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和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具体问题,以刺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探索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以财务管理教学中风险价值衡量为实例从而进一步探讨了情景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风险衡量;期望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161-02
一、引言
情景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现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教学领域。教学是教师有目的行为,而教学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和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具体问题,以刺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探索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问题情境教学法即将教材的知识点采用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时,教师创设问题时,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基础,设置问题要难度适中,能引起学生的悬念、好奇心和对问题的解决强烈的求知欲望。问题情境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以前曾学习过的旧知,对学生所熟悉的某个事物进行描述,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在描述的过程中隐藏某个问题,让学生对此感到疑惑而又充满悬念,由此,进而引发学生想层层探索、求知的强烈欲望。
但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隐藏应以他们熟悉的事物来引导,使学生不会感到太陌生,也不会过于困难,能消除他们对难点的恐惧感,从而使学生容易认可,并易于接受。
二、以风险价值衡量为实例的问题情境教学法运用
风险价值衡量是财务管理知识的一个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而风险价值衡量计算式,教材中仅给出了风险价值的理论计算公式。这对于本就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接受。
笔者在讲解中,给学生引入了运动员射击情境的描述,并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射击图,并阐述现有两个运动员都在进行射击,甲射击点用实心的“▲”符号表示,乙射击手射击点用实心的“●”表示,如图1、图2所示。
然后,笔者启问学生:假设你现在是教练,你会选哪个选手?学生答:选甲。笔者再继续启问:选甲的理由是什么?学生答:只是感觉甲好些。笔者引导学生:“感觉”甲好些,能不能用数据来说明甲比乙好些?我们用数据来说明,用数据把两位运动员的成绩算出来,更具有说服力。怎么算?笔者此时已把问题抛出,给学生造成悬念,使学生对两运动员的成绩数据产生了好奇心。此时,笔者在甲乙图上分别以靶心建立坐标轴,如图所示:
靶心上的点,圆点为O(0,0)其他各点分别用A1、A2、A3…B1、B2、B3…,再以其中任一点引导学生:中学时,我们学习了距离公式、两点间的距离,这样,利用学生所熟知的旧知帮助学生,可以消除高职学生胆怯数学公式的心理,同时,由于是过去所学的旧知,是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情境,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迫切解出此两组数据的求知欲望。笔者继续描述:从A1点到O点的距离和从B1点到O点的距离,距离最短说明离靶心越靠近,也就是说与期望值则越近(期望值为前一知识点),每个运动员射击的期望值就是希望能射中靶心。那么将甲射击的各点距离之和与乙所射击的各点距离之和进行比较,是不是就可以准确地比较出哪一个选手的成绩,孰优孰劣,从计算的结果就可知。也就是说离靶心的距离越小越好,即意味着离靶心越近,则与期望值也就越接近。再回到上一知识点的期望值,即:■=■pixi,而期望值是概率分布中的所有可能结果以其概率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的加权平均数,而加权平均数有可能相等,也就是说当期望值相等的情况下,无法判断二者的优劣,此时需采用标准差进行判断。
由此情境又进一步引出标准差风险衡量的计算公式:
标准差σ=■
这样,学生较容易理解标准差的概念并学会运用。通过问题情境层层深入的描述及讲解,学生能通俗易懂的领会风险价值的衡量,计算期望值,而当期望值相等的情况下,又进一步以标准差,其离散的程度进行衡量。离散程度越小,则风险就小。
三、结语
问题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创设一些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态度的体验。而问题的设置需考虑学生的学习背景和能力,其难度不能过难,过难则使学生放弃对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不能过易,过易不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悬念和求知欲望。问题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由学生所学的,学生所熟知的旧知帮助学生并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体验,从学生所学、所熟悉的情境入手,对问题情境进行描述,一方面可以极大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悬念,另一方面,可将过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并唤起学生想对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求知欲望。再则,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这样由中学所学的旧知引发学生,能使学生从熟悉的场景入手,循序渐入、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态度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夏小刚.数学情景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J]数学教育学报,2003,(1).
[2]应之宁.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J]中学数学,2005,(12).
[3]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出版社,2006.
