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师从哪一个,淄川爷爷蒲松龄”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a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固然展示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取得的重大成就,但也昭示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传统的魅力。2005年,李敬泽先生就已指出,莫言的《生死疲劳》是一部向我们伟大的古典小说传统致敬的作品。马瑞芳教授则明确地指出莫言的成功在于向中国古典小说经典——尤其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致敬。莫言自己也说:“问我师从哪一个,淄川爷爷蒲松龄。”
  客观地说,莫言斩获诺贝尔文学奖,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他认真学习包括蒲松龄在内的中国古典小说家的小说创作,是其中颇为关键的因素。中国古典小说不可能没有弱点,但它也有着优秀的创作传统,对此,我们拥有毋庸置疑的民族自信。莫言已用他成功的小说创作实践,生动地演绎了这个传统若干甚至是核心的方面。
  莫言的《生死疲劳》采用了章回形式,这显然继承了古代小说说书人的传统,而借用佛教六道轮回的观念,让书中的西门闹先后变成驴、牛、猪、狗、猴和大头儿,则饶有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之风致。莫言曾说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堆传奇故事,则该书所描写的高密东北乡1950年后的历史变迁,也是一种传奇。章回、志怪、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基本的书写形式。《生死疲劳》因此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民族传统之中。不过,莫言不但借鉴了它的形式,更承继了它的重要精髓,这就是以故事的传奇性来抒写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清代徐震云:“稗家小史,非奇不传。”要言之,中国古典小说主要的艺术特质之一,就是传奇性。这种传奇性强调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有始有终与引人入胜。它有很强的娱乐性,但更有着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怀。因此,比如《聊斋志异》,固然如鲁迅先生所说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怪诞而好看,但更抒发了蒲松龄颇具犀利社会批评精神的“孤愤”。就是《红楼梦》这样十分写实的小说也有相当的传奇性,它主要通过贾宝玉这块让人匪夷所思、却又无比精彩的“通灵宝玉”的情爱故事,抨击封建社会各个重要的方面。莫言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无论是《红高粱》系列,还是《酒国》《檀香刑》等,无不具有精彩纷呈的传奇性。莫言曾说,他“一直强调小说的第一个因素是应该好看”,但又说“小说家应该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简言之,他要寓“批判”于“好看”亦即“传奇”之中。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尤给他以极大的艺术启发。因此,莫言游刃有余地通过荒诞的传奇性,对他笔下已经变形或者说魔幻的社会现实作了极为深广的解剖,把握了社会本质的神髓,彰显了他独特的历史观、美学观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评论家指出,《生死疲劳》乃是“对50年历史的非正面强攻”,直达时代与社会精神生活的深处,耐人寻味。可以想见,若用一般“正面”的写作手法,莫言的诸多小说都会只是比较平庸的故事。但当他运用了如《聊斋志异》那样的写作手法,就能精骛八级,心游万仞,写出比一般生活真实更为真实的艺术真实,酣畅淋漓地表达了用通常小说创作技法所不能表达或难以表达的艺术情怀。
  丰富的想象力,对小说创作来说,如鸟之两翼。莫言的小说之所以获得不错的成绩,不能不说与他拥有丰沛的想象力息息相关。马瑞芳教授指出,莫言“想象力丰富而且传承了《聊斋》”。事实也正是这样。即以《生死疲劳》而论,其故事框架就源自《聊斋志异》中的《席方平》。如《生死疲劳》开头写西门闹在地狱里鸣冤叫屈,受尽各种酷刑,而绝不屈服,实同《席方平》中席方平其魂先后入城隍庙与冥府为父亲伸冤,就是在严刑拷打下也决不退缩,连对他用刑的鬼吏也肃然起敬。莫言的确有着蒲松龄式的想象力。《聊斋志异》一书“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睫在眼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莫言之小说也有这样的特点。中国古代杰出的小说作家无不有着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西游记》自不必说,《红楼梦》《封神演义》等皆然。莫言固然热衷于学习蒲松龄,但也不是对其他古典小说熟视无睹。如《生死疲劳》中西门闹人物形象的出现,大有《金瓶梅》中西门庆转世之意味。
  莫言小说的情节结构与叙事手法等等固然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但文学是人学,小说写作的中心就是写人。对此,莫言有清醒的认识。他在《作家和他的文学创作》中说:“从人出发的小说,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完全写实的东西不能真正再现历史。”获茅盾文学奖后,他就明确地主张小说创作要“盯着人写”。莫言能有此种认识,也与他学习中国古典小说家等有关。他在《我的文学经验》中说,蒲松龄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所有的思想,所有对社会不公正的批判都首先付诸人物形象。也就是说他始终从人物形象出发,他始终在写作的时候把人放在第一位”,并说这是他“走了许多弯路之后,回过头来研究蒲松龄才认识到的”。莫言的小说作品塑造了一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成为他小说创作成功的主要因素。莫言这种小说创作的“人学”思想,固然不排斥与他学习其他作家的创作经验有关,但更为主要的,显然来自向蒲松龄致敬。
  莫言说:“搞文学,人格起决定作用。”他还认为作家最好的状态就是“独往独来”。因此,他坚持写作时的独立,“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这种显示独立人格的写作心态,与蒲松龄虽然遭遇各种挫折,却“狂固难辞”“痴且不讳”,在孤独中依然痴迷于《聊斋志异》的创作,彰显他耿介人格力量的创作心理,是基本一致的。在《好谈鬼怪神魔》一文中,莫言谈到自己的“创作心理动机与蒲氏当年的心态也许有某种共通之处”,而从坚守独立的创作心态看,莫言与蒲松龄有其“共通之处”。因此,莫言如此醉心于蒲松龄及其小说,其独立的小说创作人格之养成,不能不说受到蒲松龄耿介人格的熏陶。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蒲松龄与莫言之所以能写出杰出的小说作品,显然与他们的独立人格密切相关。
