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课程改革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tz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国素质教育形势下,初中应试教育开始转型,走出课堂,数学实践活动课成为新的主课程。本文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以及初中数学课的几点新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影响十分深刻,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与把握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艺术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之花长盛不衰,常开常新的奥秘。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但数学知识当中也包含许多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等难啃的“硬骨头”。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正是由于这些啃不动的“硬骨头”作怪,使得许多刚刚入学、稚气未脱的学生无所适从,对本来魅力无穷、作用巨大的数学这个“最亲密的朋友”敬而远之,最终导致由好学到厌学的恶性循环。
  我们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改”课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种观点:
  一、要上好数学“课改”课,需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
  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師必须设计好探索数学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如画出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让他们换句话说理解题意、举个例试试等,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
  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把他们爱玩的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如那边草地上有六个人正在玩游戏,他们年龄的平均数是15岁。请想像一下是怎样年龄的六个人在玩游戏?通常人们会想象是一群中学生在玩游戏,但是,如果是一个65岁的大娘领着五个5岁的孩子在玩游戏也是有可能的吧!再如:由两个人玩的“抢30”游戏规则如下:第一个人先说“1”或“1、2”,第二个人要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然后又轮到第一个人,再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这样两人反复轮 流,每次每人说一个或两个数都可以,但是不可以连说三个数。谁先抢到30,谁就得胜。试想像这样生动、有趣的游戏,能不引人入胜吗?像这样参与性很强的教学过程,同学们一定会感到学习数学是既轻松又愉快,并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
  二、要上好数学“课改”课,需把问题故事情境化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对探究的热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问题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为什么呢?因为初中生的认识兴趣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和学习内容的趣味因素。
  三、要上好数学“课改”课,需把问题生活化
  “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基本要求,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很多内容都是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比如我在讲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节时,可试问同学们校园内四四方方的草坪为什么总是被踩去四支角?这个理由其时很简单,因为同学们走路总爱赶捷径,即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像这样设计的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在充满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此时,思维训练是那样的轻松自然、那样的和谐,使数学走进了生活,为生活服务,生活与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问题情境生活化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新教材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能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艺术化地创设具体、生动、活泼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寓教于乐,使他们乐于智力探索,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学习,在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下获得新知。
其他文献
  本文对比观察了氯沙坦和曲尼司特抗心肌纤维化的疗效;探讨曲尼司特、氯沙坦抗心肌纤维化作用机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发生与发
摘要:为了帮助教师克服、解决在新课程教学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浙江省新课程实验工作地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制订了《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由于专家们是在缺少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少了很多感性的经验,《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三方面的问题:“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划分不当,“说明”栏目设置不当,“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意见》里无法落实,让《意见》在广大的一线教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阿托伐他汀抗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 方法:将4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简称阿乐组),每组15
  本实验建立类似OSAHS的慢性间歇低氧大鼠模型,初步探讨大鼠CIH过程中VEGF对机体的影响机制,为OSAHS临床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研究观察下列指标
新课改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因而创新的语文教学呼唤的是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创新。结合平日的语文教学研究,我认为:教师要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争创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有益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开发课程资源  (一)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
多媒体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极大地促进有效课堂建设。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利用多媒体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材料,通过图象、形体、文字、色彩、声音等技术手段,使学生多渠道、多层次、全
摘要:传统的高职院校化学实验课存在许多弊端和疏漏,将这些不足的问题视为研究目标,重点讲解了针对以往的传统化学实验课教学内容及方法的研究及改革,内容包含了就如何实现培养及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开发的能力来进行对化学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我国高职院校化学实验课普遍存在对实验过程“轻视”而对化学理论讲解和验证过程过于“
常常听到语文老师这样抱怨:语文实在是太难教了,语文课总是在学生那里“失宠”,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乎许多老师在语文课上开始用煞有介事的表演,热闹非凡的讨论,变化莫测的多媒体充斥语文课堂,而那些包含作者感情和思想灵动的文章却被搁置一旁,倍受冷落。学生冷漠的表情折射出他们内心的荒芜与封冻,这种课是表面的浮华,是“麦当劳”式的快餐,新课改的异化。  速成的必定是速朽的,简单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