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周领顺提出的译者行为批评模式为诗歌翻译家批评提供了新视角。本文选取《木兰辞》的傅汉思、汪榕培两个英译本,从互文、顶真、反复、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使用情况分析译者的翻译方式,发现两位译者都“求真”,但在修辞手法的翻译上,傅汉思对原文之“真”更为执着,汪榕培则更“务实”。综合考虑求真度和务实度,汪榕培的平衡度把握得更好。“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让译者行为批评更为准确客观。
关键词:《木兰辞》 译者行为批评 求真 务实
一、引言
传统的翻译研究主要立足于文本批评,着眼于译文对原文的还原度,缺少对译者因素进行研究,针对这种情况,周领顺教授提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译者行为”指“社会视域下译者的语言性翻译行为和社会性非译行为的总和”a,译者行为批评“从译者行为入口,以译文质量的评价为出口,以社会视域为评价视域”b,考察“译者的语言性和社会性角色行为之于译文质量的关系”c,力图更加全面客观地进行翻译研究。在此基础上,周领顺教授提出“求真为本、求真兼顾务实;务实为上,务实兼顾求真”的“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d“求真”是指“译者为实现务实目标而全部或部分求取原文语言所负载意义真相的行为”e,“务实”是指“译者在对原文语言所负载的意义全部或部分求真的基础上为满足务实性需要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f,译者“既要保持翻译作为翻译的根本,又要努力实现翻译的社会功能”g。对译者行为的评价就落实在译者对“求真”与“务实”之间“平衡”的把握上。h译者行为批评模式为诗歌翻译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诗歌翻译,尤其是格律诗翻译,需要传达原文真实意思,并且精炼文字,同时还要注重形式,如字数、节奏、韵律等,在翻译上“求真”就尤其困难,而诗歌翻译的难点之一,在于关于修辞的翻译。
为了让译入语读者在欣赏诗歌的时候,能跨越文化障碍,领会原文意思的同时感受诗歌的美,译者在翻译中需要在韵律、内容、文体等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这种让步就是一种务实的精神,一种现实主义的翻译观念。用译者行为理论分析诗歌翻译,有助于研究者摆脱“忠实”研究的局限,从多角度对译者行为进行全面评价。
本文将以修辞为翻译单位,以周领顺提出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作为理论,以《木兰辞》的修辞手法英译为实例,对诗歌翻译的译者行为进行评价。《木兰辞》有多个英译本,本文将选取其中两个译本进行分析。
二、《木兰辞》的英译及研究现状
《木兰辞》(也作《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并凯旋的故事,《木兰辞》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描写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
《木兰辞》于20世纪初传至西方,被国内外众多译者所翻译并出版,目前已有英译本10个。各译本基本信息列表如下:
笔者在知网上以“木兰 翻译”以及“木兰 英译”为词条搜出的结果中,与《木兰辞》英译有关的文献有21篇,主要分析译本中音形意的表现、译文的优缺点、译者和译本的风格等。这些研究大部分拘泥于传统的“忠实”翻译研究,侧重点放在能否忠实再现原文上,从语言、文字、意境层面进行评判,并侧重于批判西方译者在翻译中的误译现象,往往将其归咎为没有读懂原文的意思。这样的观点过于主观化、片面化、结果化,忽略了分析译者的翻译意图。基于此,笔者提出用译者行为理论来分析译者的翻译行为,以弥补过去研究的缺陷。
本文分别选取了《木兰辞》国内外两个译本:汪榕培The Mulan Ballad(1998)译本和傅汉思Ode of Mulan(1976)译本,分析译者在“求真”与“务实”之间的取舍。
三、两译本中原文修辞部分的翻译情况
傅汉思出生于德国古典语文学家庭,从小受古典文学熏陶,1948年认识沈从文之后开始研究汉学。i傅汉思早年接受德国罗曼语文学传统j,因此带有德意志古典文学和罗曼语文学的特点:科学、全面、严谨、可靠。k傅汉思将木兰辞译为:Ode of Mulan,收录于专著The Flower Plum and the Palace Lady: 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Poetry(中文名为《中国诗选译随谈》),该书于1976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
汪榕培在中国典籍英译方面有卓越贡献,先后完成了《老子》 《易经》 《诗经》《庄子》等多部典籍的英译。他翻译的《木兰辞》题为The Mulan Ballad,收錄于《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该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
傅汉思对中国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很感兴趣,曾经在他的论文《汉代无名氏歌谣》中对民谣中的各种修辞手法进行了赏析。因此,他在翻译的时候尤其注重对于乐府诗中修辞手法运用的“求真”。汪榕培的翻译标准是“传神达意”。在他看来,意义的传达是最重要的。他认为逐字翻译容易词不达意,“有时甚至会出笑话”l,在这种情况下意译效果会更好。《木兰辞》中大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笔者选取了互文、顶真、反复、对偶四种修辞手法,分别分析原文以及译者的处理方法。
(一)互文
互文指两个句子同时出现的事物,在上下文中各取其一,使两句内容交错成文,意义彼此补充。《木兰辞》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都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的使用可以使诗歌增加文采,但想要翻译互文的修辞却很困难,如果按照字面意义的翻译,由于读者不了解这种修辞的用意,就会带来理解上的困难,甚至引起误解,而如果完全意译,又失去了让读者欣赏这种修辞手法之精妙。
例1.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傅译:Generals die in a hundred battles, Stout soldiers return after ten years.