  惟有真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决不挟“诺奖”以自重,但莫言之获诺奖,再一次证明了这个朴素的真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优秀的民族传统,至今依然是当代小说创作的重要精神源头,对此,我们应有理直气壮的民族自信。作家格非曾说:“中国古典小说的高明与伟大之处是值得我们终生体味的,这些传统才应该成为我们当代小说创作的真正出发点。”所以说,深入地开掘这个优秀的传统,仍然是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西方入最初看中国山水画时非常惊讶,因为他们几乎分不清楚那些最杰出的作品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同样波斯、印度的宫廷绘画也是长时间内保持一种“雷同”的风格,这让他们觉得东方绘画就和东方文明一样处于一种似乎永恒的停滞之中。  相比于此,从达芬奇到安格尔,到德拉克罗瓦,到库尔贝,到莫奈,到毕加索,风格上的变化更替就像老人额头上的皱纹一样明晰。  何以有这种差别呢?  西方绘画与西方文明的深层关系在此难以展开
所谓传统家训,是指古代家长为调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规范子弟言行,确保家庭(家族)兴旺发达而确立的训导,也称家诫、家规、家范、家法、遗训、座右铭等。它大致产生于先秦,成型于两汉,成熟于两晋至隋唐,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清末衰落。其中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以及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家书》等最具代表性。传统家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勉学修身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杨翼骧(1918—2003),是南开大学史学史学科的创始人,国内本专业四位最早的博士生导师之一,学术精深,学品高雅,享有崇高的声誉。除了精通中国史学史学科之外,他对中国通史的教学和研究也极具创新性,作出了开拓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杨先生在南开大学担任中国通史之秦汉史、三国魏晋南北朝史的教学工作,且与学术探研相结合,相得益彰,精益求精,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且撰成《秦汉史纲要》《三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人,他被读者所熟知的诗作基本是现代自由体白话新诗,这其中《女神》便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经典作品之首。而在 1980 年开始陆续出版的 20 卷《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中,其中便有 5 卷为诗歌作品,占据了郭沫若文学作品创作四分之一的篇幅。在这些诗作中绝大多数都是自由体诗歌,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古体诗存世,但还有一种典型诗体创作却很少被提及和认知,那就是他的十四行诗作。现存郭沫若十四
一张好报纸,不能没有一个好副刊。报纸与副刊,就像北京大学与未名湖。  光明日报的“未名湖”,就在“光明文化周末”。  “光明文化周末”分为“文荟”和“艺萃”两大部分。“文荟”每周五四个版,“艺萃”每周日四个版。  “艺萃”中,有一个极佳处,那就是《图像笔记》版。  报章文章要好看,用传统的话讲,须有义理、有考据、有辞章。有义理,就是有思想;有考据,就是有知识;有辞章,就是有文采。报章文章要好看,用
殷海光先生是当代中国的著名哲学家,他在逻辑理论、分析哲学、自由主义、社会政论等方面卓有建树。在一般的了解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是采取一种极度批判之态度的,这几乎是近现代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一种牢固的意识形态了。然而有趣的是,根据陈鼓应先生整理的殷海光先生晚年的一些话语和一篇名为《我对中国哲学的看法》之文章,我们惊异地看到,晚年的殷海光竟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表达出一种极大的热情甚至是温情。而由这
美术画图之审美,以传承论和推崇还是文人画之传统最为世人喜闻乐见。此是汉民族的恒稳审美基因与文化传统之固,这亦是上下五千年之大中华文化的特征与永恒之质。于是具有文人画要素的关于修养、功力、人品、才情、思想的五要素,便是新旧文人画美学的共同特点。  然而,当今社会中,一个人身份之表述给人的印象往往很单纯。譬如教师,似乎只是教书授课;譬如学者,就只是学术研究;诸如此类,顾名思义即可。其实,人如果有才华,
惊闻饶宗颐先生仙逝,伤恸罔极,谨以此文纪念先生。  1989年春天,余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行前,武汉大学石泉教授让我带一封信給他的老朋友——中大教授饶宗颐,这便成了我在香港拜谒饶宗颐先生的引子。在中文大学某会议室初见饶先生,递呈石先生信,当时在场人众,未能与饶先生交谈。几天后,极讲礼数的饶先生偕其助手,在中文大学附近的一座茶楼与余正式晤面。  那时的饶先生行年七十二,精神矍铄,谈锋甚健,记得曾议及
笔者依稀犹记尚值垂髫之龄时,于外公膝下嬉戏,经常听到他讲述其早年在沦陷区的经历。外公职业是医生,在日寇占领下,他每天都要走街串巷,为各类病人诊治,其中就包括日本官兵。正因来往较多,且历时颇久,外公逐渐熟悉了日语,并大致可以与日军进行日常交流。  随着年龄增长,笔者对外公的这段回忆之理解曾有几度变化。当初窥史学门径时,受到主流研究观念的影响,笔者每每想到外公此经历,脑中总泛起一种莫名的疑惑:与日本侵
1963年我做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全家迁往新疆。我认为这是真正实行《讲话》,开阔自己,锤炼自己。不这样,就只剩下了死路。  我仍然满心光明与希望。我带着一缸小金鱼坐火车,我吟着诗:“日月推移时差多,寒温易貌越千河,似曾相识天山雪,几度寻它梦巍峨。”“死死生生血未冷,风风雨雨志弥坚,春光唱彻方无恨,犹有微躯献塞边。”  同样在运动中没顶,具体处境不同,我的光明的底色与逢灾化吉、遇难呈祥的自信使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