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余年的书路生涯,从手中编发的诗集已不少,但对诗的平仄韵律却一直很茫然。由于专业的原因,编辑出版诗人的各类诗集,始终以“史”的视角待之。张如旺先生的“草木春秋丛书”同样如此。但他的诗文,却有一个景点引起我的徘徊瞻顾,值得起一个话题细说。
作为一名公务人员,张如旺先生不仅是写作公文的“高手”,更是即兴诗赋的诗人。我与他未曾谋面,所知的是其诗名。最初编发的是诗集《草木吟》,当时被列入“滇西作家丛书”的第二辑之一出版。这大概是张如旺先生的第一部诗集。此后没过数年,又推出《寸草心》和《小草集》,共同组成了“草木春秋丛书”,收入各类诗作900余首,文70余篇,这三部曲构成了张如旺先生诗文路上的许多景点,如“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言于行”(子夏:《诗大序》),如押韵、平仄,如其诗“贵和平,令人易晓温柔、敦厚”(唐·刘禹锡语)等等。但是,我在编辑这套书时,关注的并非他诗中所言之“志”,所喻之“情”,而是其最具特色的“史”,即通过诗文透视出张如旺先生辛勤耕耘的创作历程、体现其人文精神的人生历程、中国社会发展巨变的历程。
一套“草木春秋丛书”三部曲,以“草”喻志,也以“草”点题,三书有较为典型的“史”的特征,即成书付梓的“史”,《草木吟》肇始,收入的最早一首诗写于1973年春,最晚一首诗写于2007年。《寸草心》居后,收入的最早一首诗写于2007年,最晚一首诗写于2011年。二者为诗集(随附数篇碑记),具有显著的承袭特征。《小草集》为文集,收入的最早一文写于1978年,最晚一文写于2010年。虽然张如旺先生在收编诗文集时并无刻意以时间为序,但作为责任编辑,我更为关注的是其写作的时间及辑成书稿后的承袭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张如旺先生的创作时间已将近40年。而这40年,除去军旅7年,与我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从张如旺先生的诗作中看到他人生历程的变化,而且也可以看到30年中国、大理的喜人变化。
青年时代的军旅生涯,不仅是张如旺先生人生旅途的重要时期,也是他创作历程的起始。创作于1973年春的《边陲佤山学诗记》不仅是张如旺先生的第一首诗,也是他诗路扬帆的起点,更是他修身养性的里程碑。故特录如下:
敬仰先贤学吟诗,录下所得集一册。
持节修身无解处,翻来吟阅以自励。
将近7年的军旅生涯,从“嫩芽”的诗篇中,以叙事到感怀,描写发生在其身边的许多细小的生活和工作,不仅体现了军人与边疆民族和谐团结、战友间的真挚情感,反映了流行的电影、文学,更通过悼念伟人表达了当时“举国上下心沉痛”的情形。这部分诗作,正面反映了张如旺先生的军旅生涯、工作生活、人生价值理念的追求,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
从而立到知天命之年,张如旺先生历经治水、组工、秉笔、行政等各种不同的工作,正如他在《自述续》中所说虽“工作数变”,但“临履心态,昼夜不懈”。这一时期是张如旺先生最繁忙,也是笔耕最勤的时期,不仅诗作纷纷问世,文章也是从处女之作到洋洋洒洒。从创作于1978年初秋的《献给金色的中国》是张如旺先生收在“草木春秋丛书”中最早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散文,虽并“不完整”,但“具有很强的时代烙印”。从此张如旺先生不仅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变迁,而且他以笔耕,以诗文的形式,从侧面描述、讴歌了这30年白州,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变化。《满江红——热烈欢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阐述了我国开始“转经建”的“新战略”,并表达了此举“符合民意”、人民“喜盈盈”的景象。《全州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和喷灌现场会巡礼》,不仅侧面表达了作者当时所从事的工作,而且形象地描写了大理各县为农田水利建设的宏大场面。写于1997年的《夜宿马鞍桥水利工棚》中一句“秋风伴无眠,涛声随梦远。”表达了张如旺先生此时虽不再从事水利工作多年,但仍心系水利,也表达了大理兴修水利持之以恒。这样以诗篇反映了大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变化。此外,育儿、孝亲的诗句比比皆是,都可以寻找到时间的承袭痕迹,具有浓厚的史感。
相较于诗,这一时期的“文”相对集中,而且多与张如旺先生从事的具体工作息息相关。不仅有反映从事水利工作的“水之草”专辑,如《大理白族自治州二十五周年水利建设巡礼》等,而且有在政府各部门从事如文秘、办公室等公务事务的“山之草”专辑,如《中枢任事》、《笃学修身历甘苦,励志力行写春秋》等,这些文多是有感而发,经过实践的理论思考,并运用于实际工作的文章,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
