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梅花好看 梅“话”有趣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d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有读者已经注意到了,这是一个我曾经写过的题目:在今年第五期的“积微览萃”专栏上,我以此为题写过一篇介绍金农梅花四幅的短文,但当时因为篇幅所限,四幅梅花我只介绍了其中的两幅,还有两幅打算以后结集出书时再续写。没想到文章刊出都过去几个月了,还有读者提及此事,这让我感到愧疚。征得有关编辑的同意,我接着再写,至于题目,还是依旧,就算是前一篇《梅花好看 梅“话”有趣》的续篇吧。
  大约同为杭州人的缘故,我每次见到金农作品的时候,都会有一种亲切的感觉。金农身上秉持了许多杭州人的特性,情怀野逸,性格幽默,文人气息浓厚,这些在他的诗文、信札以及画上的题跋中随处可见。比如画上题跋,常常是十数字或数十字,随手写来,却诙谐幽默,意蕴多多,如同当下一些精彩的手机短信,不光有针砭,更朗朗上口,耐读得就像是一篇篇优美的小品文。这让我想到了一个人,就是这四幅梅花后来的收藏者唐云。唐云也是杭州人,他的身上也有与金农相似的杭州人的特性,不同的是,唐云的这种特性更多地体现在他作铭文的紫砂壶上以及日常言谈中。他们都受杭州的水土和人文滋养,然后背负行囊,闯荡江湖,金农去了扬州,唐云定居上海。两个人一样恋旧,怀念故乡,在画上署款时,金农最常见的署法是在署名之前先署“杭郡”、“曲江外史”(因钱塘江呈“之”字形,故别称之江,又名曲江)、“金牛湖上”(西湖别称之一)等等杭州的别名异称,唐云则以“杭人”二字冠于名前,愈至晚年,愈不遗落,几至每画必署。唐云喜欢金农、收藏金农,艺术与乡情各占一半。
  这幅《墨梅图》就是金农的念旧之作,淡笔梅花,浓墨题跋,互映互衬。金农尤其喜欢这则题跋,在他的其他梅花小品上也曾题写。七八十个字,讲述了他杭州的老家、老家院子里的三十株老梅、以及被老梅簇拥的那座耻春亭,“每当天寒作雪,冻萼一枝,不俟东风吹动而吐花也”,非常美丽的念想。念想中“耻春”二字耐人寻味——何谓“耻春”?“耻”乃羞愧,而既以春天为耻,却又画梅不止,为什么?因为梅为百花之先,梅花一开,春天来了,人立花前,像金农这样睿智和富有哲思的人看到春讯便会感怀。当年陆游行走西湖断桥,风雨交加,看着梅花在风雨中零落,触动了他的忧国情怀,便以一曲“卜算子”写愁绪,将梅花写得十分凄美。毛泽东也曾在西湖咏梅,其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又遭国际反华势力围堵,毛泽东借陆游《咏梅》旧曲,反其意而用之,抒发对梅花在“风雨”、“飞雪”中迎春、报春气概的赞美,非常壮丽。金农呢?作此画时他七十有三,妻女先后亡故,古稀老人孑身遗世,看红尘似有若无,这个时候梅花吐蕊,在他眼里自然是花依旧、人不同,于是喟然叹息,谴一“耻”字抒怀:人生如寄,生命若旅,怎么不“耻”人呢?不是人耻春天,是春天耻人!所以已经拥有二十多个名号的金农,这个时候又为自己启用了一个新的名号:耻春翁。
  金农晚境凄凉,据袁枚《随园诗话》转引《雪桥诗话续》的记载,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金农病倒在寄宿的佛舍里,是他的诗友、江都人朱癸以“金农老病,延居其家,供汤药。”同年九月,金农谢世,谢世前不久他作有《东郊散步感作》:“不与人游爱独游,世间何物可勾留?有情只有东郊上,短草枯杨子母牛。”这首凄凉的绝句原稿也曾是唐云的藏品。金农谢世后,他的老友、同为杭州人的著名学者杭世骏为之募集银两,并交由金农的弟子罗聘、诗友朱癸等人打理后事,灵柩则暂厝佛寺,一年后由罗聘扶柩归里,葬于杭州城东黄鹤山下。不知是否金农生前有交代,选址黄鹤山为其长眠之地确为上佳之选,这儿距金农老家江干候潮门外凤皇山下一二十里,不仅可与耻春亭相望,且与唐代诗人杜牧[杜牧虽然曾经在睦州——今杭州桐庐、建德、淳安三县为刺史,但是卒于西安,所以其墓应该不在杭州。但是南宋《淳钓临安志》记载:“在仁和县(今杭州)大旗山(与黄鹤山相邻)之北??有杜牧坞,累累数冢,世传杜牧墓。此地至今有杜牧坞地名,姑且从之。]、元代画家王蒙同眠一山,可惜金农的墓不知何时被毁,其老家也早已不复存在,这对于一个了不起的生命来说,等于直到今天金农还是没有叶落归根,依然寄藉扬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最后一幅《横斜梅影古墙西》,最能看出金农构思的别出心裁和出手的大胆。一截梅干,对角构图,右下角的题诗是这幅画的命题:“横斜梅影古墙西,八九分花开已齐。偏是春风多狡狯,乱吹乱落乱沾泥。” 没有古墙,没有梅枝,地上散落着梅瓣,左下角有一支荆棘,整个画面,仅此而已。乍一看,画面与题诗欠相契,细细想来,则不尽然。
