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节目进入栏目化运作的阶段,是地方中小电视台选择的必经之路。因为不论是扩大规模、 提高质量,还是削减频道、 精办节目,都是以栏目为其生存之依托。本文所思考的是站在栏目化运作的角度来审视中小电视台的节目状况,找出进入栏目化运作的障碍和主要矛盾,力求达到统一认识 、得到破解。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栏目化运作前; 思考
思考一:栏目路向——栏目化运作是顺乎电视节目发展趋势的必经之路
作为经济欠发达、 电视自办节目还没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地)及所辖区域的县(市)级电视台,思考这一问题,应基于两个出发点,一是中央及省、市兄弟发达台的节目运作模式,成为我们应学的经验;一是目前国家广电局对中小电视台节目发展的政策,包括对市(地)级台削减频道、转变职能,原则上只允许办一个频道节目(另一个频道是公共频道)等。
思考二:栏目现状——市(地)与县(市)台两种不同的情况,应区别加以思考
作为市(地)级电视台自办栏目情况可以说一方面具有一定数量规模,另一方面距离栏目化运作在规模总量上仍显得不足,同时整体质量还不算怎么高。笔者近年来通过参加省广电局组织的检查看,一般作为中小市(地)级电视台,自办频道均为2个(即新闻综合频道和公共频道),自办自制新闻等类别节目2个小时左右(不含广告节目)。笔者认为,在目前还默认办一个频道的生存空间内,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自己除时政新闻栏目外的、与本地文化区域特色相关的栏目,不论是“聚焦”也好,还是都市、对农节目也罢,最起码要有除新闻以外的每周自办自制1——3个强档栏目,以求两个效益的提高和赖以生存的声望。
思考三:栏目本身——异质栏目成为支点、买点和亮点,同质栏目乏味廉价成为无人光顾的“杂货铺”
笔者在参加本市级历年的节目或栏目评优中,评委们不仅对节目(栏目)的形式挑挑剔剔,还要对节目(栏目)的内容看是否与同类节目(栏目)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还要考察被评选的节目(栏目)的社会价值、收视影响有多大,到达率与接收率的如何等等。由此看来,只有另辟蹊径的异质节目(栏目)才能出精品和品牌,而千篇一律的同质节目(栏目)只能充其数而已。
思考四:栏目环境——在传统计划体制的呵护下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竞争的轨道
几年来,据笔者了解我市及所辖县(市)电视台都为生存计,都以经济核算为核心,局分别对电台、电视台,台分别对频道、栏目或节目实行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承包责任制。这样在体制和机制上的改革成果,一方面促使各台、频道及栏目自行对节目进行了自觉的改版,以获取最大的两个效益,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单纯以经济利益为主体的短期行为,致使一些节目、栏目面目全非,社会效益下降,观众很不满意。
思考五:栏目改版(设置)——没有长远规划,更缺少研发,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过程
按惯例每年到年终岁尾,各台都要考虑节目改版问题,有的是在内容上修修补补,有的是在形式上换个名头,再增加些节目内容,还有的是根据需要另起炉灶,办些新的互动或直播式或民生性质的栏目等,总的看改版动作不大,基本处于稳扎稳打的状态。按照栏目化运作的要求,年初作为领导决策层就应根据人财物的实际情况把一年内要上几个栏目确定下来,然后围绕栏目设置搞好调查研究和策划准备工作,包括硬件上的人、设备、资金等,软件上的包括机制、理念、策划、节目形式内容、固定观众群、两个效益等等。应像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抓重大项目那样,实行包保责任制,举全力而为之。包括在新闻延伸上紧密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搞好深入报道、时政咨询;在社教及新闻节目中搞好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民生节目;围绕当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文艺、服务节目等等。现在的问题是在既无压力又无动力的情况下,谁也不愿去冒风险实行什么打破大锅饭、推行聘任制,为生存计搞好关系比费心操力去琢磨什么栏目强。所以说不怕认识不到,只怕认识到了而不去做,更怕处于落后的状态而不觉落后,总是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整天沾沾自喜于好大喜功的陶醉之中而不清醒。
思考六:栏目评比——大体合理又不尽科学
以我市为例,我们近年来开展了广播电视栏目“品牌竞优”评选活动。评选的办法是以各台先进行初评推荐,然后拿到市广电局召开的会上终评,采取视听后无记名投票的办法按比例产生品牌(15%)、精品(35%)、优秀(50%)栏目。这样进行的品牌评比可以说大体上是合理的,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尽科学的弊端,如为照顾各台评委难免会搞平衡,另外填选票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投感情票等,所以说评选只是评选而不是评价,更不是评估。为使栏目结果检验接近科学合理性,笔者结合近年来我市及外县(市)电视台参选栏目的实际,觉得首先要明确栏目的概念,以便有一个确定的参选标准。如何理解栏目这一概念,笔者认为起码是在每周内定时播出的大体在10分钟以上的节目。如果两周或三周播出的严格说不能算栏目。如果每一栏目内只一个节目形式的专题片内容,严格说也只能算专题节目而不是栏目。笔者在评选中发现有的栏目只是一部人物或事件的专题也推荐上来评选,严格地说这只能算一期什么类型的节目。这种界定应按栏目评选的起码标准来执行。其次,由各台初评推荐的栏目,笔者发现有些是为参评而二度创作的栏目,或优中选优的“上限”栏目,所以说此类栏目评上品牌或精品,并不代表每一同类栏目的水平,只能是该栏目的“上限”,而不是“中限”或“下限”的整体水准。为避免这种以一代表每一的标准,在评选中应采取不定期抽查的办法进行,这样才能评选出该栏目的整体上的真正档次。再次,评选要与平时的监听监看节目及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检查内容应包括栏目的投入与产出比,节目价值、影响程度等,作为评选标准内容的百分比例,加入每年一度的评选中去,这样才更能增加些科学合理性。
