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换个姿势走进千家万户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以来,“高冷”的文物,频繁走进寻常百姓的视线——
  新年伊始,河南卫视春晚上,一群娇憨灵动的“唐朝小胖妞”,走出《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的古老画卷,穿梭在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国宝文物之间,上演了一场中国版的“博物馆奇妙夜”。节目一经播出,迅速“出圈”。
  3月,三星堆遗址内新发掘6个“祭祀坑”,出土文物500余件。央视直播期间,围观人数超2000万人次。清明长假,三星堆博物馆更是收获了4.5万余名游客的青睐,创历史新高。
  4月,山东菏泽孙大园堌堆文化遗址共发掘连片汉墓198座。沉睡数千年的历史再次成为“顶流”,热心网友们“脑洞大开”,为新出土的“丑萌”的陶兽起名、P图。
  “文博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从《国家宝藏》到《登场了!敦煌》,从故宫博物院突破线下场景的“次元壁”,设计出一个又一个销量“千万+”的文创,到河南博物馆“考古盲盒”上线即售空,一盒难求,人们对于考古发掘的好奇、对于文博事業的关注似乎超乎我们的想象。
  在这个芳菲未尽的四月天里,《山东画报》同样将视线对准了文物,对准了博物馆。我们可以以双目与青州佛造像对视,以笔墨与郑板桥对话,甚至以“牺尊”与历史对饮几杯。
  国宝很“呆萌”,历史很可爱。就这样,博物馆正换个姿势走进千家万户,那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也随之“活”了起来,并以更容易被世人所接受的方式,给全社会带来了更深厚的文化滋养。
其他文献
2001年深秋,岛城。  那是青岛港集团实施外贸集装箱西移战略的关键一年,作为当年青岛市的重大工程,集团要求桥吊安装任务年底前全部完成。然而,桥吊安装并非易事,工程进展缓慢。距离交付日期只剩短短40余天。  许振超自然成为了拿下这项任务的不二人选。他临危受命,勇于承担,立马做好了在港口长期驻扎的准备。  那些个坚守在码头的夜晚,许振超抬头就能看见星星,望见银河,“这是个多浪漫的事啊”!尚未建好的码
期刊
2018年9月,我家二宝诞生。她的出现,加上已经长大的大宝,给我和妻子带来的,是双倍的快乐。但是,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她在给这个三口之家带来快乐的同时,似乎也带来了不少“小麻烦”。  这里的小麻烦,不是对这个新成员的哺育,而是来自已经“长大”的大宝——情绪失控、成绩下滑……二宝出生后,因为大家对大宝有意无意的忽视,让各种问题在她身上不断出现,这可急坏了我们做爸妈的。  我们一直将大宝的改变,认作是
期刊
他,16岁拿起相机,就再没放下,专注摄影60年,用镜头记录城乡发展变化,反映改革开放巨大成就。这是他的摄影梦。  他,退休后回乡再创业,担任“第一书记”13年,保护了一座山,开发、建成当地著名风景区;发展了一个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他的致富梦。  两个梦,一生情,就是他的初心不改。他,就是山东省新泰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王成谟。  初心不变,一台相机“写”春秋  1959年
期刊
从年幼时与自然相融,到如今与水墨为伴;从随性随心,到情理交融;从懵懂无知,到阅历丰富,杨恩国一直在绘画的世界里不懈求索,笃定前行。或在云雾缭绕的清晨,或在风和日丽的下午,寻一处美景,摆好画架,拿起画笔,杨恩国便能忘却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若是灵感迸发,挥毫之间浓墨淡抹,一幅寓情于景、精妙绝伦的作品便诞生了。  笔墨随性,追求简单  杨恩国出生在农村,山村的成长环境让他可以
期刊
【编者按】  每个人对童年的理解不同,每代人对童年的定义更不同。  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童年是被记忆筛选过的过往。而最能定义童年的,自然是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们。我们找到了一群孩子,从六岁到十二岁,他们正经历童年不同的阶段。我们试图让他们用画笔,画出他们心中童年的样子。然后,就有了这些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当然,还有作品背后一个个稚嫩却让人羡慕的笑脸。  /陈佳滢/  我画的是一座城堡,上面飘着漂亮的彩
期刊
以初心喜迎建党百年,用镜头定格大美济宁。2021年6月7日-10日,在济宁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山东画报社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10余家中央级媒体的摄影记者齐聚济宁,举办了“我与党旗合个影 永远跟党走”主题采拍活动。  此次采拍活动规格高、形式新颖且独特,邀请到的拍摄记者都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摄影大家。他们不仅是各个单位中的摄影主力,更是中国顶尖的摄影师。  4天的
期刊
书籍简介:  本书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从坚定理想信念、打牢政治根基、提升理论素养、恪守核心价值、涵养道德品质、厚植法治意识、扩展知识视野、塑造科学思维、振作精神状态以及掌握工作方法等十个方面入手,给共产党员读者用的一本有助于提高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的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普及读物。本书可读性、实用性、创新性强,可作为共产党员的案头常备书。  定价:48元 山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  压力中的挑战
期刊
2021年5月29日,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举办运动会,全校700多师生一起参与到这个学校一年一度的“盛事”中,家长、老师、学生一起通过各种有趣的比赛项目,欢庆“六一”儿童节。在这个运动会上,我们认识了4岁半的刘子萱和15岁的王泽旺。子萱戴着人工耳蜗,活泼可爱、天真的脸上洋溢着灿烂无比的笑容。王泽旺是学校里的“小明星”,被选为入场旗手,虽然是个脑瘫患者,但是在运动场上还能参加20米慢步跑。  他们来自
期刊
赶集对王欣语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到集上卖东西,还是卖学校的鹅蛋、鸭蛋,这绝对是破天荒头一回。她和六个同年级的小伙伴一起,分工合作,我负责吆喝、你负责收钱记账,一上午的时间,净收入187元!事情过去了一周多,只要提起这件事,她和小伙伴就兴奋地直跳脚。给他们布置这个“任务”的,是他们的校长刘延涛。孩子们兴奋地回忆讲述,刘延涛就在一边安静听着,微微笑着。  秀山小學,虽然名义上是一所乡村学校,但是距
期刊
在农民眼中,她是科技“及时雨”——各种田间“顽疾”经她“出诊”后,总能“药到病除”;她却笑称自己是一名“土”专家——田间地头的风吹日晒,总让自己灰头土脸、蓬头垢面。  农民们把庄稼、大棚看得和命一样,她也把农业的事、农民的事看得和命一样。她几乎没有假期,整天上田头下地头进村头;她怕农民找不到自己,几十年不敢换手机号;她总是奔波在乡间路上,骑坏了三辆自行车、两辆摩托车,五十多岁又逼自己学会开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