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卖菜,也卖诗,柴多米多诗也多
大理因宜人的气候、淳朴的民风,以及醉人的风景,常被喻为“诗和远方”。很多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人被大理吸引,聚集在这里创作、生活,享受着这里的阳光和干净的空气。这群人被称为新大理人,嘉明便是其中之一。
嘉明是大理柴米多农场的主人,他23岁那年来到大理,在双廊开过民宿,后来租了250亩地做农场,娶了相爱的大理姑娘,就此在大理扎下了根。他说:“在大城市里大家过着差不多的日子,而大理能给予大家新的身份——科学家变农夫,程序员当木匠。”
做农场,源于和母亲的一次通话。母亲用一连串的“不”拒绝嘉明让她搬来大理一起住的提议,理由是舍不得扬州老家地里的青菜,觉得“嫩、鲜、好吃”。嘉明想,“就这个事儿啊,那我们自己种不就好了。”由此他有了做农场的打算。
柴多、米多,寓意生活的本源。在农场,嘉明依照最自然农法种植,不施用农药化肥,应时栽种蔬菜谷物,甚至为了有一个完整的农场自然生态,恢复了1968年被人们填平的神佛湖。慢慢熟悉种植方式后,农地越来越肥沃,长出的果蔬也越来越丰茂,嘉明便开始养牛马、兔子、鸡鸭鹅、鱼等,让它们在农场自由生长。
当农场的种植收成有了盈余,嘉明就联合当地的一些种植农户,发起了每周一次的生活集市,卖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说是卖蔬菜水果,集市上却跑来许多隐匿在大理四周的手工艺人、艺术家、农场主、小业主们,大家都带上了自家的东西来认识新朋友。
既扎根农场,也面向山海
有人说,柴米多市集是一个精神混杂体,乡邻们用事物、器具和音乐坦诚相见。广阔的草地旁边有一个小湖泊,近处是热闹有趣的市集,远处是连绵开阔的苍山。嬉皮士老外和白族老太太一起踢毽子,小朋友和狗狗一起撒欢奔跑,湖中央表演着自然音乐,手工艺人们介绍着自己的作品,没有重复,没有相同。
草原、湖泊、溪流、动物,一切都是人之向往。人们在这里吃喝聊天、划船踢毽子、绕着篝火跳舞,也相互认识。这里有从北京来大理的陪女儿度过童年的花儿姐,有产品设计出身却着迷于做弓的小步,有因为喜欢大理暂时落地在此生活的深圳男孩小喇叭,有来自日本、遵循自然农法在苍山下种植蔬菜谷物自给自足的六太郎和阿雅……集市的氛围热烈、温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纯粹而愉悦,于是慢慢地,柴米多农场草坪上的集市变成了让人期盼的一场相聚。
曾有长居大理的旅行作家说:“全国唯一的社区,在大理。”嘉明把集市当成让邻里之间相知相熟的新平台,传递“回归自然本质”的理念,让大理这个“社区”更像一个大家庭。
嘉明还在大理城区开了一家餐厅,以“Farm to Table”(农场到餐桌)的方式为大理人提供原生态的自然食物,常居大理的人常会约上朋友家人来餐厅吃饭相聚。餐厅像一个社区公共空间,有时吃着饭,就能看到有人一边打着招呼,一边跑到对面和朋友们踢毽子。
有人评论,“共有之家不太可能发生在当下的中国。没想到有意无意间,柴米多竟然在大理实现了类似的事情。”这少不了嘉明持续的努力,他始终在为大理新生活探索更多有趣的内容,从周末如同邻居聚会般的小型美食集市,到月末如同party般的大型集市,以及慢慢形成的农场产品的社区配送。
嘉明还带人去香格里拉感受自然,在油菜花田里画画、拍照,实地去采摘松茸野菌,再就地烹饪新鲜的食材,做一桌引人入胜的“漂流餐桌”。如今嘉明已经让农场真正走进了大理人的生活。
城市里也需要“新邻居”拉近距离
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大家早出晚归,同一个社区里相熟的人很少,越来越难以感受过去邻里间互帮互助的融洽,有的人可能几个月都没和自己隔壁的邻居碰过一面,社区意识和街道意识都在消失。
对于这个现象,嘉明认为,大家需要一种人和人之间的“新邻居”关系。他解释道:“什么叫新邻居?这既不是单纯的地缘性的人际关系,也不是现代都市的契约合作关系。在这种关系里,我们既能像以前的老邻居一样,互相交换食物,帮忙看小孩,建立信任和友善;又能享有精神层面的理解和协作,一起拍电影,一起演话剧,甚至一起助力社区的老业态和老手艺,更灵活地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这样的人际关系,在大理柴米多生活市集上已经形成。我觉得现代城市里也需要‘新邻居’关系。”嘉明說。这种“新邻居”关系的建立,不可或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这种连接,嘉明在集市中感受最深,是他坚持做集市的理由之一。
朋友曾调侃嘉明:“嘉明的最大理想就是把世界恢复成一个生气勃勃的动物园。”嘉明反驳道:“你说得太抽象了,我现在最关心蛋、奶、猪、鸡的事儿。”
让社区邻里的关系紧密,让社区也有自己的温暖和文化,我们需要“柴米多”在身边,不只是食材,不只是集市,还是一种有着人情味的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