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心说:“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怡的最深刻的记忆。”(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语)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和《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三篇文章,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在走进作者的童年往事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一、回忆童年,感受深沉的爱与怀念
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幼稚、淘气、快乐,也有辛酸、苦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都会给自己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如《祖父的园子》一文从儿童的视角来描写园子的景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生活,“园子”成了祖孙的乐园。作者将感情蕴含在景与事的描述之中,表达了“我”对祖父的热爱与对在园子中生活的怀念之情。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从作者描写园子里的花草、虫子及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去理解“我”对祖父、对园子深沉的爱与依恋之情。
1.通过阅读整体了解课文的内容。课文可分为三部分。(1)写园子的基本样貌。课文第一部分介绍园子的基本情况,重点描写了昆虫、花草和树木的景物繁多、色彩明丽的特点。(2)主要写了“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课文第二部分写栽花、拔草、下种、溜土……每件事都是快乐的,说明祖孙两人关系亲密。(3)写园中的景物与“我”的情感。课文第三部分写园子中一切的动植物都富有生命力,表达了“我”对景物充满热爱的情感。
2.品读作者描写动植物的语句,体会“我”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部分通过“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等词语来想象画面,再用“样样都有”“新鲜漂亮”等词语突出园中的花草丰富茂盛,主要写了园中的大榆树,从“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中的两个“先”来突出榆树的高大,并通过“发光”“闪烁”等词语让人感受到榆树的健美,表达了“我”对园子深深的喜爱之情。
3.品读作者描写活动的语句,体会“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是快乐而自由的。在课文第二部分,作者一是在栽花、拔草、种菜、辨认谷子的描述中用反复句式表达了“我”对祖父的依恋;二是通过描写祖父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来突出祖父对“我”的慈爱;三是从“采一朵倭瓜花……而不见蚂蚱了”等语句中凸显“我”在园子中的自由和快乐之情。
4.聚焦描写景物的抒情化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三部分,作者以描写景物的抒情化的语言突出了“我”对园子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
5.画出关键语句,感悟“我”的思想感情。如“凡是在太阳下的……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的”说明在“我”眼中园中的一切都是“我”的好朋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我”爱园中的一切,“我”很喜欢园子,感受到“我”对昆虫、花草树木都有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回想往事,抒发思念故乡之情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代诗人王维写的《杂诗》)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画出关键语句,然后进行质疑问难,通过小组交流互动,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1.课文紧扣文题写了哪些内容?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情?(课文可分三部分。课文第一部分,将故乡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引出“月是故乡明”的主题,表达出人人都有爱故乡的月亮之情;课文第二部分写了月下故乡的山、水以及作者离开故乡后在各地看到的月亮,凝聚了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的深情。课文第三部分,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2.作者以“月”为线索,写了哪些“童年趣事”?抒发了哪些感情?(①作者回忆故乡的童年生活。描绘了场院上数星星、古柳下点篝火、坑边望月等美好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之情;②写了“成年离开故乡后在各地望月的经历”。“我”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了许多的月亮。作者用四个“在”的排比句表达出“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接着,作者巧用“但是”的转折突出“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表达出作者对家乡月亮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爱家乡之情。)
3.课文首尾怎样呼应,起到了什么作用?(课文开头用“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引出“月是故乡明”的主题,表达人人都爱故乡月亮的感情;课文结尾用“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做到了首尾呼应,表达作者爱故乡的月亮,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在学生体会到作者思念故乡之情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①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抒发了哪些感情?②“我更心爱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深刻感受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
三、理解梅花魂,贊美眷恋祖国深情
许多华侨,虽然漂泊在异国他乡,但他们眷恋祖国的深情,感人肺腑。如《梅花魂》一文的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经历,表现出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情。课文题目“梅花魂”中的“魂”,不仅是梅花不畏冰雪、凌寒怒放精神的体现,也是外祖父漂泊海外、坚守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人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按如下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异国他乡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深情。
