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试作弊看大学生诚信教育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y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关于大学生考试作弊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研究考试作弊与诚信缺失的关系,提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考试作弊;大学生;诚信教育
  
  1 考试作弊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考试作弊是高校师生深恶痛绝的失信行为。教育部和各高校都将考试作弊作为大学生诚信的底线,并对考试作弊的学生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和种种教育手段。但仍然是屡禁不止,屡见不鲜。据我们对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学生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考试前准备作弊及考试过程中可能随机作弊的学生各占45%和23%。在对某考场学生实地询问中,没有带小抄的学生仅有5人(本考场25人)。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作弊现象的严重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学生的考试诚信度如此之低呢? 实际上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缺失既有社会、家庭、学校的客观原因,也有学生个人的主观原因。从对学生关于考试作弊调查问卷的统计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1 学生对待诚信的双重标准,影响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调查显示:42.5%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是明礼、诚实、守信;91.8%的同学认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要求别人的角度看,有94%的同学要求对方要有诚信的品质。但是对考试作弊这一严重的不诚信行为的回答却令人惊讶。当问及“大学期间你是否曾经做过弊时”,43.3%学生回答“有”,56.7%的学生回答“没有”,曾经有过作弊想法的同学占80.6%。对考试作弊非常反感,希望严肃处理的仅占34.6%,可以理解和有机会也会试试的占62.9%。
  由此可见, 大学生面对诚信是“知”与“行”相背离的,在道德要求和评价方面采取双重标准,要求别人、集体是一种标准;当涉及自身利益时,则是另一种标准。绝大多数学生认同诚实守信是道德修养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自己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对当前社会上诚信缺失现象深恶痛绝,但这些都是对他人的道德要求。在自己的道德实践中,却往往与诚信原则背道而行。面对“哥们儿”的情义和考试的巨大压力,部分大学生依旧会铤而走险。
  1.2 感情的亲密程度干扰了学生对诚信的遵守。我们观察发现,考试作弊不仅发生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身上,有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会作弊。这主要是感情因素、义气心理在起作用。这类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相对较好,但是有一股很强的同情心和侠义之气。面对同学的“求助”,不加思考,慷慨地伸出“友谊”之手,究其原因,是没有认清考试的意义,对作弊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造成了自身诚信的缺失,是非不清,害人害己。
  1.3 和自身利益的相关程度影响了学生对诚信的履行。调查问卷关于考试作弊动机的统计,排位第一的是“不挂科,顺利毕业”占77. 5 %;其次是为了“考高分获得奖学金和其他利益”,占16. 9%;有3.6 %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同那些考试作弊的人扯平、以免成绩吃亏而作弊。由此可见,面对惩治考试作弊的严厉措施,有的同学铤而走险,顶风而上。主要是因为这些同学学习态度和学习基础较差,几个学期下来,多门课程不及格,面临重修、退学的危机,面对家庭和前途的压力,他们便会产生作弊的冒险心理。
  1.4 身边环境的诚信度影响了诚信的履行。在调查中问道“如果在考试中出现作弊行为时”老师的态度如何? 结果显示: 有38.7%的学生认为监考老师会“及时发现, 立即制止”, 有31.3%的学生认为监考老师“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有30.2%的学生认为“监考老师心不在焉, 常常发现不了”。在学生回答“每次考试之前监考老师都强调纪律吗”, 有57.9%的学生认为“每次都强调”, 有36.2%的学生认为“偶尔强调”, 有4.2%的学生认为“从不强调”。 在回答“您认为目前的考试监考”如何时, 有41.0%的学生认为“严格按纪律要求”, 有39.5%的学生认为“表面严格, 实际放任”, 有17.5%的学生认为“对不同的学生不同态度”, 有2.0%的学生认为“为学生作弊提供方便”。
  以上是学生对监考老师的监考执行情况的评价,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部分监考老师在执行监考任务的时候并没有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从而助长了学生的作弊行为。
  另外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甚至还取得了较高的成绩,那些学习努力的同学成绩反而不如考试作弊的。这时,他们感到考试不公平、心理不平衡,进而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队伍之中。
  
