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晓飞(化名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学员):一个学年,几门课程考试不及格,挂了十几个学分,学校规定20个学分就退学了,所以当时很着急。
晓飞的父母得到消息,急忙坐火车赶到北京。他们发现晓飞的生活已经乱了套,他像着了魔似的,成天守着电脑玩网络游戏。
晓飞:一个学期基本没上课,就听了一两节课。从开学到期末一直在玩,每天早晨6点钟起来,一直玩到夜里11点睡觉。
尽管父母和老师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晓飞没有任何改变,性格也因为迷恋网络游戏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对身边的事物越来越冷漠,唯一关心的只有网络游戏里面的人物、情节。
晓飞:与同学沟通也比较少,父母很关心我,但是我一直采用欺骗的方法。
北京军区总医院是中国第一家开设网瘾治疗中心的医院,从事成瘾研究20多年的陶然大夫,已经治愈了上千名网络成瘾的孩子。几乎绝望的晓飞父母带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这里。
陶然(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主任):如果他不尽早从网络成瘾里边走出来,他的人生就会改写了,时间越长,越心理异化,心理疾病越重,最后可能会成为一个反社会者。
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基地,在北京南部一个军事营区里四层小楼内。刚来到陌生的环境,晓飞对这里的一切充满疑惑和恐惧。
晓飞:由于突然接触不到电脑、见不到父母、对周围的人也不熟悉等原因,几乎每个进来的学生都有抵触情绪。
自己的孩子在这里会接受什么样的治疗,晓飞的父母也很担心。陶然对这些疑虑和担忧十分理解,他认为人们对网瘾治疗的过度紧张,来自于对精神疾病的误解。
陶然:精神类疾病有600多种,包括神经衰弱、厌学等心理问题,实际上就是精神有问题,这是等同概念。
来到刚瘾治疗中心,晓飞才发脱这里竟然有这么多和他年纪相仿,同样上网成瘾的孩子。一些孩子的症状比他还要严重:为了上网,他们逃学,离家,和父母争吵,不和别人沟通。这些孩子的性格因为上网成瘾,发生了很大变化。
陶然:所有网络成痣的人都有一个共性,比如性格内向、脾气暴躁、认知偏执,以及不合群、不合作,与家人对抗,生活没有目标,比较消极被动。
在中国,因上网成瘾而影响学习生活的年轻人,数量已经超过了400万人。网瘾成了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严重问题。
陶然:随着这几年的发展,网络成瘾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最突出的问题。
像对待每个来基地的孩子一样,陶然给晓飞仔细地检查了身体,并进行了心理上的测试。
陶然:对每个来这里的孩子,首先要做各种心理学测试,包括人格测试、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看他的精神症状、人格表现等等。
晓飞住进了基地宿舍,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网瘾治疗。随着课程的展开,晓飞紧张的心情逐渐被兴奋和充实所代替。与其说是治疗,晓飞觉得基地的生活更像是一个主题夏令营。军训,拓展训练,健身,游泳,尤其是真人对抗游戏。和同队的伙伴一起制定战略。有人掩护,有人进攻,晓飞第一次发现原来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可以感受网络游戏带来的紧张、兴奋,和胜利后的成就感(图1)。
晓飞:训练强度不是特别大,每天坚持军事化管理,还是起到行为矫正作用。我也养成了比较好的作息规律,这些我还是认可的。
除了军训以外,基地里的其他课程更让晓飞觉得神秘和好奇。一个屋子里装满了各种小模型,老师让晓飞根据自己的想法在沙盘上摆出一个环境。这不仅仅是游戏,老师会通过他摆放的东西厂解他的性格和思维模式。
晓飞体验的这些课程,是陶然结合上千例网瘾患者的治疗经验,逐步摸索,调整和完善的综合冶疗方法。这种方法融合了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通过军训,拓展等动态训练让孩子们加强自律,提高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频繁的心理疏导和沟通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内心,唤醒自我,提高心理成熟度,建立反省、负责的思考方式,从而矫正行为的偏差。
陶然:对于这些青少年只给他们拐杖还不行,还得给他一盏明灯,给他指明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用心理学和教育学融合的办法,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干预。
在这些课程里,晓飞最喜欢的,是年龄相近的孩子们在心理老师的带领下展开小团体交流活动。
晓飞:小团体活动的时候,都是年龄相近,认知程度相似,有相似经历的这样一批学员坐在一起。有的时候互相启发,互相开导,很多思想不是心理医生或者老师说出来的,是学员自己体会到的,大家一起来分享。