1.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课文开头提示:“……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教师要根据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结合阅读提示思考问题,然后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具体写了外祖父爱国思乡的五件事:①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读到思乡的句子时会落泪。②课文第三自然段写“我”弄脏墨梅图,外祖父罕见地发了脾气。③课文第四自然段至第十一自然段写外祖父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哭泣。④课文第十二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写“我”和外祖父离别的前一天,外祖父送“我”墨梅图,赞美了梅花和梅花所代表的民族精神。⑤课文第十四自然段至第十五自然段写“我”和外祖父离别的当天,外祖父到船上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表达了外祖父的爱国之情。) 2.说一说作者对人物的言行进行了怎样具体的描写?表达出了怎样的感情?(课文写了三件和梅花有关的事情。第一件事是“我”不小心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训斥我母亲”,小心修复图画。作者对外祖父的神态变化、动作细节的描写,表现出墨梅图在外祖父心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他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第二件事是送“我”墨梅图。“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啊!”外祖父的深情话语揭示他珍爱墨梅图的原因:梅花不畏严寒,不畏风雪,是有骨气的花。在外祖父心中,梅花就是祖国的象征,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表达出他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热爱。第三件事是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用“血色的梅花”再次表明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感情。)
3.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几次流泪?每次流泪表达了外祖父的什么感情?(课文三次写了外祖父流泪。第一次是教“我”读唐诗宋词时流泪,外祖父心中涌动的是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后两次都是因为不能回国,内心痛楚而流泪;三次流泪,表现出外祖父对祖国、对故土的思念热爱的深厚感情)4.说一说你对课文题目“梅花魂”的理解。(梅花是不畏风雪严寒,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而“魂”是写外祖父漂泊海外,爱国思乡的言行和感情的深化,更是中国人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四、围绕重点,把“那一刻”写具体
童年充满着快乐,是幸福、美好的时光。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翻阅影集、日记……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景写具体。
1.筛选印象深刻的素材。教师在课前要布置学生翻阅记录自己成长经历的相册、日记等。选取自己成长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来写。
2.结合事例,打开思路。教师通过列举课文中的三个具体事例,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成长的时刻。一是过生日时发现了妈妈的皱纹,“我”学会了关心妈妈;二是爷爷走了很远的路给“我”買来新球鞋,“我”感觉这份爱沉甸甸的;三是当众发言受到大家的鼓励,“我”从紧张变为自信。这三个例子都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事,学生只要结合事例认真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就能打开思路,就有内容可写了。
3.明确习作要求。一是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二是把受到触动、感到长大了的那个时刻的情况写具体、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情;三是自拟题目。这样要求,就能让学生写出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记录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美文。
一、回忆童年,感受深沉的爱与怀念
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幼稚、淘气、快乐,也有辛酸、苦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都会给自己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如《祖父的园子》一文从儿童的视角来描写园子的景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生活,“园子”成了祖孙的乐园。作者将感情蕴含在景与事的描述之中,表达了“我”对祖父的热爱与对在园子中生活的怀念之情。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从作者描写园子里的花草、虫子及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去理解“我”对祖父、对园子深沉的爱与依恋之情。
1.通过阅读整体了解课文的内容。课文可分为三部分。(1)写园子的基本样貌。课文第一部分介绍园子的基本情况,重点描写了昆虫、花草和树木的景物繁多、色彩明丽的特点。(2)主要写了“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课文第二部分写栽花、拔草、下种、溜土……每件事都是快乐的,说明祖孙两人关系亲密。(3)写园中的景物与“我”的情感。课文第三部分写园子中一切的动植物都富有生命力,表达了“我”对景物充满热爱的情感。
2.品读作者描写动植物的语句,体会“我”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部分通过“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等词语来想象画面,再用“样样都有”“新鲜漂亮”等词语突出园中的花草丰富茂盛,主要写了园中的大榆树,从“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中的两个“先”来突出榆树的高大,并通过“发光”“闪烁”等词语让人感受到榆树的健美,表达了“我”对园子深深的喜爱之情。
3.品读作者描写活动的语句,体会“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是快乐而自由的。在课文第二部分,作者一是在栽花、拔草、种菜、辨认谷子的描述中用反复句式表达了“我”对祖父的依恋;二是通过描写祖父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来突出祖父对“我”的慈爱;三是从“采一朵倭瓜花……而不见蚂蚱了”等语句中凸显“我”在园子中的自由和快乐之情。
4.聚焦描写景物的抒情化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三部分,作者以描写景物的抒情化的语言突出了“我”对园子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
