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当前国家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加强基层学生黨支部建设的创新与实践,对推进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以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为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视角,结合学生党员成才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学生党支部建设理念、活动载体的创新,加强对学生党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并在创新实践中取得实效。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党支部建设 创新 实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是党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智力支撑。在党的建设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应结合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中心,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相互促进,结合学生党员的成长特点,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上,突出为创新型人才服务的意识,通过加强对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科学化的创新与实践,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发挥学生党建工作在高校人才中的积极作用。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加强高校学生支部建设的必要性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是有效组织和实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和培养的基层组织,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党支部建设为载体,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学生党员个人成长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党员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对于促进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1.保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先进性的需要。
在2008年召开的第十七次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高校党的建设必须围绕高校的改革发展,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2010年5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式发布。规划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明确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战略布局。[1]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当把握时代脉搏,贴近学生党员的特点,在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目标、内容和形式上发挥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独特引领作用。结合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的共性问题,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其内在成长动力,以满足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2.促进大学生党员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校学生党支部有别于其他环境下的基层党组织:主体是学生党员,他们既是学校中的普通学生,又是党组织中的一员,各方面处于学习的成长阶段。因此,在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将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与学生党员个人的成长有机结合,把握学生党员的成长规律,使支部活动成为学生党员能力培养的平台,把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成才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引导学生党员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党员的责任与义务相结合,在满足学生党员自我发展的需要同时,提升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质量,实现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
3.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有效途径的需要。
基层党支部是学生党员教育的基本阵地,党员的教育,支部是关键,要有效地教育学生党员,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堡垒。[2]进一步强化学生党支部“教育”职能,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与学生党支部建设目标相结合,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党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上的教育载体作用和引领作用,对于在新时期,结合党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对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进行创新和实践,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科学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二、基层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创新与实践的途径
近年来,作为全国三所独立建制的药科院校之一,广东药学院确立了建设高水平医药大学的目标,不断加强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针对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创新与实践,务求使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内容和载体更贴近学生党员的成长规律,发挥党支部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党员在参与支部活动过程中,自觉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党员的责任与义务相结合,促进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
1.运用党支部活动项目化管理理念,促进党员创新意识的培养。
近年来,伴随高校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党员教育培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但党员教育培养理念和形式单一,重发展而轻后续教育;党支部活动缺乏吸引力,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等问题,都严重制约学生党员参与支部建设的主动性,学生党员的创新意识得不到激发。因此,我院将党建工作项目化理念引入学生党支部建设,以富有生命力的项目运行模式激发学生党员的创新意识,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党建工作项目化理念来源于先进的管理学技术,是指像抓项目一样开展和管理学生党支部活动建设。我院通过制定实施“学生党员活动项目化管理”,以项目申报的形式让学生党员自己决定开展组织生活的形式与内容,使各党支部形成自主、自动、自觉地接受教育的行为诉求,引导学生主动将成长需求与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目标相结合。活动以学生党支部为单位,引导学生党员结合学校党建发展方向,认真分析论证,提出详细可行的党建项目方案;实施中,通过发现问题、落实措施、确保党建项目顺利进行;项目实施后,加强后续管理,完善配套,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如在活动中,我院学生党支部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需要,开展立足专业特点的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立项,通过传扬中药传统文化,健全学生党支部学习机制;结合以建设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需要,关爱关怀为主题,为少年宫智障儿童服务,发扬学生党员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开通支部博客、支部微博,宣传党的历史、理论知识及形势动态。党支部项目化管理理念的运用,有效拓展了学生党员对党支部建设的参与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运用团体辅导技术,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成長辅导。
