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海水驯化及海上网箱养殖技术

来源 :河北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_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鲍鱼场苖种越冬排出的废弃升温水,进行罗非鱼的海水驯化养殖试验。按海水定量方式,逐渐调整提高罗非鱼驯化暂养水的盐度,经过50 d的驯化饲养,使罗非鱼苗完全适应在正常海水(盐度28‰~32‰)里生活,成活率平均75%。将驯化后的鱼苗移到海上网箱中养殖150 d,共收获商品鱼4 740 kg,平均产量31.6 kg/m3,平均规格0.6 kg/尾,销售单价40元/kg,总产值18.96万元,平均产值1 264元/m3,净利润9.48万元,平均利润632元/m3。
  关键词: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a);红罗非鱼;海水驯化;废弃水再利用;网箱养殖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原产非洲,别名非洲鲫鱼,属于鲈形目、丽鱼科,共有600多种[1]。罗非鱼是我国目前淡水养殖的主要鱼类之一,其肉质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而深受人们喜爱。目前,罗非鱼的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等温度较高的地区,以淡水池塘精养为主[2]。海水驯化北方养殖及海上网箱养殖鲜有报道。
  我国引进养殖的罗非鱼中,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a)能在淡水和海水中生长繁殖,在30‰~40‰海水里均能生长、繁殖,适合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网箱养殖产量可达150 kg/m3[3];红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O. niloticus)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体色为红色,型似真鲷,对盐度适应范围广,可在盐度0~30‰的水体中生活,且生长快、产量高,适宜条件下,经150~180 d的养殖,可从1 g长到500 g[1,4]。
  大连獐子岛养殖公司鲍鱼场于2017年4月,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引进平均规格30~50 g/尾的莫桑比克罗非鱼苗3 500尾、红罗非鱼苗8 500尾。利用孵化鲍苗和虾夷马粪海胆苗排放的余热水,进行流水养殖条件下罗非鱼苗的海水驯化,在水泥池中经过50 d左右的升盐驯化,成功将体长8~12 cm/尾、体质量30~50 g/尾的淡水罗非鱼苗驯化养殖成体长10~15 cm/尾、体质量50~80 g/尾的海水鱼苗,成活率为65%。6月25日将驯化后的鱼苗移入盐度28‰~32‰的海水中进行网箱养殖,投喂颗粒饲料,养殖150 d左右,成活率85%。2017年11月25日开始起捕,平均规格600 g/尾,最大单尾体质量800 g,共收获商品鱼4 740 kg,销售均价为40.00元/kg,产值18.96万元,净利润9.48万元。罗非鱼苗的升盐驯化及海水网箱养殖试验均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主要技术等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
  1.1.1 养殖种类选择 养殖罗非鱼种类选择莫桑比克罗非鱼及红罗非鱼。
  1.1.2 鱼苗来源 试验用罗非鱼苗购自辽宁本溪市桓仁县淡水鱼场,鱼苗体长8~12 cm、体质量30~50 g/尾,共12 000尾。
  1.1.3 鱼苗运输 使用活鱼车运输鱼苗,运输过程中活鱼车连续机械充氧和纯氧气瓶充氧,保持溶解氧在10 mg/L以上。鱼苗运输密度60 kg/m3,每车装运6 000尾左右。水温16~18 ℃,运输时间8~10 h,成活率100%。
  1.2 养殖环境
  1.2.1 驯化池 水泥池,规格为10 m×1.5 m×1 m,有效水体15 m3。8个养殖池,总水体120 m3。
  1.2.2 水泵 潜水泵功率为1.5 kW,每小时供水30 m3。
  1.2.3 水源
  1.2.3.1 海水水源 鲍苗和虾夷马粪海胆苗排放的余热回水直接流入罗非鱼鱼苗池,每4 h循环一次,每天循环6次。