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孩子们聚在一起,更容易表露出各自内心的感受,同时也乐于给别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陶然: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让他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这样他们就觉得有归宿感了。就和网络游戏一样,在这个大家庭里面有归属感,这样他们就更愿意去改变自己,所以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运用孩子间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行戒除网瘾的治疗,是陶然对网瘾研究的一个突破。在找到这个秘密武器之前,网络成瘾这个新的成瘾类型,使经验丰富的陶然也感到迷茫。
陶然:很多学科都有一两百年的历史,都很完善了。青少年网瘾这个新学科的建立,需要创新,需要规范,需要研究。无论是管理、治疗、护理,还有他们行为的矫正都是新的挑战。
为了找到新的治疗思路,陶然像那些网瘾的孩子一样,亲自上网去玩游戏,在对孩子们喜爱的网络游戏的分析中,陶然发现了新线索。
陶然:他可以在网上和其他朋友一块玩,组成工会,组成团队,让孩子很有归属感,并且在这个工会组织里边,还扮演各种角色,有的当头,有的当队长,有的管运输,有的管后勤。这种多角色的扮演,除了让孩子有归属感,还建立了责任感。
陶然尝试着将这种同伴交流,运用到戒除网瘾的课程中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这种信任和交流也开始在孩子们中间形成良性循环。
晓飞:可以理解为同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因为有着类似的经历,心态也类似,相互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
从2005年开始,来网瘾中心就诊的孩子,从十几个迅速增加到两百多名。此时的陶然不仅是一位治疗网瘾的医生,同时也是基地的管理者,陶然面对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陶然:经常遇到挑战,一些青少年口无遮拦,什么都说。我讲课时就有人站出来,说你这是胡说八道。有些极端的,说你这是扯淡,瞎说。特别是2007年暑假时的那200多病人,闹得我们精疲力尽。
性情暴躁的少年、挑剔的家长,还有社会上对医学网瘾治疗的质疑和指责,都没有影响陶然的研究和治疗。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去帮助那些迷失在网络游戏中的孩子们。
陶然:因为在国内没人研究这个 东西,这些病人又需要帮助,总得有人去做这个事情。
在基地生活了两个月后,晓飞逐渐摆脱了对网络游戏的依赖。他开始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去劝说其他上网成瘾的孩子。
晓飞:新学员来了,老学员会说一些让他们感觉很贴心的话,帮他缓解焦虑情绪,解决他心理的一些问题,我在这方面做得也比较努力吧。
陶然的综合治疗法,让很多像晓飞这样的孩子走出了网络游戏的世界。然而这些逐渐成熟的治疗方法,竟是几年前陶然一次失败的网瘾治疗的收获。
2005年4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迎来了第一个病人。一个父亲带着因为沉迷游戏而辍学的孩子前来咨询和治疗。
陶然:这个父亲说孩子完了,不上学了,这个儿子不可救药了。他对孩子一通骂,把这个孩子全盘否定,交完钱就走了。
借鉴多年医治成瘾患者的经验,陶然尝试着对网瘾少年进行传统的脱瘾治疗。15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出院回家r。当陶然沉浸在第一例网瘾治疗成功的兴奋之中时,他得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
陶然:后来是当地政府,从这个孩子的身上翻出在我们单位住院的什么证据,给我们医院打了电话,说他在武威还是什么地方,被别的青少年捅死了。
治疗回家的孩子为什么会离家出走呢?陶然经过多方了解,原因在于脾气暴躁的父亲。
陶然:孩子回到家,父亲说改造的怎么样?花了那么多钱,你就是一个败家子,不光送你上学,还得给你治疗网瘾,一通臭骂。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哪能受得了这个,和父亲顶撞起来,就偷了家里的钱旅游去了。
网瘾少年的意外死亡,让陶然意识到青少年网瘾,不仅是个体的沉迷和治疗问题,也和孩子生活的家庭及社会环境相关联。
陶然:凡是网络成痣的孩子,以及有其他心理疾病的孩子,他的家庭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环境不和谐,教育、教养方式存在着错误。
这件事情,对陶然的触动很大,他决心改变网瘾治疗的传统思路,转而注重对网瘾患者父母的陪同教育。在基地里设有专门为家长开设的课程,帮助他们了解正确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图2)。
莉莉也是一位上网成瘾的孩子,送她来基地的妈妈,听说孩子上网成瘾是因为自己,完全不能接受。
家长:我感到委屈,你说父母二十多年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没想到这孩子会出这些问题。
莉莉的妈妈最不能接受的,是她把所有的爱给了女儿,而孩子却对自己所付出的一切置若罔闻。莉莉唯一喜欢的就是在互联网上,永无休止地玩游戏。
家长:她很少关心我,我有病了,她认为你干嘛把精力放在我身上?好像跟她没关系似的,没有亲情,非常冷漠。
