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 学习 转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创新为手段,使学生尽快适应新课标要求下新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能力,努力把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执行者角色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创设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实现从传统的教师会教到学生会学的质的飞跃。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致使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由此可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要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可以从培养学生“阅读”、“质疑”、“实践”和“反思”等五方面入手。
二、转变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一)阅读
阅读自学首先是学会阅读教材。阅读教材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放羊式”,而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去阅读并回答问题。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再逐步尝试让学生对课本进行独立阅读、思考、完成作业,进而对课本进行质疑、提炼、升华,教师只充当点拨、修正的角色。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内容时,要求学生自学阅读。这一节分两部分内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阅读完后请学生来讲解、总结。学生通过读书,理解领会了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促进了数学语言的互相转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挖掘内涵,在学生的自主讨论中找出最优方法。
(二)质疑
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意识,首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其次根据具体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提出概括性、探究性、或猜想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解决。另一方面,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能提出问题说明学生认真去思考了问题。
比如在“集合”的教学中,学生对“空集”的有关问题提出质疑,为什么要“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此时若简单地用“这是规定”来解释,实际上就是一种搪塞,学生是决不会满意的,也失去了一次发展学生思维的良机。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争论,并在争论中给予启发、提示。结果,学生联想到许多有关问题。本来用幂的定义看“a0”,它们简直“不是个东西”,但规定了它们的定义后,指数运算法则就适用于更大的范围,数学理论变得更加顺畅、和谐和系统。基于此,空集的有关规定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同样的情况也出现于“平面向量”的教学中,“为什么要规定零向量?为什么要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在后继的学习中,对于“直线的倾斜角”和“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等也有类似的讨论。
(三)探究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比如,函数的对称性、周期性、奇偶性是函数性质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四)实践
《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比如在学习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研究性学习课题:测量市场上各种易拉罐的壁与底部的厚度之比,并用数学知识说明设计的合理性。
学生测出壁与底部的厚度之比是1:2,然后请同学们用数学知识来难设计的合理性。设罐壁造价为每平方单位a元,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体积为v,由于壁与底的厚度之比为1:2,故罐底造价为每平方单位2a元。从而求出什么时期造价最省。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发展了创新意识,又提高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培养了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
(五)反思
通过反思,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究一般规律;通过反思,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产生新的发现。因此,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反思,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平时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自己的数学反思能力,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⑴建立学习档案。学习档案内容可丰富多样,如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好的习题解法或学习方法,容易解错的习题,学习失败的教训等。
⑵听课反思。没有反思的听课 被动的、肤浅的。反思老师讲解,从中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见解。如对于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这节课,反思应主要集中在为什么要引入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坐标运算与直角坐标系的运算特点是否相同,以便顺利掌握向量坐标运算的方法。
⑶解题反思。问题解答后对结论的正确性进行检验或提出疑问;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或更佳解法;能否对问题的题设或结论进行变式;能否把当前的命题推广到一般情况;进一步考虑问题题设的完备性(充分性)及结论的精确性等。
总之,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我们从小处入手,从一点一滴抓起,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认识数学,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与人分享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直至感到豁然开朗,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 学习 转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创新为手段,使学生尽快适应新课标要求下新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能力,努力把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执行者角色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创设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实现从传统的教师会教到学生会学的质的飞跃。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致使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由此可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要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可以从培养学生“阅读”、“质疑”、“实践”和“反思”等五方面入手。
二、转变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一)阅读
阅读自学首先是学会阅读教材。阅读教材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放羊式”,而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去阅读并回答问题。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再逐步尝试让学生对课本进行独立阅读、思考、完成作业,进而对课本进行质疑、提炼、升华,教师只充当点拨、修正的角色。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内容时,要求学生自学阅读。这一节分两部分内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阅读完后请学生来讲解、总结。学生通过读书,理解领会了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促进了数学语言的互相转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挖掘内涵,在学生的自主讨论中找出最优方法。
(二)质疑
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意识,首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其次根据具体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提出概括性、探究性、或猜想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解决。另一方面,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能提出问题说明学生认真去思考了问题。
比如在“集合”的教学中,学生对“空集”的有关问题提出质疑,为什么要“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此时若简单地用“这是规定”来解释,实际上就是一种搪塞,学生是决不会满意的,也失去了一次发展学生思维的良机。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争论,并在争论中给予启发、提示。结果,学生联想到许多有关问题。本来用幂的定义看“a0”,它们简直“不是个东西”,但规定了它们的定义后,指数运算法则就适用于更大的范围,数学理论变得更加顺畅、和谐和系统。基于此,空集的有关规定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同样的情况也出现于“平面向量”的教学中,“为什么要规定零向量?为什么要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在后继的学习中,对于“直线的倾斜角”和“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等也有类似的讨论。
(三)探究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比如,函数的对称性、周期性、奇偶性是函数性质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四)实践
《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比如在学习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研究性学习课题:测量市场上各种易拉罐的壁与底部的厚度之比,并用数学知识说明设计的合理性。
学生测出壁与底部的厚度之比是1:2,然后请同学们用数学知识来难设计的合理性。设罐壁造价为每平方单位a元,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体积为v,由于壁与底的厚度之比为1:2,故罐底造价为每平方单位2a元。从而求出什么时期造价最省。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发展了创新意识,又提高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培养了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
(五)反思
通过反思,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究一般规律;通过反思,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产生新的发现。因此,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反思,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平时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自己的数学反思能力,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⑴建立学习档案。学习档案内容可丰富多样,如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好的习题解法或学习方法,容易解错的习题,学习失败的教训等。
⑵听课反思。没有反思的听课 被动的、肤浅的。反思老师讲解,从中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见解。如对于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这节课,反思应主要集中在为什么要引入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坐标运算与直角坐标系的运算特点是否相同,以便顺利掌握向量坐标运算的方法。
⑶解题反思。问题解答后对结论的正确性进行检验或提出疑问;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或更佳解法;能否对问题的题设或结论进行变式;能否把当前的命题推广到一般情况;进一步考虑问题题设的完备性(充分性)及结论的精确性等。
总之,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我们从小处入手,从一点一滴抓起,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认识数学,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与人分享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直至感到豁然开朗,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