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放飞梦想

来源 :新世纪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zh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数学教师,应充分地将情感教育的活水融入课堂,让数学课堂也能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让知识和理性的花朵在这里绽放,让遐思在这里放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放飞梦想。
  【关键词】饱含激情;兴趣盎然;释放激情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放飞梦想,这对大部分数学教师来说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事。也许他们觉得数学这门学科就是枯燥乏味的数学,如何能让学生的梦想得到所谓的“放飞”呢?其实不然,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那么,数学课堂上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让孩子和梦想在这里获得飞翔呢?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
  作为数学教师,应充分地将情感教育的活水融入课堂,让数学课堂也能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让知识和理性的花朵在这里绽放,让遐思在这里放飞。
  1以情燃情
  大家都知道,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但是,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在跟一堆数学做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数学教师也要始终饱含激情。试想: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致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数学的情感。
  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自己对于教学内容、对于生活实际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自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出示火柴盒、牙膏盒、文具盒、木箱等长方体实物,学生一看到这些,觉得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有的,就会产生疑问:老师给我们看这有什么用呢?师生之间就产生了和谐的互动。然后我隐去它们的材质、图案、色彩,让学生有一种“拔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原来老师要我们一起研究的是几何图形。
  正是因为我准备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学生觉得数学跟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他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一节课的学习中。
  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用着色、闪烁的方法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顶点、棱的个数;用三组颜色表示相对面、相对棱,用动画平移的方法将相对的面、相对的棱平移后完全重合,使学生认识到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演示方法灵活多变,降低了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坡度,通过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反复思索,学生会深刻掌握和发现事物规律,在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操作可以重复进行,不断强化,学生手脑并用,全班一派生机,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2营造和谐
  新课程改革后,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要进行适当的转变。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定的’。”要使学生乐学,就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平等的民主和谐的气氛,“尽可能地做到每堂课教学要让学生有笑声”(魏书生语)。教师喜欢并尊重自己的学生,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学生对老师会尊敬,发自内心的喜爱,并且还会由人及“科”,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对这个老师所教的科目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努力创造出一种轻松的、愉悦的、舒畅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轻装上阵,释放激情。
  例如: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中,我先让学生用12个面积单位去摆3×4(单位:厘米)的长方形,学生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接着,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数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的?有没有简便的方法?最后要求学生同样用12个面积单位去摆4×8(单位: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这里老师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故意设置矛盾冲突,当老师发现学生的个体操作有困难时,表示允许学生在小组内集体讨论,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不久,学生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闪出智慧的亮点,最终形成共识;只要用面积单位沿着长方形的长和宽摆,长和宽的面积单位的个数的乘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数,最后归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通过这样的活动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去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可见,这样的活动安排,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3注重“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让学生永远充满求知的欲望,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希望。在数学中,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右图是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中学习减法的图画,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小学生对着鲜明的图画一看就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才教学时,我就趁热打铁,先采用动态呈现:我们的小同学非常热爱劳动,有个小组的同学一起去植树,接着先出示第一个问题,并且把女生的图像遮掩一下,让学生看图,然后口述题意:“有6名学生在植树,其中男生有4人,女生有几人?”再让学生列式计算,接着显现女生图像进行验证,最后让学生说说6-4=2中6、4、2各表示什么,并隐去主题图看着算式再次口述题意。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第二个问题。这样教学便于学生借助主题图的现实情境感知减法的意义,初步抽象出具体数量关系,并自觉地用减法算式加以表达与提升,思维得到了有效地拓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放飞梦想。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错误的学情信息。教师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锻炼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学机智,也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我们的课堂因为有了不同的声音而更加精彩。  1捕捉错误,引导辨析  以往我追求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 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板演,总是想方设
期刊
在复习电压表的使用时,电压表除用于测量被测电路两端电压外,还可拓展用于判断电路中电源的极性和利用电压表的指针变化情况来判断电路中的故障。  1用电压表判断电路中电源的正负极  在电路中连接电压表时,需让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利用此条使用规则,当电路连接好并闭合开关试触时,若发现指针正向偏转,则说明与电压表正极相连或靠近的一端为电源的正极;若发现指针反向偏转,则说明与电压表正极
期刊
【摘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朗读训练,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陶冶情操的作用。朗读有利于学生记忆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语感。掌握朗读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朗读;重要性;方法;利于;应导; 掌握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
期刊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教育,教育的腾飞在我们每个教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背负着历史的重托和社会的期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探索,我深深地感到: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我爱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我相信,爱会给学生开辟一片乐土,留下一生醇香。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
期刊
据心理学专家分析,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  积极态度,是一个人优先对一定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学习兴  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中最现  实、最活跃的部分,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那些对外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把学习外语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  识活动激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实践证
期刊
语法和词汇在英语学习中好比砖瓦在建造房屋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没有这样的基础,听说读写都是空谈,完形填空中直接或间接地考查语法词汇知识的题目占了大部分,所以掌握足够的词汇和基本语法知识是做好完型填空题的保证。  完形填空所选短文一般无标题,文章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引领全文的主题句,或者引出主题思想的相关内容,是了解文章全貌的“窗口”。  如果第一段第一句话很容易看懂,看完第一句话便可以迅速往下看,要是
期刊
新的生物教材确实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但是在有限的  45分钟时间内,要实现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知识水平“双丰收”的  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  发挥,必须有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前提,所以面对新的生物教  材,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五导”工作。  1导趣——使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进入学习情境  兴趣,即教师运用恰当的语言、词汇,或其他教学手段使学
期刊
《教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中考试题都会涉及到四大领域的知识,其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两大领域是重点,其分值占70%左右;“统计与概率”领域的试题通常较低,中档题一般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其分值占15%左右;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一般渗透在情境题、应用题,开放题或探究题中考查,其分值在15%左右。  中考试卷的编排从
期刊
笔算除法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小节的内容。本节是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表内除法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除数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是掌握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困惑,甚至棘手的是学生对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学生常常出现下列
期刊
新课程倡导学生数学的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用带有悬念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自然引入新课内容。  “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课堂后,我向学生说:“我能猜出你们的年龄,相信吗?”接着说:“只要任何一个同学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就能马上猜到你的年龄是多少岁。”看着一双双困惑和急于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