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合会经济体的 “亚洲故事”

来源 :博鳌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aolan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湾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以下简称“海合会”)与亚洲之间的经济纽带在构成上是动态的,因而其表现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所变化,具体包括:外派劳动力从亚洲大规模涌向海湾国家,亚洲和海合会在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上展开紧密合作,石油、天然气和制造业产品及服务方面的双边及多边贸易繁荣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亚洲企业参与海合会国家的基础设施开发。最近,这一经济纽带又体现为海合会与诸多亚洲经济体之间更为活跃的投资活动。
  海合会与亚洲之间的密切联系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从地理角度上讲,海合会国家是亚洲的一部分,波斯湾又连接着印度洋和亚洲大陆。在西方人看来,波斯湾通常是“中东”的代名词。而联合国(UN)和亚洲许多国家(如印度、日本、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外事部门则将海合会国家视为“西亚”的一部分。二是从历史角度上讲,海合会国家与亚洲之间的商贸联系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丝绸之路”时期。丝绸之路时期始自中国的汉朝,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走向繁荣,在中世纪末期尤以为盛。实际上,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是推动中国、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和欧洲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亚洲与海合会国家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方面的合作
  海合会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大储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推算,已探明储量可维持90年至100年的生产。经济体的人均收入在全世界位居前列。截至2012年,经济体的名义GDP总量约为1.7万亿美元,2012年的总体实际经济增长率接近5.8%,增长前景也相当乐观。未来十年内,海合会经济体着手在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兴建大型项目,总体规模将超过1.1万亿美元。此外,海合会还一直在稳步推进商业和投资领域的改革。
  目前,亚洲市场在海合会国家的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海合会国家对日本、韩国、印度和中国在石油、天然气及相关产品的出口额(2010年为2030亿欧元),是对欧盟27国和美国此类资源及产品出口额之和(2010年为580亿欧元)的3.5倍。
  亚洲与海合会国家在双方相互需要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能源联系:海合会国家需要确保能源需求安全,而亚洲国家则需要确保能源供应安全。2002年以来,沙特阿拉伯一直是中国可以依赖的最大原油供应国,中国五分之一的进口原油均来自沙特。
  亚洲与海合会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可以追溯到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供出口的初期岁月。日本公司Arabian Oil Company, Ltd.于1960年在科威特与沙特之间的近海中立区(现在为分离区)发现了哈夫吉(Khafji)油田,此后就一直在那里从事石油业务。作为特许权协议的一部分,Arabian Oil Company在1967年同意建设科威特科学研究院(Kuwait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以开展在石油、沙漠农业和海洋生物学领域的应用科学研究。
  此外,日本对液化天然气的兴趣推动了液化天然气在海合会国家的产业化和需求市场。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贸易公司三井(Mitsui)提议在阿布扎比的达斯岛上建立一家液化天然气工厂,并在1973年成立了整个海合会地区首家从事天然气液化的企业Abu Dhabi Gas (AdGas)(三井下游企业在其中持股15%)。1972年,三井与日本大型发电、输电企业之间的关系为这家工厂带来了第一笔合同。按照这份合同,AdGas成为了东京电力株式会社(Tokyo Electric Power Company)的供应商。
  1980年以来,日本的千代田化工建设株式会社(Chiyoda Corporation)一直在卡塔尔开展业务,并于1994年赢得了塔尔天然气公司(Qatargas)在拉斯拉凡工业城(RasLaffan Industrial City)一期工程的建筑合同。三井还于1980年在阿曼兴建了该国第一座炼油厂。