莉莉的妈妈认为网络游戏就像吸毒一样,是破坏他们亲情的毒药。但是陶然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陶然:当然,网络游戏可能是个诱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孩子从生下来在这个家庭成长过程中,父母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养方式,这是决定性因素。其次才是学校因素、网吧因素和自身因素。
陶然认为,和很多中国家庭一样,莉莉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正是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才让网络游戏乘虚而入,成了莉莉逃避现实,寻找
陶然:中国家庭教育的最大问题,是70%至75%的家庭对孩子施行的是控制教育、服从教育、听话教育。这种控制,外人看不出来,往往是以爱的名义来控制,这是最可怕的。以爱的名副又控制孩子,实际上是对孩子精神,心理的虐待。但是它被合理化了,让人觉得父母都是爱孩子的。
在陶然的要求下,莉莉的妈妈参与了陪同治疗。多次参加了关于正确教育的课程之后,她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家长:我的孩子也跟我说过,她说我知道你所做的都是爱我,但是我不需要那么多爱,有时候你的爱就是一种负担。原先她这么说,我不明白,当听了很多课后才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
网瘾中心定期举行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的活动。在理解和尊重的气氛中,家中多年的冷漠和敌视逐渐消融。很多父母和孩子在活动中第一次体验到拥抱,第一次流泪倾诉,他们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爱与关怀。
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莉莉转变了,开始关注父母的感受了。
家长:有一次我摔倒了,她就哭了,当时我也挺感动的。她说如果不是我这么上网,妈妈就不用跑来跑去这么辛苦,我很对不起你。我听了很高兴,真的好几年都没有这样了。
晓飞结束了三个月的基地生活,重返清华大学。这三个月的经历成为晓飞生命中一段特殊的人生体验。
晓飞:其实是把蒙蔽自己心灵的很多东西清除了,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本性,认识自己,知道我应该做什么。
每当有孩子摆脱网瘾,离开基地的时候,陶然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研究和治疗网瘾过程中受到的种种误解、质疑和疲劳都融化在了孩子们治愈出院的喜悦当中。陶然说在他从事网瘾治疗的这些年中,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帮助沉迷于网络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图3)。
晓飞的父母得到消息,急忙坐火车赶到北京。他们发现晓飞的生活已经乱了套,他像着了魔似的,成天守着电脑玩网络游戏。
晓飞:一个学期基本没上课,就听了一两节课。从开学到期末一直在玩,每天早晨6点钟起来,一直玩到夜里11点睡觉。
尽管父母和老师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晓飞没有任何改变,性格也因为迷恋网络游戏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对身边的事物越来越冷漠,唯一关心的只有网络游戏里面的人物、情节。
晓飞:与同学沟通也比较少,父母很关心我,但是我一直采用欺骗的方法。
北京军区总医院是中国第一家开设网瘾治疗中心的医院,从事成瘾研究20多年的陶然大夫,已经治愈了上千名网络成瘾的孩子。几乎绝望的晓飞父母带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这里。
陶然(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主任):如果他不尽早从网络成瘾里边走出来,他的人生就会改写了,时间越长,越心理异化,心理疾病越重,最后可能会成为一个反社会者。
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基地,在北京南部一个军事营区里四层小楼内。刚来到陌生的环境,晓飞对这里的一切充满疑惑和恐惧。
晓飞:由于突然接触不到电脑、见不到父母、对周围的人也不熟悉等原因,几乎每个进来的学生都有抵触情绪。
自己的孩子在这里会接受什么样的治疗,晓飞的父母也很担心。陶然对这些疑虑和担忧十分理解,他认为人们对网瘾治疗的过度紧张,来自于对精神疾病的误解。
陶然:精神类疾病有600多种,包括神经衰弱、厌学等心理问题,实际上就是精神有问题,这是等同概念。
来到刚瘾治疗中心,晓飞才发脱这里竟然有这么多和他年纪相仿,同样上网成瘾的孩子。一些孩子的症状比他还要严重:为了上网,他们逃学,离家,和父母争吵,不和别人沟通。这些孩子的性格因为上网成瘾,发生了很大变化。
陶然:所有网络成痣的人都有一个共性,比如性格内向、脾气暴躁、认知偏执,以及不合群、不合作,与家人对抗,生活没有目标,比较消极被动。
在中国,因上网成瘾而影响学习生活的年轻人,数量已经超过了400万人。网瘾成了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严重问题。
陶然:随着这几年的发展,网络成瘾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最突出的问题。
像对待每个来基地的孩子一样,陶然给晓飞仔细地检查了身体,并进行了心理上的测试。
