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会计教学领域的一些旧观念,旧方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适应性,会计教育如果不能正视现实问题,不深化现实会计实践教学活动,就不可能培养出掌握现代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会计人才。文章从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出发,阐明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育薄弱的环节,并就改进会计实践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 探索
一、高职院校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从会计人才市场供求看,一方面:企事业单位会计人才需求旺盛,但又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每年输出大量的会计人才,面临很大就业压力。会计人才市场供求脱节。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高校生产的“产品”不适销对路。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看,多数单位在实际招聘时最看重是日常会计操作和会计实践工作经验,要求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高校毕业生往往是动手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差,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时间长,不能马上胜任工作。究其原因,学生在校接受的实战训练太少,接触的企业实际业务,实际案例太少。另外,由于会计工作的特点,学生校外实习受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单位机密的安全性考虑、会计实习的阶段性、时间性等因素的影响,校外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实习效果总体上不好,毕业实习基本上流于形式。在这种客观情况下,加强校内会计实践教学就越发显出其重要作用。加强校内会计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通过实践教学,仿照企事业单位实际的业务来操作,将理论与实际会计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巩固理论知识,又锻炼提高学生的实战实用能力,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有效地弥补学生校外实习不足的欠缺。
二、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为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各高职院校普遍加强了会计实践性教学,增加了有利于培养学生技能的实践教学,调整了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同时把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环节,改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实践教学中职业岗位意识不强
对高职财会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高职会计教育,表现在无论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与本科财经院校类似,基本上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由于在会计实践性教学中职业岗位意识不强,往往不重视出纳岗位、审计岗位和税务会计岗位等,对于其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不明确,学生实习后仍然不知道出纳人员的工作流程,审计人员怎样审计,单位办税人员如何进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等,难以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岗位,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很重视成本核算工作,都设有专门的职业岗位对本单位的各项成本进行预测、核算、监督和控制。但在现实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往往由于成本核算工作的不便操作而不够重视,常常是简单化处理,使学生的对内容的了解难以深入。
(二)会计实践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实训业务缺少真实感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会计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主要采用会计模拟实验的方式,由于会计模拟实验采用的资料大部分是由教师编写的,即使有些资料来源于实际,也必定经过了筛选,所以,会计模拟实验这种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但与真实的业务还有一定的差距,缺少真实业务往来的立体感。会计模拟实验教材给出的资料都是一个模式绘制出的,缺少不同企事业单位会计内容的差异性分析,不能做到触类旁通,往往使学生在会计模拟实验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会计实践教学实验教材不够完善,实验项目缺乏整体性
由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往往更注重单一目标的通才教育,会计实践教学大多采用产品制造型企业的实验项目,对其它类型的会计主体,如商业、金融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实验项目很少涉及。多数会计实验教学的课程只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而涉入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课程的实习项目非常少。实践教学缺乏整体性,课程之间、各种实践教学形式之间联系过少,使得单个会计基本技能掌握较好,但对会计综合运用技能较差。
(四)会计实践教学普遍内容简单、教学要求低
在高职院校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常常是给学生一套企业某年某月的经济资料及原始凭证,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完成“凭证 —账簿 —报表”的循环, 整个过程缺少“审核、监督”这一重要环节,涉及的内容也往往只是一个企业某一月份的经济业务,包括供、产、销的核算,以及成本的计算。基本局限在会计核算上,只是培养了学员的账务处理能力;没有培养学员决策应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财务分析能力。学生缺少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财务分析、纳税筹划等能力,造成会计应用能力的欠缺。
(五)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的实践经验普遍不高