宪政是张如旺先生重要的工作转折,正如他在《自述续》中所说虽“再往人大”,虽“告别繁忙,有序运转”,但此间的工作却是另一种繁重,是一种担当。我们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到一系列财经、审计、宣传、各种法令条列的宣传工作等人大相关工作的诗篇,如《人大代表之歌》、《大理州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感怀》、《大理州城乡公路条例立法调查记》、《州十一届人大财经委新老交替座谈会赋》、《全州人大宣传工作会议赋》等,从中可以体会到人大对政府工作的重要辅助作用,而且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职责。同时,也从其诗作中侧面反映出祖国、乃至大理的巨大发展变化、发生的事件等,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赋》、《新中国六十华诞》、《北京奥运精彩赋》、《大理赋》、《四川省汶川“5·12”里氏地震感吟》等诗。参与文化建设,是此间张如旺先生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如《贺家乡白族学会成立之典》、《大理州南诏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之邀贺》、《大理州烟草志审定会纪》等反映了大理的文化事业“百花齐放”。当然,全省、全国人大系统的交往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迎送同志纪》、《上海世博会参观写真》等透过张如旺先生反映了白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家人的安康、子女的成才,是张如旺先生最为欣慰的事,他写下了《示儿四章》、《无题》等鼓励子女自强的励志诗篇。这时期,是张如旺先生诗文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多以围绕建言、研究为题,紧扣“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主题,为大理的和谐建设、改善民生,提炼“大理精神”等作了深刻长远的思考,发挥了人大的职能,如《实践“三个代表”,做到“两个务必”》、《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为大理全面建设小康而努力》等文章。
经统计,“草木春秋丛书”三部曲共收录了军旅7年,80余首诗;退伍到21世纪初,约百余首诗;再到2011年,700余首诗;“文”共74篇。从辑目看,《草木吟》以春、夏、秋、冬为题,《寸草心》以“心”的“悟”、“路”、“香”为题,《小草集》以山、水之劲“草”为题。四季轮回,以心感悟;勤于思,敏于行;繁重的行政事务,却能把“动”与“静”拿捏的十分妥当。从军旅、以工代干到担任行政职务,将近40年“工作数变”、创作路程,脚踏实地,积淀的不仅仅是诗篇,更多的是社会的变迁,祖国的发展,家乡的巨变。正是此“史”,寄托了作者之情:忠诚于自己每个从事的岗位,洁身自爱,乐山、乐水,淳朴、率真而浓厚的亲情、友情、同志之情,心系故乡,同时关切祖国的发展变化。以个人之散落在细节中的各种“小情”,表达出对国家之“大情”。此情集成“草木春秋丛书”三部曲,呼应了唐代刘禹锡所说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文”。
常言道: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记得《草木吟》初版之时,有评论其诗是朴素、自然、真情,认同并赞誉了张如旺先生能在忙于公务时坚持修身养性、在烦扰中心平气和、阅人无数后的细细感受、时空流转中的倾心体会、浮躁尘世中的清新淡泊等的人格修养。如今“草木春秋丛书”三部曲的出版发行,更能够从张如旺先生的诗文中感受到他修身、养性、齐家的追求历程,以及治水、组工、秉笔、行政、宪政过程中良知、品格的不断升华。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史”,这种“史”,不仅化成张如旺先生的精神追求,更是他不断涅槃升华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最后返璞归真,化作张如旺先生的本真,即“草”,一种刚柔相济、亲和、自然、“春风吹又生”的“本我”的人文精神。难怪当此套书付梓印刷后,印刷厂制版时将其名“如”字错成“茹”字。张如旺先生看到此错,敦厚一笑,说:“此错正应了书的主题,既然书以‘草’为题,‘如’加‘草’字头,正好呼应了主题嘛!”这就是张如旺先生的本真。