  1.2.3.2 淡水水源 来自鲍鱼场的地下井水,水温15~16 ℃,盐度0.5‰以下。其他水质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1.2.4 供氧设施 由管道、阀门、气管、气头、罗茨鼓风机等組成,连续供氧。
  1.3 升盐驯化
  1.3.1 驯化池准备 鱼苗入池前两天,使用2 mg/L的ClO2或5 mg/L的KMnO4消毒驯化池,然后连续两天每天注入淡水15 cm,第三天注入20 cm,至驯化池50%水位,充氧备用。
  1.3.2 鱼苗入池 2017年4月,将莫桑比克罗非鱼和红罗非鱼苗投放至驯化池,投放密度为1 500尾/池,即200尾/m3。水温20 ℃。
  1.3.3 升盐驯化 鱼苗入池时,驯化池水位为50 cm,以后每天注入淡水20 cm左右,至满水位。观察入池鱼苗状态,暂不投喂,始终保持充氧状态。待鱼苗活动正常后,从第四天开始加注海水升盐驯化。从加入海水开始,第1~5天,逐步加入少量海水,即24 h之内将池水盐度调节到5‰,并保持此盐度暂养3~5 d,暂不投喂饲料。第6~10天,用盐度15‰~20‰的调合海水进行流水,至第10天,暂养池里盐度达到15‰~20‰,鱼苗在此盐度环境适应7~10 d,少量投喂饲料。第17~20天,用盐度20‰~25‰的调合海水进行流水,保持此盐度7 d以上,适当增加饲料投喂量。池水水温保持在18~20 ℃,溶解氧6~7 mg/L,pH值8.0左右。第25~30天,用盐度25‰~28‰的调合海水进行流水,保持10 d适应时间,少量投喂饲料,饲料里添加维生素C和光合细菌,增加营养,保持摄食记忆。从加入海水开始至40 d,开始使用正常海水进行流水养殖,流水养殖约10 d左右,盐度28‰~32‰,整个升盐驯化期50 d左右。升盐驯化结束后,即转入外海网箱。此时,海上自然水温15~17 ℃,驯化池水温18~20 ℃,需调低驯化池水温,使之与外海水温基本一致。5月底至6月上旬完成整个转入外海网箱的过程。
  1.4 海上网箱养殖   1.4.1 網箱 试验用网箱3个,规格:5 m×5 m×2.5 m,每个网箱有效水体50 m3,总水体150 m3。网箱材料:使用网目2.0 cm的尼龙网衣,采用木板搭在苯泡沫浮子上,用于支撑网箱和人员日常观察、投喂等操作,网箱底部采用海底打桩方法固定。每只网箱8个浮子,保证网箱张开和浮力。
  1.4.2 放苗密度 每箱投放鱼种3 000尾,按苗种规格大小筛选,分为3个规格,分别放在三个网箱中养殖。
  1.4.3 日常管理主要技术要点
  1.4.3.1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人员2人,主要职责是每日投喂饲料和管护网箱安全,及时清理杂藻及附着物,保持水流畅通,查看鱼苗活动是否正常及网衣是否出现破损,防止海鸟侵扰等。
  1.4.3.2 投喂 投喂颗粒饲料,投喂量按鱼种体重1%~3%,每日投喂一次,投喂时间尽量选择上午,在停流或缓流时投喂。投喂量可根据天气和鱼种摄食情况进行调整。海上投喂饲料流失很少,加之海里的小鱼小虾,以及网上附着藻类及钩虾等生物也会被罗非鱼利用,总体上饵料充足。
  1.4.3.3 海区主要水质指标监测 网箱养殖期间每日定时监测海区水温、溶解氧、透明度、pH值等主要水质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鱼苗升盐驯化成活率及生长情况
  罗非鱼苗经过50 d左右的升盐驯化,驯化成活率平均为75%,最低65%,最高85%。转入网箱时鱼苗体质量达50~80 g/尾,体长10~15 cm/尾。
  2.2 海区主要水质指标
  2.2.1 水温 罗非鱼种入箱时水温为(15.5±0.5)℃,以后逐渐上升。9月中旬,水温最高,平均水温(24.0±1.0)℃,26.0 ℃左右的水温可以维持10~20 d,此时罗非鱼摄食旺盛,生长速度快。10月份水温开始下降,平均水温(23.0±0.5)℃,11月份水温平均在(20.0±0.5) ℃。
  2.2.2 其他水质指标 养殖网箱在开放海区,水深15~30 m,水流通畅,水质清澈,透明度10 m左右,溶解氧一般都在7~8 mg/L。海区pH值稳定在7.6~8.2之间,适合罗非鱼生长。
  2.3 商品鱼产出
  2017年11月20—25日,开始收获商品鱼。罗非鱼种经过150 d的海上养殖,平均体质量600 g以上,体长35~40 cm,最大个体规格达到800 g,体长超过40 cm,海上养殖成活率85%以上。养殖产量平均为31.6 kg/m3,每箱产商品鱼1 580 kg。活罗非鱼岸边平均售价40.00元/kg,三箱产值18.96万元,净利润9.48万元,平均产值1 264元/m3,平均利润632元/m3。
  3 小结
