联袂出击,呈现出极强的扩展效应和发展势头,将人类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风险困境之中。同时,本书将研究的视域转向了国内,深刻揭示了我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文化风险、生态风险等风险的严峻考验。本书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国难以规避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带来的双重风险的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这些风险具有鲜明的突发性、复合性、结构性、利益性等时代特征,呈现出迅速递增、放大和扩张的发展势头,使我国进入了风险的高发多发期。
第三,对策具有现实针对性。在研究过程中,作者以学者特有的敏锐性深刻地认识到当前阶段我国面临的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带来的双重风险考验,但并没有限于深深的忧虑之中,而是积极探究风险社会理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契合点,深刻分析我国风险高发多发的深层原因,积极探讨更为积极、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多元化应对策略,主张从培养风险意识、增强风险观念,树立和谐发展理念、推动社会和谐,构建多元化的风险管理体系、规避和化解风险,消除利益分化、促进社会公正,坚持风险复合治理、扩大社会参与,坚持风险全球治理、共同抗击风险,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应对风险能力等多方面着手,补齐各种治理短板,提升政府治理风险能力,最大程度地防范、化解風险,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民生福祉,使整个社会走向更加和谐、幸福的未来。
综上所述,该书是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一次“大扫描”,对其理论进行了较为准确全面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在宏伟的全球化背景下和国内激烈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双重风险现实,探究如何超越风险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该书字里行间透射出作者所具有的关注现实、心忧天下、情系民生、贴近现实、前瞻未来的学者胸怀和可贵精神。该书充分彰显出理论深度和知识厚度并重、理论阐释和实践论证兼备、理性分析和严谨务实同在的特点,实现了对以往研究成果的突破和创新,可以作为风险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等相关领域理论研究的参考书目,也可以为政府决策实践提供宝贵的理论指导,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妮妮.转型风险的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学理论,2018,(4):51-53.
[2] 黄元丰,张美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风险治理机制的优化[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4,(6):50-53.
[3] 崔德华.“风险”视阈下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析[J].桂海论丛,2011,(6):64-68.
[4] 杨伟宏.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探索与争鸣,2008,(8):47-49.
[5] 宋林飞.从风险社会走向和谐社会[J].江海学刊,2007,(4):12-18.
[6] 冯志宏.风险社会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J].中国市场,2007,(14):88-89.
关键词:风险社会;和谐社会;构建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5-0197-02
当前阶段,在全球化蓬勃发展和我国激烈的社会转型双重因素叠合的宏伟时代背景下,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和深水区,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矛盾冲击和风险挑战,需要我们党和政府塑造风险防范意识,补足治理风险的各种短板,增强驾驭风险的本领,推进风险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风险治理体系,解决风险难题,实现和谐社会,这日益成为具有现实必要性和未来前瞻性的重要时代课题。从既有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风险社会、和谐社会的研究成果蔚然可观,但把风险社会理论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风险社会视角观照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相对较少,其成果难以适应理论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崔德华教授的专著《风险社会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正是在这一深刻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对源自西方国家的风险社会理论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探究,分析这一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契合点,进行诸多有益的探索,极大地丰富了既有研究内容,拓展了研究领域。
从框架结构来看,该书除导论、参考文献和后记外,一共分为六章。其主要内容分别为:第一章“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兴起”。这一部分奠定了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石,主要探索了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兴起的时代背景,厘清了这一理论发展演变的主要脉络。第二章“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历史探源与时代解读”。本章主要阐释了风险、风险社会的含义、时代特征,分析了贝克、吉登斯、拉什等风险社会理论者对风险社会的研究视角。第三章“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评析”。本章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分析了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时代价值,指出了这一理论所具有的局限性。第四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转型时期面临的严峻风险挑战”。本章着重梳理了当前阶段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文化风险、生态风险等风险问题,深入分析了我国进入到风险高发频发阶段的深层原因,深入分析了我国面临的风险与西方国家面临的风险内源性的差异。第五章“防范风险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本章分析西方发达国家治理风险的成功探索与缺憾,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面临的风险挑战,积极探讨如何超越风险困境,实现和谐社会的实施路径。第六章“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探析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章分析了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启示,认为风险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风险社会的积极回应和必然超越。作者认为,唯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才能逐步化解风险困境,超越风险社会阶段,走向更加和谐、幸福的未来。
通读全书,深感这是一部视野开阔、主题鲜明、内容全面系统、逻辑结构清晰、文笔流畅的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研究视角新颖。任何对时代问题的积极回应都离不开生动的现实生活。该书主张要深化研究源自西方国家的风险社会理论,因为它触及了当今社会最敏感、最突出、最难解决的时代性课题。作者以独特而新颖的视角对全球化进程带来的后果、弊端及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作了深刻的分析。该书强调,研究风险社会理论既可以使人类辩证地审视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也可以使人类深刻认识和谐与风险、发展与风险之间的张力失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我们增强风险意识,积极有为,提高规避、化解、治理风险的能力,切实有效地规避和化解风险,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研究视野比较开阔。该书将研究视域放置于宏伟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认为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风险挑战,经济风险、生态风险、人口爆炸、基因风险、核战争威胁等一系列风险日益凸显,这些风险彼此交织、协同冲刺、联袂出击,呈现出极强的扩展效应和发展势头,将人类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风险困境之中。同时,本书将研究的视域转向了国内,深刻揭示了我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文化风险、生态风险等风险的严峻考验。本书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国难以规避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带来的双重风险的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这些风险具有鲜明的突发性、复合性、结构性、利益性等时代特征,呈现出迅速递增、放大和扩张的发展势头,使我国进入了风险的高发多发期。
第三,对策具有现实针对性。在研究过程中,作者以学者特有的敏锐性深刻地认识到当前阶段我国面临的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带来的双重风险考验,但并没有限于深深的忧虑之中,而是积极探究风险社会理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契合点,深刻分析我国风险高发多发的深层原因,积极探讨更为积极、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多元化应对策略,主张从培养风险意识、增强风险观念,树立和谐发展理念、推动社会和谐,构建多元化的风险管理体系、规避和化解风险,消除利益分化、促进社会公正,坚持风险复合治理、扩大社会参与,坚持风险全球治理、共同抗击风险,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应对风险能力等多方面着手,补齐各种治理短板,提升政府治理风险能力,最大程度地防范、化解風险,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民生福祉,使整个社会走向更加和谐、幸福的未来。
综上所述,该书是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一次“大扫描”,对其理论进行了较为准确全面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在宏伟的全球化背景下和国内激烈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双重风险现实,探究如何超越风险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该书字里行间透射出作者所具有的关注现实、心忧天下、情系民生、贴近现实、前瞻未来的学者胸怀和可贵精神。该书充分彰显出理论深度和知识厚度并重、理论阐释和实践论证兼备、理性分析和严谨务实同在的特点,实现了对以往研究成果的突破和创新,可以作为风险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等相关领域理论研究的参考书目,也可以为政府决策实践提供宝贵的理论指导,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妮妮.转型风险的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学理论,2018,(4):51-53.
[2] 黄元丰,张美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风险治理机制的优化[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4,(6):50-53.
[3] 崔德华.“风险”视阈下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析[J].桂海论丛,2011,(6):64-68.
[4] 杨伟宏.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探索与争鸣,2008,(8):47-49.
[5] 宋林飞.从风险社会走向和谐社会[J].江海学刊,2007,(4):12-18.
[6] 冯志宏.风险社会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J].中国市场,2007,(1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