会计实践性教学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较高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熟悉会计和财务政策,具备较高的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高职会计教师较多都是走出学校就上了讲台,缺乏操作真实经济活动的经历,使得教师在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上缺少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列举实例的能力,与具体单位的会计实际工作脱节,不能完全掌握企事业单位会计运行的总体。有些教师常年从事会计的理论教学工作,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得不到及时更新。同时,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招生规模扩大,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把教师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在组织上、时间上和经费上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也客观上造成了教师脱离实践的情况。
三、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一)按照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开展实践性教学
高职院校在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按照现代会计对职业岗位的要求专门设置出纳、会计核算、审计、税务会计、金融会计等职业岗位,让学生分别担任核算、审计和税务会计、金融会计,进行职业岗位模拟实践操作,并进行岗位轮换制度。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加强释疑解惑的工作,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解决学生对这些岗位的模糊认识,熟练掌握这些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强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在教学中让学生们相互检查、监督、检查,相互促进。
(二)采取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并行的做法,做到二者有机结合
在高职会计教学环节中,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试验基本上是各行其是,二者的相互印证和有机关联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在很多高校中电算化实验相对独立,形成与手工模拟实验相脱节的情况,缺乏总体的统筹和协作规划。由于手工实验方式比较繁琐,工作量相对较大等原因,在高校教学安排中受到一定冷落。实际上,手工重在过程,而电算化重在结果,手工的过程更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由于高校电算化实验通常采用商品化软件,电算化模拟实验通常只是把握好会计凭证的录入就可实现,技术含量的会计专业知识大都成了暗箱操作的东西。通过手工模拟和电算化模拟相结合,就可以把账套设置、科目和账簿设置、账簿登记到编制报表的一整套流程,用手工和电脑同时进行操作,通过并行可以相互检查核对,及时发现手工或电算化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电脑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会计实践性教材的建设力度
为弥补会计模拟实验教材的不足,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应拓宽会计模拟实验的范围,努力贴近企事业单位实际。组织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实地调研,搜集资料,会计教材的内容除工业企业外,也应涉及其他行业的会计业务,最好以一个跨行业的集团公司为蓝本,使学生能全面接触、了解包括工业、商业、房地产、外商投资、外贸企业、娱乐服务业等多行业的会计实验内容,增加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覆盖面,适当提高会计实验的难度。这样可以使学生受到综合、系统、全面的操作训练,适应各行业、多层次的需求。
(四)改革会计实践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点着眼于提高学生能力
1、在教学计划的编制上,要保证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围绕理论到实践这条主线编制教学计划,按照学生入学强化训练、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和毕业前综合提高四个阶段,制定每一个分段计划,落实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目的、内容活动方式、场所条件、具体要求等,逐段达标,循序渐进。2、在课程覆盖的范围上,要体现能力培养渠道的多元性。改变目前在能力培养上重视课内、校内,忽视课外、校外、或者课内外、校内外衔接不紧的倾向,从课程覆盖范围上形成全方位能力培养的格局。3、在课程内容的要求上,要突出能力培养标准的高难度性。实践课程的内容是形成学生能力的最关键因素,继续开展学生会计实习工作,将实习工作的计划安排、内容制定、管理方式、总结评价实行全过程管理。另外专业教研室要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协调,而且在课程安排上坚持高标准、高难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4、在课程的保障上,要强调能力培养的先进性。实践课程教学必须以规范化、系列化的高水平作保障。在现有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训练模拟中心、学生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使实践课有切实的“硬件”保障。
(五)改革会计实践性教学方法,重点着眼于理论联系实际
一般而言,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但活泼新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也产生着积极影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艺术等诸多方面,所以应该综合地加以研究和改革,主要是改变“满堂灌”和“独角戏”的形式,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教为学服务”的原则,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出发,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启发学生的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与学双相互动和激发思考的目的。2、情境式教学。会计专业所学的知识是实践性很强的知识,比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都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所以要特别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立一定规模的模拟实习室,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信息化教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为广大学生喜闻乐见,可以避免因为教学手段的单调而造成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当然一切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员不能充当“放映员”的角色。①要重点突出信息课程在整个课程系列中的地位,增加信息科技课程比重,把信息科学技术作为基础课程的重点,加大其在总学时的比重。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运用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教学内容,要加大比重。②在有关信息科学技术方面教学的硬件设施上,应当初步实现院校教育训练网络化,利用网络在教学和实践方面的特殊作用,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有条件的应当建立会计实训模拟系统,为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杨莹:《会计教学实验室的功能实现浅析》,会计之友,2004.2
