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马老师出书

来源 :生活经典·晨报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987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读到这部作品的时候,作者已经离世了。
  2017年1月7日下午,星期六,腊月初十,电台里的主持人说“距离鸡年只有20天了”。长沙八一桥旁和府五楼的“熬吧”里,人们在讨论怎么出一本书。楼下是年关将近的现实世界,车里和路上的人们在考虑去哪里买年货,还有几天快递就要放假。楼上,是一个理想国。
  再过几天就是马小平离世五周年的日子。2012年秋天,马小平编著的“人文素养读本”以《叩响命运的门》的书名出版,至今完成22印次,印刷11万册,几乎售罄。这一次,他的老友、学生、女儿以及出版社编辑、设计师、基金会负责人从全国各地坐到一起,讨论筹划出版的是比作为教材的“读本”更袒露心机的内容,是马小平留下的论文、教案、课件、札记、随笔、对话、通信、演讲资料,谈如何当老师、如何为人,超过160万字的内容,是他用文字建筑的教育理想国。
  马小平是谁?
  写这篇报道时我不断地被周围的人问起。用出版社的语气,我会说。他是被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称为所识教师中“最具世界眼光”、“可以称得上是教育家”的人。用我后来见到的马小平的女儿马前的话说,他是那个让自己相信“生命的疆域并不止于此时此地”的人。他是湘潭人,1953年生,当了29年的中学语文老师。
  马小平的生平可以切分为几个十年:
  1968-1978,在浏阳茶山林场“上山下乡”的十年:
  1982-1992,在湘潭十中任教的十年:
  1992-2002,在东莞中学的十年:
  2002-2012,在深圳中学的十年。
  2004年他被查出胶质瘤,在脑部。2012年1月16日与世长辞。那本曾作为教材的“人文素养读本”,就是在重病中拼命一搏的作品。
  熬吧的一面书墙上铺满了这本马小平没来得及看到的书,书的设计师李少波、编辑唐明坐在台下。与我一样听了很多人的很多段回忆。上一次这样集体追忆的场景,发生在2012年1月18日。当时在深圳中学“几乎每一位致悼的人都谈到了教育,谈到了诗歌、小说”。五年后,马小平的同学卜炎贵又将大家集合了一次。
  整个下午,对马小平的追忆依然夹杂着诗歌、小说、音乐、电影,以及教育理念和方式的讨论。大家想起的他是这样的:他会用两年教完三年课程,初三都用来课外阅读:他总是从斜挎的布书包里拿出自己刻的碟送学生,还想方设法送书给遇见的人:他下围棋、打桥牌、玩电脑游戏、打篮球,甚至还打架:他因为被校长开会侵占课时而怒不可遏……
  东莞中学的老师说,最近一次学校组织爬山。30个老师最后去了4个,如果马小平还在,绝不会这样,无论什么活动,只要是他一召唤,一窝蜂全都去了,他身上仿佛带着一个磁场。只要有他在的场合,话题就自动聚焦成了文学、艺术。自动屏蔽世俗的恶趣味。
  70多岁的复旦大学教授刘大维最后发言。他们是在2000年的“全国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上认识的,刘大维是老师,马小平是学生。学生说话口无遮拦。性格又容易激动。谈得投机就要请老师吃饭,这样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刘大维去香港任教职,一到周末就来深圳找马小平聊天。他形容一旦从香港的纷扰里走出来,走进马小平十几个平方米的宿舍,感觉就是到了心灵驿站。“马小平的家是一个可以栖身的诗意的家”,那个家里只有一张单人床(后来为了方便卧谈,换成了一张高低床),除了书,甚至有没有衣柜他都不记得了。音乐填满了狭小的空间,他热爱音乐。老师刘大维认为,学生马小平后来在精神上给他的支撑更大,“他真的是一团火,任何人和他接触时,他都要跟你一起燃烧”。
