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创新思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跟随时代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突破桎梏,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化是我们的目标。
一、为区域培养人才
从高校扩招的主要目的来看,是为了缓解本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紧张缺乏,为本区域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加快推动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这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本区域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怎样使得更多优秀的大学生走上社会?为此,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实际充分利用本区域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挖掘出一条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新道路,更好地为本区域培养高素质高文化人才。
二、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党对高校教育方针的最新要求,解决了培养怎样的接班人和怎样培养接班人的问题。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已经明确的强调了教育应该“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地方,学生在这里塑造起了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面向社会,走向社会。自从改革开放后,党把学习和借鉴西方办学的经验放在重要位置,开始了建设中国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但在高等教育急速发展的现在,也发生了很多使人担心的事情。好比,在高校中,学生们看重考证看轻读书的现象越来越泛滥成灾,有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轨道出现了偏差。教师们重视科研成果轻视教学内容、重视教书而轻视育人育德。老师学生都注重智而轻品德,注重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轻视价值观的培养在各地地扩散。所以有人就说,大学是塑造“高学历野蛮人”“犯罪的头目”的工厂。以致很多人担忧,我们究竟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还是“掘坟人”。
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高校学生正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积极乐观人格,正确的三观的重要时刻。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所以教育学生必先立德。我们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在不同时间总会有不同的要求和表达,但是无论无何把“德”放在首位,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就如同陶行知所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为非作恶愈大”。
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起着绝对性作用。要是高校大学生们只看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好好解决好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大严峻的问题,不让他们人生的楼层从地基建好,就有可能在德行上出现偏差,成为恶人。从长久来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促使他们成为党合格的接班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职责所在。
三、打造素质跟专业过硬的高校教育团队
古语有云:“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教师,为社会文化的进步、人类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学生学习的榜样,直接影响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好教师”的标准衡量也正在悄然的变化。专业知识过硬已经不是对好教师的评判的唯一标准了,而人格素质等一系列内在品质则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一)严守入门,严把管理关
当今社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录取选拔体制还不够完善,还没有一套合理有效的选拔体制。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录取上,首先考察其是不是符合高校教师规定的条件。同时,对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要求,还应重点对其人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特别是行为品德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必须做到“德才兼备”的录取准则,要做到广纳贤才,把政治素质好、行为作风好、高学历、有奉献意识、有爱心、热爱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录取上来。所以,要建立这样一套录取标准。
(二)坚定的政治信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人为本,致力于提高教师基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着力于提升学校师资管理的水平和科学化程度,一所学校教育的层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教师素质的水平和层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出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求落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素养政治素质,加强其义务感和使命感。正确的把握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的义务和使命,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和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让学生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定跟随马克思主义的步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提升自身的政治文化素养,才能肩负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追随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启发并引领学生追求真理和信仰,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活学活用。
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坚定的信仰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候为其所用。
(三)专业知识必须过硬
专业知识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学科的知识、课程的知识、教育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等。专业技能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教学和学术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能力、解惑释疑的能力等。
社会的迅速发展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教师脱离现实问题,照本宣科地灌输理论则难以使当代大学生信服,反而会减少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传道解惑,就必须对知识理论有过硬的理解能力,还必需擅长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四)教师应从权威角色向对话者角色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的引进者,一个一起研究问题的参与者,而绝对不是一个真理的代言人。
现在很多教师把自己当成教科书的化身,把自己当成真理的代言人,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把自己的思想强压在学生身上,使得学生缺乏思考,最后一代不如一代。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在观念上创新,要在内容上创新,要在方法上创新,要在体制上创新。
四、推行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个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解决着手,通过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从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文化源于实践,然后经过反反复复的实践升华到理性认识,最后回到实践中利用并使用。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跟综合能力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而渐渐被教育界认可并推广。推行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在已经脱离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明显的老化。而思想政治是需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世界的发展潮流,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符合世界的发展潮流,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教科书要定时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给学生喂各种各样现成的的知识,但这些早就腐朽没落的知识会随时代的进步而过时作废,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面对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教学模式压根无法生存。
“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课桌上听”的教学模式固定了教学的进度和内容,传统教育的弊端,从社会出发看,是把学生的个性扼杀而培养出一群同样的书呆子,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种各样人才类型的需求。从学生的视野来说,固定化的学校教育压抑学生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潜在的创新能力。
(二)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思想政治课上,学生们相互帮助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学生思考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引领一起参加,一起讨论,一起研究,一起担起各种的角色,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们获得经验的过程。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学习的渴望。这种强烈的渴望,是本身自己的,是对世界的好奇,求知识的好奇;另一方面是外在的,教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获得胜利之后的愉悦…… 使得他们能更好的学习。
(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优点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共同或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协调伙伴的能力。传统的死记硬背由自由的讨论所代替,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理论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的,很大程度上挖倔学生的才能。
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传统的理论说教式教育模式是无力的,而行动導向教学模式的实践灯光,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灯塔上闪耀,指令着迷失的船只找到方向。就如邓小平所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结语
综合上诉,结合区域实际创新思政教育必须要紧随党的脚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培养跟党走的优秀的接班人。对于在校生,我们必须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立德树人。我们对教师的选拔要求必须严格谨慎,选拔出国家优秀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才能对国家的未来作出保障。我们必须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突破桎梏作出创新,要始终走在世界的前沿,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落后就要挨打”。(作者单位为渤海大学政史学院)
