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展览空间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0662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时我策划“左手与右手”的时候,艺术家都是自己租车把画拉过来的,我当时跟他们说的很清楚,我没钱你们得自己想办法,他们都非常愿意参加,但是现在,我要跟他们说我要做一展览,你们自己负责运输,那绝对不可能。
  ——冯博一
  上世纪90年代末,有许多半地下的实验性艺术展览都是在非展览空间做的,包括你策划的几个展览,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有这么多这种形式的展览出现?
  官方对当代艺术,尤其是比较前卫的当代艺术一直都是压制的状态,这种现象的产生其实是整个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导致的;另一方面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空间能够展示,原来的这些所谓的美术馆,或者展览空间都是官方的,他们肯定不会同意展出这些前卫的艺术,而且那时候画廊还很少,那会儿还没有798艺术区,所以只能找这种所谓的替代空间。
  非展览空间等于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那会儿我们在地下室、仓库做的展览还是挺多的。
  是不是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之后管得特别严?
  其实一直都是这样,所以说中国当代艺术一直处于一种地下和半地下的状态,也没什么机会。没有发表的机会,也没有展览的机会,但是前卫艺术这一块一直都比较活跃,所以艺术家们就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在这种所谓的非展览空间来展览。据我了解,地下室、废旧的厂房、仓库都会被利用起来,我1998年做的“生存痕迹”那个展览,就是在一家仓库里面,而且那时候姚家园属于比较偏僻的地方,不像现在。
  上世纪90年代有一些艺术家会在自己家里,做一些小型的交流性质的展览,您当时有关注到这一现象吗?
  对,比如王友身、宋冬他们,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反过来看现在谁还在家里做展览。各种展览方式并存也构成了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一种生态,中国当代艺术也正是在这种非展览空间的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其实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当然现在也有像工作室开放展,它也不是在真正意义上的展览空间,我觉得这是比较个案的方式,真正到后来有了展览机会,有了空间之后,在家做展览的现象基本上没了。艺术家本身还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公开展出,公开发表的。
  1998年,你策划了“生存痕迹”,一个实验性很强的展览,当时是什么机缘策划了这样一个展览,包括后来在2000年还和艾未未一起策划了“不合作方式”。
  90年代艺术家的创作都是跟个人的生存经验,生存方式,包括他们的生存记忆有关,我就抓住了这个点。而且那时候相对比较纯粹,这里的纯粹是指没太受到市场的影响,那会儿也没有形成像现在这样的艺术市场。当时我在美术家协会工作,个人很想做这方面的展览,正好有一个机会在姚家园就找了这么一个空间,就做了“生存痕迹”那个展览。
  2000年的“不合作方式”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2000年侯瀚如做了上海双年展,这个展览的举办意味着中国官方开始认可当代艺术,是具有标志性的一个展览,除了国内的艺术家,侯瀚如还邀请了一些国际上比较活跃的艺术名家,做了大概三四十个外围展,我和艾未未做了“不合作方式”。在苏州河边上的一个仓库里,另外还有一个画廊,就是几个空间凑在一起。
  就这两个展览的主题来看,其实是和当时中国当代艺术所处的大环境相关的。
  对,是密切相关的。
  “生存痕迹”那个展览在策展方面是如何操作的呢?
  当时我跟蔡青一块做的,蔡青是出资人并提供了空间。我作为策展人来写文章、挑选艺术家,基本上还是这样一个模式,大概选了10来个艺术家。
  在这个展览上,有一部分作品是现成的,大部分是结合这个特殊的展览空间创作的。比如顾德新的作品就是就地取材,那个仓库旁边是一个屠宰场,他就在屠宰场买了200多公斤猪脑子、猪血完成自己的作品。像张永和当时是回到国内后第一次参加当代艺术展,他结合仓库的门做了一个装置作品。邱志杰还在现场挖了个坑,宋冬是利用仓库的厨房,做了一个积酸菜的作品。大家基本上都是充分利用了这个空间,有点就地创作、就地展示的意味。
  这个展览是对公众开放的吗?
  是公开的,因为那个地方特远,还租了一个中巴车在农业部门口接送前来看展的人。当时也没有经费,也没做什么宣传,而且当时的媒体对这种展览也不太感兴趣,来看展览的主要还是圈内的人,开幕当天人还挺多的,一共展出了一个月。当时这个展览的副标题叫内部交流展,其实也是怕被封了。
  今天我们做展览的空间都比较类似,从策展的角度来说,会不会可发挥的余地反而变小了?