  熬吧的胡庆乐帮我找来了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铁芳整理的马小平教案,我得以看到燃烧的马小平,听到一堂他的语文课:“我这里有一个比较。不一定恰当。我想起了《一碗阳春面》这篇小说。那位日本妇女带着两个小孩,三个人合要了一碗面条。这本来是一件可以嘲笑的事情。我想,老板娘夫妇本来可以去向人说,我们那里闹了一个笑话,三个人合吃一碗面,而且是年三十的晚上。可是老板娘夫妇怎么做的。老板给他加了半碗面条。老板娘说给他们加一碗吧,老板说。不行。那会让他们难堪的,会伤害他们的。你只要看一看这一碗与半碗之间。他们非常注意保护处在贫困环境中的人的最后一点自尊,这,就是人的境界啊。
  我在这里设想一下,如果在鲁镇的环境中。在我们的环境中,会怎样呢?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冷嘲热讽。你有没有搞错?三个人吃一碗面?我有没有听错,三个人?一碗面?第二种情形,施舍。什么,一碗面条?胸脯一拍,给你们三碗,算我请客吧。好像特阔绰。
  如果把这种情形下的弱者换成祥林嫂。那会是怎样呢?在《祝福》这个故事中。种种丑态都出席了,唯独尊重和人性缺席。人不在了。所以,钱理群先生抓住“立人”,来解读鲁迅,这实在是抓住了根本。我觉得我们国民性中有一种根本的东西,离我们不远呀,就在我们身边啊。我想到。今天我们在教这篇课文时,我们如果不能唤起一种尊敬,那么我们还是做了鲁镇人的后代,前辈欣赏完了。现在轮到我们上场欣赏了。”(——马小平:《鲁迅作品選析》)
  这是马小平一直探索的从“独白”走向“对话”的语文教学。这几段文字里保留的语气让我直接感受到他的激情。很多人都提到了他的语言的力量,他自己也知道。对此还曾有过“冷静地反思”。他说,“我在言说中确实有一种气势,有一种攫取力,但这种攫取力可能封住了学生的言说和思考空间,我被自己的长处困住了”。
  同事、学生们都知道,马小平想做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老师。想把学校变成帕夫雷什那样的中学。他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之外的文本高山,这曾被有些学生家长质疑为毫无意义。他便在脑海里构想怎么建一所理想的学校。并继续在札记、随笔里谈论电影,文学。追寻诗意的栖居。
  女儿马前引用父亲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死亡诗社》中Keating老师对学生说的话:“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众人推动出版的《马小平教育文存》,即是一部意义的论著。
其他文献
无题  我借宿在衡山上面的“云开堂”,半夜里醒来,听见外面好大的雨声,风吹得整个房子在动。清晨起身,住持过来告诉我说,昨天夜里山顶下了一场大雪。我跑到屋后,仰头往山顶望去,自香炉峰以上,全被白雪覆盖,香炉峰而下,依然还是绿色和弥漫的水烟。其时,风和雨都还没有停,料想山顶上此刻应该正在漫天飞架。要说奇怪的雪景,这算是我见过的最奇怪的吧。(译自刘献廷《广阳杂记》)  扁舟访隐  徐俟斋四十年没出过山了
期刊
从2017年1月10日开始,我陆续参加了五场在长沙举行的年会,有专业机构、行业协会、酒吧,还有一所筹建中的医院。  “四小天鹅”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年会保留节目。跟每逢年会必调侃领导一样,一场“像样”的年会也绝对少补了惡搞、裸露、荒诞的戏码,杯酒下肚,看起来更真实或更假的众生相都亮相登场了。
期刊
