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5~7.5MHz凸阵变频探头对7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逐级加压进行检查,观察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6%。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超声诊断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在基层医院外科住院病人中尤较多见,根据其特征性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有些不典型病例及发病时间较长病例,诊断仍会比较困难甚至误诊。如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当,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腹腔脓肿、门静脉炎、粪瘘、粘连性肠梗阻等。作为术前诊断,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已被肯定。本文将手术病理证实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表现作回顾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75例急性阑尾炎病例均系来我院检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42例,女3l例,年龄13—55岁,平均26岁。多以纳差、腹痛、呕吐来院求治。
方法:采用AcusonXPloe和Vivid3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0MHz。患者取平卧位、仰卧位或左斜侧卧位,适度充盈膀胱,两腿弯曲,尽量放松腹肌,用体表加压法在阑尾区进行横切、纵切、斜切及多切面交互扫查,图像显示清晰后,仔细观察阑尾大小、形态、阑尾区包块的情况,并常规进行双肾及输尿管的检查,排除泌尿系统疾患。女性患者还应检查子宫、附件,排除妇科系统疾患。检查时不能满足于可解释患者症状的阳性发现。在患者指定的最疼处做重点检查,局部肠气明显者应加压局部,使肠气被驱逐,使视野更清晰,常规切面未发现阑尾者,从侧腹部进行加压扫查结肠后位阑尾。
结果
本组75例病例中,超声检出65例,正确率86.6%。病变阑尾的位置多位于右髂窝三角区,依次为盲肠内下位、盆腔位、盲肠后位。术前超声诊断阑尾炎性改变26例,阑尾区混合性包块39例,其中有6例伴有粪石,2例与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同时伴发。有2例漏诊,其中Ⅰ例为盲肠后位阑尾,1例位于盆腔。声像图表现大致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且与发病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①单纯性阑尾炎:是急性阑尾炎最早期的声像图表现,表现为阑尾轻度肿胀,直径>0.7cm,浆膜层回声不光滑,管壁层次欠清晰;②化脓性阑尾炎:阑尾明显增大,直径在1.0cm以上,声像图表现为阑尾肿胀粗大,长轴似蚯蚓状或手指状,末端圆钝,管壁增厚,层次不清,厚薄不均,表面高低不一,内部呈不均匀的低回声,腔内为强回声,横切面呈强弱相间的环形或靶环样回声。回肠末段肠管及邻近肠间可有少量积液暗区;③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典型的盲端管状及同心圆回声消失,阑尾的形态无法辨认,取代的是形态不规则的混合性回声包块,与周围界限不清,内部呈不均匀杂乱的低回声、虚实相问,囊区透声差,可见密集点状强回声,邻近肠管、肠间或盆腔有积液暗区。
讨论
阑尾位于右髂窝内,是一条细长的盲管,其近端开口于盲肠之后内侧,长5~7cm,直径0.5cm。因阑尾管腔狭小,容易潴留来自肠内的粪便及细菌,且由于阑尾壁富有神经,其根部有类似括约肌的结构,遇刺激时易收缩使管腔更窄,同时阑尾动脉是回肠动脉的一条终末分支,故因刺激发生痉挛或阻塞时,常导致阑尾缺血甚至坏死。当阑尾发生炎症改变时,由于阑尾充血、水肿、化脓、周围大网膜包绕,使阑尾周围组织形成了明显的影像差异,构成了阑尾炎病理显像的病理基础。所以当有细菌感染和管腔阻塞时就成为阑尾炎发病的主要因素。血循环障碍、梗阻与感染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果血管受损引起阑尾管壁的坏疽,进而发生穿孔。急性阑尾炎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3种病理类型。由于阑尾位置不恒定,可随盲肠位置异常而变化,因此正确查找阑尾位置对诊断急性阑尾炎尤为重要。本组病例中有2例漏诊,便是由于阑尾位置异常所致。正常阑尾内径3~5mm,超声难以显示。即使有高频探头,正常阑尾只有30%可被发现。