得知此事后,我不禁能为他编发其“草木春秋丛书”而感到荣幸,也为其人格魅力所折服。
责任编辑 彭琼瑶
作为一名公务人员,张如旺先生不仅是写作公文的“高手”,更是即兴诗赋的诗人。我与他未曾谋面,所知的是其诗名。最初编发的是诗集《草木吟》,当时被列入“滇西作家丛书”的第二辑之一出版。这大概是张如旺先生的第一部诗集。此后没过数年,又推出《寸草心》和《小草集》,共同组成了“草木春秋丛书”,收入各类诗作900余首,文70余篇,这三部曲构成了张如旺先生诗文路上的许多景点,如“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言于行”(子夏:《诗大序》),如押韵、平仄,如其诗“贵和平,令人易晓温柔、敦厚”(唐·刘禹锡语)等等。但是,我在编辑这套书时,关注的并非他诗中所言之“志”,所喻之“情”,而是其最具特色的“史”,即通过诗文透视出张如旺先生辛勤耕耘的创作历程、体现其人文精神的人生历程、中国社会发展巨变的历程。
一套“草木春秋丛书”三部曲,以“草”喻志,也以“草”点题,三书有较为典型的“史”的特征,即成书付梓的“史”,《草木吟》肇始,收入的最早一首诗写于1973年春,最晚一首诗写于2007年。《寸草心》居后,收入的最早一首诗写于2007年,最晚一首诗写于2011年。二者为诗集(随附数篇碑记),具有显著的承袭特征。《小草集》为文集,收入的最早一文写于1978年,最晚一文写于2010年。虽然张如旺先生在收编诗文集时并无刻意以时间为序,但作为责任编辑,我更为关注的是其写作的时间及辑成书稿后的承袭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张如旺先生的创作时间已将近40年。而这40年,除去军旅7年,与我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从张如旺先生的诗作中看到他人生历程的变化,而且也可以看到30年中国、大理的喜人变化。
青年时代的军旅生涯,不仅是张如旺先生人生旅途的重要时期,也是他创作历程的起始。创作于1973年春的《边陲佤山学诗记》不仅是张如旺先生的第一首诗,也是他诗路扬帆的起点,更是他修身养性的里程碑。故特录如下:
敬仰先贤学吟诗,录下所得集一册。
持节修身无解处,翻来吟阅以自励。
将近7年的军旅生涯,从“嫩芽”的诗篇中,以叙事到感怀,描写发生在其身边的许多细小的生活和工作,不仅体现了军人与边疆民族和谐团结、战友间的真挚情感,反映了流行的电影、文学,更通过悼念伟人表达了当时“举国上下心沉痛”的情形。这部分诗作,正面反映了张如旺先生的军旅生涯、工作生活、人生价值理念的追求,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
从而立到知天命之年,张如旺先生历经治水、组工、秉笔、行政等各种不同的工作,正如他在《自述续》中所说虽“工作数变”,但“临履心态,昼夜不懈”。这一时期是张如旺先生最繁忙,也是笔耕最勤的时期,不仅诗作纷纷问世,文章也是从处女之作到洋洋洒洒。从创作于1978年初秋的《献给金色的中国》是张如旺先生收在“草木春秋丛书”中最早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散文,虽并“不完整”,但“具有很强的时代烙印”。从此张如旺先生不仅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变迁,而且他以笔耕,以诗文的形式,从侧面描述、讴歌了这30年白州,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变化。《满江红——热烈欢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阐述了我国开始“转经建”的“新战略”,并表达了此举“符合民意”、人民“喜盈盈”的景象。《全州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和喷灌现场会巡礼》,不仅侧面表达了作者当时所从事的工作,而且形象地描写了大理各县为农田水利建设的宏大场面。写于1997年的《夜宿马鞍桥水利工棚》中一句“秋风伴无眠,涛声随梦远。”表达了张如旺先生此时虽不再从事水利工作多年,但仍心系水利,也表达了大理兴修水利持之以恒。这样以诗篇反映了大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变化。此外,育儿、孝亲的诗句比比皆是,都可以寻找到时间的承袭痕迹,具有浓厚的史感。
相较于诗,这一时期的“文”相对集中,而且多与张如旺先生从事的具体工作息息相关。不仅有反映从事水利工作的“水之草”专辑,如《大理白族自治州二十五周年水利建设巡礼》等,而且有在政府各部门从事如文秘、办公室等公务事务的“山之草”专辑,如《中枢任事》、《笃学修身历甘苦,励志力行写春秋》等,这些文多是有感而发,经过实践的理论思考,并运用于实际工作的文章,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
