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运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综合及比较的方法,认识并说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进而说出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并能够简要评价其优势。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地球仪或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增强民族自豪感。
2.知道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进一步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二、教学重点:
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特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中国地理的开篇,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祖国的疆域特征,安排了较多的图片和活动,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意义。我国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和各种自然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商业、对外贸易等生产部门,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并在这个空间位置上发生、发展。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辽阔的疆域,是掌握我国各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节的基础。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能够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不能够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经常在课堂上开小差,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刺激学生的神经,激发其学习的兴趣;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既能够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使用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法,让学生通过对比、讨论,评价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利用口诀、竞赛、谜语等形式,帮助学生识记。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诗句:
藍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
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
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设问:——以上词句描述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认真读诗,分析每一句诗词的地理意义——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教师:我们在学习世界地理时知道,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半球、纬度和海陆位置三方面入手。我们首先回忆一下半球和纬度等方面的知识。
环节二 【讲授新课】
活动一 小组讨论
1.中国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活动:读图,回答问题。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哪个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哪个半球?然后,让学生读图;最后判断出中国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知识链接:提问: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分别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在图中找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最后,判断出中国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中国的纬度位置
活动:读图,观察中国所在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温度带,通过观看逐一展示的图中部分,最后说出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极圈没有穿过我国,故我国没有寒带。因此,水热条件适中,有利于农业生产。
3.中国的海陆位置
活动:读图,找到中国所在的大陆和濒临的海洋及所在方位,继而说出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面面向太平洋,位于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活动二 优越的地理位置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作比较了解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活动:读图,小动画明确加拿大、巴西的国家位置。
活动:读图,比较、判读,得出结论。
2.与蒙古、日本相比较,感受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活动:读图,小动画明确蒙古、日本的国家位置。
活动:读图,比较、判读,得出结论。
3.分析总结: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活动:读图,听讲解。
讲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使得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在夏季,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与海外各国进行交往;西部内陆地区可以通过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交往,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
环节三 【课堂演练】
请同学们快速完成导学案练习题,看谁做的又快有好!
环节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最棒小组:
学习标兵:
环节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习题。
环节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疆域(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教材是对新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找准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三者的连接点,必要时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如本节课学习中国的位置时,纬度位置就可以和我国最南端所在的纬度,南北跨近50个纬度整合在一起。我国海陆兼备,教材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其次有关我国濒临的海洋这段内容实际上是我国海陆位置的延伸,即我国东临辽阔的海域。因此可以将海陆兼备和我国濒临的海洋整合在一起。再如:学习濒临的海洋时,教师应适当补充领土、领海、领空、内海的有关内容。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运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综合及比较的方法,认识并说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进而说出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并能够简要评价其优势。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地球仪或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增强民族自豪感。
2.知道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进一步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二、教学重点:
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特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中国地理的开篇,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祖国的疆域特征,安排了较多的图片和活动,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意义。我国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和各种自然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商业、对外贸易等生产部门,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并在这个空间位置上发生、发展。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辽阔的疆域,是掌握我国各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节的基础。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能够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不能够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经常在课堂上开小差,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刺激学生的神经,激发其学习的兴趣;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既能够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使用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法,让学生通过对比、讨论,评价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利用口诀、竞赛、谜语等形式,帮助学生识记。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诗句:
藍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
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
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设问:——以上词句描述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认真读诗,分析每一句诗词的地理意义——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教师:我们在学习世界地理时知道,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半球、纬度和海陆位置三方面入手。我们首先回忆一下半球和纬度等方面的知识。
环节二 【讲授新课】
活动一 小组讨论
1.中国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活动:读图,回答问题。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哪个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哪个半球?然后,让学生读图;最后判断出中国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知识链接:提问: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分别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在图中找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最后,判断出中国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中国的纬度位置
活动:读图,观察中国所在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温度带,通过观看逐一展示的图中部分,最后说出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极圈没有穿过我国,故我国没有寒带。因此,水热条件适中,有利于农业生产。
3.中国的海陆位置
活动:读图,找到中国所在的大陆和濒临的海洋及所在方位,继而说出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面面向太平洋,位于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活动二 优越的地理位置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作比较了解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活动:读图,小动画明确加拿大、巴西的国家位置。
活动:读图,比较、判读,得出结论。
2.与蒙古、日本相比较,感受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活动:读图,小动画明确蒙古、日本的国家位置。
活动:读图,比较、判读,得出结论。
3.分析总结: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活动:读图,听讲解。
讲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使得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在夏季,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与海外各国进行交往;西部内陆地区可以通过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交往,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
环节三 【课堂演练】
请同学们快速完成导学案练习题,看谁做的又快有好!
环节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最棒小组:
学习标兵:
环节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习题。
环节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疆域(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教材是对新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找准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三者的连接点,必要时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如本节课学习中国的位置时,纬度位置就可以和我国最南端所在的纬度,南北跨近50个纬度整合在一起。我国海陆兼备,教材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其次有关我国濒临的海洋这段内容实际上是我国海陆位置的延伸,即我国东临辽阔的海域。因此可以将海陆兼备和我国濒临的海洋整合在一起。再如:学习濒临的海洋时,教师应适当补充领土、领海、领空、内海的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