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统计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如何处理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三者关系的量化依据。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如何正确对待教育统计工作、才能使统计数据为高校所用,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高职科研;发展瓶颈;应对策略
一、教育统计工作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
高校统计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如何处理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三者关系的量化依据。高校教育统计数字具有直观性、并且具有全面真实、准确的特点,能够客观地反映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状态;学校通过对教育统计报表的分析,及时掌握学校的发展动态,为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基础信息。学校对统计报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和其他兄弟院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促进学校各方面全面、健康、协调地发展;是高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科研计划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和高等学校确保教学评估成效的有效手段。高校统计工作的信息功能、咨询功能和监督功能在高校的发展中同时也起着“晴雨表”和“监测仪”的重要作用。
总之,高等教育教育统计的准确、及时、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效果。在宏观管理方面,高等教育教育统计为确定国家对学校的投入、支持力度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提供重要依据,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和监控重要依据;在微观管理中的方面,教育统计信息是高等学校领导决策和制定发展规划的得力助手,是高等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是高等学校对外交流、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
二、目前高校对教育统计工作认识的误区
(一)对教育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高校领导普遍存在“任务”观念
纵观各高等学校的统计工作,一些单位和领导普遍存在“任务”观念,为填报表,为完成任务而统计,未能把统计与学校工作相结合,把统计信息自觉地用于决策和日常工作。尤其是个别领导存在统计可有可无,人员可强可弱,分析可搞可不搞的错误思想,对统计工作缺乏应有的关心和有效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工作全面发展。教育部为了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硬件标准,作为评定一所高等学校办学资格的主要依据[4]。但近几年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扩招后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与办学资源短缺所形成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各级政府和各学校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但对多数学校而言仍然不能缓解办学条件不足带来的困难。因此,仅一味用陈旧的报表指标体系和划一的硬件标准来决定高等学校招生数和办学资格也会带来一系列弊端。一方面势必导致报表填报数据的失真,影响教育统计报表的权威性,使高等教育主管单位缺乏客观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思想支配下,随意办分校,或低层次学校办高层次教育,或低素质、低层次师资任高层教育的课程等也将严重影响高等教育质量。
(二)不少高校为统计而统计,不重视数据的分析
目前,高等学校统计工作仍然停留在以手工统计为主,然后通过计算机单机录入后进行数据处理,对计算机的应用停留在报表处理阶段,往往使原本很有参考价值的统计资料成为滞后的信息,降低甚至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存在着效率低、统计信息共享性差的问题。目前高等学校教育统计应用形式单一,多数是被动的完成报表任务,服务方向依然是以为上级服务为主,没有主动地根据教育管理需要进行采集、提供,因此满足不了教育管理的需要,这就使教育统计滞后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和教育改革,丧失了最基本的为教育管理服务的功能。但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高等学校教育统计数据不仅对高等教育宏观管理非常必要,而且在各高等学校自身微观管理中也很必要,对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以制定最佳决策。
(三)认为高校教育数据统计是阶段性的、静态的
高校填制统计报表一般是以次年的9月1号至本年的8月31号为统计区间,统计数据录入计算机后的数据处理,仍停留在报表处理阶段,没有进行统计数据的汇编和深加工,电子统计数据库不过是纸质统计报表的简单复制,指标数据不具备历史延续性,统计报表所反映的都是一些孤立、静态的统计数据。而事物往往只有在它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才能清楚地显示出它内在的特点、本质与规律,高校教育统计的孤立、静态,无疑极大地削弱了高校统计的信息功能。“教育统计调查方法单一,只有年度报表,没有形成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相结合、定期调查与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教育统计调查体系,导致教育统计数据不及时,不能很好地满足对教育热点问题的及时、客观地正确描述和评价。”因此,目前高校统计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信息反馈与信息依据作用。
(四)忽视统计人员专业性、稳定性的培养
不少高等学校统计人员普遍非科班出身,对统计知识了解较少,长期得不到有关统计知识和统计技能的培训;与国家统计部门联系少,缺少及时有效的指导,难以了解国家统计改革与创新的新发展。统计人员的问题主要有:
1、统计人员大多是兼职,缺少必要的协调和统一。上级部门各自向下部署报表,要求不同,角度不一,出现了数出多头,数据“打架”的现象,影响学校政策的制定和领导的决策。
2、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一些反映学校现状和今后发展的重要数据,如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图书等教学评估指标时,不能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和处理,不能提供正确的信息,给学校的长远和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3、统计制度不够完善,基础统计工作相对薄弱,各个部门没有原始记录和台帐制度,有时为了完成填报,便临时凑数,使统计数据的严肃性、真实性、可比性大打折扣。兼职的统计人员一方面对统计的专业知识、统计功能、作用等情况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对具体的教学管理理论业务知识和情况不甚熟悉,难以把统计知识灵活地、科学地运用到现代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中去;此外,由于兼职的缘故也无暇探索如何挖掘统计信息的潜在价值。多数统计工作只是简单的满足于完成上级下达的报表任务,使得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从而制约了高校统计工作的正常发展。 三、高校应如何正确对待教育统计工作
