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课堂细节,进行二次备课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e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都在思考如何有效备课,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课前准备的很充分,但课堂效率却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实语文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课堂的动态变化,捉住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及时反思,在已经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以及时对某些课堂环节进行调整、修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以提高。下面笔者就一些课堂细节谈谈如何思考进行二次备课。
  细节一:是否对课文理解浮于表面
  笔者执教《我与地坛》对课文的第一部分,先提以下问题:1.“我”当年为什么来地坛?2.“我”描写了地坛的中哪些景物,景物有哪些特点?3.“我”最初来地坛想的是什么问题,想明白了吗?学生开始阅读课文,寻找文中关键句,最后一致得出结论:作者从地坛的生命中得到启示,不管外在环境如何恶劣,都要按照自己的方式顽强的活着,坦然体会生命的味道。然后笔者开始下部分的教学。课后反思,笔者总觉课堂教学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问问学生真正理解了吗,真正能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吗?学生知道作者在借景抒情,但是怎样真切理解作者的独特情感下别样的景呢?如这段话“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寞的光辉平铺的这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热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如何从这些景中读出史铁生在园中为生与死痛苦的挣扎,怎样在园中百无聊赖的观察到园中的生灵万物,从中得到生命的感悟,笔者反思后二次备课,在另外一个班执教时就引领学生去深入解读史铁生是如何将情感倾注到他所描写的这些生灵万物中的。所以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同情史铁生的遭遇,更是要为他的痛苦、挣扎、彷徨、茫然、继而勇敢、顽强这些情感所打动,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由于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经常指导学生阅读时如何技巧性的抓住关键语句,反映在试卷上,明明文章内容没看懂,但却也能拿取分数。理解不是关键,得分是关键。长此以往,学生带着功利心去阅读,在文学的世界里没有思考,没有感动,没有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真正的理解文本内容,深层次的解读,而不是浮于表面“假理解”。
  细节二:是否细细品味语言
  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执教者在简要介绍苏轼及写作背景后,让学生把课文读了一遍后,就提出问题:“这首诗气势磅礴,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有位学生回答:“我喜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因为这句很有气势,充满力量。”执教者的点评是:“分析得很好,的确体现了一种磅礴的气势。”然后转向另一位学生,笔者深为惋惜,这位学生已经能感受到那江水的气势,但是词中是如何体现这一气势的?执教者为何不让这位学生把这句话大声读读,再追问一句:“我们可以抓住哪些词语来赏析?”让学生细细揣摩语言,进而明白“乱”字突出了山崖的陡峭不平;“穿空”形容山崖高耸入云的气势,化静为动,更显力度;“拍”描绘巨浪搏击江岸,使人联想到它的威力和巨响,更显力量。此时对气势、力量的理解才透彻,才能进一步感受苏轼豪迈的情怀。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语言干涩、情感苍白,学生不愿意阅读,不愿意写作,学生也接触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精彩的语言文字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信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没有新的建构,学生的阅读是低效的阅读,执教者要把与文本的对话权还给学生,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作品。
  细节三:是否课堂合作的浮华掩盖了真实
  例如某位老师执教《想北平》,对于北平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这位老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完成,看着教室乱哄哄的场景,笔者真觉得辜负了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但感情极为丰富,如北平的景物描写,“雨后什刹海的蜻蜓”、“梦里玉泉山的塔影”、“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水中的小蝌蚪”等,这些极富有生活气息的平常事物与其让学生闹哄哄的找出,不如让他们静下心细细阅读,以他们现有的生活体验去想象,去感受这些朴素语言中寄寓的老舍对北平真挚的情感,也使学生的审美感官得到熏陶。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思考采用课堂合作的方式,但不能是“伪合作”,不能让合作表面的浮华掩盖了太多学生对语文的索然无味。我们老师应该把语文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切、实在的倾听作者的声音,把握文本的真谛。而不是简单的、程式化、机械化解决问题。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语文老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对各个教学细节进行反思,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根据语文教学和学生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二次备课,使教学更合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也使自己得以成长,成为研究型的专业教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会计监督是指对会计进行的监督。当今民营经济日益发达,因会计信息不对称导致会计人员携款潜逃的事件剧增,企业所有者难以监管。本文旨在探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所有者如何应对会计人员利用信息優势追求私利的问题,以期给企业主的管理活动有所启示。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会计监督 管理    0 引言  “会计监督职能”代表传统的含义,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是一种微观经济管理活动,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产品价格从计划定价逐步过渡到市场定价已是大势所趋。施工企业为了占领市场,承包到工程项目,往往以低价中标签订合同,然后靠对工程精心施工
奥迪公司—喷重视提高轿车的事故防护能力及适应性,通过实际事故获取相关信息,提高安全性技术要求,按高标准设计汽车,便利奥迪轿车具备了顶级的安全系统。
【摘 要】本文从合作探究的主体性、互动性、情感性等方面来阐述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以体现“效率优先、过程优化”的理念。合作探究有效教学旨在尊重学生英语学习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关注学生表达交流和团队学习精神培养。合作探究是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技能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合作探究;教学方法  英语交际的本质性功能就是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互相表达交流来增强认知体验
初中生要写好作文,教师需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要赏识激励,学生才会文思泉涌,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而要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支撑,作为基础设施行业的公路建筑业便是首当其冲。由于各地的我国目前基建项目很多,市场发展迅速,各地都在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增长,電网容量的增大,对发电输电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本文从特高压电网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首先阐述了电网输电能力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对电网运营的意义,接着介绍了影响电网输送能力的因素,并结合目前常见的计算方法论述了影响计算结果的因素,对特高电网输电能力的计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特高压可用输电能力(ATC)最优潮流  
当前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不断发展,加上我国能源分布和消费特点,本文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介绍了直流输电的技术及经济优越性,并就发展高压直流输电需要