5.画出关键语句,感悟“我”的思想感情。如“凡是在太阳下的……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的”说明在“我”眼中园中的一切都是“我”的好朋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我”爱园中的一切,“我”很喜欢园子,感受到“我”对昆虫、花草树木都有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回想往事,抒发思念故乡之情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代诗人王维写的《杂诗》)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画出关键语句,然后进行质疑问难,通过小组交流互动,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1.课文紧扣文题写了哪些内容?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情?(课文可分三部分。课文第一部分,将故乡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引出“月是故乡明”的主题,表达出人人都有爱故乡的月亮之情;课文第二部分写了月下故乡的山、水以及作者离开故乡后在各地看到的月亮,凝聚了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的深情。课文第三部分,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2.作者以“月”为线索,写了哪些“童年趣事”?抒发了哪些感情?(①作者回忆故乡的童年生活。描绘了场院上数星星、古柳下点篝火、坑边望月等美好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之情;②写了“成年离开故乡后在各地望月的经历”。“我”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了许多的月亮。作者用四个“在”的排比句表达出“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接着,作者巧用“但是”的转折突出“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表达出作者对家乡月亮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爱家乡之情。)
3.课文首尾怎样呼应,起到了什么作用?(课文开头用“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引出“月是故乡明”的主题,表达人人都爱故乡月亮的感情;课文结尾用“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做到了首尾呼应,表达作者爱故乡的月亮,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在学生体会到作者思念故乡之情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①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抒发了哪些感情?②“我更心爱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深刻感受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
三、理解梅花魂,贊美眷恋祖国深情
许多华侨,虽然漂泊在异国他乡,但他们眷恋祖国的深情,感人肺腑。如《梅花魂》一文的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经历,表现出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情。课文题目“梅花魂”中的“魂”,不仅是梅花不畏冰雪、凌寒怒放精神的体现,也是外祖父漂泊海外、坚守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人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按如下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异国他乡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深情。
1.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课文开头提示:“……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教师要根据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结合阅读提示思考问题,然后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具体写了外祖父爱国思乡的五件事:①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读到思乡的句子时会落泪。②课文第三自然段写“我”弄脏墨梅图,外祖父罕见地发了脾气。③课文第四自然段至第十一自然段写外祖父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哭泣。④课文第十二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写“我”和外祖父离别的前一天,外祖父送“我”墨梅图,赞美了梅花和梅花所代表的民族精神。⑤课文第十四自然段至第十五自然段写“我”和外祖父离别的当天,外祖父到船上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表达了外祖父的爱国之情。) 2.说一说作者对人物的言行进行了怎样具体的描写?表达出了怎样的感情?(课文写了三件和梅花有关的事情。第一件事是“我”不小心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训斥我母亲”,小心修复图画。作者对外祖父的神态变化、动作细节的描写,表现出墨梅图在外祖父心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他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第二件事是送“我”墨梅图。“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啊!”外祖父的深情话语揭示他珍爱墨梅图的原因:梅花不畏严寒,不畏风雪,是有骨气的花。在外祖父心中,梅花就是祖国的象征,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表达出他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热爱。第三件事是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用“血色的梅花”再次表明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感情。)
3.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几次流泪?每次流泪表达了外祖父的什么感情?(课文三次写了外祖父流泪。第一次是教“我”读唐诗宋词时流泪,外祖父心中涌动的是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后两次都是因为不能回国,内心痛楚而流泪;三次流泪,表现出外祖父对祖国、对故土的思念热爱的深厚感情)4.说一说你对课文题目“梅花魂”的理解。(梅花是不畏风雪严寒,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而“魂”是写外祖父漂泊海外,爱国思乡的言行和感情的深化,更是中国人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四、围绕重点,把“那一刻”写具体
童年充满着快乐,是幸福、美好的时光。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翻阅影集、日记……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景写具体。
1.筛选印象深刻的素材。教师在课前要布置学生翻阅记录自己成长经历的相册、日记等。选取自己成长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来写。
2.结合事例,打开思路。教师通过列举课文中的三个具体事例,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成长的时刻。一是过生日时发现了妈妈的皱纹,“我”学会了关心妈妈;二是爷爷走了很远的路给“我”買来新球鞋,“我”感觉这份爱沉甸甸的;三是当众发言受到大家的鼓励,“我”从紧张变为自信。这三个例子都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事,学生只要结合事例认真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就能打开思路,就有内容可写了。
3.明确习作要求。一是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二是把受到触动、感到长大了的那个时刻的情况写具体、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情;三是自拟题目。这样要求,就能让学生写出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记录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