关键词:《木兰辞》 译者行为批评 求真 务实
一、引言
传统的翻译研究主要立足于文本批评,着眼于译文对原文的还原度,缺少对译者因素进行研究,针对这种情况,周领顺教授提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译者行为”指“社会视域下译者的语言性翻译行为和社会性非译行为的总和”a,译者行为批评“从译者行为入口,以译文质量的评价为出口,以社会视域为评价视域”b,考察“译者的语言性和社会性角色行为之于译文质量的关系”c,力图更加全面客观地进行翻译研究。在此基础上,周领顺教授提出“求真为本、求真兼顾务实;务实为上,务实兼顾求真”的“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d“求真”是指“译者为实现务实目标而全部或部分求取原文语言所负载意义真相的行为”e,“务实”是指“译者在对原文语言所负载的意义全部或部分求真的基础上为满足务实性需要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f,译者“既要保持翻译作为翻译的根本,又要努力实现翻译的社会功能”g。对译者行为的评价就落实在译者对“求真”与“务实”之间“平衡”的把握上。h译者行为批评模式为诗歌翻译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诗歌翻译,尤其是格律诗翻译,需要传达原文真实意思,并且精炼文字,同时还要注重形式,如字数、节奏、韵律等,在翻译上“求真”就尤其困难,而诗歌翻译的难点之一,在于关于修辞的翻译。
为了让译入语读者在欣赏诗歌的时候,能跨越文化障碍,领会原文意思的同时感受诗歌的美,译者在翻译中需要在韵律、内容、文体等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这种让步就是一种务实的精神,一种现实主义的翻译观念。用译者行为理论分析诗歌翻译,有助于研究者摆脱“忠实”研究的局限,从多角度对译者行为进行全面评价。
本文将以修辞为翻译单位,以周领顺提出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作为理论,以《木兰辞》的修辞手法英译为实例,对诗歌翻译的译者行为进行评价。《木兰辞》有多个英译本,本文将选取其中两个译本进行分析。
二、《木兰辞》的英译及研究现状
《木兰辞》(也作《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并凯旋的故事,《木兰辞》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描写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
《木兰辞》于20世纪初传至西方,被国内外众多译者所翻译并出版,目前已有英译本10个。各译本基本信息列表如下:
笔者在知网上以“木兰 翻译”以及“木兰 英译”为词条搜出的结果中,与《木兰辞》英译有关的文献有21篇,主要分析译本中音形意的表现、译文的优缺点、译者和译本的风格等。这些研究大部分拘泥于传统的“忠实”翻译研究,侧重点放在能否忠实再现原文上,从语言、文字、意境层面进行评判,并侧重于批判西方译者在翻译中的误译现象,往往将其归咎为没有读懂原文的意思。这样的观点过于主观化、片面化、结果化,忽略了分析译者的翻译意图。基于此,笔者提出用译者行为理论来分析译者的翻译行为,以弥补过去研究的缺陷。
本文分别选取了《木兰辞》国内外两个译本:汪榕培The Mulan Ballad(1998)译本和傅汉思Ode of Mulan(1976)译本,分析译者在“求真”与“务实”之间的取舍。
三、两译本中原文修辞部分的翻译情况
傅汉思出生于德国古典语文学家庭,从小受古典文学熏陶,1948年认识沈从文之后开始研究汉学。i傅汉思早年接受德国罗曼语文学传统j,因此带有德意志古典文学和罗曼语文学的特点:科学、全面、严谨、可靠。k傅汉思将木兰辞译为:Ode of Mulan,收录于专著The Flower Plum and the Palace Lady: 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Poetry(中文名为《中国诗选译随谈》),该书于1976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
汪榕培在中国典籍英译方面有卓越贡献,先后完成了《老子》 《易经》 《诗经》《庄子》等多部典籍的英译。他翻译的《木兰辞》题为The Mulan Ballad,收錄于《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该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
傅汉思对中国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很感兴趣,曾经在他的论文《汉代无名氏歌谣》中对民谣中的各种修辞手法进行了赏析。因此,他在翻译的时候尤其注重对于乐府诗中修辞手法运用的“求真”。汪榕培的翻译标准是“传神达意”。在他看来,意义的传达是最重要的。他认为逐字翻译容易词不达意,“有时甚至会出笑话”l,在这种情况下意译效果会更好。《木兰辞》中大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笔者选取了互文、顶真、反复、对偶四种修辞手法,分别分析原文以及译者的处理方法。
(一)互文
互文指两个句子同时出现的事物,在上下文中各取其一,使两句内容交错成文,意义彼此补充。《木兰辞》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都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的使用可以使诗歌增加文采,但想要翻译互文的修辞却很困难,如果按照字面意义的翻译,由于读者不了解这种修辞的用意,就会带来理解上的困难,甚至引起误解,而如果完全意译,又失去了让读者欣赏这种修辞手法之精妙。
例1.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傅译:Generals die in a hundred battles, Stout soldiers return after ten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