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这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的“好老师”应具备的重要特质之一。读来令人深思,再结合个人的从教经历,不免有几分感慨。
老师应该博学,这似乎是一个天经地义的道理。为什么老师这个职业对渊博有着比其他行业更高的要求呢?在讲话中,习总书记指出:“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只有我们的孩子们学好知识了、学好本领了、懂得更多了,他们才能更强,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更强。”其间,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传承。韩文公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这个“道”字,历来有不同的解释,而我,愿意把它理解为“文明”。人类异于其他物种之特质,在于创造文明,文明则需要传承。教师作为传承者,先要把自己浸润在这文明的海洋中,用文明的成果滋养自己的身心,才能完成薪火相传的使命。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更有其特殊性。教育是“人”事,即由人(教师)来做,帮助人(学生)成长的事。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由机器按一个规格与模式生产出来的产品,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理性、正在成长的青年学生,他们精力旺盛,感觉敏锐,可塑性强。而他们最终被塑造成了怎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在塑造他们。教师的气质、品位、风度,都有可能产生塑造和教育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浅陋,学生难免粗鄙;教师宽容,学生方能大气。教师的气质、品味、风度又如何形成?答案似乎还是——学识。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学科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通过这一渠道,教师可以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理性的思维、人文的情怀和高尚的情操。如果没有学科做依托,很多教育目标就有可能变成干瘪的教条。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高要求。中学教育不同于大学教育,后者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是精深,而前者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是广博。以笔者所教授的中学历史学科为例,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国际关系……无所不包。教师的知识结构中不能有明显的短板,这才能基本满足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对学科本质特征、知识体系、认知特点、学习与研究方法等问题有清晰的把握,才能在课堂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才能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应付裕如,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切实的指导达到“寓道于术、以术辅道”的作用。总之,学科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所,更是展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宽广舞台。要在这个舞台上充分施展,教师必须不断地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
说来惭愧,笔者当年少不更事,大学时期在学问上乏善可陈。记得当年初来北京四中时,曾对同窗吹嘘:“以本人之三寸不烂舌,两行伶俐齿,一定能‘骗住’四中学生。”殊不知,四中的学生是不好“骗”的。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就领教了北京市顶尖高中生的厉害——一位学生可以在上课时一边读着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一边对我的提问对答如流。而对于他上课看课外书的行为我却没有勇气制止,因为那本书我没有看过,而我课上提的问题和讲述的内容对他来说却似过于肤浅,使之过剩的精力必须寻找其他的发泄渠道。这迫使我必须去思考:四中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对此,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点肯定无疑:如果他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他肯定不能算是个好老师。尽管当时的我自认因同学生年龄相近而在与学生沟通中有一些优势,但我知道,这优势会随着年龄差距的加大而丧失,而能够永远让我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的,将是我的专业。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总有一天会被四中,特别是被四中的学生所抛弃。因此,我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从此,读书成为我生活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教学任务的加重,自己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少,但读书时间对我而言却是个常数。20多年来,读书成为我唯一的业余活动,毫不夸张地说,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尽管这需要我付出一定的代价——大学时代的一些业余爱好,如围棋、桥牌等只能因时间和精力所限而放弃,生活内容也变得相对单一,缺乏情趣。但这些与读书的收获相比,又似乎可以小而不言了,因为读书令我在课堂上的踏实感和自信心不断增强,不再会为学生颇有专业水准的提问而暗自惴惴,教学语言日益畅达与尽意,对于各种即时性课堂状况也可以应付裕如。更重要的是:读书使我充分地体会到了人类文化之美,常有淋漓酣畅、物我两忘的快意。为此,我经常庆幸自己当年选择了教师这个与文化密切相关的职业,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更让我走上了一条身心愉悦的永远没有终点的康庄大道。能够享受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成果,我是幸福的;能够带领学生共同在文明的海洋中遨游,通过我的工作,为文明的延续作出贡献,我又足以自豪。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诚哉斯言,大哉斯言。
