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语言教学中重视对课文的阅读,让学生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体味文章的语言情感,理解文章感悟的内涵。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教学;精读背诵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学科的特殊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文的阅读,让学生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体味文章的语言情感,理解文章感悟的内涵。
  
  一、讲读结合,促进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规定:初读、精读、整理归纳、巩固应用是讲读课文的一般步骤。我认为
  这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要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同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用不同的讲读课文的方法,但决不能脱离“读”,因为“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基本的渠道,是完成理解的必由之路。
  冰心的《再寄小读者》一课中,谈及小朋友写日记的困难时说:或者是心中有话说不出或者是眼前闪烁者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只好以好看极了、好玩极了,有意思极了等,简单模糊的词语带过就算了。这三个“极了”正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学生言之无物的困惑。在课文中冰心夸奖了第二孩子写作水平高是“找到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门径”因而“他脑子里积攒的词语很多,又会灵活运用。”从冰心朴实而又浅显易懂的语言中,我们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可以寻找到语言积累的途径,那便是多阅读,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就要求教师在文教学中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造福对课文的阅读。只有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才能更多地积累语言,学生的语言丰富了,写出的作文才会方之有物,才不至于“心中有话说不出”。
  
  二、读思结合,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除了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主要能力,同时启发学生积极开展思维,使课文所描写的人、事、物在脑中具体化、形象化,在读的过程中具体了解人物的行为思想感情的变化以及的发生、发展、结果、景物的特点等等,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以及有关的段落句子来领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并从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语言课文中有不少是写人的文章,阅读写人的文章,不仅要弄清人物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还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去感悟人物的内心。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课文有较深的理解。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在写“我”的内心矛盾的有关段落时,我引导学生读后思考:本文的主要人物是邱少云,这里用了一段的内容来“我”的内心世界,是不是走题了?为什么?激发学生去读书、去思考,从而加深理解邱少云当时的处境和内心活动,了解这段对邱少云这个人物的作用,体会出邱少云这个高大的形象。
  《语言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对语言的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上好的阅读教材,我们要想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体味出真实的情感,必须多阅读,在阅读中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三、读议结合,体会词意
  
  当今的素质教育认为“教书是为育人,学生获取知识是为了发展能力,要发展,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内因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指导”。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开始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学有动机;创造参与,让学生学有机会。
  如《开国大典》一课写到,参加开国大典的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这里用了“直奔”而不用“走向”,为什么?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时,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了主席台。这里用了“投向”而不用“朝向”,为什么?针对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不仅理解了“直奔”和“走向”、“投向”和“朝向”的不同用法,也明白了群众那种急切的心情,从而感悟语言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语言教学的得力助手--“读”,虽然重要,作用非凡但绝不能偏离导的作用,一个时代有一上时代的课题,我国传统的语言讲读模式,在历经半个多世纪后,早已显得疲惫不堪。难以适应当今提高跨世纪一代语言整体素质的要求,而正在向“导读”的教学模式转化。由此看来,我们必须点拨引导,不能讲的太多,更不能一讲到底,而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使“读”这个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真正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 :河北省大城县旺村镇王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留守学生成了各地基础教育的盲点,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性教育问题,如失学、辍学、犯罪等。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调查分析了当地农村留守学生的现状,阐述了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的重要性,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农村 留守学生 教育策略    据调查,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学生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留守学生由于父母大多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为了了解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我们对农村学校进行了调研,了解到,近年来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虽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
期刊
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
期刊
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与感悟,采取多种策略、从多种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实现算法的多样化,应该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我们却发现,好多时候,教师在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时,往往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学生是怎样想出来的?深入地说,是否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一种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教师能给学生多大的数学思维自主驰骋的天地呢?  片断描述:经过一番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出了例题“26+
期刊
一、关于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一)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觉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
期刊
据某教育科学研究所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方面问题。某市抽取了1500多名中专生进行调查,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上述调查情况说明,解决中专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对中专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中专生健康心理的特征    心理健康是
期刊
请看下面的几个高考作文选段,分析一下,主要问题是什么。  主要情节:“我”(皇帝)高高坐在金銮殿上,众大臣献上许多花季美女,胖瘦高矮不一,但个个花枝招展,楚楚动人,“我”眼花缭乱,不知那个美。于是各位大臣争相陈述自己所献女子的美所在,各有各的理,的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各个女子都有各自的美。于是“我”把她们最终都收下了。——2000年高考作文《选妃》   居里夫人说过:“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能做
期刊
一、数学教学艺术的描述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以及数学本身都有艺术的特点。所谓数学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学生能积极、高效地学习,并感受数学美的精湛的教学技巧。    二、数学教学艺术具有四大特点    (一)形象性。数学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形象化的语言、方法、手段的运用上。
期刊
【摘要】信仰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它会激励人们跳出自身利益的狭隘天地,它会使受到日常生活习惯和琐碎物质利益窒息的灵魂,重新恢复那种开朗、那种雅致、那种高尚。  【关键词】道德教育 信仰 心灵 真实 根基    一、当前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课时的要求和各种德育活动的安排,到庞大严密的组织和众多的人员投入,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和政府像我们这样重视道德教育,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道德教育实
期刊
现代教育大力提倡量化管理,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分值显示。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学校制度、条例及与之相配套的检查等这些硬管理手段很齐备,但仅仅作为被动管理,一旦有所松懈,便会乱作一团,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种软管理的手段,作为对硬管理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呢?    一、“软管理”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把握学生的“自然群落”    在接到一个新班级时,适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