  从款识中可知,这套册页当时一共画了十二幅。画册页的难处在于每一幅都要有所不同,不仅构图要不同,画上题写的文字也要不同,否则会让人乏味。所以册页开数越多越难画,如果题材不一样还好,同一题材,比如这套册页都是梅花,就会更难。十二幅梅花传至今日只剩下四幅,我们无缘再看到另外八幅是怎么画的,但是从这四幅来看,没有一幅重复,无论取材、构图、题识,都没有重复。细心的读者可能还注意到了,四幅梅花金农所署名号、钤印也是无一重复。册页源于书籍,起自唐宋,是随着人们的阅读习惯的改变,书籍装帧由“卷”而“册”变化而来,但是当时没有这么严格,也没有这么多的要求。随着文人画的兴起,特别是进入明代中期以后,文人画家们赋予了册页从内容到形式更多的要求,以致册页尺幅虽小,一幅连一幅,很是耐看。这一切对学识渊博的金农来说了然于胸,并且作为一位文人画家,他有非常好的综合素质和驾驭能力,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断,这套十二开册页的每一幅都不会一样,包括取材、构图、题识,乃至所署名号、钤印在内。
  还不仅此。金农作画,每画必题,当然并不是每幅所题都是新作文辞,有一些他特别喜欢的“段子”或者诗歌,他会重复题写,但是构图不重复。以笔者所见金农作品看,同题不同件的作品,金农也是尽量避免这种重复。比如“吾家有耻春亭??”,他在另一幅梅花图上也曾题写,构图就不一样(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金农十二开《梅花册》之十一)。这首七言绝句也是金农很喜欢的诗,他也曾以此绘有同题作品,不但构图没有重复,画面呈现更是大异其趣:一堵墙,一树梅,梅枝过墙,墙外花瓣满地??可见金农驾驭命题的能力和手段。而梅干无枝无蕊难以入画,金农不畏其难,信手摆布,画的合题合眼,我说他出手大胆,就是这个意思。
其他文献
信有师生同父子  字积励耘举后贤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启功的恩师陈垣先生可不是这种意义上的师父。  1933年,初中未毕业的启功在祖父的门生傅增湘的引荐下结识了陈垣。陈垣为启功谋得到了一个辅仁大学附中一年级国文老师的职位。在交派工作时,他详细过问了启功的教学经历,告诫了他教学和教家馆的区别和注意事项。他的细心叮嘱,使本来就出生于教育世家,有过教家馆经历的启功一开始就走上了为人师表
期刊
荷包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楚辞》中名“帏”,在《礼记》中名“容臭”,在汉代名“”,魏晋以后名“香囊”,清以后名“香包”、“荷包”。荷包虽说历史很长,但却兴盛在清代,传世的荷包大多为清代至民国初年的绣品,形成刺绣小品中最为完整多样的“荷包体系”。  荷包的价值不如金玉珠宝昂贵,却集形式美与吉祥内涵于一身,是当时社会审美情趣与生活理念的一种反映。如今,以荷包为代表的这些随身佩饰,已成为海内外织绣收藏家收
期刊
做翡翠20余年,也算机缘巧合,让我接触过很多清代翡翠,绝大多数翡翠行家、藏家接触清代翡翠的机会都很有限,所以我总觉得自己非常幸运。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清代翡翠。  品类多样  清代翡翠有很多品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扳指和翎管。据说在那个时候,尤其是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到宫里办事,最好的礼物就是一套翡翠扳指和翎管。  扳指是射箭时用以保护手指的工具,慢慢演变为男人的装饰品,表现旗人的尚武精神。199
期刊
