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鲜花一朵朵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题导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多想,邂逅一次心的相知,多想,让孤独的心影不再寂寞。愿把心灵寄予世间一切美丽,让紧闭的心蕾,在理解的和风下,绽放心灵之花一朵朵!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确定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思路】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命题者给出了一段文字材料,我们必须经过阅读材料、理解分析、提炼主旨、联想想象、筛选甄别、文字表达等步骤,才能完成写作。本次作文可以写作任何形式的文章,但无论写什么文体,一定要围绕材料所揭示或蕴含的核心思想进行审题立意,再进行构思选材、演绎行文。
  1.审准题意好成文。
  这次作文,我们须认真分析材料中的内容,然后采用一些特别的方法,来达到命题者的要求,从而进行正确作文。一要抓关键句——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如此段材料中的“愿把心灵寄予世间一切美丽,让紧闭的心蕾,在理解的和风下,绽放灵花一朵朵”,即为材料的“眼睛”,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道理,如“理解万岁”“亲情无价”“沟通暖人心”“心灵的美丽是人生最真正的美丽”“让爱洒满人间”等等,不一而足。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一般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二要联系实际——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思路往往是由物及人(社会)。因此,我们写作时,都是从鲜活的生活中找素材,来表现特定的符合题目要求的积极向上的主题或中心论点。
  2.标题醒目引眼球。
  行文时,我们从文题到内容都是关涉材料,紧扣题旨。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精炼又吸引人的题目,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所以千万不要简单处理自己的作文题目,在拟题时要特别关注这一点。我们不妨可以拟这样的一些题目,如“如水般的温柔”“母爱——最伟大的爱”“ 灵魂的给予”“ 唤醒梦中的真我”等等。在具体的写作行文中时刻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因此要时刻念着主题。点题有明点与暗点之分,也有“卒章显其志”与“首句标其目”之分。另外,我们还要进行题旨的开掘,一要开宗明义,二要因势利导,三要深化主题,从而使形象“活”起来,思想得到升华。
  3.“大题小作显真情”。
  作文内容不一定要是大事,只要我们善于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就可以写出好文章。有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可能就是一个典型;一声轻语、一次微笑,可能有着丰富的内涵。“大题小作”,往往可以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相处”,是一个大概念,写作时切忌泛泛而谈,而应巧妙地将这个大话题化为小话题,如可以用“相见容易相处难”“我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我与姥姥相处的岁月”“我的同桌”等等为题,这样写作的指向则会很明确,小话题会深层次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才情,进而深刻地表达主题,打动人心,以至出类拔萃。
  4.变换角度见新意。
  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应该学会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诠释话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立意“高人一等”。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从表面上看,是违背人之常情或人之常理的,却也能够“逆理”而“成章”;有些事情从正面写,可能难以激起读者的兴趣,从反面着笔,却能使情节变得曲折,主题变得新颖而深刻。
  【学生习作】
  饴糖·糖纸
  ● 小涵
  糖果,是一切甜蜜与快乐的代名词,而每一颗糖果外都包着一层糖果纸。若没有了糖果纸,糖果则会还潮、发霉,因风吹日晒而变质。如果说每个孩子生来便是那糖果,那么父母便是那外表光鲜的糖果纸。
  前不久的假期,恰是父亲48岁的生日,学习繁忙之际,我又竟然忘了父亲的生日。直到父亲满脸笑意地向我“炫耀”蛋糕时,我才急中生智的抛了一句:“老爸,生日快乐!”,伴着仓皇和内疚,微微的烛光中,仔细端详父亲的侧颜,方觉时光飞逝:曾几何时,父亲的双鬓已斑白至此?照例的一阵推托之后又无奈地分得最大的一块蛋糕,刚要起身,又被父亲叫住,一双饱经沧桑的手小心翼翼的捧來两块蛋糕上的巧克力:“你从小就爱吃蛋糕上的巧克力,这个给你!”泪眼朦胧,我只好借还未开灯的片刻昏暗匆匆逃离……咀嚼着那块甜蜜,心中却有无穷的愧疚,“糖纸”依旧紧紧地呵护着“饴糖”,可“饴糖”却闻不到“糖纸”的气息,想到这里,我泪眼矇眬了……
  “父母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不知从什么地方断断续续地飘过来这几句,字字如重锤,击打着我,抬头看向窗外,小雨轻轻地敲打着窗户,敲打着我的心……想起小时候,爸爸陪我一起玩耍,一起背书;想起每次上学,爸爸总在屋后悄悄目送我;想起那次生病,爸爸背起我跑向医院求诊……这些往事,历历在目,刻骨铭心,爸爸的爱,爸爸的关心,塞满了我的记忆。目光转向桌边,那盆爸爸送给我当生日礼物的仙人掌静静地站在那儿,而我的书包,不知何时,爸爸已将它摆放在了椅子上……
