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找一找教师和学生的素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面:教师的学科素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语文教师读书的越来越少了,写作的越来越少了;课堂上朗诵可以很蹩脚,写字可以惨不忍睹;说起话来通俗得没有了语文味,谈起课文来机械得毫无自我……谈起这些,我毫无贬低语文教师的意思,可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功能性丧失”是一个事实。当然,我也认为,形成这样一个事实的原因,主要责任不在语文教师本身,而在于当前教育的大形势。
  在谁教的学生分数高谁就是英雄的年代,别的已经变得不重要了,教师的学科素养更多时候成了摆设,考试分数高才是硬道理。考试,成为所有教师无法逾越的一道坎。在唯分数至上的功利思想驱使下,我们的教师所做出的第一反应就是学生训练至上(应对当前的考试很奏效),至于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所要具备的学科素养,我们的语文教师大概觉得对学生考试没有多大用处(用处一定有,可能不大),于是放弃了对自己学科素养的严格要求,以致于形成今天这样的局面。语文教师学科素养丧失,谁之过?
  当然,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缺失,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确实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到了语文教育的根基,形势不容乐观。现在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教师的学科素养作为当前教育的重要问题,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谈起教学,有“改革”的名义;谈起教育,我们有什么名义呢?今天我们倡导教育的回归,切中了当前教育的要害问题,我们的教育差不多已经被“教学”取代了,教师学科素养的退化和缺失,我觉得与此有直接的关系。教学、考试、分数、升学等,功利思想侵蚀着教育的健康肌体,我们在“教书”,但少了“育人”。至此,我们教师都羞于提及“教育”一词,因为我们也知道,我们所做的更多事情不是为了教育,起码不是为了真正的教育、全面的教育。
  我坚定地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师本来就具有良好的学科素养,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它被搁置或淡忘了。只要给它成长的土壤,它会以更加高昂的姿态宣告归来。真正的语文教育,需要语文教师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这一点毋庸置疑。
  另一方面: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于语文的讨论和批评太多了,但符合国情的科学的研究却少见,很多讨论都只是停留在经验层面。语文界门派丛立,能否让论争消停一点,在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上互相关照,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我建议老师们认真体会一下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提法。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个修养。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能力,讲“双基”,现在提出“语文素养”,涵盖面明显拓宽,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又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在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同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样说,有的老师可能感到“虚”。常听到有老师抱怨语文课负担太重,所谓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具体到教学,就老是怕照顾不周全。其实不必过虑,语文素养也好,人文性也好,都不应当是附加的,而应该是有机结合、自然而然展开的。比如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这里边就有语文素养,也有人文性了。所以语文素养的提出并没有增加负担,而是给大家一个新的更大的教育视野。
  从语文素养这样的理念出发,看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确存在许多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认为当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五种偏向:
  第一种偏向是不注重教学的梯度,患上了急躁症,一切瞄准考试,都在搞提前量,随意增加教学难度。
  第二种偏向是课堂教学“两多两少”,即教师讲得多、讨论对话多,默读少、涵泳少。教师讲得多,加上练习、做题和讨论又多,“读”就被挤压了。还有,就是讲课太琐碎,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淪为考试技巧应对。本来语文阅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现在变成了苦差事。
  第三种偏向是不让学生读“闲书”。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光靠做题是不行的,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生学习的“胃口”,让他们失去对语文的兴趣。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这是学生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
  第四种偏向是文笔成了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过分重视文笔,使得作文命题大都偏于文学的感性的路子,这就影响和制约着语文教学。
  第五种偏向是“虚构作文”成风。作文教学只考虑中考高考,主要是套路练习,当然也就败坏了文风,败坏了作文的兴趣。作文课和阅读课一样,需要气氛,需要熏陶,需要不断激发学生表达言说的欲望。无论什么教学法,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有了兴趣就好办。
  既要应对高考中考,又不完全被其拖着走,既让学生考得好,又不致于败坏对语文的“胃口”,这能不能做到?着眼于语文素养,懂得一些必要的平衡,总是会有办法的。
其他文献
摘 要:个性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但个性化教学必须植根在资讯科技非常发达的信息化社会,植根在人们有很强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意识理论上。实现个性化教学,校园网是前提。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 素质教育 校园网  顾名思义,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我们便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Internet的出
期刊
摘 要: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电教媒体,切忌凑热闹、搞形式主义。农村学校更应如此。在选择是否使用多媒体时,必须从教学过程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多媒体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不走形式主义,真正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有声有色的特点。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教学 多媒体 误区 改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农村中小
期刊
信息技术和网络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素材,而且使课堂教学更有魅力和趣味。尤其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可大大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借助多种媒体的交互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和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素材,我们在备课时可精选可用的部分,借助多种媒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况且这些素材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
期刊
信息技术对当今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层的影响,对传统教育也带来了巨大冲击。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推动着教学手段、方法、内容、模式以至体制、观念诸方面的改革。  “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具体来说,它是指在先进
期刊
个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突出的学生写作。个性化的作文就是要文文相异、各不相同,思想感情不同,文章立意不同,篇章结构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表达习惯不同……总之,个性化作文重在强调求异,尽量避免趋同。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解放个性、表现个性、发展个性是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我想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对策应该是教师如何认同、维护学生的个性化作文,用包
期刊
在地理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地理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地理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地理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地理创新能力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期刊
中学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在教学、教研、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大量档案资料已成为学校发展壮大的重要信息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学校档案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变得庞大起来,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管好用好学校档案信息资源,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档案管理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法制观念,充分认识档案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  当今知识爆炸、市场竞
期刊
应该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生活的大舞台中成长,练就生存的本领,将来服务社会。正如新课标指出的,语文教学要善于“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存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一、把知识和生活用游戏架起桥梁  语文课堂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认为在导课时,要因地制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意识;在课内和课外要培育反思习惯,培养创新意识。  一、在导课时,要因地制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是从问题情境开始的。教师不是将问题及结论合盘托出,而是在适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摇篮。我们必须在反思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改造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提升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发展个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利用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