在一个云霞满天的傍晚,第一次收到冰风暴预警。小城范围内所有学校关闭。不用上学,朗颜和我在家呆了一整天。笑。最终也没风,也没雪,也没冰,只是天沉沉的。很谨慎地白捡了闲暇一天。  接下來的周末,应该是在夜里,冰来了。  早晨,那辆银灰色DOGE,停在窗外,整个车身一层硬滑的光,闪闪发亮。走出去,即不动声色的刺骨之寒。周一,稍回暖,还是阴雨天。也是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所以也不上课。他们说这儿的冬天,一
期刊
“石头房子好啊,可以防土匪,枪打不进来,还防火。”老会计说。像他们这一辈的扪岱村人都会凿石,都凿过石。1950年代初,虽然土匪剿灭了,但后来砌的房子,大多数还是石头、石块堆叠起来的。  湘西偏西,平均海拔700余米的扪岱村,山上石多树稀,不像是南方的山,南方的山一年四季是深浅不一的绿,而扪岱,已经是3月初了,我们来到这里,看到的主色调是灰的。  在扪岱村新寨,我没有见到那个叫石老珍的老人。  “他
期刊
我的外公姓李,名福星,跟他家附近的菜场同名。  在他死前,我们一家与他住在一起。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房子是老式的,双层,靠厅堂角落有一木制的楼梯通往同样木制的二楼夹层,再往上,你可以用一个活动的架梯上平台,平台是水泥造的,上面种了些合时宜的金橘盆景。外公就住在盆景底和我们的头之间的夹层里。  那时候我爸妈还没离婚,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带着我和哥哥与外公生活。外婆死得比外公早几年,她在我的印象
期刊
真正走进森林的时候,她们才发现,几乎所有孩子都不会爬树,他们只会画五片花瓣的花,不知道酸枣可食,也不知道真正的毛毛虫是没有腿的。他们对自然的认识仅来自绘本,动画片,而那罩面的毛毛虫不仅有腿,还穿着鞋。  长沙有森林,跑山锻炼的人不少,但极少有人愿意带自己的孩子走小路进入密林,进行真正鼓舞人心的户外教育。我们采访了几位森林教育课程没计者,本地特色浓厚,其实你也可以发起。  3月11日,长沙小雨,这一
期刊
隆回虎形山,以“积织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闻名的花瑶,很多人惊叹于花瑶女人的艳丽服饰,但更迷人、更让人稱奇叫绝的,却不仅于此,例如,还有他们的草药师和巴梅(法师)。他们大多数时候游走于偏远山乡,他们大多数年岁已高,他们脚下的路越来越逼仄,他们曾去过远方,精彩却只在生养他们的山水问展现,年复一年。  来妹和停妹这对瑶族母女,我是6月1 7日在洞口的竹市找到她们的。当时离赶苗(指湘西南腹地隆回县
期刊
拜消费风潮、点评功能所赐,现在人人都当上了食评家,在朋友圈晒菜就跟晒娃一样热。  2017年1月5日,我去拜访72岁的湘菜大师王墨泉时,他半开玩笑地说“如今人人都是美食家”。美食家门槛被拉低,标准又没跟上来,有时候会发生对一道菜、一家菜馆评价截然相反的情况,品味之争由此产生。  我年幼时吃过善烹饪的爷爷做的长沙版大杂烩,嘴巴吃刁了,至今不敢在朋友圈晒的各种馆子里的“全家福”图片下面留言评论,我毫不
期刊
小时候看《食神》我想到的就是社饭  采访去湘西扶贫的大学生,有若干不能说,不可说,倒足味觉深深植入记忆,野菜清香,稻花鱼鲜嫩,用湘西的酸辣几味来調和,真怕足再也吃不到的美味。  记者从花垣吃了鸭脚板、接客菜出来,掉头回家乡吉首,找到通晓蒿菜和蕨菜制作秘密的田姨、唐姨,湘西生活意味着什么,可能只有她们最清楚。  殳俏说,“再顽固的肉食主义者,也会被咬春时节的这些新鲜野味打动,生出一种全新的蔬菜观来。
期刊
我父亲很勤奋,写的东西很多,我现在能够找得到的,和湖南有关系的,是他在攸县写的《古屋》。我姨妈在攸县的保育院,是借了一个老屋,《古屋》中有一部分内容写的就是保育院的故事。我母亲在老年的时候讲过,解放初期,作家是不得了的:一是社会地位高;二是别个都没有第二职业,都赚不到钱,只有作家,有稿费。我父亲的工资是200多块钱一个月,他出版一本书,少则几千,多则几万。那个时候的作家,就像现在追星一样,是有女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