1、更新观念,以自身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改革
(1)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走出教育统计仅以上报报表的传统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统计调查和多形式的办学条件评估,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
(2)更新指标体系,使之适应教育发展与改革。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使编制出的报表更加科学化,使之既要注重硬指标体系的统计,又要注重反映教学质量、成果、办学效益、活力等无形因素的统计。
(3)教育主管单位要根据各业务部门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具有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的综合性报表,以减少基层单位的重复统计的工作负担。同时,应适时更新教育统计报表软件系统,开发出使用便捷、可操作性强、功能齐全的统计应用软件,以适应教育统计的要求。
高校的教育统计应在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和改革中有所作为。从学科建设到课程建设,从教师管理到学生管理,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从试卷管理到成绩管理等,每一个管理环节都要涉及到数据,高校应利用教育统计作为工具和方法使教学管理在纷乱庞杂的数据和现象中理出头绪,由繁化简,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样组推断总体,从已知预测未知。高校可以把教育统计方法与教学管理融为一体,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评价体系,对教学管理起鉴定、诊断、反馈、监督、激励等作用,从而提高管理水平,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可见教育统计与管理密不可分。因此,高校教育统计自身要发展,要在教育改革中有所作为,就必须主动适应教学管理和教育改革,根据教学和教学管理的需要,开展统计调查,充分挖掘统计信息资源,进行细致的统计分析,努力探讨教学管理及改革规律,为管理和改革服务。
2、实行动态的科学管理,加强过程监控
大学处在复杂而快速变化环境下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教育、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的服务功能也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高校一方面扩大了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中也引入了竞争机制。高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积极开展科研外,还必须与教育外部的社会、市场,与国际更紧密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教育信息和动态以进行教育改革。首先,教育统计要平衡和协调培养人才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根据市场需求,用教育统计工具,从人才培养的定位、专业的设置、招生计划的制定等多方面开展教育预测;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毕业生质量进行跟踪和调查,并采用技术性强、可信度高的分析方法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其次,教育统计要平衡和协调科研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广泛开展市场调查,让科研与市场紧密结合,架起科研与市场经济的桥梁,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使教学、科研、服务、经济效益几者之间相互促进,达到最高程度上的和谐。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统计者和管理者素质
(1)从各级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角度来说,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各高校担任统计的人员进行统计专业知识培训,以确保基层教育统计的准确性。
(2)教育统计要在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应用空间,就必须将教育统计与教育管理融为一体,让管理人员能主动地将教育管理与教育统计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挖掘统计信息资源,研究高等教育和教学管理规律,服务于高校教学管理和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效率,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和教育改革的发展。
4、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高校应转变只重视数据统计不重视统计分析的传统观念,将高校教育统计的重点转移到统计分析上来。对已搜集和整理的信息资料,采用多种统计方法,来揭示隐藏在资料内部的客观规律,挖掘出学校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提升统计信息的价值量。紧密跟踪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校办产业创新能力等相关工作的进展,捕捉信息及时归纳总结。单纯的统计数字是骨架、躯体,只有加以分析才能赋予其灵魂。高校教育统计要以全面准确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以有针对性、超前性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形式,积极参与学校工作计划的制定,为领导决策和学校管理提供高质量的统计资料和依据。
四、结语
教育统计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工作,是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完善统计工作制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为高校现代化管理服务。通过教育统计工作可以勾勒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育资源的分配利用情况,便于高校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加强内部工作的协调、衔接,推动外部合作项目取长补短,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姜全红.加强统计工作促进高校科学管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3).
[2]张元辉.高校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
[3]张铭.加快教育统计改革步伐,适应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5,(3).
[4]段冬梅.浅谈高校教育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9,(19).