宪政是张如旺先生重要的工作转折,正如他在《自述续》中所说虽“再往人大”,虽“告别繁忙,有序运转”,但此间的工作却是另一种繁重,是一种担当。我们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到一系列财经、审计、宣传、各种法令条列的宣传工作等人大相关工作的诗篇,如《人大代表之歌》、《大理州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感怀》、《大理州城乡公路条例立法调查记》、《州十一届人大财经委新老交替座谈会赋》、《全州人大宣传工作会议赋》等,从中可以体会到人大对政府工作的重要辅助作用,而且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职责。同时,也从其诗作中侧面反映出祖国、乃至大理的巨大发展变化、发生的事件等,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赋》、《新中国六十华诞》、《北京奥运精彩赋》、《大理赋》、《四川省汶川“5·12”里氏地震感吟》等诗。参与文化建设,是此间张如旺先生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如《贺家乡白族学会成立之典》、《大理州南诏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之邀贺》、《大理州烟草志审定会纪》等反映了大理的文化事业“百花齐放”。当然,全省、全国人大系统的交往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迎送同志纪》、《上海世博会参观写真》等透过张如旺先生反映了白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家人的安康、子女的成才,是张如旺先生最为欣慰的事,他写下了《示儿四章》、《无题》等鼓励子女自强的励志诗篇。这时期,是张如旺先生诗文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多以围绕建言、研究为题,紧扣“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主题,为大理的和谐建设、改善民生,提炼“大理精神”等作了深刻长远的思考,发挥了人大的职能,如《实践“三个代表”,做到“两个务必”》、《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为大理全面建设小康而努力》等文章。
经统计,“草木春秋丛书”三部曲共收录了军旅7年,80余首诗;退伍到21世纪初,约百余首诗;再到2011年,700余首诗;“文”共74篇。从辑目看,《草木吟》以春、夏、秋、冬为题,《寸草心》以“心”的“悟”、“路”、“香”为题,《小草集》以山、水之劲“草”为题。四季轮回,以心感悟;勤于思,敏于行;繁重的行政事务,却能把“动”与“静”拿捏的十分妥当。从军旅、以工代干到担任行政职务,将近40年“工作数变”、创作路程,脚踏实地,积淀的不仅仅是诗篇,更多的是社会的变迁,祖国的发展,家乡的巨变。正是此“史”,寄托了作者之情:忠诚于自己每个从事的岗位,洁身自爱,乐山、乐水,淳朴、率真而浓厚的亲情、友情、同志之情,心系故乡,同时关切祖国的发展变化。以个人之散落在细节中的各种“小情”,表达出对国家之“大情”。此情集成“草木春秋丛书”三部曲,呼应了唐代刘禹锡所说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文”。
常言道: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记得《草木吟》初版之时,有评论其诗是朴素、自然、真情,认同并赞誉了张如旺先生能在忙于公务时坚持修身养性、在烦扰中心平气和、阅人无数后的细细感受、时空流转中的倾心体会、浮躁尘世中的清新淡泊等的人格修养。如今“草木春秋丛书”三部曲的出版发行,更能够从张如旺先生的诗文中感受到他修身、养性、齐家的追求历程,以及治水、组工、秉笔、行政、宪政过程中良知、品格的不断升华。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史”,这种“史”,不仅化成张如旺先生的精神追求,更是他不断涅槃升华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最后返璞归真,化作张如旺先生的本真,即“草”,一种刚柔相济、亲和、自然、“春风吹又生”的“本我”的人文精神。难怪当此套书付梓印刷后,印刷厂制版时将其名“如”字错成“茹”字。张如旺先生看到此错,敦厚一笑,说:“此错正应了书的主题,既然书以‘草’为题,‘如’加‘草’字头,正好呼应了主题嘛!”这就是张如旺先生的本真。
得知此事后,我不禁能为他编发其“草木春秋丛书”而感到荣幸,也为其人格魅力所折服。
责任编辑 彭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