  各有各的特点吧,在这种非展览空间、替代空间做展览其实还挺有意思的,而且当时这种现象跟国际上也是有一点偶然性的巧合,这种巧合是指当时欧美有一些展览就是反美术馆化的,故意在替代空间做,形成了这样一个趋势。而我们是在这种正儿八经的美术馆没法做,只好找这些替代空间来做。当然在画廊、美术馆它本身就是做展览的空间,从观众到宣传,都有它有利的地方,其实也不存在更多的限制。
  今天做展览和2000年前后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儿?
  798艺术区刚成立的时候,我也做过一些展览,像东京画廊的开幕展“北京浮世绘”就是我做的,那是798第一个规模相对比较大的当代艺术展。后来我还做过“左手与右手——中、德当代艺术展”,就是在现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那个空间。其实当时自由度反而更大,比如我们在做 “左手与右手”的时候,那个空间还是一个大厂房,没有装修过,我跟荣荣一人一半,巫鸿先生给荣荣和映里策划了一个叫“蜕”的双个展,然后我在另一半做“左手与右手”,我们当时租这个场地一个月总共才1万块,荣荣付一半,我付一半,中间砌了一堵墙,把这个空间分割了一下。那里头空间很大,又比较有特殊性,所以做得其实还挺爽的。现在我就是花10万也拿不下这样一个空间,做不起这么一个展览。我觉得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自由度和可能性。现在798已经变成一个更具有商业性的、旅游性的地方,空间都没了。798的艺术机构多了,对于我们这种独立策展人而言真正要做的话反而更难了,尽管那个时候没有什么钱。这是我比较大的一个体会。   现在的限制不是说筹到钱就可以解决这么简单的问题。
  对,受到各个方面尤其是艺术市场的宰制,我感觉反而是受到了限制。那会儿5000块钱一个月,当然它不提供其他的服务,都是大家一起来弄。比如当时“左手与右手”有曾梵志,他们都是自己租的车把画拉过来的,我当时跟他们说得很清楚,我没钱你们得自己想办法,他们都非常愿意参加,但是现在,我要跟他们说我要做一展览,你们自己负责运输,那绝对不可能。
  主要还是展览的机会很少。
  一个是少,再一个那个时候人还是比较单纯,比较具有乌托邦色彩,就是想展示作品,他们那会儿也都比较年轻,也没有现在名气这么大。
  当时你作为策展人,你希望通过策划这些展览来表达什么?
  我觉得不管是策展人,还是评论家,还是要介入到当代艺术这个系统中来,其实当时做展览也是比较理想主义的,就是想通过策划展览来实现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把自己对当代艺术的一些判断、思考通过展览的这种方式实施出来。我一直觉得,当代艺术这个系统是由各个环节构成的,艺术家创作是一块,策展人评论家应该也是一块,包括后来的画廊、拍卖、美术馆一同建构了这么一个链条。
  今天当各个环节都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大家在做各种工作的时候会有一种惯性在里头,在这种日常的工作中如何去打破这种惯性,给这个生态带来一些活力呢?你可以从策展的角度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意思的,艺术在不断的变化,会慢慢形成一个所谓的模式,比如现在很多艺术家都愿意到美术馆做展览,这实际上就是形成了一个趋势。但是当代艺术,或者说艺术本身的自由和独立其实强调是实验性、探索性、批判性,更多时候需要反这种模式化的东西,不能够按照一种惯性的和固有的模式做下去。那么就希望能够有一些不同的,比较特殊的展览方式和展览主题,我作为策展人,也跟很多机构合作,我觉得首先你得要顺应社会以及文化的变化,但是有一个前提是你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是你的立场和态度。或者说我更愿意以一种跟这个潮流相逆反的方式做展览。这也是前卫艺术最基本的一个东西,即探索性和批判性。
  就是跟着这个潮流发展的同时,应当有一些反潮流的一些东西提出来。
  对,就像我们有时候说艺术家作品一旦风格化了,就变得比较僵化了。其实更多时候是需要不断的变化,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尝试的。
其他文献
王颖生的这批作品以小见大,唤醒我们感受生命本身的美好。  “游历·传神——王颖生水墨人物金箔卡纸作品特展”,展出的是王颖生近几年在金箔卡纸上创作的水墨人物作品。这些作品体现出一种文化自信的气度,是他以往多年创作思考、感悟的精华浓缩,尺幅虽小却令人回味隽永。  王颖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工笔重彩人物《唐人蹴鞠图》系列作品进入方家视野。1995年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读研,追随胡勃教授继续工笔重彩人物画的
期刊
