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文化实践育人工作的探索必须将地方城市发展与高校成果转化相结合,定期向相关产业输送高校艺术文化成果,开展群众可接受性强的可持续活动。艺术成果与文化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既锻炼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创新文化发展的平台,为谱写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新篇章助力。
关键词:文化;实践;育人;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中强调要科学设计开展实践育人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提升综合素质。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文化走出高校,与当地政府合作,贴合社会需求,但近年来文化实践育人工作存在经费投入不足、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必须要增强文化与社会发展黏性,深入到基层文化建设中,结合当地城市文化发展实际,才能让文化实践育人发挥实效。因此,开展文化实践相关调研具有实际意义,文化资源与地方产业发展相转化,助力文化类成果降维击打;将文化产业与地方新兴产业共振发展,有利于解决城市发展转型难题;将文化实践育人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度融合,提升大学生社会竞争力。
一、调研简介
从2014—2017年,大冶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23%提高到1.82%,四年仅提高了0.59个百分点,其原因是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没能跑赢GDP的增长速度。这样的成绩和数据,与大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不相符的,也不能充分反映当前大冶文化产业发展最新现状。本调研开展是以“文化+”实践育人合作为基础,以湖北省大冶市相关产业调研数据为支撑,以文化产业发展和需求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座谈、实地走访等调研活动,调研过程中定期向养老服务、乡村旅游和艺术教育等产业输送高校文化成果,开展群众可接受性强,专业成果易于转化的可持续活动。
二、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项目重点开展大冶金牛金华养老服务中心开展音乐治疗服务工作、配合大冶团市委开展“爱满家园”艺术教育服务实践,组织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音护有限责任公司”等,在开展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思路。
(一)文化实践育人程度不深,元素挖掘提炼不足
“文化+”项目中选取的养老、旅游和教育三个维度,由于人员消耗大,经费要求高,时间片段性等问题,导致对大冶多元的文化元素总体上挖掘不深,开发不够,利用不多。无论是文化实践产品成果,还是服务、配套、文化的理念都没得到完整有效的体现,导致实践育人项目影响力、传播力与渗透力不强。
(二)文化实践育人工作集群度不高,缺乏整合性
文化实践育人板块没有形成合力,集群度不高。笔者所在的高校艺术文化资源丰富,承接湖北省省运会、矿博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多项大型演出活动,但文化输出主要是以任务为导向,资源缺乏整合。
(三)文化实践育人内容竞争力不强,核心成果缺乏打磨
笔者所在学院近年来陆续在湖北音乐金编钟奖、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等重要赛事中创编节目,主题分布红色精神、地方民族、青春赞歌等各个领域,但没有较大较多的节目集群,整体感染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规模小,社会导向意识转化慢、经费有限等问题。4、文化实践项目品牌推介力度不够,宣传不足。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和高校艺术成果在收集演化中,品牌意识薄弱,对产品缺少正确定位,相应的包装宣传推广落后于形势,反过来制约文化实践育人工作发展。
三、调研后产生的建议
“文化+”社会实践调研团针对项目运行问题,广泛吸纳意见,重点讨论社会实践努力方向,提出以下建议。
(一)多措并举壮大实践育人产业集群规模
以文化成果与其他新兴产业融合为中心,“文化+”实践育人合作基地以具有项目集群优势的养老服务、艺术教育、乡村旅游产业为平台,传播艺术类文化成果,推进地方产业全面发展。在大冶转型的关键时期、攻坚阶段,“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积极整合我院一批优秀艺术类文化资源,对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具体量化指标,配合地方政府工作,以“文化+乡村旅游”、“文化+艺术教育”、“文化+养老服务”的新思维、新方法,服务地方群众,创造多种文化衔接平台。
(二)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推介
继续加大宣传投入,通过新闻宣传、拍摄专题片、制作精品画册等各类媒介方式对文化实践育人项目进行整体包装宣传。线上采取“文化+”实践育人调研基地公众号的形式,传播项目实施内容,扩宽项目联系渠道;利用东楚风、云上大冶等当地群众翻阅率较高的App,宣传大型实践育人活动,广泛吸纳有一定艺术技能的社会人才。线下积极联系大冶文化名家工作室、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保安镇等大冶地域代表文化,寻求合作,联合推广。
(三)多点发力优化项目运营环境
学习吸收配套政策,寻找政府、社会支持,鼓励团队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文化+”融合创新模式,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成为传统产业转型的新引擎、创新产业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陈开池.基于元认知理论的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思政教育模式[J].艺术教育,2018(16).
[2]王再军.思政教育何以让学生更有获得感[J].人民论坛,2019.
[3]李文生,徐永新.关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调研[J].秦皇岛日报,2019.