[5]戴世英.高校统计工作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作者简介:
1、王丽英(1984-),女,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及道桥专业相关的教育科研工作。
2、骆文进:(1983-),女,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及结构工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科研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课题项目“高职院校科研问题剖析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CQGJI3B762
【关键词】 高职科研;发展瓶颈;应对策略
一、教育统计工作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
高校统计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如何处理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三者关系的量化依据。高校教育统计数字具有直观性、并且具有全面真实、准确的特点,能够客观地反映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状态;学校通过对教育统计报表的分析,及时掌握学校的发展动态,为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基础信息。学校对统计报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和其他兄弟院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促进学校各方面全面、健康、协调地发展;是高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科研计划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和高等学校确保教学评估成效的有效手段。高校统计工作的信息功能、咨询功能和监督功能在高校的发展中同时也起着“晴雨表”和“监测仪”的重要作用。
总之,高等教育教育统计的准确、及时、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效果。在宏观管理方面,高等教育教育统计为确定国家对学校的投入、支持力度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提供重要依据,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和监控重要依据;在微观管理中的方面,教育统计信息是高等学校领导决策和制定发展规划的得力助手,是高等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是高等学校对外交流、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
二、目前高校对教育统计工作认识的误区
(一)对教育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高校领导普遍存在“任务”观念
纵观各高等学校的统计工作,一些单位和领导普遍存在“任务”观念,为填报表,为完成任务而统计,未能把统计与学校工作相结合,把统计信息自觉地用于决策和日常工作。尤其是个别领导存在统计可有可无,人员可强可弱,分析可搞可不搞的错误思想,对统计工作缺乏应有的关心和有效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工作全面发展。教育部为了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硬件标准,作为评定一所高等学校办学资格的主要依据[4]。但近几年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扩招后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与办学资源短缺所形成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各级政府和各学校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但对多数学校而言仍然不能缓解办学条件不足带来的困难。因此,仅一味用陈旧的报表指标体系和划一的硬件标准来决定高等学校招生数和办学资格也会带来一系列弊端。一方面势必导致报表填报数据的失真,影响教育统计报表的权威性,使高等教育主管单位缺乏客观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思想支配下,随意办分校,或低层次学校办高层次教育,或低素质、低层次师资任高层教育的课程等也将严重影响高等教育质量。
(二)不少高校为统计而统计,不重视数据的分析
目前,高等学校统计工作仍然停留在以手工统计为主,然后通过计算机单机录入后进行数据处理,对计算机的应用停留在报表处理阶段,往往使原本很有参考价值的统计资料成为滞后的信息,降低甚至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存在着效率低、统计信息共享性差的问题。目前高等学校教育统计应用形式单一,多数是被动的完成报表任务,服务方向依然是以为上级服务为主,没有主动地根据教育管理需要进行采集、提供,因此满足不了教育管理的需要,这就使教育统计滞后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和教育改革,丧失了最基本的为教育管理服务的功能。但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高等学校教育统计数据不仅对高等教育宏观管理非常必要,而且在各高等学校自身微观管理中也很必要,对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以制定最佳决策。
(三)认为高校教育数据统计是阶段性的、静态的
高校填制统计报表一般是以次年的9月1号至本年的8月31号为统计区间,统计数据录入计算机后的数据处理,仍停留在报表处理阶段,没有进行统计数据的汇编和深加工,电子统计数据库不过是纸质统计报表的简单复制,指标数据不具备历史延续性,统计报表所反映的都是一些孤立、静态的统计数据。而事物往往只有在它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才能清楚地显示出它内在的特点、本质与规律,高校教育统计的孤立、静态,无疑极大地削弱了高校统计的信息功能。“教育统计调查方法单一,只有年度报表,没有形成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相结合、定期调查与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教育统计调查体系,导致教育统计数据不及时,不能很好地满足对教育热点问题的及时、客观地正确描述和评价。”因此,目前高校统计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信息反馈与信息依据作用。
(四)忽视统计人员专业性、稳定性的培养
不少高等学校统计人员普遍非科班出身,对统计知识了解较少,长期得不到有关统计知识和统计技能的培训;与国家统计部门联系少,缺少及时有效的指导,难以了解国家统计改革与创新的新发展。统计人员的问题主要有:
1、统计人员大多是兼职,缺少必要的协调和统一。上级部门各自向下部署报表,要求不同,角度不一,出现了数出多头,数据“打架”的现象,影响学校政策的制定和领导的决策。
2、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一些反映学校现状和今后发展的重要数据,如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图书等教学评估指标时,不能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和处理,不能提供正确的信息,给学校的长远和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3、统计制度不够完善,基础统计工作相对薄弱,各个部门没有原始记录和台帐制度,有时为了完成填报,便临时凑数,使统计数据的严肃性、真实性、可比性大打折扣。兼职的统计人员一方面对统计的专业知识、统计功能、作用等情况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对具体的教学管理理论业务知识和情况不甚熟悉,难以把统计知识灵活地、科学地运用到现代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中去;此外,由于兼职的缘故也无暇探索如何挖掘统计信息的潜在价值。多数统计工作只是简单的满足于完成上级下达的报表任务,使得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从而制约了高校统计工作的正常发展。 三、高校应如何正确对待教育统计工作