陶然:对每个来这里的孩子,首先要做各种心理学测试,包括人格测试、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看他的精神症状、人格表现等等。
晓飞住进了基地宿舍,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网瘾治疗。随着课程的展开,晓飞紧张的心情逐渐被兴奋和充实所代替。与其说是治疗,晓飞觉得基地的生活更像是一个主题夏令营。军训,拓展训练,健身,游泳,尤其是真人对抗游戏。和同队的伙伴一起制定战略。有人掩护,有人进攻,晓飞第一次发现原来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可以感受网络游戏带来的紧张、兴奋,和胜利后的成就感(图1)。
晓飞:训练强度不是特别大,每天坚持军事化管理,还是起到行为矫正作用。我也养成了比较好的作息规律,这些我还是认可的。
除了军训以外,基地里的其他课程更让晓飞觉得神秘和好奇。一个屋子里装满了各种小模型,老师让晓飞根据自己的想法在沙盘上摆出一个环境。这不仅仅是游戏,老师会通过他摆放的东西厂解他的性格和思维模式。
晓飞体验的这些课程,是陶然结合上千例网瘾患者的治疗经验,逐步摸索,调整和完善的综合冶疗方法。这种方法融合了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通过军训,拓展等动态训练让孩子们加强自律,提高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频繁的心理疏导和沟通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内心,唤醒自我,提高心理成熟度,建立反省、负责的思考方式,从而矫正行为的偏差。
陶然:对于这些青少年只给他们拐杖还不行,还得给他一盏明灯,给他指明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用心理学和教育学融合的办法,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干预。
在这些课程里,晓飞最喜欢的,是年龄相近的孩子们在心理老师的带领下展开小团体交流活动。
晓飞:小团体活动的时候,都是年龄相近,认知程度相似,有相似经历的这样一批学员坐在一起。有的时候互相启发,互相开导,很多思想不是心理医生或者老师说出来的,是学员自己体会到的,大家一起来分享。
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孩子们聚在一起,更容易表露出各自内心的感受,同时也乐于给别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陶然: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让他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这样他们就觉得有归宿感了。就和网络游戏一样,在这个大家庭里面有归属感,这样他们就更愿意去改变自己,所以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运用孩子间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行戒除网瘾的治疗,是陶然对网瘾研究的一个突破。在找到这个秘密武器之前,网络成瘾这个新的成瘾类型,使经验丰富的陶然也感到迷茫。
陶然:很多学科都有一两百年的历史,都很完善了。青少年网瘾这个新学科的建立,需要创新,需要规范,需要研究。无论是管理、治疗、护理,还有他们行为的矫正都是新的挑战。
为了找到新的治疗思路,陶然像那些网瘾的孩子一样,亲自上网去玩游戏,在对孩子们喜爱的网络游戏的分析中,陶然发现了新线索。
陶然:他可以在网上和其他朋友一块玩,组成工会,组成团队,让孩子很有归属感,并且在这个工会组织里边,还扮演各种角色,有的当头,有的当队长,有的管运输,有的管后勤。这种多角色的扮演,除了让孩子有归属感,还建立了责任感。
陶然尝试着将这种同伴交流,运用到戒除网瘾的课程中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这种信任和交流也开始在孩子们中间形成良性循环。
晓飞:可以理解为同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因为有着类似的经历,心态也类似,相互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
从2005年开始,来网瘾中心就诊的孩子,从十几个迅速增加到两百多名。此时的陶然不仅是一位治疗网瘾的医生,同时也是基地的管理者,陶然面对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陶然:经常遇到挑战,一些青少年口无遮拦,什么都说。我讲课时就有人站出来,说你这是胡说八道。有些极端的,说你这是扯淡,瞎说。特别是2007年暑假时的那200多病人,闹得我们精疲力尽。
性情暴躁的少年、挑剔的家长,还有社会上对医学网瘾治疗的质疑和指责,都没有影响陶然的研究和治疗。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去帮助那些迷失在网络游戏中的孩子们。
陶然:因为在国内没人研究这个 东西,这些病人又需要帮助,总得有人去做这个事情。
在基地生活了两个月后,晓飞逐渐摆脱了对网络游戏的依赖。他开始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去劝说其他上网成瘾的孩子。
晓飞:新学员来了,老学员会说一些让他们感觉很贴心的话,帮他缓解焦虑情绪,解决他心理的一些问题,我在这方面做得也比较努力吧。
