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用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tv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只是那些对生活还一知半解的学生们,他们自发感受到的数学对于生活的意义,仍然是朦胧的、肤浅的,甚至是无意识的。所以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当学生们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当他们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生活、熟悉世界,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近,数学的面纱就会被揭开,它不再神秘,不再深不可测。
  一、课堂要大胆地向生活开放
  如何让学生们主动地用“生活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数学”?小学数学课堂首先要大胆地向生活开放。虽然每个学生的手头都发有精心编辑的教材,但它是面向大众的,即便最新的版本,所选用的题材也不一定完全切合我们所教的学生个体。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拘一格,选取最贴近孩子们生活的题材,比如熟悉的景与物、人和事、学习与生活的实际等等,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身边时时刻刻正在发生着的“数学”点滴,从而经历一个从生活到数学再到生活的过程。
  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就可以用这样一首小诗作为开场白:《可爱的数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你们---可爱的数字。
  钟表上,有你们;日历上,有你们;
  纸币上,有你们;温度计上,有你们;
  电脑键盘上,有你们;电话号码上,有你们。
  在数学课上,我更是不断思考和探索你们的奥秘。
  啊!小小数字,你真是无处不在呀!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会发现,现行数学课本上的大多数内容简洁明了,所以不妨在例题基础上再作些“生活型加工”,想方设法把供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转化成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经验,从而拉近两者间的距离。还是以一年级的学生为例,在教学中有一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选择标准来分类。其实这种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只是很多学生不会想到这就是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地预备了黄瓜、梨、西红柿、苹果、辣椒、桔子、香蕉、等,让大家想怎么分就怎么分。这些东西学生们没有不熟悉的,他们的脑子就像一下子被激活了似的,讨论起来你争我抢,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分两种,梨、苹果、桔子、香蕉是水果,西红柿、黄瓜、辣椒、是蔬菜。”有的说:“按颜色分,苹果、西红柿和辣椒都是红的,梨和香蕉是黄的,黄瓜是绿的。”还有的说:“我把它们分两种,一类是我喜欢吃的,像香蕉和苹果,还有一类是我都不喜欢吃。”……在感受童言天真的同时,我更深地体会到分类这种数学思想是如此朴实地贴近学生,而学生们已有的生活经验真的是数学教学的宝贵财富,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们也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就生活在数学的世界里。
  二、爱好是带着学生跑的“火车头”
  对小学生来说,爱好是入门的老师。有爱好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聚精会神、积极思考,所学的知识把握得迅速而牢固,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感兴趣、爱好的生活话题来体会数学,实质上就是在课堂上擦亮学生们那双“生活的眼睛”,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能让学生产生爱好、带着他们跑40分钟的“火车头”。春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面对着低年级的小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要去春游了,你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到商店去买吃的!”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方案,计算着钱数。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当春游购物方案设计在孩子们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老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你们为春游购物作出了不同方案的选择,其实,大家说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数学”!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三、鼓励学生用“生活的眼睛”节外生枝
  生活是多样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爱好。”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们那一双双“生活的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也是多样的,他们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一定会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那么我们的教学是执行预设的教案,还是开发课堂生成的资源呢?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在课堂上一旦遭遇“节外生枝”,便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既定的教学思路上。现在,我们知道了不能这样做。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而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教师必须坚持教学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的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提供有利条件。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有一次在课堂练习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45千米,从甲城到乙城要行8小时。假如改从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120千米,只需几小时?题一出来,小扬就举起了手,他说:“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不可能是同一条路,那么路程一定相等吗?”这时作为教师应当及时肯定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并且发动大家讨论,经过一番思考形成了统一的熟悉,就是把这道题的条件之一改为同一条公路的慢车道和快车道就好了。可见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就不能违反现实生活,不能单为解题而解题,应该符合现实生活。
  四、课堂作业要伸向生活的每个角落
  学生经常把课堂上的作业视为负担,这与作业缺少情趣、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忽视活学活用有关。而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的这一性质给其课堂作业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另外也可以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发动学生拓展设计这样的练习:配制含糖20%的糖水,可以怎样解?这是数学问题,它是科学问题还是化学问题已不再重要,而这正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的体现。
  数学课堂作业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总之,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归结到实践中就是需要教师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给学生一双“生活中眼睛”,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生活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只有在布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聪明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其他文献
摘要: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试图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1、要求学生深刻剖析物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规律,因为它们是思维的基础。2、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思维。3、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精设物理习题,培养思维能力。4、教给学生举一反三,应用正确思维方式的能力。5、把理论用于实践,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基础 引导 培养 应用 强化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表现,而思维
期刊
“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拓展一片关注的空间,关注自我,关注学校,关注自然,关注社会;让他们时常用一双明亮的眼去观察,用一颗灵动的心去触摸,感受世界的多彩,体验生活的律动。它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体现着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个性飞扬!  
期刊
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 学习 转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创新为手段,使学生尽快适应新课标要求下新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能力,努力把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执行者角色中解脱出来,
期刊
摘要: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刻的体会到物理教学与我们的素质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里,简单的阐述一下我们物理学对素质教育的作用。其实,对于素质教育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是很多的,在本文中所谈及的素质教育,指的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关键词:物理教育 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社会 文化素质     作为素质教育过程的主体,在物理科方面更应该加强以及搞活课
期刊
作文教学始终是缠绕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特别是作文评改,更是值得语文教师探讨的一项课题。传统的全批细改固然能体现老师的良苦用心,但这样的结果常常是事倍而功半,因为学生不一定看批改后的作文,或者只是随便翻翻,看个分数,并不去研究为什么要批改,因而收效不大。针对这种状况,我在作文评改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采用了“师生互评”作文评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所谓“师生互评”,就是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后(可全批
期刊
至今,我还珍藏着一名毕业生小亮的来信,他时刻提醒我: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育。信中写道:童年的许多事情,已随着记忆的湖水远去。可是,我怎么也忘不了五年级球友的那一幕。一天的游玩,同学们都很疲惫。汽车一到,我仗着自己身高力大,捷足先登,直奔靠窗口的座位,抢占了这一有利地形,既能观赏车外风景,又可以舒舒服服的休息一下。我正满心欢喜时,突然和您的目光碰在一起,那目光象中午的太阳照在我的脸上。您什么都没说,
期刊
近两年来,我校积极倡导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课堂改革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施课堂改革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师生,生生,有效的沟通交流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听、说基础之上。社会学家兰金曾指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说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通过
期刊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期刊
摘要:教育心理学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不同条件下或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产生不同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活力     课堂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那么小学英语教师应如何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家园呢?笔者在此谈两点体会。  一、创设多种情景
期刊
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常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后进生转化工作。后进生虽然是少数,却直接影响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如何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呢?笔者就此略述浅见。  一、深入研究,查摆成因  “治水先治源”,同样,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需要追根溯源,查摆成因。根据笔者在班主任期间的经验,后进生主要由以下三类构成:一是学习厌倦型,这类学生对书本心存反感,迫于家庭压力来到学校,上课心不在焉,违反纪律、扰乱课堂,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