  中国将沙特等海合会国家视为优先合作的能源供应伙伴,主要因为这些国家可靠的供应源。双方最近的一次合作是卡塔尔石油(Qatar Petroleum)代表卡塔尔政府签署的一项协议,授权中石油投资(PetroChina Investment)从GDF SUEZ Exploration Qatar B.V.手中收购共享协议中其卡塔尔区块4享有的40%的勘探和开采权。持有剩余60%权益的GDF SUEZ仍然是该区块的运营商。
  海合会国家与亚洲之间的劳务及贸易联系
  50多年前,海合会国家的国内劳动力市场就开始依赖亚洲,并大规模地从海外引入技能。实际上,早在“外包”和“全球化”这两个现代化名词出现之前,劳务关系就在海合会国家与亚洲的经济往来中得以践行,并对亚洲和海合会的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许多建造在科威特和海合会其他经济体之间的桥梁,就是它们与亚洲、特别是与韩国和印度之间纽带关系的产物。
  目前,共有逾1000万名外国工人在海合会国家工作,其中大多数来自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印尼等亚洲国家。也有来自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工人,主要从事医生、教师、工程师以及帮助海合会国家组建机构并培训劳工的社会工作者等职业。
  海合会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往来增长迅猛。例如,在1996年至2011年间,马来西亚与海合会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从16亿美元猛增至145亿美元,印尼与海合会国家的贸易额也从23亿美元增至59亿美元。2011年,马来西亚对海合会国家的出口额从1999年的12亿美元增至逾63亿美元,而印尼对海合会国家的出口几乎是翻了一番,从1999年的12亿美元增至2009年的23亿美元。双边贸易的增长反映了海合会与东盟日渐增强的商业外交关系。2009年以来,来自这两个地区性组织的高级部长们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在2004年至2011年期间增长了5倍。   随着中国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海合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得到了极大的推动。海合会国家与中国的进出口额变化,也表明其双边关系显著增强。1990年,海合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仅为12.5亿美元,但到了2011年,双边贸易额增至1300亿美元以上,实现了120倍的惊人增长(见图表1)。展望未来,亚洲与海合会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将得到进一步加强。随着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份额不断加大,预计全球经济重心将逐渐向亚洲转移。


  投资和前景展望
  亚洲和海合会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已然交织在一起。例如,近几年来,中国与海合会一直相互投资于对方的资本市场。这些投资旨在提高已有贸易联系的有效性、或催生新的贸易联系。类似的趋势也体现在海合会国家与韩国、日本、印度和马来西亚等亚洲其他经济体上。
  随着亚洲与海合会国家经贸往来的扩大,一些来自海湾地区的知名金融机构,如拉吉哈银行(al-Rajhi Bank)、科威特金融公司(Kuwait Finance House)、伊斯兰开发银行(Islamic Development Bank)、阿布扎比国家能源(Abu Dhabi National Energy)、海湾投资公司(Gulf Investment)和卡塔尔伊斯兰银行(Qatar Islamic Bank)纷纷在东南亚建立了落脚点。2011年,沙特对马来西亚的投资额达到7.33亿美元,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海外投资者之一。阿联酋在马来西亚的投资也已接近20亿美元。沙特同时也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海外投资者之一,2007年以来,投资金额已近80亿美元。2011年,沙特的Dubai Saudi Telecom向印尼的Axis移动电话运营商投资了12亿美元。
  海合会还有数只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于全球市场,其目标是在风险最小化的同时实现收益最大化。在投资领域的一次近期合作,是科威特投资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在北京开设了办事处。这是该机构自1953年在伦敦设立分支机构之后,60年以来首次在海外另设办事机构。
  最近的一项合作是泛海合会企业—海湾投资公司(GIC)宣布与设立在科威特的工银亚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ICBC (Asi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 Limited)签署谅解备忘录。备忘录的签署,表明两家公司有意达成合作以增强各自的资产管理业务、丰富各自投资产品的种类。双方均希望它们的投资者能够从亚洲和中东地区层出不穷的商机中受益。备忘录的签署,意味着海湾投资公司可以接触到150万中国高净值客户群体、政府和准政府投资机构。
其他文献
欧洲多年来一直深受欧元危机的影响。近几个月,欧元危机有所缓和,主要原因是欧洲央行(ECB)宣布将采取一切措施支持欧元。然而,尽管欧洲已出台一系列举措来应对欧元危机,包括推出欧洲稳定机制(ESM)和各种工具来加强经济合作、并对财政纪律缺位加以惩罚,但许多长期治理问题仍有待解决,经济和社会危机远未结束。  眼下似乎正是考虑能否从欧洲经历中汲取教训的良好时机,特别是许多国家已开始推行、或正在考虑深化地区