  2 诚信教育是杜绝考试作弊的治“本”之策
  
  面对考试作弊,我们改革学习评价方式,整肃考试环境,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现实证明,这只在一定程度上治了“标”却未治“本”,只是针对症状开药,并未在根本上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考试不作弊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诚信,而现在的情况是:成绩不好“ 不得不抄”, 成绩不差“ 能抄则抄”,考试时“助人为乐”却成为一种“美德”。在学生中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课桌文学:“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功不在深,会看就行”。可见,考试作弊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成为一种非常自然的行为,而这种不以作弊为耻的心态才正是我们要治之“ 本”。
  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其道德水平,从思想上筑起诚信的大墙,清除其作弊的动机,防患于未然,才是杜绝考试作弊的治本之策。
  2.1 营造浓厚的校园诚信氛围,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诚信道德水平的高低, 学校负有很大的责任。学校应结合网络、电视、校报、广播、标语等多种宣传途径,努力建设一个诚实守信的环境氛围,在学生中形成“以公平竞争为荣,以考试作弊为耻”的观念。在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老师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是营造校园诚信氛围的重要条件。首先,教师的诚信应表现在职业道德上。教师必须以诚实为本,育人为先。自觉树立良好的教风,做到备课认真,讲课专心,对学生负责。其次,教师的诚信还应表现在学术活动中。开展科学研究是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科研学术活动的诚信主要体现在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尊重知识,不弄虚作假。通过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最终建立起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并内化为人们的社会道德责任感,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让诚信成为每个人自觉遵守的公德。
  2.2 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诚信行为。诚信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 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诚信教育必须贯彻始终, 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从学生进校起就开始普及诚信教育, 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及内涵,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诚信意识, 培养诚信的良好习惯, 自觉将诚信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把诚信教育纳入“两课”教学中,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对诚信的理性认识, 把诚实守信品质的培养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全面提升结合起来,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以相关活动为载体, 广泛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如诚信承诺书签名、主题教育报告会、主题班会、文明宿舍文明课堂公约、围绕考试作弊开展辩论赛、创设无监考教室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寓教于乐,培育适合大学生心智个性发展的校园诚信文化。
  2.3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形成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教育是基础, 自律是关键,教育引导必须与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相结合, 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从而形成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双向教育机制。学校应建立面向社会的学生诚信档案的管理系统, 详细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情况, 不仅与学生评优评奖、贷款等直接挂钩,还能让用人单位准确了解学生情况, 保障用人单位的利益, 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信誉。个人诚信档案应成为学生的“第二身份证”和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2.4 建立诚信奖惩机制,巩固诚信教育效果。建立诚信回报体系以对学生的诚信行为予以肯定,量化考核标准, 对诚实守信的优秀者予以奖励, 这样既鼓励了坚守诚信的学生, 消除了可能出现的不平衡心理, 也让学生体会到了“诚信无价, 信用有价”的道理。加强对不诚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从严惩作弊做起,加强监考力度, 切断作弊途径, 严格管理,堵塞各个环节的漏洞。对学生考试作弊,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姑息迁就,这样既有力地教育了大多数,又震慑了极少数。当失信者的违规成本升至难以接受的时候, 才可能有效遏制失信行为的发生。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树立学生的诚信观念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首要任务。以杜绝考试作弊为切入点,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乃至道德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黏土动画堪称动画中的艺术品,它在前期制作中,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手工制作完成的,这就决定了黏土动画具有淳朴、原始、自然、立体、梦幻般的艺术特色。《恒》用最原始的材料来表现人们对社会的客观感受,表现人们为了幸福的生活而辛勤劳动,表现了一种最生活化的社会形态。  [关键词]黏土动画;构思与制作;创作意义    1 黏土动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动画综合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
期刊
摘要:围绕“师范大学治理现代化”这一时代主题,华中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一个总体目标,不断夯实五个制度体系,即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行政运行制度体系、学术治理制度体系、民主治理制度体系以及社会参与办学制度体系,并不断强化配套工作保障机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既体现中国国情特色、又符合自身办学实际的师范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师范大学;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
期刊
[摘要]高校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剖析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图书馆从文学藏书建设、经费投入、人员投入、信息化建设四方面加快发展,以满足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提高文学素养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学素养;作用    1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世界各国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和经济
期刊
摘要:课程设置是中文师范专业认证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中文职前教师的培养方向和质量。中文师范专业认证的课程设置应兼顾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它决定师范生的师范性和专业性;二是“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要求”,它决定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三是“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要求”,它决定师范生的基本能力和兴趣面,满足师范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兼顾这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才能依课施教,培养出优秀的中文师范专业人才。
期刊
摘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是高校教师取得教师资格的必要环节。本文结合山东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对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标准进行阐述,以济宁医学院临床教师在面试考试中的成绩为对象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访谈调查。最后,从发展性理念、保障机制、个性化培训、竞赛培养、考评体系等方面提出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养路径。  关键词: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高校教师资格;面试考试;成绩分析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下,探索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是关键。首先,改革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生成体系:基于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基于产出导向设计课程、基于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施教学。其次,构建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精选优才,严把生源质量关;严格管理,强化培养过程监控;完善资格认证,质检人才培养质量。最后,打造小学教育专业养成教育体系:强化德行,培育师德养成体
期刊
摘要:以新冠疫情期间中部六省发布的“停课不停学”相关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1 Plus质性分析工具,按照扎根理论逐步形成“疫情——停课不停学——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结果”的政策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高校在线教学存在难以协调和保障教学条件、教学质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不足。因此,完善在线教学基础条件,“线上+线下”教学将成为未来高校教学发展趋势。  关键词:在线教学;政策文
期刊
摘 要:医学规培生是医院的后备力量,需要接受良好职业素养和卓越临床能力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以往的培训突出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等内容,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不足,并且缺乏实训操作。在2019新冠病毒疫情中,我们引入对规培生的针对性教育培训,通过参与防控工作锻炼了他们的基本功,在实战中巩固了系统理论知识,让规培生积累了突发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经验,提升了使用科学手段处置突发公
期刊
摘 要:2019年末的新冠疫情将线上教学推到了每位老师面前。如何满足学生线上学习的需求、适应线上教学的特点,进而提高线上教学的效能,是每位教师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一个学期的线上教学,对“小学儿童心理学”的设计、实施进行实践过程中的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线上教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20)07-0015-05  根据教育部
期刊
摘要:针对师范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薄弱的问题,本文借鉴探究社区(CoI)理论,在《诗苑经典中的芳菲世界》课程的在线教学中实施了"3I"螺旋教学设计。Inspire(激发) 环节通过教师的示范性解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从“教得过剩”向“学得充分”的转变;Interact(交互)环节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充分交互,构筑充分的社交临场感;Improve(提升)环节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化解周期性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