当阑尾发生炎症改变时,由于阑尾充血、水肿、化脓、坏死及周围大网膜包绕,使阑尾周围组织形成了明显的声阻差异,构成了急性阑尾炎显像的病理基础,此时二维图像多能显示出异常图像,与临床症状和麦氏点压痛相结合,更有助于诊断。自1986年Puylert首次报道应用加压超声探头法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结果后开始不少学者重复这项研究,阑尾直径≥0.7cm以上被公认为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标准。在本组病例中也得到证实。急性阑尾炎具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只要操作熟练,扫查方法得当,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可以确诊,同时可根据其声像图变化做出病理分型,特别是对临床症状不明显、体征不典型易引起误诊的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右侧附件区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右侧黄体破裂等疾病引起的右下腹痛进行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我们通过对本组病例超声检查时的体会认为,对急性腹痛患者在行超声检查时以下三点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阑尾炎的要点:①右下腹部回盲区探及低回声肿块,符合前述的声像图特征,能鉴别是否为肿瘤性肿块,位于近腹壁或腰大肌前方腹腔内;②该低回声肿块在探头加压试验时疼痛敏感或剧烈;③伴有或不伴有升结肠腔内和(或)回肠腔内积液,肠腔积液区域以回盲区为中心指向盆腔,上腹部小肠内则无积液回声。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怀疑为急性阑尾炎的异常回声肿块时,即可重压探头(凸阵探头效果更好),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自主疼痛反应则可以证实诊断。少数患者在阑尾炎早期或因阑尾位置较深或肥胖等原因。疼痛较轻,应在患者指定的最痛处做重点检查,而用上述方法不能显示病态阑尾时仍需用加压探查法,使肠气被驱逐,使视野更清晰,常规切面未发现阑尾者,从侧腹部进行加压扫查结肠后位阑尾。总之,目前急性阑尾炎无其他特异的辅助检查方法,彩超以实时、动态、方便、快捷、无痛苦等优点,已成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常规检查方法。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超声诊断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在基层医院外科住院病人中尤较多见,根据其特征性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有些不典型病例及发病时间较长病例,诊断仍会比较困难甚至误诊。如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当,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腹腔脓肿、门静脉炎、粪瘘、粘连性肠梗阻等。作为术前诊断,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已被肯定。本文将手术病理证实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表现作回顾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75例急性阑尾炎病例均系来我院检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42例,女3l例,年龄13—55岁,平均26岁。多以纳差、腹痛、呕吐来院求治。
方法:采用AcusonXPloe和Vivid3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0MHz。患者取平卧位、仰卧位或左斜侧卧位,适度充盈膀胱,两腿弯曲,尽量放松腹肌,用体表加压法在阑尾区进行横切、纵切、斜切及多切面交互扫查,图像显示清晰后,仔细观察阑尾大小、形态、阑尾区包块的情况,并常规进行双肾及输尿管的检查,排除泌尿系统疾患。女性患者还应检查子宫、附件,排除妇科系统疾患。检查时不能满足于可解释患者症状的阳性发现。在患者指定的最疼处做重点检查,局部肠气明显者应加压局部,使肠气被驱逐,使视野更清晰,常规切面未发现阑尾者,从侧腹部进行加压扫查结肠后位阑尾。
结果