期刊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亚洲新兴经济体(东盟10国、中国和印度)表现出了令人赞叹的弹性。虽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复苏一直绵软乏力,但东盟(ASEAN)10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计很快将恢复至危机前水平,2013年至2017年年均增速有望达到5.5%。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中国2013年至2017年年均GDP增速将在8%以上,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继去年略微减速
期刊
在中国“入世”后的第一个10年里,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创造了一个不小的世界奇迹。  创造这个奇迹用的时间并不长。我们不会忘记,就在新千年开始之际,中国银行业“技术性破产”之说一度甚嚣尘上。彼时,即便是那些坚定看好中国金融业未来的有识之士,也无法预测中国银行业这10年发展带来的惊人成果。这确是中国银行业的“黄金十年”。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银行则是金融业的主体。面对金融危机下阴影重重
期刊
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供应链及生产网络??近几十年来,这些因素混合交织,推动着亚洲的转变。全球经济重心日渐东移,而亚洲对于全球经济最大的贡献,在于维系自身增长的同时,减少区域各经济体内部乃至彼此之间的不平等。亚洲通过壮大中产阶层刺激内需,可以增加从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后者如今却增长缓慢。刺激中等收入亚洲国家的内需,虽不能完全取代出口的经济增长来源,但对于促进区域内部及南南贸易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这种良
期刊
在任何经济体,中小企业(SME)都是中坚力量。欧洲98%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其定义是那些雇员人数不足250人、年营业额低于5000万欧元的企业。而这些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是雇员人数不到10人的小微企业。中国中小企业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0%,提供了80%的就业机会;而欧洲的相应数字略低—它们提供了58%的经济增加值(GVA)和67%的就业岗位。简言之,中小企业对于经济的健康运行尤为重要
期刊
2007年以来,全球经济和金融业风雨飘摇,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却持续吸引着全球银行将大量贷款注入其新兴市场—尽管速度有所放缓。  欧美危机推高亚洲贷款流入  长期以来,美国、英国、欧元区和日本的银行一直是亚洲市场的传统贷款来源。截至2012年底,美国和英国银行贷款总额的20%以上流向了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印尼和泰国经济对外资银行的负债较2007年升逾80%。无独有偶,中国2012年对外资银行的负债也
期刊
对于亚洲繁荣的基础设施,美国人并没有视若不见。庞大的高铁体系、急速扩张的航空城以及超现代的港口设施遍及亚洲各地,树立了基础设施领域新的全球标准。重要的是,这些项目并不是为了基建而基建—它们是十分关键的投资,将进一步确立亚洲引领全球经济的地位。借此,商品能够更迅速地进入市场,公司将建立更强大的网络,而人们则会找到更新、更好的沟联方式。  随着美国继续艰难地摆脱大萧条的阴影,政策制定者和商界领袖更加希
期刊
马来西亚长期以来一直被奉为经济发展的成功样板。尤其是马在经济增长、出口多元化、消除贫困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多方予以研究探讨。这些努力使马在远早于2015年的目标期限前,就实现了消除贫困、普及小学教育、性别平等和医疗等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大部分计划。  然而,通往中、高等收入国家的道路并非一直平坦。作为一个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国家,马必须在追求经济目标的同时,谨慎维持社会和谐
期刊
内容摘要 基于对技校数学教学结合专业内容的探讨研究,明确技校数学与专业结合的必要性与技校数学教学与专业结合中的问题,然后与其中内容相结合,对技校数学教学与专业结合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 技工学校 数学教学 技术专业  1 引言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现代化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技工学校若想确保学生能够成为一线技术型人才,就必须提高对其综合实力培
期刊
从实际资金投资者的角度看,自2010年9月以来,香港离岸人民币(CNH)已成为一个投资品种。不过,由于流动性方面的制约,这个投资品种直到2011年夏季才真正具备了可能性。在这段时期,该品种的流动性仅适合零售银行或私人银行部门,因为市场平均交易规模仅为500万元人民币,买入-卖出价差在5~10个基点,每日总交易额仅为4亿美元,存款利率和首个固定收益工具的定价与港元走势脱钩。两年时间过去了,很多情况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