责任编辑:张子佳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栏目化运作前; 思考
思考一:栏目路向——栏目化运作是顺乎电视节目发展趋势的必经之路
作为经济欠发达、 电视自办节目还没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地)及所辖区域的县(市)级电视台,思考这一问题,应基于两个出发点,一是中央及省、市兄弟发达台的节目运作模式,成为我们应学的经验;一是目前国家广电局对中小电视台节目发展的政策,包括对市(地)级台削减频道、转变职能,原则上只允许办一个频道节目(另一个频道是公共频道)等。
思考二:栏目现状——市(地)与县(市)台两种不同的情况,应区别加以思考
作为市(地)级电视台自办栏目情况可以说一方面具有一定数量规模,另一方面距离栏目化运作在规模总量上仍显得不足,同时整体质量还不算怎么高。笔者近年来通过参加省广电局组织的检查看,一般作为中小市(地)级电视台,自办频道均为2个(即新闻综合频道和公共频道),自办自制新闻等类别节目2个小时左右(不含广告节目)。笔者认为,在目前还默认办一个频道的生存空间内,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自己除时政新闻栏目外的、与本地文化区域特色相关的栏目,不论是“聚焦”也好,还是都市、对农节目也罢,最起码要有除新闻以外的每周自办自制1——3个强档栏目,以求两个效益的提高和赖以生存的声望。
思考三:栏目本身——异质栏目成为支点、买点和亮点,同质栏目乏味廉价成为无人光顾的“杂货铺”
笔者在参加本市级历年的节目或栏目评优中,评委们不仅对节目(栏目)的形式挑挑剔剔,还要对节目(栏目)的内容看是否与同类节目(栏目)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还要考察被评选的节目(栏目)的社会价值、收视影响有多大,到达率与接收率的如何等等。由此看来,只有另辟蹊径的异质节目(栏目)才能出精品和品牌,而千篇一律的同质节目(栏目)只能充其数而已。
思考四:栏目环境——在传统计划体制的呵护下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竞争的轨道
几年来,据笔者了解我市及所辖县(市)电视台都为生存计,都以经济核算为核心,局分别对电台、电视台,台分别对频道、栏目或节目实行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承包责任制。这样在体制和机制上的改革成果,一方面促使各台、频道及栏目自行对节目进行了自觉的改版,以获取最大的两个效益,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单纯以经济利益为主体的短期行为,致使一些节目、栏目面目全非,社会效益下降,观众很不满意。
思考五:栏目改版(设置)——没有长远规划,更缺少研发,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过程
按惯例每年到年终岁尾,各台都要考虑节目改版问题,有的是在内容上修修补补,有的是在形式上换个名头,再增加些节目内容,还有的是根据需要另起炉灶,办些新的互动或直播式或民生性质的栏目等,总的看改版动作不大,基本处于稳扎稳打的状态。按照栏目化运作的要求,年初作为领导决策层就应根据人财物的实际情况把一年内要上几个栏目确定下来,然后围绕栏目设置搞好调查研究和策划准备工作,包括硬件上的人、设备、资金等,软件上的包括机制、理念、策划、节目形式内容、固定观众群、两个效益等等。应像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抓重大项目那样,实行包保责任制,举全力而为之。包括在新闻延伸上紧密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搞好深入报道、时政咨询;在社教及新闻节目中搞好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民生节目;围绕当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文艺、服务节目等等。现在的问题是在既无压力又无动力的情况下,谁也不愿去冒风险实行什么打破大锅饭、推行聘任制,为生存计搞好关系比费心操力去琢磨什么栏目强。所以说不怕认识不到,只怕认识到了而不去做,更怕处于落后的状态而不觉落后,总是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整天沾沾自喜于好大喜功的陶醉之中而不清醒。
思考六:栏目评比——大体合理又不尽科学
以我市为例,我们近年来开展了广播电视栏目“品牌竞优”评选活动。评选的办法是以各台先进行初评推荐,然后拿到市广电局召开的会上终评,采取视听后无记名投票的办法按比例产生品牌(15%)、精品(35%)、优秀(50%)栏目。这样进行的品牌评比可以说大体上是合理的,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尽科学的弊端,如为照顾各台评委难免会搞平衡,另外填选票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投感情票等,所以说评选只是评选而不是评价,更不是评估。为使栏目结果检验接近科学合理性,笔者结合近年来我市及外县(市)电视台参选栏目的实际,觉得首先要明确栏目的概念,以便有一个确定的参选标准。如何理解栏目这一概念,笔者认为起码是在每周内定时播出的大体在10分钟以上的节目。如果两周或三周播出的严格说不能算栏目。如果每一栏目内只一个节目形式的专题片内容,严格说也只能算专题节目而不是栏目。笔者在评选中发现有的栏目只是一部人物或事件的专题也推荐上来评选,严格地说这只能算一期什么类型的节目。这种界定应按栏目评选的起码标准来执行。其次,由各台初评推荐的栏目,笔者发现有些是为参评而二度创作的栏目,或优中选优的“上限”栏目,所以说此类栏目评上品牌或精品,并不代表每一同类栏目的水平,只能是该栏目的“上限”,而不是“中限”或“下限”的整体水准。为避免这种以一代表每一的标准,在评选中应采取不定期抽查的办法进行,这样才能评选出该栏目的整体上的真正档次。再次,评选要与平时的监听监看节目及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检查内容应包括栏目的投入与产出比,节目价值、影响程度等,作为评选标准内容的百分比例,加入每年一度的评选中去,这样才更能增加些科学合理性。
责任编辑:张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