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自己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就谈不上什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了。因此,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能否在课堂上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政治课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
1趣味引入,以趣激学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来自对新奇内容和新奇知识的追求。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感性事例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寓教于乐,更能在培养学生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创造的智慧与乐趣。例如:在进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时,我以“2005年中国哪位体育明星收入位居榜首”这一问题作开场白,引起同学们一片议论;接着展示姚明的幻灯片,1.5亿人民币的收入又激起学生一片哗然;紧接着提问姚明该缴纳什么税,向谁缴纳,依据是什么一连串问题,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框的学习内容上,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会学习。
2创设情景,以景助学
思想政治课教材知识的解析、教材内容的理解、深化和运用均有赖于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而针对教材的相关内容,创设情景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教学时,我设置了一个情景事例,让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扮演国企老总来回答下面这一系列问题,同组的同学可以相互给予帮助: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作为一个新建的拥有五百亿资产的国企老总,你首先需要什么?当你拥有权力后,怎样保证这种权力不是谋私的资本,而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依托,是谋求和指挥企业的发展的保证?你认为这种监督机制是什么样的?你拥有了权力,也建立起了企业发展的监督机制,是否就能够确保企业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确保企业的性质呢?等问题层层递进,同学们的思路也逐渐清晰,学生在和教师一起设置的情境中充当角色,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有效的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思维能力,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
3贴近生活,真实可信
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有亲近感、亲切感,真实可信的课堂例子,方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既感悟和理解理论知识,又心悦诚服的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例如:在进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教学时,我就从我们镇海沿江路一带有很多人在用线吊蟹这一现象入手,初看到时很不理解,学生也有同感,我后来给他们讲了我自己亲自尝试吊蟹的经过,了解了蟹的习性——什么东西碰到了它的大蟹钳它就钳住不放,也就理解了为什么用一根线就能吊蟹的原因,学生兴趣很足,很形象生动的体会了认识来自于实践的道理,也激发了他们多去参加实践的兴趣。
贴近学生生活,用发生在他们周边的实例更能使学生倍增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起到自觉感化、教育的效果。如讲解“商业保险”的教学内容,可引用发生在校园里的人身意外受伤以及及时理赔的事例,可让经历过的同学谈谈切身体会,更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接受。
4比喻生动、语言优美
思想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上等号。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比如我在讲解“矛盾含义”时用教室的门作比喻,我说如果门一直关着那就不叫门那是墙,如果门一直开着那是一个洞,都不能称其为门,所以开和关才是门的存在方式,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学生听了很有兴趣。
优美的语言也有激发兴趣的功效。所谓“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不想使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个教师富有的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这需要教师平时的刻苦钻研和不断积累。
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情感是学好思想政治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乐学、爱学,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有很多,我从自己的一些亲身体会肤浅的谈了几点,我相信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针对教材和学生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政治课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
1趣味引入,以趣激学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来自对新奇内容和新奇知识的追求。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感性事例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寓教于乐,更能在培养学生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创造的智慧与乐趣。例如:在进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时,我以“2005年中国哪位体育明星收入位居榜首”这一问题作开场白,引起同学们一片议论;接着展示姚明的幻灯片,1.5亿人民币的收入又激起学生一片哗然;紧接着提问姚明该缴纳什么税,向谁缴纳,依据是什么一连串问题,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框的学习内容上,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会学习。
2创设情景,以景助学
思想政治课教材知识的解析、教材内容的理解、深化和运用均有赖于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而针对教材的相关内容,创设情景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教学时,我设置了一个情景事例,让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扮演国企老总来回答下面这一系列问题,同组的同学可以相互给予帮助: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作为一个新建的拥有五百亿资产的国企老总,你首先需要什么?当你拥有权力后,怎样保证这种权力不是谋私的资本,而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依托,是谋求和指挥企业的发展的保证?你认为这种监督机制是什么样的?你拥有了权力,也建立起了企业发展的监督机制,是否就能够确保企业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确保企业的性质呢?等问题层层递进,同学们的思路也逐渐清晰,学生在和教师一起设置的情境中充当角色,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有效的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思维能力,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
3贴近生活,真实可信
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有亲近感、亲切感,真实可信的课堂例子,方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既感悟和理解理论知识,又心悦诚服的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例如:在进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教学时,我就从我们镇海沿江路一带有很多人在用线吊蟹这一现象入手,初看到时很不理解,学生也有同感,我后来给他们讲了我自己亲自尝试吊蟹的经过,了解了蟹的习性——什么东西碰到了它的大蟹钳它就钳住不放,也就理解了为什么用一根线就能吊蟹的原因,学生兴趣很足,很形象生动的体会了认识来自于实践的道理,也激发了他们多去参加实践的兴趣。
贴近学生生活,用发生在他们周边的实例更能使学生倍增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起到自觉感化、教育的效果。如讲解“商业保险”的教学内容,可引用发生在校园里的人身意外受伤以及及时理赔的事例,可让经历过的同学谈谈切身体会,更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接受。
4比喻生动、语言优美
思想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上等号。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比如我在讲解“矛盾含义”时用教室的门作比喻,我说如果门一直关着那就不叫门那是墙,如果门一直开着那是一个洞,都不能称其为门,所以开和关才是门的存在方式,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学生听了很有兴趣。
优美的语言也有激发兴趣的功效。所谓“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不想使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个教师富有的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这需要教师平时的刻苦钻研和不断积累。
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情感是学好思想政治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乐学、爱学,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有很多,我从自己的一些亲身体会肤浅的谈了几点,我相信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针对教材和学生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