陶然的综合治疗法,让很多像晓飞这样的孩子走出了网络游戏的世界。然而这些逐渐成熟的治疗方法,竟是几年前陶然一次失败的网瘾治疗的收获。
2005年4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迎来了第一个病人。一个父亲带着因为沉迷游戏而辍学的孩子前来咨询和治疗。
陶然:这个父亲说孩子完了,不上学了,这个儿子不可救药了。他对孩子一通骂,把这个孩子全盘否定,交完钱就走了。
借鉴多年医治成瘾患者的经验,陶然尝试着对网瘾少年进行传统的脱瘾治疗。15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出院回家r。当陶然沉浸在第一例网瘾治疗成功的兴奋之中时,他得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
陶然:后来是当地政府,从这个孩子的身上翻出在我们单位住院的什么证据,给我们医院打了电话,说他在武威还是什么地方,被别的青少年捅死了。
治疗回家的孩子为什么会离家出走呢?陶然经过多方了解,原因在于脾气暴躁的父亲。
陶然:孩子回到家,父亲说改造的怎么样?花了那么多钱,你就是一个败家子,不光送你上学,还得给你治疗网瘾,一通臭骂。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哪能受得了这个,和父亲顶撞起来,就偷了家里的钱旅游去了。
网瘾少年的意外死亡,让陶然意识到青少年网瘾,不仅是个体的沉迷和治疗问题,也和孩子生活的家庭及社会环境相关联。
陶然:凡是网络成痣的孩子,以及有其他心理疾病的孩子,他的家庭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环境不和谐,教育、教养方式存在着错误。
这件事情,对陶然的触动很大,他决心改变网瘾治疗的传统思路,转而注重对网瘾患者父母的陪同教育。在基地里设有专门为家长开设的课程,帮助他们了解正确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图2)。
莉莉也是一位上网成瘾的孩子,送她来基地的妈妈,听说孩子上网成瘾是因为自己,完全不能接受。
家长:我感到委屈,你说父母二十多年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没想到这孩子会出这些问题。
莉莉的妈妈最不能接受的,是她把所有的爱给了女儿,而孩子却对自己所付出的一切置若罔闻。莉莉唯一喜欢的就是在互联网上,永无休止地玩游戏。
家长:她很少关心我,我有病了,她认为你干嘛把精力放在我身上?好像跟她没关系似的,没有亲情,非常冷漠。
莉莉的妈妈认为网络游戏就像吸毒一样,是破坏他们亲情的毒药。但是陶然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陶然:当然,网络游戏可能是个诱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孩子从生下来在这个家庭成长过程中,父母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养方式,这是决定性因素。其次才是学校因素、网吧因素和自身因素。
陶然认为,和很多中国家庭一样,莉莉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正是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才让网络游戏乘虚而入,成了莉莉逃避现实,寻找
陶然:中国家庭教育的最大问题,是70%至75%的家庭对孩子施行的是控制教育、服从教育、听话教育。这种控制,外人看不出来,往往是以爱的名义来控制,这是最可怕的。以爱的名副又控制孩子,实际上是对孩子精神,心理的虐待。但是它被合理化了,让人觉得父母都是爱孩子的。
在陶然的要求下,莉莉的妈妈参与了陪同治疗。多次参加了关于正确教育的课程之后,她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家长:我的孩子也跟我说过,她说我知道你所做的都是爱我,但是我不需要那么多爱,有时候你的爱就是一种负担。原先她这么说,我不明白,当听了很多课后才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
网瘾中心定期举行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的活动。在理解和尊重的气氛中,家中多年的冷漠和敌视逐渐消融。很多父母和孩子在活动中第一次体验到拥抱,第一次流泪倾诉,他们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爱与关怀。
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莉莉转变了,开始关注父母的感受了。
家长:有一次我摔倒了,她就哭了,当时我也挺感动的。她说如果不是我这么上网,妈妈就不用跑来跑去这么辛苦,我很对不起你。我听了很高兴,真的好几年都没有这样了。
晓飞结束了三个月的基地生活,重返清华大学。这三个月的经历成为晓飞生命中一段特殊的人生体验。
晓飞:其实是把蒙蔽自己心灵的很多东西清除了,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本性,认识自己,知道我应该做什么。
每当有孩子摆脱网瘾,离开基地的时候,陶然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研究和治疗网瘾过程中受到的种种误解、质疑和疲劳都融化在了孩子们治愈出院的喜悦当中。陶然说在他从事网瘾治疗的这些年中,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帮助沉迷于网络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