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他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关键词:画面构图;艺术风格;抽象画法;绘画形式
中国分类号:J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8-1
引言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的许多作品糅合了中国笔墨的细腻和西洋油画的色彩,本文旨在探索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吴冠中与油画
吴冠中的油画代表作品之一是《北国风光》。《北国风光》并不能称得上是吴冠中最具代表性的油画作品,真正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件作品创作的时代———1979年。了解吴冠中艺术的人都知道,正是在这一时期前后,他发表了大量阐述其有关“抽象美”、“形式美”、“油画民族化”等艺术思想的文章,并且引发了美术界的大讨论。如若将《北国风光》还原到这样一个历史环境中去解读,那么我们将会对该作品产生新的理解与认识,而非如目前这样仅仅关注到作品本体之外的问题。
吴冠中1995年创作了《小鸟天堂》。此件作品正是吴冠中“黑色时期”的作品。这一阶段,他的作品一反过去那种抒情的银灰色,愈画愈浓、愈画愈满、愈画愈繁密、愈画愈深厚。这中间自然隐含着形式演进的规律,如由繁至简再进入新的繁,由具象至半抽象再到纯抽象,都是艺术进程必经的过程。这种变化,不是一般的变化,而是一种“质”的升迁,是朝向精神领域的迈进,是他的艺术进入佳境的标志。树林里集聚密匝匝的黑精灵,虽然只是抽离了具象的黑团,你或许感受到是鸟类,它们或啁啾,或飞翔,或依偎,斑澜具有节奏的色彩,喻意着春意盎然。
二、吴冠中与国画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吴冠中的画以点线面、黑白灰、浓淡干湿焦、勾染皴擦点的综合运用,组成了一种原始与前卫完美结合的艺术典范。最原始的艺术可能孕育最为现代的新潮艺术,而最为前卫的艺术则可能是变换了形式、赋予了现代审美情趣的古典艺术。
画中假山均以线条勾出,直线、折线、曲线及弧线等等的组合,雅致大方,变幻莫测。假山形状各异,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气势磅礴,有平易近人之情,有光怪陆离之状,千奇百怪,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大量线条的运用使画面极富东方神韵,不过运笔并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笔锋和顿挫,而是流畅、明快、飘逸的。在疾徐挥洒间凸现的节奏感、韵律美,在大片色块烘染下产生的富有平面感的张力,使画面产生一种全新的美感。既有传统中国画之气韵,又有西方绘画之形式趣味。
长廊中如织的游人和水中游动的金鱼、飘动的浮萍,使画面静中寓动。整幅将形式之美与优雅的意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且尺幅巨大,气势磅礴,乃体现吴冠中抽象画最高水平的一幅佳作。而该幅作品也是吴冠中点线色彩系列中留存在民间的尺幅最大作品,甚为难得。
吴冠中认为作为画家,除了从历史的角度联想外,他更珍惜长城的视觉形象感受。这也是他以别开生面的大胆创作手法去强烈地表现这种视觉形象,因而在70年代末期写下了首幅大型的长城。他的创作意图十分鲜明,正是不满意于过往惯见全是重复雷同的构图方法,长城被置于山丛之中,山的形和色都很单调,缺乏了突出长城的角色,长城被淹没其中,丧失了雄伟的本色。因此,他刻意将画面全部面积任长城尽情奔驰,山舞银蛇是长城的独特个性。
他自谓当时被不少人认为此画离谱了,但正是这种自研丹青,试与长城比之长的个性,方能在笔下形象化凸显了长城体势之奇雄。70年代末的长城奠定了这项题材的基本构图与表现手法。1986年,他移横展为纵向式,写下了直幅的长城,其势直如奔流倾涌于眼前,气势慑人。本幅约成于1987年前,承袭了首幅的特点,笔道雄浑,迸发力极强,转折顿挫间尤见速度感,一气呵成。但结构相对趋于简约,将原来紧密凑集的线条交搭转为距离较宽松,显得更自由放纵,不拘一格,反映其驾驭能力更精准自如。
三、结束语
吴先生曾经形象地概括了处理出入关系的诀窍。他曾这样为青年画家指点迷津:“你一定要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脱的过程中,你就会找到自己。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年近90高龄,吴冠中将自己的作品捐赠给了各大美术馆。他感觉到:自己的作品,能被下一代读懂和接受。所以他将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地留下来,留在美术馆,让后面人有所参考。在他看来,走上艺术的路,就是要殉道。他还说,要做好艺术,还需要痛苦,而他的心永远被苦缠绕着。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作者简介:
迟敏,女,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关键词:画面构图;艺术风格;抽象画法;绘画形式
中国分类号:J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8-1
引言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的许多作品糅合了中国笔墨的细腻和西洋油画的色彩,本文旨在探索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吴冠中与油画
吴冠中的油画代表作品之一是《北国风光》。《北国风光》并不能称得上是吴冠中最具代表性的油画作品,真正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件作品创作的时代———1979年。了解吴冠中艺术的人都知道,正是在这一时期前后,他发表了大量阐述其有关“抽象美”、“形式美”、“油画民族化”等艺术思想的文章,并且引发了美术界的大讨论。如若将《北国风光》还原到这样一个历史环境中去解读,那么我们将会对该作品产生新的理解与认识,而非如目前这样仅仅关注到作品本体之外的问题。
吴冠中1995年创作了《小鸟天堂》。此件作品正是吴冠中“黑色时期”的作品。这一阶段,他的作品一反过去那种抒情的银灰色,愈画愈浓、愈画愈满、愈画愈繁密、愈画愈深厚。这中间自然隐含着形式演进的规律,如由繁至简再进入新的繁,由具象至半抽象再到纯抽象,都是艺术进程必经的过程。这种变化,不是一般的变化,而是一种“质”的升迁,是朝向精神领域的迈进,是他的艺术进入佳境的标志。树林里集聚密匝匝的黑精灵,虽然只是抽离了具象的黑团,你或许感受到是鸟类,它们或啁啾,或飞翔,或依偎,斑澜具有节奏的色彩,喻意着春意盎然。
二、吴冠中与国画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吴冠中的画以点线面、黑白灰、浓淡干湿焦、勾染皴擦点的综合运用,组成了一种原始与前卫完美结合的艺术典范。最原始的艺术可能孕育最为现代的新潮艺术,而最为前卫的艺术则可能是变换了形式、赋予了现代审美情趣的古典艺术。
画中假山均以线条勾出,直线、折线、曲线及弧线等等的组合,雅致大方,变幻莫测。假山形状各异,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气势磅礴,有平易近人之情,有光怪陆离之状,千奇百怪,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大量线条的运用使画面极富东方神韵,不过运笔并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笔锋和顿挫,而是流畅、明快、飘逸的。在疾徐挥洒间凸现的节奏感、韵律美,在大片色块烘染下产生的富有平面感的张力,使画面产生一种全新的美感。既有传统中国画之气韵,又有西方绘画之形式趣味。
长廊中如织的游人和水中游动的金鱼、飘动的浮萍,使画面静中寓动。整幅将形式之美与优雅的意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且尺幅巨大,气势磅礴,乃体现吴冠中抽象画最高水平的一幅佳作。而该幅作品也是吴冠中点线色彩系列中留存在民间的尺幅最大作品,甚为难得。
吴冠中认为作为画家,除了从历史的角度联想外,他更珍惜长城的视觉形象感受。这也是他以别开生面的大胆创作手法去强烈地表现这种视觉形象,因而在70年代末期写下了首幅大型的长城。他的创作意图十分鲜明,正是不满意于过往惯见全是重复雷同的构图方法,长城被置于山丛之中,山的形和色都很单调,缺乏了突出长城的角色,长城被淹没其中,丧失了雄伟的本色。因此,他刻意将画面全部面积任长城尽情奔驰,山舞银蛇是长城的独特个性。
他自谓当时被不少人认为此画离谱了,但正是这种自研丹青,试与长城比之长的个性,方能在笔下形象化凸显了长城体势之奇雄。70年代末的长城奠定了这项题材的基本构图与表现手法。1986年,他移横展为纵向式,写下了直幅的长城,其势直如奔流倾涌于眼前,气势慑人。本幅约成于1987年前,承袭了首幅的特点,笔道雄浑,迸发力极强,转折顿挫间尤见速度感,一气呵成。但结构相对趋于简约,将原来紧密凑集的线条交搭转为距离较宽松,显得更自由放纵,不拘一格,反映其驾驭能力更精准自如。
三、结束语
吴先生曾经形象地概括了处理出入关系的诀窍。他曾这样为青年画家指点迷津:“你一定要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脱的过程中,你就会找到自己。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年近90高龄,吴冠中将自己的作品捐赠给了各大美术馆。他感觉到:自己的作品,能被下一代读懂和接受。所以他将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地留下来,留在美术馆,让后面人有所参考。在他看来,走上艺术的路,就是要殉道。他还说,要做好艺术,还需要痛苦,而他的心永远被苦缠绕着。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作者简介:
迟敏,女,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