一、为区域培养人才
从高校扩招的主要目的来看,是为了缓解本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紧张缺乏,为本区域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加快推动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这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本区域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怎样使得更多优秀的大学生走上社会?为此,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实际充分利用本区域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挖掘出一条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新道路,更好地为本区域培养高素质高文化人才。
二、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党对高校教育方针的最新要求,解决了培养怎样的接班人和怎样培养接班人的问题。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已经明确的强调了教育应该“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地方,学生在这里塑造起了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面向社会,走向社会。自从改革开放后,党把学习和借鉴西方办学的经验放在重要位置,开始了建设中国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但在高等教育急速发展的现在,也发生了很多使人担心的事情。好比,在高校中,学生们看重考证看轻读书的现象越来越泛滥成灾,有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轨道出现了偏差。教师们重视科研成果轻视教学内容、重视教书而轻视育人育德。老师学生都注重智而轻品德,注重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轻视价值观的培养在各地地扩散。所以有人就说,大学是塑造“高学历野蛮人”“犯罪的头目”的工厂。以致很多人担忧,我们究竟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还是“掘坟人”。
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高校学生正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积极乐观人格,正确的三观的重要时刻。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所以教育学生必先立德。我们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在不同时间总会有不同的要求和表达,但是无论无何把“德”放在首位,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就如同陶行知所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为非作恶愈大”。
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起着绝对性作用。要是高校大学生们只看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好好解决好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大严峻的问题,不让他们人生的楼层从地基建好,就有可能在德行上出现偏差,成为恶人。从长久来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促使他们成为党合格的接班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职责所在。
三、打造素质跟专业过硬的高校教育团队
古语有云:“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教师,为社会文化的进步、人类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学生学习的榜样,直接影响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好教师”的标准衡量也正在悄然的变化。专业知识过硬已经不是对好教师的评判的唯一标准了,而人格素质等一系列内在品质则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一)严守入门,严把管理关
当今社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录取选拔体制还不够完善,还没有一套合理有效的选拔体制。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录取上,首先考察其是不是符合高校教师规定的条件。同时,对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要求,还应重点对其人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特别是行为品德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必须做到“德才兼备”的录取准则,要做到广纳贤才,把政治素质好、行为作风好、高学历、有奉献意识、有爱心、热爱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录取上来。所以,要建立这样一套录取标准。
(二)坚定的政治信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人为本,致力于提高教师基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着力于提升学校师资管理的水平和科学化程度,一所学校教育的层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教师素质的水平和层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出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求落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素养政治素质,加强其义务感和使命感。正确的把握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的义务和使命,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和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让学生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定跟随马克思主义的步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提升自身的政治文化素养,才能肩负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追随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启发并引领学生追求真理和信仰,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活学活用。
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坚定的信仰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候为其所用。
(三)专业知识必须过硬
专业知识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学科的知识、课程的知识、教育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等。专业技能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教学和学术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能力、解惑释疑的能力等。
社会的迅速发展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教师脱离现实问题,照本宣科地灌输理论则难以使当代大学生信服,反而会减少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传道解惑,就必须对知识理论有过硬的理解能力,还必需擅长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四)教师应从权威角色向对话者角色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的引进者,一个一起研究问题的参与者,而绝对不是一个真理的代言人。
现在很多教师把自己当成教科书的化身,把自己当成真理的代言人,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把自己的思想强压在学生身上,使得学生缺乏思考,最后一代不如一代。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在观念上创新,要在内容上创新,要在方法上创新,要在体制上创新。
四、推行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个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解决着手,通过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从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文化源于实践,然后经过反反复复的实践升华到理性认识,最后回到实践中利用并使用。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跟综合能力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而渐渐被教育界认可并推广。推行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在已经脱离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明显的老化。而思想政治是需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世界的发展潮流,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符合世界的发展潮流,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教科书要定时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给学生喂各种各样现成的的知识,但这些早就腐朽没落的知识会随时代的进步而过时作废,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面对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教学模式压根无法生存。
“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课桌上听”的教学模式固定了教学的进度和内容,传统教育的弊端,从社会出发看,是把学生的个性扼杀而培养出一群同样的书呆子,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种各样人才类型的需求。从学生的视野来说,固定化的学校教育压抑学生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潜在的创新能力。
(二)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思想政治课上,学生们相互帮助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学生思考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引领一起参加,一起讨论,一起研究,一起担起各种的角色,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们获得经验的过程。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学习的渴望。这种强烈的渴望,是本身自己的,是对世界的好奇,求知识的好奇;另一方面是外在的,教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获得胜利之后的愉悦…… 使得他们能更好的学习。
(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优点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共同或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协调伙伴的能力。传统的死记硬背由自由的讨论所代替,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理论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的,很大程度上挖倔学生的才能。
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传统的理论说教式教育模式是无力的,而行动導向教学模式的实践灯光,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灯塔上闪耀,指令着迷失的船只找到方向。就如邓小平所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结语
综合上诉,结合区域实际创新思政教育必须要紧随党的脚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培养跟党走的优秀的接班人。对于在校生,我们必须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立德树人。我们对教师的选拔要求必须严格谨慎,选拔出国家优秀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才能对国家的未来作出保障。我们必须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突破桎梏作出创新,要始终走在世界的前沿,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落后就要挨打”。(作者单位为渤海大学政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