西班牙是一个历史悠久又文化多元的国度,曾经拥有大航海时代第一帝国的荣耀与辉煌,也饱受内忧外患的战火蹂躏,如今帝国没落洗净霸气与贪婪,百孔千疮却依旧展现伊比利亚民族骨子里的热情与友好;遍地盛开的艺术之花,是这片土地得以生生不息的灵魂所在。  选在4月去西班牙,不仅因为这是个春暖花开的旅游季节,也是因为春天是这个阳光满城、鲜花盛开的国度最美的季节。我们的行程是从巴塞罗那一路往南直达最南部的港口城市马拉
期刊
今年五一,我第一次以展商身份参加了著名的“艺术北京”,有幸目睹了4天内2万余参观人次,聆听了不下十次儿童走失广播,与超过4家以上的画廊交流过被盗心得,亲身体验过腹中空空、食品柜也空空的悲凉。展会虽已结束,我心中依然涌动着吐槽欲望。我想,应该有这样一份指南,为展商和参观者如何正确参加艺术博览会,提供有效意见。如下文所示:  一、致尊敬的展商:  1.作为展商请务必了解,参观者对展区内艺术品之外的物品
期刊
自由结社是在我国宪法上明文规定赋予人民的合法权利,而且画会是一种有利于艺术发展的组织形式。  ——江丰  3月1日,博而励画廊推出了本年度第一个展览“85 前的非官方艺术”,展览聚焦中国当代艺术初期在创作上具有探索性的艺术家。不得不承认,于我而言,这个展览的主题是有吸引力的,看多了时下的各种水墨、各种青年艺术家展览,我更愿意去感受一下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之初的艺术究竟是什么样。  来到画廊时已经过了展
期刊
3月底,由鲍栋策划的“积极空间”在广州时代美术馆开幕,“积极空间”这一概念源自建筑学术语,这种积极性可以理解为当人们逐渐习惯了某个空间,以至于空间本身被忽视的时候,这个空间最初的积极性也就逐渐贫弱。这种“习惯”也发生在我们所处的艺术生态,随着我国画廊、美术馆、拍卖行、批评、策展、创作等各个环节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作模式后,变得“制度化”。整个艺术生态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失去其在建构时期所具有的积极性,变得
期刊
法国拉斯科洞窟/ 公元前1700年前  洞窟中的动物壁画是人类美术史上最早的绘画记录,最早的作品可上溯至奥瑞纳文化晚期,即公元前1700年前。  法国拉斯科洞窟/ 1940年9月发现  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蒙尼克镇附近,是韦泽尔河谷中的一座洞窟。  罗马征服高卢,在罗马艺术影响下有规模的城市出现  阿雷拉特→阿尔勒 吕格迪尼姆→里昂 吕泰蒂亚→巴黎  罗马人首次为法国带来文明  这个时期的建筑以称颂
期刊
有人说,“文字赋予了他(沈从文)对高尚的向往,所以注定他要守着一份寂寞,一份清高。”我们遗憾沈从文先生封笔小说,却又感动于他在文物研究上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和厚重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比起来,这本收录了沈先生近50篇研究文物的论著《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似乎更能显出他独特的气质。  同大多数人知道沈从文的方式一样,我知道沈从文也是因为他的小说《边城》。然而,如果没有相关史料与知情人的讲述,我们很难
期刊
“如果你已经做过泰特美术馆涡轮大厅的定制展,又办了一场在全世界最著名的十个展览馆举行的大型回顾展,那你并不需要出现在这里”,田霏宇说,“聚焦·中国要展示的是一些其他的东西。”  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漫步在位于北京的画廊空间站的展位,得到了一张书签大小的浅绿色的“双飞幸福彩票”,被告知要刮去上面的灰条。“双飞艺术中心”是由9位中国男性艺术家组成的团体,他们将展位变成了一个嘉年华上的游戏,板墙上挂满了
期刊
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自由游走,对暴力和性的大胆表现,前卫奇异、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影像,都使他的作品散发出独特的个人魅力——这是我们都熟悉的那个林奇。然而,并非仅限于此。  从一片废墟的残垣断壁中看到美,这可不是什么变废为宝的传奇,或者是矫情的臆想。废墟依旧废墟,但有些人真心觉得废墟很美。  关于废墟的美得从一个才华横溢又不辜负才华的人说起,他就是大卫·林奇,除了他众所周知的导演身份外,林奇还是一位音
期刊
艺术家邵帆近期正在麦勒画廊卢森部举办他的个展“我看”,展出了以他的新水墨兔子为主的系列作品。同时香港巴塞尔博览会也挂出了他的另一只美貌兔子。人们把它称为“火爆了巴塞尔博览会的中国兔子。”  艺术家的性情与作品之间,总是呈现出两样的关系,或是同步的和谐,或是不同步的相异。同步之意,即指艺术家与其作品,其貌相似。而不同步之意,自是指作品要往相反的方向去理解。邵帆的人与作品几乎一模一样,很含蓄,很安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