本组75例病例中,超声检出65例,正确率86.6%。病变阑尾的位置多位于右髂窝三角区,依次为盲肠内下位、盆腔位、盲肠后位。术前超声诊断阑尾炎性改变26例,阑尾区混合性包块39例,其中有6例伴有粪石,2例与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同时伴发。有2例漏诊,其中Ⅰ例为盲肠后位阑尾,1例位于盆腔。声像图表现大致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且与发病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①单纯性阑尾炎:是急性阑尾炎最早期的声像图表现,表现为阑尾轻度肿胀,直径>0.7cm,浆膜层回声不光滑,管壁层次欠清晰;②化脓性阑尾炎:阑尾明显增大,直径在1.0cm以上,声像图表现为阑尾肿胀粗大,长轴似蚯蚓状或手指状,末端圆钝,管壁增厚,层次不清,厚薄不均,表面高低不一,内部呈不均匀的低回声,腔内为强回声,横切面呈强弱相间的环形或靶环样回声。回肠末段肠管及邻近肠间可有少量积液暗区;③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典型的盲端管状及同心圆回声消失,阑尾的形态无法辨认,取代的是形态不规则的混合性回声包块,与周围界限不清,内部呈不均匀杂乱的低回声、虚实相问,囊区透声差,可见密集点状强回声,邻近肠管、肠间或盆腔有积液暗区。
讨论
阑尾位于右髂窝内,是一条细长的盲管,其近端开口于盲肠之后内侧,长5~7cm,直径0.5cm。因阑尾管腔狭小,容易潴留来自肠内的粪便及细菌,且由于阑尾壁富有神经,其根部有类似括约肌的结构,遇刺激时易收缩使管腔更窄,同时阑尾动脉是回肠动脉的一条终末分支,故因刺激发生痉挛或阻塞时,常导致阑尾缺血甚至坏死。当阑尾发生炎症改变时,由于阑尾充血、水肿、化脓、周围大网膜包绕,使阑尾周围组织形成了明显的影像差异,构成了阑尾炎病理显像的病理基础。所以当有细菌感染和管腔阻塞时就成为阑尾炎发病的主要因素。血循环障碍、梗阻与感染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果血管受损引起阑尾管壁的坏疽,进而发生穿孔。急性阑尾炎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3种病理类型。由于阑尾位置不恒定,可随盲肠位置异常而变化,因此正确查找阑尾位置对诊断急性阑尾炎尤为重要。本组病例中有2例漏诊,便是由于阑尾位置异常所致。正常阑尾内径3~5mm,超声难以显示。即使有高频探头,正常阑尾只有30%可被发现。当阑尾发生炎症改变时,由于阑尾充血、水肿、化脓、坏死及周围大网膜包绕,使阑尾周围组织形成了明显的声阻差异,构成了急性阑尾炎显像的病理基础,此时二维图像多能显示出异常图像,与临床症状和麦氏点压痛相结合,更有助于诊断。自1986年Puylert首次报道应用加压超声探头法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结果后开始不少学者重复这项研究,阑尾直径≥0.7cm以上被公认为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标准。在本组病例中也得到证实。急性阑尾炎具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只要操作熟练,扫查方法得当,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可以确诊,同时可根据其声像图变化做出病理分型,特别是对临床症状不明显、体征不典型易引起误诊的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右侧附件区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右侧黄体破裂等疾病引起的右下腹痛进行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我们通过对本组病例超声检查时的体会认为,对急性腹痛患者在行超声检查时以下三点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阑尾炎的要点:①右下腹部回盲区探及低回声肿块,符合前述的声像图特征,能鉴别是否为肿瘤性肿块,位于近腹壁或腰大肌前方腹腔内;②该低回声肿块在探头加压试验时疼痛敏感或剧烈;③伴有或不伴有升结肠腔内和(或)回肠腔内积液,肠腔积液区域以回盲区为中心指向盆腔,上腹部小肠内则无积液回声。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怀疑为急性阑尾炎的异常回声肿块时,即可重压探头(凸阵探头效果更好),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自主疼痛反应则可以证实诊断。少数患者在阑尾炎早期或因阑尾位置较深或肥胖等原因。疼痛较轻,应在患者指定的最痛处做重点检查,而用上述方法不能显示病态阑尾时仍需用加压探查法,使肠气被驱逐,使视野更清晰,常规切面未发现阑尾者,从侧腹部进行加压扫查结肠后位阑尾。总之,目前急性阑尾炎无其他特异的辅助检查方法,彩超以实时、动态、方便、快捷、无痛苦等优点,已成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常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