作者简介
朱敏(1988—),女,硕士,思政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等教育。
【课题项目】课题编号:湖北省高校實践育人特色项目2018SJJPA4003。课题名称:“发挥文化集聚动能优势,应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难题”——“文化+”社会发展调研实践团。
关键词:文化;实践;育人;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中强调要科学设计开展实践育人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提升综合素质。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文化走出高校,与当地政府合作,贴合社会需求,但近年来文化实践育人工作存在经费投入不足、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必须要增强文化与社会发展黏性,深入到基层文化建设中,结合当地城市文化发展实际,才能让文化实践育人发挥实效。因此,开展文化实践相关调研具有实际意义,文化资源与地方产业发展相转化,助力文化类成果降维击打;将文化产业与地方新兴产业共振发展,有利于解决城市发展转型难题;将文化实践育人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度融合,提升大学生社会竞争力。
一、调研简介
从2014—2017年,大冶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23%提高到1.82%,四年仅提高了0.59个百分点,其原因是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没能跑赢GDP的增长速度。这样的成绩和数据,与大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不相符的,也不能充分反映当前大冶文化产业发展最新现状。本调研开展是以“文化+”实践育人合作为基础,以湖北省大冶市相关产业调研数据为支撑,以文化产业发展和需求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座谈、实地走访等调研活动,调研过程中定期向养老服务、乡村旅游和艺术教育等产业输送高校文化成果,开展群众可接受性强,专业成果易于转化的可持续活动。
二、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项目重点开展大冶金牛金华养老服务中心开展音乐治疗服务工作、配合大冶团市委开展“爱满家园”艺术教育服务实践,组织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音护有限责任公司”等,在开展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思路。
(一)文化实践育人程度不深,元素挖掘提炼不足
“文化+”项目中选取的养老、旅游和教育三个维度,由于人员消耗大,经费要求高,时间片段性等问题,导致对大冶多元的文化元素总体上挖掘不深,开发不够,利用不多。无论是文化实践产品成果,还是服务、配套、文化的理念都没得到完整有效的体现,导致实践育人项目影响力、传播力与渗透力不强。
(二)文化实践育人工作集群度不高,缺乏整合性
文化实践育人板块没有形成合力,集群度不高。笔者所在的高校艺术文化资源丰富,承接湖北省省运会、矿博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多项大型演出活动,但文化输出主要是以任务为导向,资源缺乏整合。
(三)文化实践育人内容竞争力不强,核心成果缺乏打磨
笔者所在学院近年来陆续在湖北音乐金编钟奖、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等重要赛事中创编节目,主题分布红色精神、地方民族、青春赞歌等各个领域,但没有较大较多的节目集群,整体感染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规模小,社会导向意识转化慢、经费有限等问题。4、文化实践项目品牌推介力度不够,宣传不足。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和高校艺术成果在收集演化中,品牌意识薄弱,对产品缺少正确定位,相应的包装宣传推广落后于形势,反过来制约文化实践育人工作发展。
三、调研后产生的建议
“文化+”社会实践调研团针对项目运行问题,广泛吸纳意见,重点讨论社会实践努力方向,提出以下建议。
(一)多措并举壮大实践育人产业集群规模
以文化成果与其他新兴产业融合为中心,“文化+”实践育人合作基地以具有项目集群优势的养老服务、艺术教育、乡村旅游产业为平台,传播艺术类文化成果,推进地方产业全面发展。在大冶转型的关键时期、攻坚阶段,“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积极整合我院一批优秀艺术类文化资源,对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具体量化指标,配合地方政府工作,以“文化+乡村旅游”、“文化+艺术教育”、“文化+养老服务”的新思维、新方法,服务地方群众,创造多种文化衔接平台。
(二)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推介
继续加大宣传投入,通过新闻宣传、拍摄专题片、制作精品画册等各类媒介方式对文化实践育人项目进行整体包装宣传。线上采取“文化+”实践育人调研基地公众号的形式,传播项目实施内容,扩宽项目联系渠道;利用东楚风、云上大冶等当地群众翻阅率较高的App,宣传大型实践育人活动,广泛吸纳有一定艺术技能的社会人才。线下积极联系大冶文化名家工作室、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保安镇等大冶地域代表文化,寻求合作,联合推广。
(三)多点发力优化项目运营环境
学习吸收配套政策,寻找政府、社会支持,鼓励团队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文化+”融合创新模式,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成为传统产业转型的新引擎、创新产业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陈开池.基于元认知理论的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思政教育模式[J].艺术教育,2018(16).
[2]王再军.思政教育何以让学生更有获得感[J].人民论坛,2019.
[3]李文生,徐永新.关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调研[J].秦皇岛日报,2019.
作者简介
朱敏(1988—),女,硕士,思政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等教育。
【课题项目】课题编号:湖北省高校實践育人特色项目2018SJJPA4003。课题名称:“发挥文化集聚动能优势,应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难题”——“文化+”社会发展调研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