[2]李捷:《如何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研究,2004.4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 探索
一、高职院校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从会计人才市场供求看,一方面:企事业单位会计人才需求旺盛,但又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每年输出大量的会计人才,面临很大就业压力。会计人才市场供求脱节。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高校生产的“产品”不适销对路。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看,多数单位在实际招聘时最看重是日常会计操作和会计实践工作经验,要求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高校毕业生往往是动手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差,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时间长,不能马上胜任工作。究其原因,学生在校接受的实战训练太少,接触的企业实际业务,实际案例太少。另外,由于会计工作的特点,学生校外实习受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单位机密的安全性考虑、会计实习的阶段性、时间性等因素的影响,校外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实习效果总体上不好,毕业实习基本上流于形式。在这种客观情况下,加强校内会计实践教学就越发显出其重要作用。加强校内会计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通过实践教学,仿照企事业单位实际的业务来操作,将理论与实际会计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巩固理论知识,又锻炼提高学生的实战实用能力,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有效地弥补学生校外实习不足的欠缺。
二、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为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各高职院校普遍加强了会计实践性教学,增加了有利于培养学生技能的实践教学,调整了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同时把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环节,改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实践教学中职业岗位意识不强
对高职财会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高职会计教育,表现在无论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与本科财经院校类似,基本上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由于在会计实践性教学中职业岗位意识不强,往往不重视出纳岗位、审计岗位和税务会计岗位等,对于其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不明确,学生实习后仍然不知道出纳人员的工作流程,审计人员怎样审计,单位办税人员如何进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等,难以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岗位,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很重视成本核算工作,都设有专门的职业岗位对本单位的各项成本进行预测、核算、监督和控制。但在现实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往往由于成本核算工作的不便操作而不够重视,常常是简单化处理,使学生的对内容的了解难以深入。
(二)会计实践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实训业务缺少真实感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会计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主要采用会计模拟实验的方式,由于会计模拟实验采用的资料大部分是由教师编写的,即使有些资料来源于实际,也必定经过了筛选,所以,会计模拟实验这种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但与真实的业务还有一定的差距,缺少真实业务往来的立体感。会计模拟实验教材给出的资料都是一个模式绘制出的,缺少不同企事业单位会计内容的差异性分析,不能做到触类旁通,往往使学生在会计模拟实验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会计实践教学实验教材不够完善,实验项目缺乏整体性
由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往往更注重单一目标的通才教育,会计实践教学大多采用产品制造型企业的实验项目,对其它类型的会计主体,如商业、金融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实验项目很少涉及。多数会计实验教学的课程只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而涉入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课程的实习项目非常少。实践教学缺乏整体性,课程之间、各种实践教学形式之间联系过少,使得单个会计基本技能掌握较好,但对会计综合运用技能较差。
(四)会计实践教学普遍内容简单、教学要求低
在高职院校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常常是给学生一套企业某年某月的经济资料及原始凭证,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完成“凭证 —账簿 —报表”的循环, 整个过程缺少“审核、监督”这一重要环节,涉及的内容也往往只是一个企业某一月份的经济业务,包括供、产、销的核算,以及成本的计算。基本局限在会计核算上,只是培养了学员的账务处理能力;没有培养学员决策应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财务分析能力。学生缺少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财务分析、纳税筹划等能力,造成会计应用能力的欠缺。
(五)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的实践经验普遍不高
会计实践性教学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较高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熟悉会计和财务政策,具备较高的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高职会计教师较多都是走出学校就上了讲台,缺乏操作真实经济活动的经历,使得教师在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上缺少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列举实例的能力,与具体单位的会计实际工作脱节,不能完全掌握企事业单位会计运行的总体。有些教师常年从事会计的理论教学工作,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得不到及时更新。同时,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招生规模扩大,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把教师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在组织上、时间上和经费上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也客观上造成了教师脱离实践的情况。