  罗非鱼从淡水养殖移入海水养殖,必须经过升盐驯化。一般驯化前2~3 d停止喂食,驯化从5‰~10‰的盐度开始,每隔2 d升高盐度3~5个千分点,直至完全适应海水。驯化期间,尤其在初期,不宜喂食,避免内脏脱水和消化不良引起死亡,驯化之前最好进行鱼苗体能强化,提高免疫力,可投喂VC-2-三聚磷酸酯,每立方米水体全池泼洒1~2 g,连续泼洒2~3 d。
  升盐驯化时间过短或升盐幅度过高,会出现罗非鱼苗因眼睛失明不摄食而死亡等情况。此外,要关注罗非鱼苗下海时的水温,低于16 ℃时,鱼苗生长缓慢。
  莫桑比克罗非鱼和红罗非鱼经过升盐驯化均可从淡水环境转到海水环境正常养殖。海水网箱养殖的罗非鱼与淡水养殖的罗非鱼相比,无论从品质、口感、肉质、味道等方面都有提升,且售价翻倍。
  罗非鱼升盐驯化50 d左右,平均成活率为75%;海水网箱养殖180 d左右,平均养殖成活率85%以上。实际操作技术不复杂、容易掌握,易于推广,发展潜力巨大。有条件的地区,如果罗非鱼能在本地或附近孵化,可以直接降低鱼苗采购价格,降低运输风险和养殖成本。
  海区良好的水质环境和养殖空间及配合投喂鲜活饵料,降低了罗非鱼养殖成本,为罗非鱼养殖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根据海上试养情况,罗非鱼的网箱养殖密度、生长速度、规格、单箱产量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
  贺艳辉,张红燕,龚赟翀,等. 我国罗非鱼养殖品种及养殖发展分析[J].水产养殖,2009(3):12-13.
  [2] 罗国武,欧志明,牟希东.罗非鱼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J].水产科技,2010(1):17-18.
  [3] 沈俊宝,张显良.引进水产优良品种及养殖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187-198.
  [4] 李家乐,李思发.罗非鱼耐盐性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1999,6(3):81-84.
  The experiment of domestication of tilapia in seawater and marine cage culture
  ZHAO Lianjun1,DAI Hongmei2
  (1.The Abalone Farm of Aquaculture Company of Dalian Zhangzidao Group Co.,Ltd.,Dalian  116000,China;2.Liaoning,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 116000,China)
  Abstract:Domestication experiment of tilapia from freshwater to seawater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waste warm water discharged from the overwintering of the abalone farm.The water salinity for domestication of tilapia was gradually adjusted and increased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ative method of sea water.After 50 d of domestication and breeding,the tilapia larvae were fully adapted to normal seawater with salinity of 28‰~32‰,with an average survival rate of 75%.Then the tilapia was moved to the offshore cages for 150 d cultivation.By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5 049 kg tilapia were harvested,with an average output 31.6 kg/m3.The average size of the fish was 0.6 kg,and the price was 40 yuan/kg.The output value was 1 896 000 yuan,with an average output 1 264 yuan/m3.The net profit was 141 372.00 yuan,with an average profit 632 yuan/m3.