这是一支由铜俑组成的高官司出行的仪仗队,浩浩荡荡、威震四方。仪仗队的主人乃是明代中原的名门望族——许氏家族。  家族首要人物是许进,字季升,明成化二年中进士,历任山西大同巡抚,善边防军务,曾带兵征伐吐鲁番、哈密等地,军功卓著,明正德元年以军功升任兵部尚书。他文武双全,除政绩卓然还著有《平番始末》传世。许进有5个儿子,均为明弘治、正德、嘉靖年间进士,真可谓“五子登科”,父子六人同为朝廷重臣。许进父子
期刊
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开启了此后60年海外华人生活的黑暗时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以正式法律形式歧视中国移民。自此开始,移民官员和警察开始对于中国移民选择性执法,甚至公然侮辱合法居留的华人,白人也陆续发起针对华人的暴动,残害华人的惨案不断发生。  在早期的美国报纸杂志中,纪实写真或幽默政治漫画都是不可或缺的报道形式,再加上刊物中的政治评论,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几乎左右了一般百姓
期刊
【赵仁】  那时,启先生的“坚净居”很小,只有十几平米,但先生家总是高朋满座。可是如果他跟学生约好了回答问题,当天要是再有别的客人,哪怕客人地位再高,他都会拒绝,告诉人家“我跟学生约好了,必须接待学生。”  我平素喜欢写诗,常把自己的诗作拿给老师点评。启先生批改诗文,看出什么问题,都会拿铅笔稍微划一下;有时候也会改动一两个字,但都说是“宜作”什么什么,表示再和学生探讨。启先生对学生从来没有过严词批
期刊
最近网上拍卖一枚日本泉家平尾赞平旧藏、《昭和泉谱》原物的“天策府宝”铜钱。此钱是五代十国楚国马殷称天策上将军、开天策府之后的铸币,是历代泉家梦寐以求的珍品。五代十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经济混乱,铜资源缺少,各割据政权铸铜钱较少,多沿用旧钱。楚马殷也沿用唐代钱名铸造自己的货币,如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乾封泉宝等,但其所铸钱多为大钱,且有明显特色。但是当人们都在关注马殷大型铜钱的时候,却也忽略了楚马殷故
期刊
近来,中国宫廷藏钟成为了拍卖市场中100万元级别的藏品,而对于类别繁多的古董西洋钟,由于其内在所具有的制钟技术的实用价值、手工艺术的欣赏价值、折射历史的人文价值等,因此也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购藏、陈列与鉴赏。其中,法国艺术钟颇为引人注目。在今年春拍中,拍得高价的古董钟中就有不少法国艺术钟。  设计风格自成一体  法国雕塑艺术钟的外观设计不仅体现了时代的艺术风格,而且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也因此博得了收
期刊
名人竹刻是一道瑰丽奇特的风景,是纯美术和工艺美术双重加工的造型艺术。同时在书画、篆刻上汲取营养,运用于各种文房之物上,极为低调的品位却表现出文人的涵养境界。既融合了各门类的工艺雕刻,又在形式与技法上深受儒家教养,以独特的造型语言表达文人情怀。  在名人竹刻中,笔筒是文人书房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而竹刻更是依托于文人审美的艺术明星,将竹刻与笔筒相结合,催生出的是一种低调而高傲的品位,是一个素雅而夺目的
期刊
1956年正式命名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早在1951年3月就以总政治部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名义开始筹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厂,名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今年是八一厂建厂60周年。  作为观众,我们因《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图19)、《野火春风斗古城》(图1)、《英雄虎胆》、《地雷战》、《地道战》和《大决战》等经典影片而熟知它,我们不熟悉的是,八一电影制片厂还生产文献片、纪录片、演习片、战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