三、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一)按照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开展实践性教学
高职院校在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按照现代会计对职业岗位的要求专门设置出纳、会计核算、审计、税务会计、金融会计等职业岗位,让学生分别担任核算、审计和税务会计、金融会计,进行职业岗位模拟实践操作,并进行岗位轮换制度。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加强释疑解惑的工作,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解决学生对这些岗位的模糊认识,熟练掌握这些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强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在教学中让学生们相互检查、监督、检查,相互促进。
(二)采取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并行的做法,做到二者有机结合
在高职会计教学环节中,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试验基本上是各行其是,二者的相互印证和有机关联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在很多高校中电算化实验相对独立,形成与手工模拟实验相脱节的情况,缺乏总体的统筹和协作规划。由于手工实验方式比较繁琐,工作量相对较大等原因,在高校教学安排中受到一定冷落。实际上,手工重在过程,而电算化重在结果,手工的过程更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由于高校电算化实验通常采用商品化软件,电算化模拟实验通常只是把握好会计凭证的录入就可实现,技术含量的会计专业知识大都成了暗箱操作的东西。通过手工模拟和电算化模拟相结合,就可以把账套设置、科目和账簿设置、账簿登记到编制报表的一整套流程,用手工和电脑同时进行操作,通过并行可以相互检查核对,及时发现手工或电算化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电脑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会计实践性教材的建设力度
为弥补会计模拟实验教材的不足,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应拓宽会计模拟实验的范围,努力贴近企事业单位实际。组织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实地调研,搜集资料,会计教材的内容除工业企业外,也应涉及其他行业的会计业务,最好以一个跨行业的集团公司为蓝本,使学生能全面接触、了解包括工业、商业、房地产、外商投资、外贸企业、娱乐服务业等多行业的会计实验内容,增加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覆盖面,适当提高会计实验的难度。这样可以使学生受到综合、系统、全面的操作训练,适应各行业、多层次的需求。
(四)改革会计实践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点着眼于提高学生能力
1、在教学计划的编制上,要保证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围绕理论到实践这条主线编制教学计划,按照学生入学强化训练、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和毕业前综合提高四个阶段,制定每一个分段计划,落实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目的、内容活动方式、场所条件、具体要求等,逐段达标,循序渐进。2、在课程覆盖的范围上,要体现能力培养渠道的多元性。改变目前在能力培养上重视课内、校内,忽视课外、校外、或者课内外、校内外衔接不紧的倾向,从课程覆盖范围上形成全方位能力培养的格局。3、在课程内容的要求上,要突出能力培养标准的高难度性。实践课程的内容是形成学生能力的最关键因素,继续开展学生会计实习工作,将实习工作的计划安排、内容制定、管理方式、总结评价实行全过程管理。另外专业教研室要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协调,而且在课程安排上坚持高标准、高难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4、在课程的保障上,要强调能力培养的先进性。实践课程教学必须以规范化、系列化的高水平作保障。在现有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训练模拟中心、学生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使实践课有切实的“硬件”保障。
(五)改革会计实践性教学方法,重点着眼于理论联系实际
一般而言,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但活泼新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也产生着积极影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艺术等诸多方面,所以应该综合地加以研究和改革,主要是改变“满堂灌”和“独角戏”的形式,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教为学服务”的原则,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出发,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启发学生的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与学双相互动和激发思考的目的。2、情境式教学。会计专业所学的知识是实践性很强的知识,比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都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所以要特别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立一定规模的模拟实习室,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信息化教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为广大学生喜闻乐见,可以避免因为教学手段的单调而造成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当然一切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员不能充当“放映员”的角色。①要重点突出信息课程在整个课程系列中的地位,增加信息科技课程比重,把信息科学技术作为基础课程的重点,加大其在总学时的比重。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运用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教学内容,要加大比重。②在有关信息科学技术方面教学的硬件设施上,应当初步实现院校教育训练网络化,利用网络在教学和实践方面的特殊作用,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有条件的应当建立会计实训模拟系统,为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杨莹:《会计教学实验室的功能实现浅析》,会计之友,2004.2
[2]李捷:《如何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研究,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