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成名:从忍饥挨饿到功成名就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6年8月,马尔克斯刚刚写完《百年孤独》。
  此时的马尔克斯已经写了5本小说,在圈子里小有名气。但他还是生活困窘,欠了一屁股的债不说,手头刚完成的这部1300多页的书稿,出版前景也晦暗不明。
  他把手稿寄给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出版商,手头的钱实在不够邮费,只能先寄一半过去。
  迫于生活压力,他又重新为媒体撰写专栏,以贴补家用。
  有朋友问他手头的书完成得怎么样了。马尔克斯回答:“我手上所有的,要么是一本小说,要么是一公斤的废纸。”小说出版前景未明,生活却要继续,即使每天忙得筋疲力尽。
  这就是《百年孤独》出版前,马尔克斯的真实境况。
  现如今我们当然可以说,马尔克斯写出了一本既能传世又畅销的经典之作,但在那个时候,谁知道呢?他的妻子甚至只是盼着书能够出版就行,“哪怕它一点也不受欢迎”。
  1967年5月30日,《百年孤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版,定价约两美元。由于富恩特斯、巴尔加斯·略萨的强烈推荐,出版商改变主意,加印到5000册,在出版前两星期,又改成8000册。两周后,初版销售一空。
  为了宣传小说,马尔克斯在小说出版3周后,“空降”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对这个城市充满好奇。一天早晨,他在城市街角的咖啡厅吃早餐,看到一名女子提着购物袋,他的小说就夹在西红柿和生菜之间。他突然意識到,他已经在40岁写出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品。
  许多年以后,马尔克斯会记起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个遥远的早晨——1982年 10月21日凌晨。
  电话铃声响起,首先打来电话的是哥伦比亚总统贝当古。贝当古说他的消息来自法国总统密特朗,而密特朗的消息来源是瑞典元首:他们都是马尔克斯的朋友。
  电话接连不断地响起,以致他的另外一位好友、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根本打不进来。第二天,卡斯特罗干脆发了一封贺电。
  一切都变了。之前那个受尽苦难,仿佛在写作之路上看不到尽头的马尔克斯,在巴黎忍饥挨饿、在墨西哥背负一身债务的马尔克斯,现如今功成名就,身边的朋友全是名人政要,声名显赫。作为文学家,他还能如何写作?
  就算他写了再多的作品,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还是《百年孤独》。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我喜欢观察古今中外带有文化趣味的情事,领会个中寓意,然后回过头来斟酌眼前的文化现象以及这些现象牵出来的语文课题。  这篇文章中所收的这些小品,正是我的一点观察、一点领会;走笔之时,往往动了真情,有笑声,也有泪影。  人心是肉做的。我相信文字也是。  ——董桥  01文字减价战  中文报纸终于揭开了减价战的序幕,市场力量把文化事业推进更激烈的竞争森林里去,一起接受适者生存的考验。文字产品在惊涛骇浪中
期刊
偶然的机会加入了微信读书共读训练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同行们共读了于洁老师的《我就想做班主任》一书。  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很是诧异,怎么还有人那么喜欢做班主任呢?而且从教20多年一直没有厌倦。带着疑惑,我开始读这本书。  当读到“教育很美好,道路很艰难”这一章节时,被题记中的话,深深地吸引了。题记是这样写的: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教育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记得当时看到这句话时,我毫
期刊
一、“多读习惯”训练要点  按我理解,此书著者断定一个人关于阅读的习惯状态,要么是多读,要么是不读,事实上不存在中间状态“少读”。  请注意此书所讲“多读习惯”,不是同类读物泛泛而论的“阅读习惯”。这本书指导读者通过多读训练,达到每月阅读量二十本以上,而且每本书尽可能当天读完。  为何与“多读”相对的状态是“不读”,而不是“少读”?按照此书分析,真正养成读书习惯的人,兴趣趋向不断扩展——叠加——再
期刊
《只想遇见你的人生》,是一封写了32年的饮食情书,138道菜书写女儿的成长点滴。身为两个女儿的父亲,普普通通,却又情深似海。  著名美食家、作家焦桐,以半辈子的烹煮实践,呵护生命中的女人,用最细的刻度记录爱与成长。  01  阿珊出生时,焦妻和我都供职于台湾《中国时报》,只好让珊寄养在新屋外婆家,我们夫妻固定周末晚上下班后,驾车去乡下看她。  也许是为了排遣日益深刻的思念,我开始给阿珊写信,本来打
期刊
人年纪大了总会有点宿命,有时还迷信预感。  庚子年国庆中秋重迭,假期长,很早就有同事兴奋地规划出游,问到我,人就很木。30号下班还好好的,回家就感觉不适,挺到1号中午熬不住了,由妻弟送回荆州住进了中医院。在这里住院原因有二:一是1999年国家对医院进行分级管理,他们申报三甲成功我出过力,创作电视片《杏林春晓》,其主题歌还作了医院的院歌;二是离我的“书房”近。我知道除开头一二夜外,像我这种慢性病是允
期刊
“在农家书屋办学就是‘种文化’,让中老年人学时事政策和现代知识,让孩子们有个‘第二课堂’。”夏昭炎说,“乡村之美主要在于自然,但诗意的美离不开文化。”  今年85岁的夏昭炎,是全国道德模范、湖南科技大学原文艺学教授。退休后,夏昭炎回到老家——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居住。十多年来,他与老伴儿杨莲金在家乡崇文兴教、涵育乡风、反哺桑梓。他们拿出自己仅有的积蓄,创立书屋、开办学校、成立活动中心。
期刊
说起神探,西方有福尔摩斯,东方有狄仁杰。这些年,以狄仁杰探案为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得到了一大波看客的热捧,几乎是零差评。在欣赏充满悬疑、紧张刺激的探案故事时,所有人都被大唐宰相狄仁杰“断案如神”的智慧所倾倒。但事实是,这些影视剧中的“狄仁杰”,演的都不是真正的狄仁杰。  狄仁杰档案  狄仁杰,官三代,出身家庭富裕,聪明又好学,和许多人一样,通过考试而当官。历任大理寺丞、侍御史、宁州刺史、文昌右丞、
期刊
王婆酿酒  古时有一个王婆,以酿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喝了几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也不计较。  一天,道士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井挖好后,涌出的全是美酒,王婆自然发财了。  后来,道士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  道士听后,笑着在墙上提了一首打油诗:  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  井水做酒賣,还道无酒糟。  从那之后,那口井再也不
期刊
01  要足何时足,知足便足;  求闲不得闲,偷闲即闲。  此联教人在生活和物质享受上要随遇而安,无求过美。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满足感是相对的。“知足者常足,不知足者无足也。”何时才能得到满足呢?能适可而止,知道满足便是足。  人生在世,不可不忙,不得不忙。然而,人生又不可没有休闲,不可不懂休闲,没有闲暇的人生就像永远拉紧的弦。当然,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固然是浪费生命,但对春花秋月、良辰美景毫无
期刊
01为什么孩子的读书兴趣不多  很多年前,吕叔湘先生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这种状况至今未有根本的改变,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未能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语文课改来改去,还是未能改进读书少的病况,很多语文课仍然是老师讲得多,活动讨论多,作业操练多,唯独读书不多,孩子们读书的兴趣不多。语文教学要提升效果,必须回到语文的本质,就是“读书为要”。  很多语文老师也读书,但读的主要是与职业需要相关的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