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当前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力争教学质量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在这一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成为了课堂中的一种主流形式,以其启发性、探究性强等特点,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有了很大的改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探索出能发挥探究式教学最大优势的方式,指引学生在探究中发展思维,使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让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和无味,以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教学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24
探究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构建中,首要的是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巩固基础部分的教学,逐步地将学生引入到深层次的探究活动中,从而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抓住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有效地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内心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开展探究活动,指导学生整理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掌握的方法,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使得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方法引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立足生活展开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的实际生活当中,这就意味着教学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让学生看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促使他们产生探究的兴趣。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运用恰当的引导方式,从实际生活中引申出数学知识,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他们产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发挥出探究式教学的优势,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比如北师大版《图形的旋转》中,为了使学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复杂图形的过程,掌握旋转的要点。教师从实际生活入手,与学生共同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包含了旋转,一段时间过后,对整体的讨论结果进行了整理,小学生想到了很多:风车、摩天轮、车轮等,组织学生探索出这些旋转的规律,用手比划一下风车是如何旋转的,适时地引出顺时针、逆时针和中心点的概念,再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转动方向,使他们学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体的旋转方向,为后面的图形旋转教学做好铺垫。指导学生先观察旋转前和旋转后的图形,对旋转度数进行猜测,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图形旋转的变化过程,更正学生对旋转度数的猜测,组织学生探索判断旋转度数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懂得如何找准参考边来确定旋转角度的方法,课程最后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同一图形不同的旋转方式,直观地体会出图形旋转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心点、方向、度数。通过层层深入的设计,使学生进入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分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
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促进课堂互动有效性的提升,不仅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使学生看待问题更加的全面,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了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意识地开展合作式探究的活动,让学生置身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促使学生集思广益,产生思维上的碰撞,快速地突破学习难点,这样不仅可以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也能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分组合作探究中,教师不能完全放手,需要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之中,确保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会偏离主题,通海还要确保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为每个小组安排监督者以及担当者,提升合作探究的有效性。比如《分数加减法》中,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理解其中的算法,渗透转化思想。教师抛出一个情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手工活动中,一位学生A用一张纸的1/2折了一只小船,另一个学生B用这张纸的1/4折了一朵百合花。”提出的问题:“这张纸总共被用去了几分之几?A和B谁用的纸比较多,多多少?”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列出算式,在计算前先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长方形纸上用红色涂出1/2,再用另一种颜色涂出1/4,要做到不重复,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纸张的几分之几。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得出结果,组织学生交流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方法,师生共同总结:异分母相加,需先通分,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进行计算,引导学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布置多元化的實践活动,解决问题中总结方法
小学生在学习能力及思维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定,对于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多角度探索,使学生灵活地掌握多种学习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探索出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技能,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探究式学习中,增强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譬如《正比例和反比例》中,使学生能准确地判断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教师先列举出一些公式:路程、时间与速度,长方形面积公式中面积、长与宽,提出问题:“当其中一个量一定时,其他两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并结合几组数据来验证猜想,让学生总结出判断两个量之间是哪种比例关系的方法,整理归纳正反比例的共同点和异同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验证。教师则对学生的探索过程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使学生全面了解不同方式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探究式教学对构建高效的课堂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带动他们思维的发展,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引领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仲金花.注重探究过程,突显方法引领——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J/OL].学周刊,2019(33.
[2]马长琪.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9(27).
[3]韦国臣.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教学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24
探究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构建中,首要的是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巩固基础部分的教学,逐步地将学生引入到深层次的探究活动中,从而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抓住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有效地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内心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开展探究活动,指导学生整理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掌握的方法,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使得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方法引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立足生活展开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的实际生活当中,这就意味着教学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让学生看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促使他们产生探究的兴趣。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运用恰当的引导方式,从实际生活中引申出数学知识,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他们产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发挥出探究式教学的优势,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比如北师大版《图形的旋转》中,为了使学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复杂图形的过程,掌握旋转的要点。教师从实际生活入手,与学生共同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包含了旋转,一段时间过后,对整体的讨论结果进行了整理,小学生想到了很多:风车、摩天轮、车轮等,组织学生探索出这些旋转的规律,用手比划一下风车是如何旋转的,适时地引出顺时针、逆时针和中心点的概念,再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转动方向,使他们学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体的旋转方向,为后面的图形旋转教学做好铺垫。指导学生先观察旋转前和旋转后的图形,对旋转度数进行猜测,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图形旋转的变化过程,更正学生对旋转度数的猜测,组织学生探索判断旋转度数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懂得如何找准参考边来确定旋转角度的方法,课程最后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同一图形不同的旋转方式,直观地体会出图形旋转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心点、方向、度数。通过层层深入的设计,使学生进入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分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
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促进课堂互动有效性的提升,不仅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使学生看待问题更加的全面,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了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意识地开展合作式探究的活动,让学生置身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促使学生集思广益,产生思维上的碰撞,快速地突破学习难点,这样不仅可以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也能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分组合作探究中,教师不能完全放手,需要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之中,确保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会偏离主题,通海还要确保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为每个小组安排监督者以及担当者,提升合作探究的有效性。比如《分数加减法》中,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理解其中的算法,渗透转化思想。教师抛出一个情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手工活动中,一位学生A用一张纸的1/2折了一只小船,另一个学生B用这张纸的1/4折了一朵百合花。”提出的问题:“这张纸总共被用去了几分之几?A和B谁用的纸比较多,多多少?”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列出算式,在计算前先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长方形纸上用红色涂出1/2,再用另一种颜色涂出1/4,要做到不重复,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纸张的几分之几。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得出结果,组织学生交流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方法,师生共同总结:异分母相加,需先通分,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进行计算,引导学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布置多元化的實践活动,解决问题中总结方法
小学生在学习能力及思维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定,对于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多角度探索,使学生灵活地掌握多种学习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探索出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技能,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探究式学习中,增强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譬如《正比例和反比例》中,使学生能准确地判断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教师先列举出一些公式:路程、时间与速度,长方形面积公式中面积、长与宽,提出问题:“当其中一个量一定时,其他两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并结合几组数据来验证猜想,让学生总结出判断两个量之间是哪种比例关系的方法,整理归纳正反比例的共同点和异同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验证。教师则对学生的探索过程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使学生全面了解不同方式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探究式教学对构建高效的课堂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带动他们思维的发展,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引领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仲金花.注重探究过程,突显方法引领——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J/OL].学周刊,2019(33.
[2]马长琪.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9(27).
[3]韦国臣.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