团体辅导是借助团体并通过团体活动帮助个体解决自身问题或人际问题的一种教育方式和过程。[3]除了运用在心理辅导上,团体辅导还可以结合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需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和全新的理念,运用于大学生基层组织活动中,创新基层组织生活,激发党建工作活力,为高校党建工作者开展基层工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思维。[4]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党员的成长中存在一些共性:如入党后目标感缺失,对党员身份意识程度不高,对如何发挥好党员的模范作用方向不明确等。这些问题往往在一个党支部中有不同程度的共性表现,针对问题的解决,我院以学生党支部为团体,将团体辅导技术引入学生支部活动,创新支部活动的形式,开展“我是党旗一抹红”一系列主题支部活动。活动将团体辅导活动模式引入学生党支部活动,通过“我的庄严时刻”,帮助学生党员回顾入党的经验,增强党员的使命感;通过“我的榜样我的梦”环节,帮助学生党员树立心中的榜样,发挥榜样对学生党员成长的激励作用,增强方向感;通过“我是党旗一抹红”环节,引导学生党员正确履行党员义务,增强责任感。实践证明,通过团体辅导这种有效的教育活动,以支部成员间的学习、讨论和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党员强化党员身份,促进学生党员自我认知和教育,有效提高学生党员对支部活动的参与热情,对学生党员的成长发挥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
3.发挥朋辈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
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代表,学生党员的成长体现在学生党员先进性的表现上,体现在学生党员能够自觉、主动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以此促进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学生党员群体中要树立激励他们成长的标杆,塑造优秀学生党员的形象,发挥朋辈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党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为了发挥好优秀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我院注重为学生党员提供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的平台。以学生党支部活动为载体,每年举行“永远跟党走”党员风采大赛,以“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由各支部推选出的优秀学生党员代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党员信仰坚定、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良好形象。活动在广大学生党员中营造了创建先进、争当优秀的氛围;学生党员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不断加强党的核心思想修炼,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培养综合素质能力,是大学生涯中永不褪色的旋律,促进学生党员引领和带动广大同学的共同成长的先锋作用发挥。
4.强化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党员创新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把自己所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推动学生创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学生党员的培养中,我们认为各类的专业实践活动是引导党员将党员意识转化为党员行为,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我院通过立足专业,将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引入学生党支部活动,引导学生党员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如通过与制药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党支部建立共建关系,组织学生党员运用中药学专业知识,深入社区开展各类中药知识科普活动;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党支部到各类中药标准化种植基地开展中药种植技术调研和推广等专业实践活动。要使学生党员通过支部活动,深入社会基层,实现专业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参与过程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增长才干,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2010-2020人才规划,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2010,6,6.
[2]党员教育工作实务.红旗出版社,2012,1:54-55.
[3]曹静.团体辅导与学生成长.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6.
[4]杨敏.论团体辅导在高校基层组织生活中的运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5-66.
本论文为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协会课题《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机制的构建研究》(2013BKZZB19)研究成果。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党支部建设 创新 实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是党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智力支撑。在党的建设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应结合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中心,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相互促进,结合学生党员的成长特点,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上,突出为创新型人才服务的意识,通过加强对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科学化的创新与实践,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发挥学生党建工作在高校人才中的积极作用。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加强高校学生支部建设的必要性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是有效组织和实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和培养的基层组织,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党支部建设为载体,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学生党员个人成长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党员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对于促进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1.保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先进性的需要。
在2008年召开的第十七次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高校党的建设必须围绕高校的改革发展,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2010年5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式发布。规划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明确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战略布局。[1]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当把握时代脉搏,贴近学生党员的特点,在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目标、内容和形式上发挥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独特引领作用。结合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的共性问题,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其内在成长动力,以满足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2.促进大学生党员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校学生党支部有别于其他环境下的基层党组织:主体是学生党员,他们既是学校中的普通学生,又是党组织中的一员,各方面处于学习的成长阶段。因此,在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将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与学生党员个人的成长有机结合,把握学生党员的成长规律,使支部活动成为学生党员能力培养的平台,把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成才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引导学生党员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党员的责任与义务相结合,在满足学生党员自我发展的需要同时,提升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质量,实现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
3.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有效途径的需要。