  Key words:tilapia;domestication in seawater;wasted water recycling;cage culturing
  (收稿日期:2021-08-03;修回日期:2021-09-30)
其他文献
摘要:本土性是电影空间之中超越性的现实源泉:一种对在世界之中的存在的真实反思,不能是抽象的,而须是本土场域里发生的。作为创作材质的南方性构成了贝赫·泽特林的电影神话学的意义源泉。泽特林的后南方电影对南方本土性的抽象化塑造了一种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多重的美学反思,即在浪漫化的视野中呈现被边缘化的他者的生命力。电影的超越性把现实的他者性时间化以抵抗异化的未来性。在电影空间中从本土性到超越性的转变之意涵
美国医学院校普通内科的发展和我们的初步实践
期刊
2021年9月22日,經农业农村部批准,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增设了石家庄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为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试验站站长为刘晓丽研究员,试验站主要任务为承接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试验任务。  试验站设立后,试验站专家考察了石家庄市鹿泉区、唐山市丰南区、曹妃甸区等淡水鱼养殖重点产区,并在该区域设置 10个示范点承接国家体系研发的新技术、新品种等的试验示范工
期刊
《河北渔业》创刊于197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2014年被国家第一批认定为科技类学术期刊,先后被评为 “中国水产类核心期刊”、“全国水产系统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 荣获“第六届河北省科技期刊评比版面设计奖”、“全国优秀水产科技期刊三等奖”。  《河北渔业》立足河北,面向全国,贴近生产实际,内容新,实用性强,信息真实。现辟有研究与探讨、专论与综述、增殖与养殖、调查与分析、病害防治、苗种
期刊
我国是发展较快而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人口已达到员13亿,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人民健康和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才能保障社会和谐与持久发展。在新的世纪,医学卫生战线不仅要面临新的传染性疾病,社会变革、经济文化生活的变化势必导致一些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逐渐乃至快速增加。代谢综合征又称代谢异常心血管综合征,在我国已经流行,它是一组心血管疾病危害因素的聚集与组合,诸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
期刊
摘 要:为从病理学角度阐明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乳化病”的致病机理,选取中度和重度感染“乳化病”的三疣梭子蟹进行了病理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黄骅地区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乳化病”的致病病原为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患病三疣梭子蟹的血淋巴、心脏、肝胰腺、鳃、体肌肉、螯足、第一步足和性腺等重要的组织器官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中等程度感染
摘 要:为了解不同开口饵料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上浮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选取5种不同的饵料进行开口饵料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活卤幼的加州鲈仔鱼存活率和体长净增长最高,分别为45%和0.18 cm;其次为微粒子配合饲料,存活率和体长净增长分别为3%和0.09 cm;而分别投喂冰冻海水轮虫、海水鱼育苗专用配合饲料和营养虾奶粉的加州鲈仔鱼全部死亡。  关键词:加州鲈(M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是COPD患者的重要临床病程,频繁发作的急性加重对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负面影响,使患者的肺功能恶化,也是COPD患者住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2005年欧洲呼吸学会和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会修订了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见本期第1030页),第一次将AECOPD作为下呼吸道感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入指南。长期以来,对于细菌
期刊
目的 利用“金标准”钳夹技术评价伴代谢综合征(MS)的高血压病人中评价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ederholm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ed)、Defronzo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om)等的相关性和适用性。方法 根据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在MS高血压病人群中分成正常糖耐量组(224例)、空腹血糖受损组(11例)和糖耐量异常组(228例)。均用胰岛素敏感指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