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问题,数学课程主要就是为解决问题而开设的;解决问题的教学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构建“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构建“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小学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有设问法、提问法、发现法等。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素材,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唤起学生思维能动性。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教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课件演示):龟兔赛跑,小白兔沿着钟面形的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圈,小乌龟才在钟面跑道上慢慢地爬了一个大格。
师:谁跑得快一些?(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小白兔跑得快。)
师:他们跑得一样快。(学生:啊?)
师: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都一样?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迷……
欲望是学习的起点,有了欲望,学习才有动力;有了欲望,才会发现问题,思维就会有方向,学生就会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2 解决问题教学的重点——自主尝试
自主尝试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不是被动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与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其学习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其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先练后讲。教师先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新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学习过程暴露出的思维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疏导,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创造自主尝试氛围,提供自主尝试空间,让学生养成边看、边思考、边动脑、边动手习惯,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了问题意识,掌握解决问题方法。例如:教学《通分》时,出示例题:黄豆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蚕豆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学生已学过的比较同分母分数与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尝试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并从几种方法比较中,寻找简便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通分的概念。这样既能让学生正确理解与掌握通分的概念,又让学生在尝试中解决问题,拓展思路,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3 解决问题教学的关键——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解决问题教学的关键。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信息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学会与同伴互助,挖掘集体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学生在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个体与群体相互结合活动能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迪、互相借鉴,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设计如下例题:李源看一本故事书,前4天看了这本书的,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书还要多少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如下算式和方程式:①(1-)÷(÷4);②(1-):x=:4。这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思考其他解答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马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又形成了新的解题思路,又列出了如下算式:①4÷-4;②4÷×(1-);③4×〔(1-)÷〕;④4÷〔÷(1-)〕。这样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同一问题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丰富解题策略。
4 解决问题教学的保证——评价激励
评价激励是问题解决教学的保证。通过有效的评价过程,可以进一步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结果,通过评估,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答案,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学生在自评与互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例如:解决问题教学时设计了如下的题目:学校计划在一个正方形操场的四周种树,每边都种有15棵(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操场四周共种树多少棵?有的同学认为种60棵。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示意图,发现原来解答的错误在于把四个顶点上的4棵树计算了2次,每边种15棵,15×4=60(棵),四个顶点重复计算的4棵要减去,所以是56棵。课堂实践表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内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自评与互评中,纠正认知偏差,在自我反馈中提升认识,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策略。
5 解决问题教学的深化——拓展应用
拓展应用是解决问题教学的深化。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解决问题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之后,教师布置学生这样的实践题:拿一颗马铃署,想办法求出他们的体积。学生从课堂上有规则的体积计算到课后思考解决无规则的体积问题,需要经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过程;让学生面对现实问题,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在尝试中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的目标,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有设问法、提问法、发现法等。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素材,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唤起学生思维能动性。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教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课件演示):龟兔赛跑,小白兔沿着钟面形的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圈,小乌龟才在钟面跑道上慢慢地爬了一个大格。
师:谁跑得快一些?(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小白兔跑得快。)
师:他们跑得一样快。(学生:啊?)
师: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都一样?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迷……
欲望是学习的起点,有了欲望,学习才有动力;有了欲望,才会发现问题,思维就会有方向,学生就会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2 解决问题教学的重点——自主尝试
自主尝试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不是被动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与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其学习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其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先练后讲。教师先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新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学习过程暴露出的思维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疏导,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创造自主尝试氛围,提供自主尝试空间,让学生养成边看、边思考、边动脑、边动手习惯,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了问题意识,掌握解决问题方法。例如:教学《通分》时,出示例题:黄豆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蚕豆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学生已学过的比较同分母分数与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尝试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并从几种方法比较中,寻找简便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通分的概念。这样既能让学生正确理解与掌握通分的概念,又让学生在尝试中解决问题,拓展思路,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3 解决问题教学的关键——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解决问题教学的关键。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信息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学会与同伴互助,挖掘集体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学生在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个体与群体相互结合活动能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迪、互相借鉴,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设计如下例题:李源看一本故事书,前4天看了这本书的,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书还要多少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如下算式和方程式:①(1-)÷(÷4);②(1-):x=:4。这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思考其他解答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马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又形成了新的解题思路,又列出了如下算式:①4÷-4;②4÷×(1-);③4×〔(1-)÷〕;④4÷〔÷(1-)〕。这样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同一问题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丰富解题策略。
4 解决问题教学的保证——评价激励
评价激励是问题解决教学的保证。通过有效的评价过程,可以进一步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结果,通过评估,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答案,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学生在自评与互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例如:解决问题教学时设计了如下的题目:学校计划在一个正方形操场的四周种树,每边都种有15棵(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操场四周共种树多少棵?有的同学认为种60棵。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示意图,发现原来解答的错误在于把四个顶点上的4棵树计算了2次,每边种15棵,15×4=60(棵),四个顶点重复计算的4棵要减去,所以是56棵。课堂实践表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内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自评与互评中,纠正认知偏差,在自我反馈中提升认识,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策略。
5 解决问题教学的深化——拓展应用
拓展应用是解决问题教学的深化。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解决问题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之后,教师布置学生这样的实践题:拿一颗马铃署,想办法求出他们的体积。学生从课堂上有规则的体积计算到课后思考解决无规则的体积问题,需要经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过程;让学生面对现实问题,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在尝试中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的目标,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