老师应该博学,这似乎是一个天经地义的道理。为什么老师这个职业对渊博有着比其他行业更高的要求呢?在讲话中,习总书记指出:“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只有我们的孩子们学好知识了、学好本领了、懂得更多了,他们才能更强,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更强。”其间,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传承。韩文公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这个“道”字,历来有不同的解释,而我,愿意把它理解为“文明”。人类异于其他物种之特质,在于创造文明,文明则需要传承。教师作为传承者,先要把自己浸润在这文明的海洋中,用文明的成果滋养自己的身心,才能完成薪火相传的使命。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更有其特殊性。教育是“人”事,即由人(教师)来做,帮助人(学生)成长的事。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由机器按一个规格与模式生产出来的产品,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理性、正在成长的青年学生,他们精力旺盛,感觉敏锐,可塑性强。而他们最终被塑造成了怎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在塑造他们。教师的气质、品位、风度,都有可能产生塑造和教育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浅陋,学生难免粗鄙;教师宽容,学生方能大气。教师的气质、品味、风度又如何形成?答案似乎还是——学识。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学科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通过这一渠道,教师可以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理性的思维、人文的情怀和高尚的情操。如果没有学科做依托,很多教育目标就有可能变成干瘪的教条。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高要求。中学教育不同于大学教育,后者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是精深,而前者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是广博。以笔者所教授的中学历史学科为例,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国际关系……无所不包。教师的知识结构中不能有明显的短板,这才能基本满足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对学科本质特征、知识体系、认知特点、学习与研究方法等问题有清晰的把握,才能在课堂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才能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应付裕如,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切实的指导达到“寓道于术、以术辅道”的作用。总之,学科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所,更是展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宽广舞台。要在这个舞台上充分施展,教师必须不断地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
说来惭愧,笔者当年少不更事,大学时期在学问上乏善可陈。记得当年初来北京四中时,曾对同窗吹嘘:“以本人之三寸不烂舌,两行伶俐齿,一定能‘骗住’四中学生。”殊不知,四中的学生是不好“骗”的。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就领教了北京市顶尖高中生的厉害——一位学生可以在上课时一边读着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一边对我的提问对答如流。而对于他上课看课外书的行为我却没有勇气制止,因为那本书我没有看过,而我课上提的问题和讲述的内容对他来说却似过于肤浅,使之过剩的精力必须寻找其他的发泄渠道。这迫使我必须去思考:四中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对此,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点肯定无疑:如果他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他肯定不能算是个好老师。尽管当时的我自认因同学生年龄相近而在与学生沟通中有一些优势,但我知道,这优势会随着年龄差距的加大而丧失,而能够永远让我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的,将是我的专业。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总有一天会被四中,特别是被四中的学生所抛弃。因此,我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从此,读书成为我生活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教学任务的加重,自己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少,但读书时间对我而言却是个常数。20多年来,读书成为我唯一的业余活动,毫不夸张地说,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尽管这需要我付出一定的代价——大学时代的一些业余爱好,如围棋、桥牌等只能因时间和精力所限而放弃,生活内容也变得相对单一,缺乏情趣。但这些与读书的收获相比,又似乎可以小而不言了,因为读书令我在课堂上的踏实感和自信心不断增强,不再会为学生颇有专业水准的提问而暗自惴惴,教学语言日益畅达与尽意,对于各种即时性课堂状况也可以应付裕如。更重要的是:读书使我充分地体会到了人类文化之美,常有淋漓酣畅、物我两忘的快意。为此,我经常庆幸自己当年选择了教师这个与文化密切相关的职业,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更让我走上了一条身心愉悦的永远没有终点的康庄大道。能够享受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成果,我是幸福的;能够带领学生共同在文明的海洋中遨游,通过我的工作,为文明的延续作出贡献,我又足以自豪。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诚哉斯言,大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