[4]祝伯红.新编财务管理.第3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邹金伶(1974-),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高校会计讲师。
关键词:情景教学;风险衡量;期望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161-02
一、引言
情景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现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教学领域。教学是教师有目的行为,而教学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和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具体问题,以刺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探索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问题情境教学法即将教材的知识点采用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时,教师创设问题时,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基础,设置问题要难度适中,能引起学生的悬念、好奇心和对问题的解决强烈的求知欲望。问题情境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以前曾学习过的旧知,对学生所熟悉的某个事物进行描述,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在描述的过程中隐藏某个问题,让学生对此感到疑惑而又充满悬念,由此,进而引发学生想层层探索、求知的强烈欲望。
但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隐藏应以他们熟悉的事物来引导,使学生不会感到太陌生,也不会过于困难,能消除他们对难点的恐惧感,从而使学生容易认可,并易于接受。
二、以风险价值衡量为实例的问题情境教学法运用
风险价值衡量是财务管理知识的一个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而风险价值衡量计算式,教材中仅给出了风险价值的理论计算公式。这对于本就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接受。
笔者在讲解中,给学生引入了运动员射击情境的描述,并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射击图,并阐述现有两个运动员都在进行射击,甲射击点用实心的“▲”符号表示,乙射击手射击点用实心的“●”表示,如图1、图2所示。
然后,笔者启问学生:假设你现在是教练,你会选哪个选手?学生答:选甲。笔者再继续启问:选甲的理由是什么?学生答:只是感觉甲好些。笔者引导学生:“感觉”甲好些,能不能用数据来说明甲比乙好些?我们用数据来说明,用数据把两位运动员的成绩算出来,更具有说服力。怎么算?笔者此时已把问题抛出,给学生造成悬念,使学生对两运动员的成绩数据产生了好奇心。此时,笔者在甲乙图上分别以靶心建立坐标轴,如图所示:
靶心上的点,圆点为O(0,0)其他各点分别用A1、A2、A3…B1、B2、B3…,再以其中任一点引导学生:中学时,我们学习了距离公式、两点间的距离,这样,利用学生所熟知的旧知帮助学生,可以消除高职学生胆怯数学公式的心理,同时,由于是过去所学的旧知,是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情境,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迫切解出此两组数据的求知欲望。笔者继续描述:从A1点到O点的距离和从B1点到O点的距离,距离最短说明离靶心越靠近,也就是说与期望值则越近(期望值为前一知识点),每个运动员射击的期望值就是希望能射中靶心。那么将甲射击的各点距离之和与乙所射击的各点距离之和进行比较,是不是就可以准确地比较出哪一个选手的成绩,孰优孰劣,从计算的结果就可知。也就是说离靶心的距离越小越好,即意味着离靶心越近,则与期望值也就越接近。再回到上一知识点的期望值,即:■=■pixi,而期望值是概率分布中的所有可能结果以其概率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的加权平均数,而加权平均数有可能相等,也就是说当期望值相等的情况下,无法判断二者的优劣,此时需采用标准差进行判断。
由此情境又进一步引出标准差风险衡量的计算公式:
标准差σ=■
这样,学生较容易理解标准差的概念并学会运用。通过问题情境层层深入的描述及讲解,学生能通俗易懂的领会风险价值的衡量,计算期望值,而当期望值相等的情况下,又进一步以标准差,其离散的程度进行衡量。离散程度越小,则风险就小。
三、结语
问题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创设一些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态度的体验。而问题的设置需考虑学生的学习背景和能力,其难度不能过难,过难则使学生放弃对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不能过易,过易不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悬念和求知欲望。问题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由学生所学的,学生所熟知的旧知帮助学生并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体验,从学生所学、所熟悉的情境入手,对问题情境进行描述,一方面可以极大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悬念,另一方面,可将过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并唤起学生想对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求知欲望。再则,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这样由中学所学的旧知引发学生,能使学生从熟悉的场景入手,循序渐入、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态度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夏小刚.数学情景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J]数学教育学报,2003,(1).
[2]应之宁.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J]中学数学,2005,(12).
[3]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出版社,2006.
[4]祝伯红.新编财务管理.第3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邹金伶(1974-),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高校会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