1、更新观念,以自身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改革
(1)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走出教育统计仅以上报报表的传统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统计调查和多形式的办学条件评估,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
(2)更新指标体系,使之适应教育发展与改革。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使编制出的报表更加科学化,使之既要注重硬指标体系的统计,又要注重反映教学质量、成果、办学效益、活力等无形因素的统计。
(3)教育主管单位要根据各业务部门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具有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的综合性报表,以减少基层单位的重复统计的工作负担。同时,应适时更新教育统计报表软件系统,开发出使用便捷、可操作性强、功能齐全的统计应用软件,以适应教育统计的要求。
高校的教育统计应在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和改革中有所作为。从学科建设到课程建设,从教师管理到学生管理,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从试卷管理到成绩管理等,每一个管理环节都要涉及到数据,高校应利用教育统计作为工具和方法使教学管理在纷乱庞杂的数据和现象中理出头绪,由繁化简,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样组推断总体,从已知预测未知。高校可以把教育统计方法与教学管理融为一体,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评价体系,对教学管理起鉴定、诊断、反馈、监督、激励等作用,从而提高管理水平,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可见教育统计与管理密不可分。因此,高校教育统计自身要发展,要在教育改革中有所作为,就必须主动适应教学管理和教育改革,根据教学和教学管理的需要,开展统计调查,充分挖掘统计信息资源,进行细致的统计分析,努力探讨教学管理及改革规律,为管理和改革服务。
2、实行动态的科学管理,加强过程监控
大学处在复杂而快速变化环境下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教育、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的服务功能也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高校一方面扩大了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中也引入了竞争机制。高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积极开展科研外,还必须与教育外部的社会、市场,与国际更紧密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教育信息和动态以进行教育改革。首先,教育统计要平衡和协调培养人才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根据市场需求,用教育统计工具,从人才培养的定位、专业的设置、招生计划的制定等多方面开展教育预测;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毕业生质量进行跟踪和调查,并采用技术性强、可信度高的分析方法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其次,教育统计要平衡和协调科研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广泛开展市场调查,让科研与市场紧密结合,架起科研与市场经济的桥梁,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使教学、科研、服务、经济效益几者之间相互促进,达到最高程度上的和谐。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统计者和管理者素质
(1)从各级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角度来说,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各高校担任统计的人员进行统计专业知识培训,以确保基层教育统计的准确性。
(2)教育统计要在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应用空间,就必须将教育统计与教育管理融为一体,让管理人员能主动地将教育管理与教育统计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挖掘统计信息资源,研究高等教育和教学管理规律,服务于高校教学管理和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效率,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和教育改革的发展。
4、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高校应转变只重视数据统计不重视统计分析的传统观念,将高校教育统计的重点转移到统计分析上来。对已搜集和整理的信息资料,采用多种统计方法,来揭示隐藏在资料内部的客观规律,挖掘出学校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提升统计信息的价值量。紧密跟踪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校办产业创新能力等相关工作的进展,捕捉信息及时归纳总结。单纯的统计数字是骨架、躯体,只有加以分析才能赋予其灵魂。高校教育统计要以全面准确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以有针对性、超前性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形式,积极参与学校工作计划的制定,为领导决策和学校管理提供高质量的统计资料和依据。
四、结语
教育统计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工作,是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完善统计工作制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为高校现代化管理服务。通过教育统计工作可以勾勒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育资源的分配利用情况,便于高校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加强内部工作的协调、衔接,推动外部合作项目取长补短,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姜全红.加强统计工作促进高校科学管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3).
[2]张元辉.高校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
[3]张铭.加快教育统计改革步伐,适应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5,(3).
[4]段冬梅.浅谈高校教育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9,(19).
[5]戴世英.高校统计工作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作者简介:
1、王丽英(1984-),女,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及道桥专业相关的教育科研工作。
2、骆文进:(1983-),女,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及结构工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科研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课题项目“高职院校科研问题剖析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CQGJI3B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