基层党支部是学生党员教育的基本阵地,党员的教育,支部是关键,要有效地教育学生党员,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堡垒。[2]进一步强化学生党支部“教育”职能,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与学生党支部建设目标相结合,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党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上的教育载体作用和引领作用,对于在新时期,结合党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对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进行创新和实践,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科学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二、基层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创新与实践的途径
近年来,作为全国三所独立建制的药科院校之一,广东药学院确立了建设高水平医药大学的目标,不断加强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针对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创新与实践,务求使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内容和载体更贴近学生党员的成长规律,发挥党支部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党员在参与支部活动过程中,自觉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党员的责任与义务相结合,促进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
1.运用党支部活动项目化管理理念,促进党员创新意识的培养。
近年来,伴随高校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党员教育培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但党员教育培养理念和形式单一,重发展而轻后续教育;党支部活动缺乏吸引力,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等问题,都严重制约学生党员参与支部建设的主动性,学生党员的创新意识得不到激发。因此,我院将党建工作项目化理念引入学生党支部建设,以富有生命力的项目运行模式激发学生党员的创新意识,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党建工作项目化理念来源于先进的管理学技术,是指像抓项目一样开展和管理学生党支部活动建设。我院通过制定实施“学生党员活动项目化管理”,以项目申报的形式让学生党员自己决定开展组织生活的形式与内容,使各党支部形成自主、自动、自觉地接受教育的行为诉求,引导学生主动将成长需求与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目标相结合。活动以学生党支部为单位,引导学生党员结合学校党建发展方向,认真分析论证,提出详细可行的党建项目方案;实施中,通过发现问题、落实措施、确保党建项目顺利进行;项目实施后,加强后续管理,完善配套,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如在活动中,我院学生党支部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需要,开展立足专业特点的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立项,通过传扬中药传统文化,健全学生党支部学习机制;结合以建设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需要,关爱关怀为主题,为少年宫智障儿童服务,发扬学生党员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开通支部博客、支部微博,宣传党的历史、理论知识及形势动态。党支部项目化管理理念的运用,有效拓展了学生党员对党支部建设的参与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运用团体辅导技术,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成長辅导。
团体辅导是借助团体并通过团体活动帮助个体解决自身问题或人际问题的一种教育方式和过程。[3]除了运用在心理辅导上,团体辅导还可以结合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需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和全新的理念,运用于大学生基层组织活动中,创新基层组织生活,激发党建工作活力,为高校党建工作者开展基层工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思维。[4]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党员的成长中存在一些共性:如入党后目标感缺失,对党员身份意识程度不高,对如何发挥好党员的模范作用方向不明确等。这些问题往往在一个党支部中有不同程度的共性表现,针对问题的解决,我院以学生党支部为团体,将团体辅导技术引入学生支部活动,创新支部活动的形式,开展“我是党旗一抹红”一系列主题支部活动。活动将团体辅导活动模式引入学生党支部活动,通过“我的庄严时刻”,帮助学生党员回顾入党的经验,增强党员的使命感;通过“我的榜样我的梦”环节,帮助学生党员树立心中的榜样,发挥榜样对学生党员成长的激励作用,增强方向感;通过“我是党旗一抹红”环节,引导学生党员正确履行党员义务,增强责任感。实践证明,通过团体辅导这种有效的教育活动,以支部成员间的学习、讨论和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党员强化党员身份,促进学生党员自我认知和教育,有效提高学生党员对支部活动的参与热情,对学生党员的成长发挥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
3.发挥朋辈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
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代表,学生党员的成长体现在学生党员先进性的表现上,体现在学生党员能够自觉、主动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以此促进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学生党员群体中要树立激励他们成长的标杆,塑造优秀学生党员的形象,发挥朋辈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党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为了发挥好优秀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我院注重为学生党员提供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的平台。以学生党支部活动为载体,每年举行“永远跟党走”党员风采大赛,以“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由各支部推选出的优秀学生党员代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党员信仰坚定、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良好形象。活动在广大学生党员中营造了创建先进、争当优秀的氛围;学生党员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不断加强党的核心思想修炼,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培养综合素质能力,是大学生涯中永不褪色的旋律,促进学生党员引领和带动广大同学的共同成长的先锋作用发挥。
4.强化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党员创新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把自己所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推动学生创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学生党员的培养中,我们认为各类的专业实践活动是引导党员将党员意识转化为党员行为,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我院通过立足专业,将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引入学生党支部活动,引导学生党员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如通过与制药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党支部建立共建关系,组织学生党员运用中药学专业知识,深入社区开展各类中药知识科普活动;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党支部到各类中药标准化种植基地开展中药种植技术调研和推广等专业实践活动。要使学生党员通过支部活动,深入社会基层,实现专业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参与过程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增长才干,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2010-2020人才规划,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2010,6,6.
[2]党员教育工作实务.红旗出版社,2012,1:54-55.
[3]曹静.团体辅导与学生成长.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6.
[4]杨敏.论团体辅导在高校基层组织生活中的运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5-66.
本论文为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协会课题《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机制的构建研究》(2013BKZZB1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