  记得读初一时,不知为什么,爸妈不再为我铺床单,不再为我盛饭,不再……他们变了,爸爸的眼神很深邃,像宇宙的银河系一样,无限地蔓延,经常看着我,说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应自己动手,不要依赖别人”“不能独立的人,将来一定被社会唾弃”之类的话,经常愣愣地看着我,无语……后来,我终于明白了,“饴糖”终究会离开“糖纸”,进入人们的口中,才能实现它的真正的价值。“糖纸”呵护着“饴糖”,免得它受污染,受伤害,呵护是为了更好地让它奉献自己,成就自己。
  “糖纸”用它的身子包住了长河落日,显得那么壮美苍凉;大海用它的肩膀托起汹涌波涛,显得那么澎湃激昂。而我的爸妈用他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真爱无言,大爱无私。
其他文献
1  三爷爷姓卞,是山东费县一个最普通的农民。不幸的是,他中年丧妻,妻子走时,儿子只有3岁。家徒四壁的三爷爷最贵的家产,就是那头当初借债买回来的黄牛。  黄牛右眼处皮毛是白色的,三爷爷给它起名叫花眼。妻子走时,花眼大概6岁左右,正是牛富力强的好时候。每逢春耕秋收,三爷爷便牵着牛,牛背上坐着儿子,去给人家犁地、拉活赚点粮食。花眼几乎每年都能生一头小牛,这也成为三爷爷最大的收入来源。  可以说这头牛撑
有传言演员马思纯将出演电影《第一炉香》的女主角葛薇龙,近日,她又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原著小说读后感,未料一石激起千层浪,被网友指责误读张爱玲小说的本意,更引起了大众对明星“伪文化人设”的探讨。那么,张爱玲的《第一炉香》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则读后感真的是彻头彻尾的谬误吗?  也谈《第一炉香》  即便是天才——对于一篇天才写于二十三岁的小说,我们究竟可以说些什么?  这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张爱玲回
朱之文很忙。   2019年12月25日,朱之文在廣西南宁参加菏泽商会的演出活动。当晚九点四十分左右,朱之文演出结束刚回到酒店,来了一堆拜访的客人——酒店的服务员、酒店老板的朋友、主办方的朋友。朱之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先和人家合完影,你拣重要的咱说一下。”第二天凌晨四点,朱之文要赶去机场参加北京的演出,然后连夜赶往上海,那里有个公益活动等着他。   朱之文是山东菏泽农民,家里有六亩地,其中
阅读,就是追随伟大的灵魂。  我曾经读过日本医学改革家德田虎雄的自传《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讲的是德田虎雄从农村的普通孩子成长为优秀的医学改革家的故事。这本书告诉我,追寻自己的梦想,任何人都能够创造辉煌;追寻伟大的灵魂,我们也可以走得很远。几十年过去了,我至今难忘这本书带给青年时代的我的正能量。  我觉得,每一个职业都有自己理想的阅读史。读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人生的不同阶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认识呢?你对这种现象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从本质上讲属于材料作文的范畴。根据漫画写作文,首先要读懂漫画的意思。只有读懂了画意,明确了画旨,才不至于偏题跑题。我们可以结合漫画及其他
1995年9月8日(中秋节),74岁的张爱玲在洛杉矶的公寓黯然去世,但却在一周后才被发现,躺在地板上,身上盖着一张薄毯子。年轻时十分时髦的张爱玲曾说过:“衣服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生的一种袖珍戏剧。”但离世时却异常简单。   这位被认为象征着民国贵族精神的女作家最后是在孤独中拉上了人生的帷幕。   25年过去,张爱玲一直在“被重新发现”,读者群不减反增。而2020年是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各类纪念
有这样一个故事:  公鸡和母鸡在垃圾堆里刨来刨去。突然,母鸡发现一块闪着光芒的宝石。  母鸡说:“亲爱的,快过来看!我刨出了一块宝石。”  公鸡走过去看了一眼,淡淡地说:“这块宝石的确很漂亮,它一定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如果我们的主人得到它,肯定会高兴地不得了。它虽然光彩夺目,价值连城,可是,在我们眼里,却一文不值,还不如一粒小米来的实惠!”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们是否要责怪公鸡有眼无珠呢?显然
大雨突至。  正在古城墻上游玩的我对这夹杂着春寒的雨猝不及防,于是带着恼意匆忙躲避。仓皇之间,我走下了城墙,躲到近旁的一处屋檐下。微微颔首,想撩开被雨水粘在前额的碎发,目光却撞上了身旁古老城墙上的一行字:西安碑林博物馆。  连绵的雨帘中,这一行字也沾满了湿漉漉的水汽,朦胧拙朴。字的下方是一扇大门。明明是醒目明艳的朱红,却仿佛其中沉淀了无数岁月。没有街角红灯笼的艳丽张扬,与灰黑的城墙融成一体,像从一
要说年末最火的剧,当属《庆余年》无疑。  在几乎没什么宣传的情况下,忽然就火了,难得的是口碑也不差。打分苛刻的豆瓣,近8万人打出了8.0的高分。   不落俗套的剧情,个性鲜明的人物设定,再加上各个演技在线的演员们,让《庆余年》成为这个年末不可错过的一部好剧。  而其中最大的惊艳,当属64岁的老戏骨陈道明。   一向以“皇帝专业户”著称的他,在戏中饰演枭雄庆帝,有野心有实力有手段,演技爆表。  
学养深厚加上文笔简洁老练,使他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幽默处温柔敦厚,谑而不虐;议论犀利,情思隽永,不卖弄学问,文字朴实简单却耐人咀嚼。《流行的谬论》就是其幽默隽永风格的出色之作。  有许多俚语俗谚,都是多少年下来的经验与智慧累积锻炼而成。简单的一句话,好像含着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在言谈之间,常被摭引,有时候比古圣先贤的嘉言遗训还更亲切动人。  由于时代变迁,曩昔的金言有些未必可以奉为圭臬,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